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麻醉医师对麻醉深度监测仪使用现状及态度的调查
1
作者 王璐 郭杨 +1 位作者 李洪 詹剑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 对我国麻醉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麻醉医师对麻醉深度(depth of anesthesia, DoA)监测仪的使用现状及其对DoA监测仪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选择已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中国麻醉医师为调研对象。2020年7-9月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发送微信... 目的 对我国麻醉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麻醉医师对麻醉深度(depth of anesthesia, DoA)监测仪的使用现状及其对DoA监测仪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选择已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中国麻醉医师为调研对象。2020年7-9月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发送微信调研表对12 750名麻醉医师进行调研,完成被调研者对DoA监测仪使用情况及有效性等数据的收集,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 037份。采用SPSS 26.0软件,数据以百分比和95%置信区间(CI)的形式表示,进行卡方检验对获得的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在临床麻醉中常规使用DoA监测仪者仅占9.1%。教学医院[非常熟悉的比例30.3%(28.3%~32.3%)]和三甲医院[非常熟悉的比例28.8%(27.1%~30.6%)]的麻醉医师对DoA监测仪的熟悉程度分别高于非教学医院[非常熟悉的比例14.8%(13.2%~16.4%)]和非三甲医院[非常熟悉的比例11.8%(10.1%~13.5%)]。65.4%的麻醉医师认为DoA监测仪的3个脑电参数同等重要,其中教学医院医师比例[66.7%(64.7%~68.7%)]高于非教学医院[64.1%(62.0%~66.2%)],但95%CI有重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6.5%的麻醉医师认为DoA监测仪能有效监测麻醉深度。而麻醉医师对不同类型DoA监测仪的有效性评价无明显差异。(3)不同职称的麻醉医师认为不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均需使用DoA监测仪,仅对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式是否需要DoA监测仪的看法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我国DoA监测仪使用率较低,不同类型DoA监测仪均能有效监测DoA并适用于不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监测仪 麻醉医师 全身麻醉 自主呼吸
下载PDF
内侧前额叶皮质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CD1小鼠攻击行为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加欣 黄露 +5 位作者 龙宗泓 张敏 温惠中 熊鹰 李洪 白福海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6-1343,共8页
目的研究CD1小鼠发动攻击行为的内在神经机制。方法通过驻地入侵实验筛选出具有攻击行为的CD1小鼠,攻击配对偏好进一步验证后使用c-Fos标记全脑激活的脑区,通过免疫荧光双标实验分析攻击行为激活了哪种类型的神经元,最后使用光遗传学调... 目的研究CD1小鼠发动攻击行为的内在神经机制。方法通过驻地入侵实验筛选出具有攻击行为的CD1小鼠,攻击配对偏好进一步验证后使用c-Fos标记全脑激活的脑区,通过免疫荧光双标实验分析攻击行为激活了哪种类型的神经元,最后使用光遗传学调控该类神经元的活性,观察其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通过c-Fos筛选,约82%的CD1小鼠表现出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发生后主要激活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mPFC脑区c-Fos阳性神经元主要是谷氨酸能神经元;最后,我们通过光遗传激活mPFC脑区谷氨酸能神经元,发现其能够抑制CD1小鼠的攻击行为;相反,光遗传抑制mPFC脑区谷氨酸能神经元,能够促进CD1小鼠的攻击行为。结论mPFC脑区谷氨酸能神经元是调控CD1小鼠发动攻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FC 谷氨酸能神经元 攻击行为
下载PDF
大鼠芬太尼单次给药在模拟高原环境中的药代动力学改变
3
作者 任玉坤 王卓 +6 位作者 肖旭东 龙宗泓 李钰 王秋月 李洪 廖加兴 张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2-737,共6页
目的探索模拟高原环境中大鼠芬太尼单次给药后药代动力学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体质量为(250±20)g的健康雌性SD大鼠(6~8周龄)分为模拟高原环境急性暴露组(A组)、慢性暴露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 目的探索模拟高原环境中大鼠芬太尼单次给药后药代动力学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体质量为(250±20)g的健康雌性SD大鼠(6~8周龄)分为模拟高原环境急性暴露组(A组)、慢性暴露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只。急性暴露组和慢性暴露组在低压舱中模拟5000 m海拔高度分别饲养3 d和30 d,对照组在舱外(海拔300 m)饲养。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通过股静脉单次给予芬太尼,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2、4、8、15、30、60、120、180 min经股动脉采集血液,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芬太尼血药浓度,使用WinNonlin 8.2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特征参数;剩余6只大鼠通过超声检测门静脉的内径、峰值流速及血流量,并取肝组织进行CYP3A1蛋白含量检测。结果急性暴露组和慢性暴露组大鼠在60、120、180 min 3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2,P<0.001,P=0.001)。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暴露组清除率(clearance rate,CL)增加54.06%(P=0.021),平均驻留时间(MRT_(last))缩短24.21%(P=0.033);慢性暴露组CL增加50.10%(P=0.04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t)、AUC_(0-∞))、MRT_(last)分别降低18.92%(P=0.039)、27.54%(P=0.018)、33.61%(P=0.004)。慢性暴露组门静脉内径和血流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0.87%(P=0.006)、42.50%(P=0.006)。急性暴露组CYP3A1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升高28.74%(P=0.048)。结论模拟高原环境中大鼠芬太尼单次给药后清除速率较平原环境显著加快,该现象可能与模拟高原环境中大鼠肝脏血流量增加以及肝脏CYP3A1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高海拔 药代动力学 肝血流 CYP3A1
