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情背景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倩 陈建高 +2 位作者 闫晶敏 王施韦 毛旭虎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1期13-16,共4页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主干课程,在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根本举措,同时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办法。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重要时代背景,分别从课程的定位思政、理论思政...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主干课程,在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根本举措,同时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办法。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重要时代背景,分别从课程的定位思政、理论思政和实践思政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索和实践,将疫情防控与教学知识点有机整合,深入发掘相应的思政教学事例,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培育德才兼备的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分析及应用
2
作者 曹文轩 李倩 +3 位作者 伍启章 刘明 韩清娟 张梦军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S01期135-137,共3页
立德树人是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仪器分析》课程相关的文献数据,总结了当前《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挖掘并整理与仪器分析课程相关的思政教学案例,同时也指明了相应的... 立德树人是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仪器分析》课程相关的文献数据,总结了当前《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挖掘并整理与仪器分析课程相关的思政教学案例,同时也指明了相应的思政切入点和育人目标。借助数据分析与案例整理,本文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为例,积极探索思政教学的融入方式,以期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思政教学案例
下载PDF
小班化教学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闫晶敏 李倩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7期2953-2955,共3页
与传统的大班化教学比较,小班化教学因其班级规模小、师生互动强、可实现一对一精细化指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突出特点,逐渐在高等教育本科人才的培养中显现优势。本文以《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笔者所在单位对医学... 与传统的大班化教学比较,小班化教学因其班级规模小、师生互动强、可实现一对一精细化指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突出特点,逐渐在高等教育本科人才的培养中显现优势。本文以《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笔者所在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实施的小班化教学改革措施,以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能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检验专业本科人才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班化教学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综合素质
下载PDF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与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倩 毛旭虎 《微生物与感染》 2020年第4期259-264,共6页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seudomallei)(简称类鼻疽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热带医学疾病。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严重感染时可快速发展为败血症,病死率高达40%。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是一种正在扩散的人...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seudomallei)(简称类鼻疽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热带医学疾病。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严重感染时可快速发展为败血症,病死率高达40%。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是一种正在扩散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类鼻疽菌感染的重要毒力因子以及其在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了解类鼻疽菌的致病机制,为将来有效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毒力因子 免疫逃逸
下载PDF
粪便具核梭杆菌的免疫磁珠捕获联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顿国栋 童亚楠 +8 位作者 卢晓雪 冯宇阳 叶新力 李静 唐彬 邓铃 何晓奕 李倩 毛旭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11-816,822,共7页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粪便中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的免疫磁珠捕获联合实时荧光定量PCR(IMBs-qPCR)技术方法。方法5×108CFUF.nucleatum(0.4%甲醛灭活)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和HiTrap ...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粪便中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的免疫磁珠捕获联合实时荧光定量PCR(IMBs-qPCR)技术方法。方法5×108CFUF.nucleatum(0.4%甲醛灭活)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和HiTrap Protein G HP亲和层析法纯化抗体;优化MS300免疫磁珠偶联多克隆抗体和捕获F.nucleatum的反应条件。根据F.nucleatum特异性基因NusG设计引物和构建含目的基因的载体质粒,建立qPCR反应体系并绘制qPCR标准曲线。最后,在不同浓度(50CFU/200mg^10^5CFU/200mg)F.nucleatum的人粪便标本中,评价该方法的检测效能。结果成功制备F.nucleatum多克隆抗体,抗体ELISA效价>320000,盐析和亲和层析纯化抗体纯度分别为60%和85%;多克隆抗体偶联免疫磁珠时偶联缓冲液最佳pH值为5.0,最佳温度为25℃,最佳偶联时间为2.5h,加入抗体最适量为10μg/mg,免疫磁珠最佳捕获温度为37℃,时间为40min;成功建立qPCR反应体系;IMBs-qPCR和粪便全基因组DNA提取法直接检测模拟粪便标本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0CFU/200mg和400CFU/200mg,ROC曲线中AUC分别为0.948和0.878。结论成功建立了IMBs-qPCR检测粪便中F.nucleatum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核梭杆菌 结直肠癌 免疫磁珠 qPCR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核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潘 南栋琪 +2 位作者 饶承龙 李倩 毛旭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84-1488,共5页
