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联合微泡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进平 李莉 陈阳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44-747,共4页
超声联合微泡是一种新兴技术,可将各种治疗药物输送到大脑,其通过空化效应促进脑组织中内皮细胞增殖,诱导血管生成,加速Aβ淀粉样斑块清除,增强神经发生以及改善动物的认知功能,作用的靶点包括参与血脑屏障形成的神经血管单元的所有细... 超声联合微泡是一种新兴技术,可将各种治疗药物输送到大脑,其通过空化效应促进脑组织中内皮细胞增殖,诱导血管生成,加速Aβ淀粉样斑块清除,增强神经发生以及改善动物的认知功能,作用的靶点包括参与血脑屏障形成的神经血管单元的所有细胞。这些作用在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帕金森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脑部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超声联合微泡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神经血管单元 空化效应
下载PDF
早期疼痛和心理因素变化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珊珊 刘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673-1676,共4页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病人早期疼痛及心理因素变化情况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77例带状疱疹病人,根据是否合并PHN分为PHN组及对照组,对病人的就诊时间、疱疹部位及病人入院时疼痛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等相关指标进...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病人早期疼痛及心理因素变化情况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77例带状疱疹病人,根据是否合并PHN分为PHN组及对照组,对病人的就诊时间、疱疹部位及病人入院时疼痛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影响病人PHN的指标进行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影响PHN相关因素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PHN组年龄,患糖尿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的比例,就诊时间,累计面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DLQI)、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及合并A/G比值及CD4+/CD8+异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2组病人的性别、吸烟、饮酒史、发病部位及疱疹类型等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示高龄、就诊时间过长、皮疹面积大及高VAS、DLQI、HADS评分是发生后神经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而无糖尿病则是后神经痛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示,VAS及HADS评分联合预测PHN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单独指标年龄、就诊时间、DLQI评分、糖尿病及皮疹面积的诊断效能(P<0.05~P<0.01)。结论:带状疱疹病人早期疼痛较重、合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是导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风险独立危险因素,VAS联合HADS评分可有效对PHN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心理因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中空结构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张璐 邹云鹤 +1 位作者 徐中胜 刘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24,共12页
近年来,中空结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空腔结构、广泛性的来源以及优异的磁性、电子、光学和催化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各种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该类材料经过特别设计用于装载药物或显像剂进行疾病治疗、诊断和监测治疗,其目的是为了... 近年来,中空结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空腔结构、广泛性的来源以及优异的磁性、电子、光学和催化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各种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该类材料经过特别设计用于装载药物或显像剂进行疾病治疗、诊断和监测治疗,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改善健康状况.本文首先综合评述了不同类型中空结构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分别对具有刺激响应药物释放、多模态治疗、诊疗一体化以及监控治疗的先进性多功能化中空结构纳米材料进行了介绍;最后,探讨了中空结构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挑战和潜在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结构 纳米材料 药物负载 多模态
下载PDF
医用红外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98-102,共5页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由于其操作简便,无创、快捷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的各项工作中。通过阅读文献,分别从体温监测、压力性损伤的评估、糖尿病足的评估、静脉输液、功能锻炼等方面对红外热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及进展进行分析...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由于其操作简便,无创、快捷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的各项工作中。通过阅读文献,分别从体温监测、压力性损伤的评估、糖尿病足的评估、静脉输液、功能锻炼等方面对红外热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及进展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红外热像技术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 护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成功预后的预测因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莉 刘勇 +3 位作者 周青 陈勤 傅泽英 王进平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5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acute lumbar disc hemiation,ALDH)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SNRB)成功预后的预测因子。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SNRB治疗的103例ALDH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按术后疗... 目的探讨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acute lumbar disc hemiation,ALDH)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SNRB)成功预后的预测因子。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SNRB治疗的103例ALDH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按术后疗效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观察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指标等资料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观察影响SNRB治疗效果的风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病变椎间隙、病变侧、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Pfirrmann分级、椎间盘位置、椎间盘突出类型、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VAS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性质、感觉障碍、腰部创伤、腰骶部移行椎、神经根类型、术前ODI指数等因素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感觉障碍、腰骶部移行椎、飞溅型神经根类型是SNRB无效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多种因素可影响SNRB术后疗效,对术前存在感觉障碍、腰骶部移行椎的患者及SNRB过程中观察到飞溅型神经根的患者,应考虑到其预后不良,建议早期联合其他疗法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临床预后