下载PDF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的麻醉管理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梁燕 包晓航 +1 位作者 段光友 李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889-1893,共5页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剖宫产的麻醉管理经验,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和心脏病类型对孕产妇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诊断为妊娠合并心脏病并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96例,年龄(27. 4±4. 9)岁,...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剖宫产的麻醉管理经验,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和心脏病类型对孕产妇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诊断为妊娠合并心脏病并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96例,年龄(27. 4±4. 9)岁,孕(37. 30±2. 45)周,BMI:26. 20±3. 31。依据麻醉方式分为:硬膜外麻醉组(n=63)、蛛网膜下腔阻滞组(n=21)和全身麻醉组(n=12);依据心脏病类型分为:先天性心脏病组(n=33)、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组(n=31)、瓣膜置换术后组(n=21)、围产期心肌病组(n=4)和肺动脉高压组(n=7)。统计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以及不同心脏病类型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的预后。结果 (1)蛛网膜下腔阻滞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最高,全身麻醉最低(P <0. 05);(2)硬膜外麻醉的麻醉至手术开台时间较其他两组长(P <0. 05),不同麻醉方式术中输液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术后ICU停留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3)以心脏病类型分组中:术中输液量和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 0. 05),围产期心肌病组和肺动脉高压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其他组低(P <0. 05),产妇术后ICU停留时间较其他组长(P <0. 05)。结论 (1)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发生率高,但经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后,不影响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2)全身麻醉虽有潜在气管插管困难和反流误吸的风险,但其循环稳定、麻醉至手术开台时间短,并不增加孕产妇心脏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3)合并围产期心肌病和肺动脉高压孕产妇围术期易发生心衰和肺动脉高压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管理 妊娠 心脏病 剖宫产 预后
下载PDF
手术体积描记指数监测全凭静脉麻醉患者伤害性刺激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刘华为 陈凤 +6 位作者 丁锦屏 陈勤 左都坤 任玉坤 彭滔滔 段振馨 李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757-1763,共7页
目的探讨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urgical pleth index,SPI)监测全凭静脉麻醉患者伤害性刺激的准确性以及对伤害性刺激心血管反应的预测性。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102例,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BMI 18.5~30 kg/m^(2)。每例患者均采用静脉... 目的探讨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urgical pleth index,SPI)监测全凭静脉麻醉患者伤害性刺激的准确性以及对伤害性刺激心血管反应的预测性。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102例,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BMI 18.5~30 kg/m^(2)。每例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诱导,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维持,采用SPI行镇痛深度监测。记录患者伤害性刺激前2 min和伤害性刺激时SP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绝对值以及伤害性刺激后2 min内SPI、HR、MAP的最大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SPI、HR、MAP监测伤害性刺激的准确性以及SPI对伤害性刺激心血管反应的预测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ROC曲线分析,在监测气管插管刺激准确性方面,SPI[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0.931,最佳截断值=30]优于HR(AUC=0.804,最佳截断值=68)、MAP(AUC=0.759,最佳截断值=80),ΔSPI(AUC=0.990,最佳截断值=4)优于ΔHR(AUC=0.972,最佳截断值=3)、ΔMAP(AUC=0.854,最佳截断值=3),ΔSPI优于SPI,ΔHR优于HR,ΔMAP优于MAP,以上AU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监测切皮刺激准确性方面,SPI(AUC=0.925,最佳截断值=43)优于HR(AUC=0.587,最佳截断值=65)、MAP(AUC=0.804,最佳截断值=76),ΔSPI(AUC=0.998,最佳截断值=7)优于ΔHR(AUC=0.833,最佳截断值=1)、ΔMAP(AUC=0.943,最佳截断值=3),ΔSPI优于SPI,ΔHR优于HR,ΔMAP优于MAP,以上AU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I对气管插管刺激心血管反应具有预测意义(AUC=0.662,最佳截断值=17,P<0.05),但对切皮刺激心血管反应不具有预测意义(P>0.05)。结论SPI绝对值与变化差值在监测伤害性刺激准确性方面均较优于传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能对术中伤害性刺激进行更准确地监测;SPI对气管插管刺激心血管反应具有预测价值,对判断合适的插管时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体积描记指数 伤害性刺激 全凭静脉麻醉
下载PDF
七氟醚联合氧化亚氮吸入麻醉致脑功能下降与CREB信号通路的关系
6
作者 谭丹 杜志勇 +2 位作者 陈芳 周人杰 曾小琴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氧化亚氮急诊吸入麻醉致脑功能下降与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相关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吸入麻醉组患者118例,局...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氧化亚氮急诊吸入麻醉致脑功能下降与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相关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吸入麻醉组患者118例,局部麻醉组患者206例,对照组118例,比较其血液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同时,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麻醉组(n=30)和对照组(n=30),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2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测定cAMP、CREB表达情况。结果吸入麻醉组患者血液cAMP浓度、MMSE评分较吸入前显著下降(P<0.05);定位航行试验中,麻醉组大鼠找到平台时间较对照组长,穿越平台次数较对照组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麻醉组大鼠cAMP、p-CREB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氧化亚氮吸入麻醉致脑功能下降或通过增加核内第二信使CAMP/Ca^(2+)通路,介导CREB表达降低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 局部麻醉 术后认识功能障碍 七氟醚 氧化亚氮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与体表定位头皮神经阻滞用于术中唤醒开颅手术的效果比较
7
作者 万孟宁 陈玉培 +3 位作者 邓友良 田泽丹 景胜 陈远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7-553,共7页
目的对比术中唤醒开颅手术(awake craniotomy,AC)中应用超声引导下头皮神经阻滞(ultrasound-guided scalp nerve block,US-guided SNB)与体表定位头皮神经阻滞(scalp nerve block,SNB)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 目的对比术中唤醒开颅手术(awake craniotomy,AC)中应用超声引导下头皮神经阻滞(ultrasound-guided scalp nerve block,US-guided SNB)与体表定位头皮神经阻滞(scalp nerve block,SNB)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82例脑功能区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接受US-guided SNB的纳入观察组(n=39),患者年龄(50.51±16.49)岁,男19例,体质指数(22.10±3.66)kg/m^(2)。接受体表定位SNB的纳入对照组(n=43),患者年龄(48.02±16.44)岁,男24例,体质指数(22.98±3.55)kg/m^(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入室时(T0)、切皮完成时(T1)、唤醒时(T2)、唤醒后10 min(T3)、唤醒后2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唤醒时间(6.53±1.84)min、唤醒期体动次数(4.92±2.61)次/h、盐酸尼卡地平(0.97±0.27)mg、瑞芬太尼(1.08±0.35)mg、盐酸右美拖咪定(1.30±0.33)mg以及枸橼酸舒芬太尼(22.42±2.63)ug的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HR在T1-T4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对照组HR上升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978,P<0.001)。观察组MAP在T1-T2逐渐上升,在T3-T4呈下降趋势,对照组T1-T3呈上升趋势,T4期有所回降,且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86,P<0.001)。结论US-guided SNB技术具有提升AC手术唤醒期手术质量、减少术中全身麻醉药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头皮神经阻滞 唤醒开颅手术 脑功能区病变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谵妄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左都坤 吴卓熙 +4 位作者 龙宗泓 李阳 李加欣 刘燕 李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3-758,共6页