下载PDF
双侧矢状面交叉穿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勇 雍浩川 +3 位作者 李莉 晁瑞 邓志龙 曹志东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772-1775,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矢状面交叉穿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78例Kümmell病病人实施该手术。观察指标包括骨水泥渗漏、椎体内骨水泥分布、伤椎前缘高... 目的探讨双侧矢状面交叉穿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78例Kümmell病病人实施该手术。观察指标包括骨水泥渗漏、椎体内骨水泥分布、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78例病人均获得24个月随访。1例病人出现骨水泥渗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均匀,同时接触上、下终板。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ODI评分术后2 d[(21.5±2.4)mm、(12.7±2.3)°、(2.3±0.6)分、(25.1±4.1)%]、1月[(20.7±2.5)mm、(13.1±2.0)°、(2.1±0.5)分、(22.1±3.5)%]、12月[(20.4±2.2)mm、(13.3±2.1)°、(1.9±0.4)分、(21.1±3.1)%]、24月[(20.1±1.6)mm、(14.1±1.5)°、(2.2±0.1)分、(24.1±2.5)%]较术前[(14.1±2.1)mm、(21.1±3.0)°、(7.7±0.9)分、(73.9±3.3)%]显著改善(P<0.05),术后1月、12月、24月与术后2 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病人无骨水泥松动、移位及手术椎体再骨折发生。结论双侧矢状面交叉穿刺PVP治疗Kümmell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此技术能使骨水泥同时接触上、下终板,全椎体强化,降低手术椎体再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方法 脊柱损伤 Kümmell病 真空裂隙征
下载PDF
睡眠障碍及感觉过敏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风险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珊珊 刘勇 黎玲 《中国医药》 2020年第11期1727-1731,共5页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及感觉过敏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风险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PHN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基本临床资料、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及感觉过敏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风险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PHN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基本临床资料、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睡眠时间、有无感觉过敏、感觉过敏程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PHN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NRS)量表]等数据,比较不同睡眠质量患者感觉过敏和PHN疼痛程度,分析PHN患者睡眠质量、感觉过敏和PHN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睡眠时间患者睡眠质量、感觉过敏和PHN疼痛程度,分析睡眠障碍与PHN关联中感觉过敏的中介效应。结果睡眠障碍患者感觉过敏比例、感觉过敏VAS评分和PHN疼痛程度NRS评分均高于睡眠正常患者[75.5%(37/49)比47.6%(10/21)、(6.7±1.9)分比(3.8±1.2)分、(6.6±1.8)分比(3.5±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度、重度睡眠障碍患者PSQI评分、感觉过敏VAS评分、PHN疼痛程度NRS评分均高于睡眠正常及轻度睡眠障碍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SQI评分与感觉过敏VAS评分和PHN疼痛程度NR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77、0.731,均P<0.001),感觉过敏VAS评分与PHN疼痛程度NRS评分呈正相关(r=0.625,P<0.001)。睡眠时间6~7 h和>7 h患者PSQI评分、感觉过敏VAS评分和PHN疼痛程度NRS评分均明显低于<6 h患者[(13.5±2.6)、(10.5±2.9)分比(17.7±2.1)分;(5.0±1.8)、(3.4±2.6)分比(6.9±2.2)分;(5.5±1.4)、(4.7±1.1)分比(7.3±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感觉过敏在睡眠障碍与PHN发生中具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37.07%(0.456/1.230)。结论感觉过敏在睡眠障碍与PHN关联中具有中介作用,可以通过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感觉过敏发生,减轻PHN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感觉过敏 睡眠障碍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不同剂量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对镇痛药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珊珊 刘勇 曾昕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7期769-772,77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镇痛药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确诊收治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镇痛药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确诊收治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利多卡因A组和利多卡因B组,每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利多卡因A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0.1%利多卡因100 ml/d,利多卡因B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0.1%利多卡因200 ml/d。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D0)、治疗第1日(D1)、治疗第3日(D3)及治疗第7日(D7)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睡眠情况[睡眠质量评分(quality of sleep,QS)]、负性情绪情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多卡因A组、利多卡因B组患者在D1、D3及D7的VAS评分和Q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利多卡因B组患者D7的VAS评分和D1、D3及D7的QS评分明显低于利多卡因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A组、利多卡因B组患者在D1、D3及D7的HAMA评分和D3、D7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利多卡因B组患者D7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利多卡因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A组、利多卡因B组患者在D3、D7的氨酚羟考酮用量和D7的曲马多用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B组患者D3的曲马多用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B组患者D3、D7的氨酚羟考酮用量和D7的曲马多用量明显低于利多卡因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因严重不良反应无法完成治疗,三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减少曲马多等镇痛药的用量,不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安全性好;且利多卡因200 ml/d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疼痛 利多卡因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