目的基于极限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心脏手术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风险的预测模型,评价其与传统Logistic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模型的预测效果,为早期识别、早期干预... 目的基于极限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心脏手术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风险的预测模型,评价其与传统Logistic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模型的预测效果,为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治疗POD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筛选2022年3~7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历系统内因心脏病择期行全麻下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684例。根据术后3天的随访结果将其分为谵妄组(n=38)和非谵妄组(n=646),将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479例)和测试集(205例)。使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与POD相关的重要变量。LR和XGBoost用于构建预测模型。计算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AUC)以及最佳阈值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心脏手术患者术后3天谵妄发生率为5.56%。与非谵妄组相比,谵妄组患者的年龄越大(P<0.05)、糖尿病史比例越高(P<0.05),且术前收缩压、术后睡眠评分更低(P<0.05),其余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纳入年龄、术前外周血氧饱和度、术前局部脑氧饱和度、术前收缩压、术后睡眠评分共5个变量进行建模。LR及XGBoost模型的AUC依次为0.732(95%CI:0.430~1.000)、0.659(95%CI:0.559~0.759),其中LR的AUC更高,预测性能更好,但其灵敏度为50%,低于XGBoost(67%),特异度为100%,高于XGBoost(98.5%)。结论基于XGBoost这种集成学习算法建立的心脏手术术后谵妄预测模型的效能并不优于传统的LR模型,LR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心脏手术后谵妄的发生,为POD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但XGBoost对术后谵妄的诊断更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术后谵妄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围手术期大数据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易斌 李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5-731,共7页
目前医疗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医疗大数据集被用于生成算法模型,以指导医疗护理的质量改进。我国每年实施数千万量级手术量,形成的围手术期大数据经过治理挖掘和算法应用后有望显著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 目前医疗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医疗大数据集被用于生成算法模型,以指导医疗护理的质量改进。我国每年实施数千万量级手术量,形成的围手术期大数据经过治理挖掘和算法应用后有望显著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大数据是患者围手术期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集合,结合大数据治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可应用于术前评估、不良事件预测、麻醉深度评估、自动给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超声图像处理等,从而显著提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并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由此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减轻国家卫生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医学 大数据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术中血压管理对心血管高风险患者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苏醒后拔管时间的影响
10
作者 陈群 龙宗泓 +5 位作者 白福海 杨贵英 彭滔滔 任玉坤 王卓 李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讨术中血压管理对心血管高风险患者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苏醒后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从我院病历系统中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1月进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共计198例,根据术中血压管理情况,分为常规血压组(术... 目的探讨术中血压管理对心血管高风险患者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苏醒后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从我院病历系统中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1月进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共计198例,根据术中血压管理情况,分为常规血压组(术中平均动脉压≥65 mmHg)和强化血压组(术中平均动脉压≥80 mmHg),记录2组病例术后拔管时间、Steward苏醒评分、睡眠、恶心呕吐、声嘶、疼痛等情况。作为敏感性分析,分别使用多元线性回归、逆概率处理加权(inverse probability of treatment weighting,IPTW)和重叠加权法(overlap weighting)平衡混杂因素影响后,分析不同血压水平的主要观察指标的差异,将标准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作为组间均衡性的评价指标,倾向性匹配后做线性回归,判断术中血压管理与术后拔管时间的关系。结果强化血压组术后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常规血压组[(42.56±25.88)vs(79.15±39.45)min,P<0.001]。结论术中强化血压管理策略能缩短心血管高风险患者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苏醒后拔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血压 心血管高风险 腹腔镜 胃肠肿瘤手术 拔管时间
下载PDF
低氧条件下不同品牌近红外光谱仪测定脑氧饱和度数值的比较——一项健康志愿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11
作者 李阳 彭滔滔 +1 位作者 左都坤 李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72-779,共8页
目的通过健康志愿者降氧试验对比INVOS 5100C(美敦力),EGOS-600(爱琴)和BRS-1(中科搏锐)脑氧测量值的变化情况,仪器的一致性、相关性以及检测关键去饱和事件的能力。方法2021年12月6日至2022年1月18日,招募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 目的通过健康志愿者降氧试验对比INVOS 5100C(美敦力),EGOS-600(爱琴)和BRS-1(中科搏锐)脑氧测量值的变化情况,仪器的一致性、相关性以及检测关键去饱和事件的能力。方法2021年12月6日至2022年1月18日,招募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志愿者2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其中E组使用INVOS 5100C和EGOS-600的单个传感器,B组使用INVOS 5100C和BRS-1的传感器,每组10人。将各自的单个传感器贴于受试者前额后,通过调节吸入氮气和氧气的比例来诱导和逆转缺氧,并连续记录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受试者的心率(heart rate,HR)、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统计方法使用Wilcoxon检验评估各设备之间rSO_(2)基线值及变化情况。Bland-Altman和Deming回归分析两组仪器的一致性及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不同仪器检测低氧的效能。结果所有设备都对吸入氧浓度的变化做出了相似的反应。①EGOS-600和BRS-1的rSO_(2)变化幅度及速率均小于INVOS 5100C,INVOS 5100C、EGOS-600和BRS-1的ΔrSO_(2)分别为(16%~34.15%)、(6%~20.81%)和(5%~23.81%),绝对中位数变化率分别为(2.81~4.40%/min)、(1.50~2.14%/min)及(1.77~2.41%/min)。②Bland-Altman分析显示EGOS-600和BRS-1与INVOS 5100C的差异均值分别为5.7、2.5;Deming回归显示Person系数分别为0.7224、0.8459,P<0.001,与INVOS 5100C的一致性及相关性均较好。③以INVOS 5100C相对降低10%、20%和50%的绝对值作为关键的干预性rSO_(2)阈值方面,EGOS-600检出率为90%、48%和40%,BRS-1检出率为80%、48%和50%。④ROC结果显示EGOS-600和BRS-1的AUC值分别为0.893、0.715,缺氧预测阈值(cut-off)分别为59.3%、56%。结论EGOS-600和BRS-1对氧合变化的反应与INVOS 5100C相似,相关性及一致性较好,可以准确地预测脑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脑氧饱和度 缺氧
下载PDF
Carabin过表达对人心室肌细胞AC16氧糖剥夺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庆 姚浩旗 +5 位作者 程阔菊 唐建芳 黄河 陈建 李洪 杨天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068-2073,共6页
目的 探讨Carabin基因过表达对氧糖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诱导的人心室肌细胞株AC16凋亡的作用。方法 构建Carabin过表达及空载稳定细胞株,将AC16细胞分为空载常氧组、Carabin过表达常氧组、空载OGD 24 h组和Carabin... 目的 探讨Carabin基因过表达对氧糖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诱导的人心室肌细胞株AC16凋亡的作用。方法 构建Carabin过表达及空载稳定细胞株,将AC16细胞分为空载常氧组、Carabin过表达常氧组、空载OGD 24 h组和Carabin过表达OGD 24 h组。空载常氧组及Carabin过表达常氧组置于正常条件下培养;空载OGD 24 h组和Carabin过表达OGD 24 h组置于Hanks液中放入缺氧恒温细胞培养箱培养24 h(1%O2-5%CO2-94%N2)。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存活率; 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酶标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3和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LDH的活性;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 AC16细胞OGD 24 h后,细胞内Carabin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空载常氧组比较,空载OGD 24 h组及Carabin过表达OGD 24 h组的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LDH活性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5)。与空载OGD 24 h组比较,Carabin过表达OGD 24 h组的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LDH活性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5)。结论 Carabin过表达能显著减轻OGD诱导后AC16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心室肌AC16细胞 Carabin 氧糖剥夺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在VAST肺叶切除术术中及术后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27
13
作者 方亮 张皓琳 +4 位作者 包晓航 吴卓熙 蒋力 李中奇 李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41-847,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对VAST肺叶切除术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VAST肺叶切除术患者120例,术前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对VAST肺叶切除术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VAST肺叶切除术患者120例,术前分为4组:ESPB组(E组)、SAPB (S组)、二者联合组(SE组)和无阻滞组(G组);全麻后即按分组行神经阻滞,术毕4组均采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记录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不同时间静息和咳嗽时疼痛VAS评分及其他观察指标。结果术后6、12 h疼痛VAS评分E、S、SE组显著低于G组(P<0.01),而S和SE组明显低于E组(P<0.05)。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PACU停留时间、镇静烦躁评分E、S、SE组均显著低于G组(P<0.01)。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组相比,E、S、SE组平均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SE组较E组明显缩短(P<0.05),SE组较S组缩短0.76 d,但SE组与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组与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APB或ESPB或二者联合可缓解术后早期疼痛,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躁动发生,缩短PACU停留时间,且不增加其不良反应,更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其中二者联合阻滞可能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竖脊肌平面阻滞 肺叶切除 胸腔镜手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2442例产妇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4
14
作者 曾义 李杰 +1 位作者 段光友 李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数据分析,探讨再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基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搜集本院产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再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病历资料,记录产妇的基本信息、术前情况、妊娠相关并发症、麻醉、术中及...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数据分析,探讨再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基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搜集本院产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再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病历资料,记录产妇的基本信息、术前情况、妊娠相关并发症、麻醉、术中及术后情况等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分析2 442例符合要求的再次剖宫产产妇,根据产后出血标准分为产后出血组(346例)和非产后出血组(2 096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前置胎盘(aOR=17. 858,95%CI=8. 359~38. 149)、产前贫血(aOR=10. 882,95%CI=6. 190~19. 129)、宫缩乏力(aOR=6. 608,95%CI=3. 604~12. 115)、手术时间> 100 min(aOR=5. 202,95%CI=2. 196~12. 321;参考组:手术时间≤60 min)等。结论前置胎盘是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首要风险因素,其次,产前贫血、宫缩乏力、胎盘粘连、胎盘植入、手术时间过长也与产后出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剖宫产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段振馨 陈芳 +6 位作者 钟河江 段光友 王杨 卢鹏 蒋学涛 杜智勇 李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77-1082,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对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从前期收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数据中,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本院心脏外科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对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从前期收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数据中,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本院心脏外科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252例住院患者[男性104例,女性148例,年龄(47.1±8.8)岁]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前1 d和术后第7天采用神经心理测试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POCD组(P组)和非POCD组(N组)。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出POCD的危险因素(年龄和麻醉方式),然后将其设为协变量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得到100例患者[男性39例,女性61例,年龄(48.5±9.6)岁]。比较匹配后P组(n=50)和N组(n=50)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活动情况、心脏功能指标等术后康复情况。结果①P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P组(3.9±1.6)d, N组(3.3±0.7)d,P=0.012]和总住院时间[P组(23.1±7.3)d,N组(19.5±4.1)d,P=0.003]均长于N组患者。②P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Katz Index活动评分低于N组患者[P组(2.9±1.1),N组(3.4±0.8),P=0.025]。③术后两组心脏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OCD会明显延缓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患者术后活动能力,但对患者术后心功能的康复情况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康复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术中持续泵注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开 段光友 +2 位作者 赵鹏 吴卓熙 李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02-1007,共6页
目的探讨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病历系统中收集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行脊柱手术的3257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泵注右美托咪定将患者... 目的探讨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病历系统中收集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行脊柱手术的3257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泵注右美托咪定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DEX)组和未使用右美托咪定的对照(CON)组。记录患者术后当晚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包括睡眠剥夺及反复睡眠中断,并比较两组睡眠障碍发生率。同时,采用倾向性匹配性分析和亚组分析对两组睡眠障碍发生率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DEX组患者术后当晚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17.4%,显著低于CON组的29.4%(P<0.0001);倾向性匹配后,DEX组和CON组术后当晚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8.5%和29.4%,DEX组显著低于CON组(P<0.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颈椎、胸椎、腰椎手术患者术后当晚睡眠障碍在DEX组均低于CON组,分别为(20.3%vs 28.9%,P=0.025)、(14.6%vs 18.2%,P=0.580)、(16.9%vs 30.2%,P<0.0001)。结论术中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能够改善脊柱手术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减少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后睡眠障碍 脊柱手术 术中持续泵注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极端梯度提升和Logistic回归用于预测再次剖宫产术中输血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杰 段光友 +4 位作者 曾义 段振馨 吴卓熙 杨贵英 李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430-2437,共8页
目的通过大样本临床数据构建再次剖宫产术中输血的预测模型,分析比较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和Logistic回归3种机器学习算法的预测效果。方法通过医院病历系统,收... 目的通过大样本临床数据构建再次剖宫产术中输血的预测模型,分析比较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和Logistic回归3种机器学习算法的预测效果。方法通过医院病历系统,收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再次剖宫产产妇2525例,详细录入产妇术前、术中各项指标。将可能有临床意义的变量纳入预测模型的构建,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XGB和ANN 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术中输血预测模型。计算并比较3个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精确度、召回率和F1值4个指标。结果研究的有效样本共2525例,其中332例(13.1%)进行了术中输血。最终的模型得到5个最重要的预测因素为:术前Hb、手术时间、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和ASA分级。Logistic回归、XGB和ANN 3种算法的AUROC依次为0.960、0.959、0.956,同时通过F1值、精确度、召回率3个指标的比较发现3种算法差别很小。为进一步比较预测效果,再次在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上进行预测验证,发现XGB的AUROC为0.904和0.886,高于Logistic回归的0.868和0.878,以及ANN的0.882和0.884,同时XGB的精确度、召回率和F13个指标均略高于Logistic回归和ANN。结论术前Hb、手术时间、前置胎盘等指标可用于预测再次剖宫产术中输血。Logistic回归、XGB和ANN这3种机器学习算法均可用于剖宫产术中输血的预测,但XGB的预测效果比Logistic回归和ANN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剖宫产 术中输血 机器学习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在二尖瓣置换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及lncRNA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鸿 段振馨 +5 位作者 陈凤 段光友 陈芳 钟河江 杜智勇 李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91-1097,共7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sevoflurane)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膜置换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纳入我院心脏外科2017年5-11月收治的40例接受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17例男性和23例女性),平均年龄48岁,BMI:(22.7±2.6)kg/m2。根... 目的探讨七氟醚(sevoflurane)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膜置换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纳入我院心脏外科2017年5-11月收治的40例接受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17例男性和23例女性),平均年龄48岁,BMI:(22.7±2.6)kg/m2。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七氟醚预处理(SEV)组和对照(CON)组(n=20),SEV组患者体外循环前接受七氟醚持续吸入维持麻醉,而CON组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采集术前、术后2、24 h血液,检测c Tn I浓度;心脏彩超评估术前、术后24 h左室缩短分数和射血分数,记录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在体外循环开始前取得两组患者取心房肌标本(n=5),进行lncRNA测序和分析。结果SEV组患者:术后2 h[0.58(0.33,0.90)ng/m L vs 1.06(0.55、2.16)ng/m L,P<0.05]和24 h[0.66(0.38、1.02)ng/m L vs 1.09(0.72、1.54)ng/m L,P<0.05]的c Tn I浓度均显著低于CON组;术后24 h左室缩短分数值[(39.8±3.3)%vs(33.9±2.8)%,P<0.05)和左室射血分数[(70.5±4.0)%vs(62.7±4.2)%,P<0.05]显著高于CON组;ICU停留时间[(68±18)h vs(83±26)h,P<0.05]显著短于CON组。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分析出73个上调和95个下调基因,结果提示心肌细胞凋亡相关的lncRNA通路可能参与七氟醚心脏保护。结论体外循环前七氟醚预处理对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具有早期心肌保护作用;心肌细胞凋亡相关lncRNA通路可能是七氟醚预处理心肌保护的潜在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二尖瓣膜置换术 心肌保护 lncRNA
下载PDF
地氟醚对小鼠中枢及外周组织生物钟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红妮 张二荃 +2 位作者 吕胜青 黄河 杨天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328-2334,共7页
目的探讨地氟醚对小鼠中枢及外周组织生物钟基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用不同浓度(3%、4%、6%、7%、9%)的地氟醚麻醉C57BL/6J小鼠,通过翻正反射确定地氟醚的有效作用浓度;然后分别将C57BL/6J小鼠和Per1^-/-/Per2^-/-小鼠分为对... 目的探讨地氟醚对小鼠中枢及外周组织生物钟基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用不同浓度(3%、4%、6%、7%、9%)的地氟醚麻醉C57BL/6J小鼠,通过翻正反射确定地氟醚的有效作用浓度;然后分别将C57BL/6J小鼠和Per1^-/-/Per2^-/-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地氟醚组,地氟醚组在小鼠饲养环境开灯后2 h用前述确定的地氟醚浓度(7%)处理,对照组则同时通入空气,2 h后采用RT-qPCR检测各组小鼠下丘脑、肾脏和肝脏组织时钟基因Per1、Per2、Dbp、Bmal1、Clock和Cry1的表达。结果①3%地氟醚处理后无小鼠达到翻正反射消失;4%、6%、7%、9%地氟醚处理后达到翻正反射消失的小鼠比例分别为16.7%、50%、100%和100%,确定地氟醚的作用浓度为7%。②与对照组比较,7%地氟醚麻醉C57BL/6J小鼠2 h后,下丘脑组织时钟基因Per2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其余5个时钟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组织中时钟基因Per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Bmal1、Db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另外3个时钟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组织时钟基因Per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其余5个时钟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7%地氟醚麻醉Per1^-/-/Per^2-/-小鼠2 h后,下丘脑组织时钟基因Bmal1、Clock、Db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肝肾组织时钟基因Cry1、Clock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Bmal1的表达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氟醚显著影响小鼠中枢及外周组织的生物钟相关基因,且存在不依赖Per基因的作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生物钟 翻正反射 中枢组织 外周组织
下载PDF
LOC339524基因介导脂多糖诱导小鼠小胶质bv2细胞系炎症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相龙 龙宗泓 +3 位作者 段光友 周小英 陈慧芳 李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研究LOC339524基因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bv2细胞系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100 ng/mL LPS处理bv2细胞3、6、9、12 h用于摸索最佳炎症反应时间; 10、100、1 000、10 000 ng/mL LPS处理bv2细胞和100 ng... 目的研究LOC339524基因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bv2细胞系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100 ng/mL LPS处理bv2细胞3、6、9、12 h用于摸索最佳炎症反应时间; 10、100、1 000、10 000 ng/mL LPS处理bv2细胞和100 ng/mL LPS处理bv2细胞3、6、9、12 h用于研究LOC339524蛋白表达变化; si RNA沉默LOC339524和慢病毒转染构建过表达LOC339524的细胞株后加LPS处理用于检测炎症因子变化; qPCR检测TNF-α、IL-6和LOC339524 m 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NF-α、IL-6和LOC339524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与0 h相比,LPS处理不同时间均可使TNF-α、IL-6 m 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 <0. 05),12 h两者表达一致,选择12 h进行后续炎症反应研究;与0 ng/mL LPS处理组相比,不同浓度LPS均可诱导LOC339524蛋白的表达增加(P <0. 05),100 ng/mL LPS处理后呈时间依赖性增加(P <0. 05)。LPS处理12 h后,si RNA组较无关片段组,TNF-α和IL-6 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 <0. 05),反之,过表达组较正常组TNF-α和IL-6 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5)。结论 LOC339524基因介导了脂多糖诱导bv2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BV2细胞 LOC339524 TNF-α IL-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