近年来核调控作为病原微生物感染宿主细胞的调控机制研究备受关注。病原体分泌“核调素”与宿主细胞核相关靶点相互作用,通过调节细胞核内与基因表达相关的特定生命活动实现感染和致病。其过程包括染色质动力学改变、组蛋白修饰、DNA甲... 近年来核调控作为病原微生物感染宿主细胞的调控机制研究备受关注。病原体分泌“核调素”与宿主细胞核相关靶点相互作用,通过调节细胞核内与基因表达相关的特定生命活动实现感染和致病。其过程包括染色质动力学改变、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mRNA剪切、细胞周期和信号通路转导等。本文综述了病毒、细菌及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对宿主细胞核调控的主要策略及研究进展,特别是调控染色质可及性、改变宿主DNA的一级结构和甲基化水平、调控宿主hnRNA的生成和剪切等机制,以期为深入研究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调控机制 核调素 病原微生物 细胞微生物学 综述
原文传递
类鼻疽菌T3SS1 的BPSS1395 基因在番茄植株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袁思琪 胡艺 +6 位作者 唐梦灵 饶承龙 胡治强 邓铃 李倩 谢建平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73-980,共8页
目的研究类鼻疽菌T3SS1的BPSS1395基因在番茄植株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类鼻疽菌野生株BPC006感染番茄幼苗根部,以大肠杆菌感染组作为对照,通过PCR技术检测番茄幼苗叶片中细菌的存在,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番茄幼苗叶片细胞中类鼻疽菌的定位... 目的研究类鼻疽菌T3SS1的BPSS1395基因在番茄植株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类鼻疽菌野生株BPC006感染番茄幼苗根部,以大肠杆菌感染组作为对照,通过PCR技术检测番茄幼苗叶片中细菌的存在,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番茄幼苗叶片细胞中类鼻疽菌的定位。类鼻疽菌感染第3、7、10、14、17、21天后,随机选取幼苗叶片,通过胞内存活实验检测类鼻疽菌在叶片细胞中的增殖。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BPSS1395基因的敲除株和回补株,分别以类鼻疽菌野生株BPC006、敲除株ΔBPSS1395、回补株c-ΔBPSS1395感染番茄幼苗根部后,首先直接观察叶片的病理变化;其次提取感染第14和21天各组植物叶片的基因组,通过PCR对细菌的定植进行鉴定;最后采用胞内存活实验检测各菌株在叶片细胞内的增殖情况。结果类鼻疽菌感染番茄植株后,在提取的番茄幼苗叶片基因组中,能扩增出BPSS1395基因条带,而对照组未扩增出大肠杆菌特异性条带;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类鼻疽菌存在于叶片细胞中,且叶片细胞内的类鼻疽菌数量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敲除株ΔBPSS1395感染番茄幼苗后,叶片无任何疾病症状,而野生株BPC006和回补株c-ΔBPSS1395感染组的叶片有些许的萎蔫。此外,在敲除株ΔBPSS1395感染组提取的植物基因组中未检测到类鼻疽菌的存在,而回补株c-ΔBPSS1395表现出和野生株相似的叶片细胞内的增殖能力。结论类鼻疽菌T3SS1的BPSS1395基因有利于该菌在番茄幼苗感染中的定植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BPSS1395 植株感染 番茄幼苗
下载PDF
EEA1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查菲埃立克体感染细胞的影响
8
作者 程琰 毛旭虎 +5 位作者 宋阳 贺政新 陈晶 曾倩 高杰英 王缚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5期1793-1797,1801,共6页
目的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早期内吞体相关蛋白1(EEA1)慢病毒载体,并感染犬的巨噬细胞DH82,建立稳定表达EEA1的DH82细胞系。方法 将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的EEA1和慢病毒载体GV287双酶切后连接,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GV287-EEA1,经... 目的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早期内吞体相关蛋白1(EEA1)慢病毒载体,并感染犬的巨噬细胞DH82,建立稳定表达EEA1的DH82细胞系。方法 将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的EEA1和慢病毒载体GV287双酶切后连接,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GV287-EEA1,经酶切、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将重组载体与包装系统pHelper1.0、pHelper2.0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并测定滴度。将构建好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DH82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blot检测DH82细胞中EEA1的过表达情况。进一步利用查菲埃立克体感染稳定表达EEA1的DH82细胞。结果 GV287-EEA1经双酶切分析和测序,证实插入序列正确,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并成功包装成慢病毒,病毒滴度为1×10^9TU/mL;病毒液有效感染DH82细胞,依据GFP绿色荧光可检测感染率达80%以上;qPCR和Westernblot的结果证实EEA1在mRNA和蛋白水平都成功过表达。用查菲埃立克体感染稳定表达EEA1的DH82细胞36h后,细胞感染率降低,查菲埃立克体在细胞内的增殖被抑制。结论 成功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携带EEA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GV287-EEA1,建立稳定高表达EEA1的犬巨噬细胞系DH82-EEA1,EEA1过表达后,查菲埃立克体的繁殖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菲埃立克体 早期内吞体相关蛋白1 慢病毒载体
下载PDF
类鼻疽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9
作者 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 重庆市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2 位作者 毛旭虎 林容 方瑶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577-583,共7页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易误诊, 急性病死率高, 治疗困难, 反复发作。其病原体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具有特殊的胞内感染特性和潜在的生物威胁, 目前医务人员对类鼻疽的认识不足, 多数医疗机构对该病的诊...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易误诊, 急性病死率高, 治疗困难, 反复发作。其病原体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具有特殊的胞内感染特性和潜在的生物威胁, 目前医务人员对类鼻疽的认识不足, 多数医疗机构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有限, 缺乏诊疗规范指导。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联合重庆市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组织来自微生物学、流行病学、感染病学、呼吸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订了《类鼻疽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从该病的流行特征、病原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建议, 以期提高我国类鼻疽诊治水平, 规范临床管理, 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诊断 治疗 预防
原文传递
类鼻疽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晶敏 章美娟(综述) 毛旭虎(审校)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190-194,共5页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引起类鼻疽主要病原体,具有易传播、致死率高、耐药性强等特点,目前尚缺乏有效疫苗,因此具有被用作生物武器的风险。目前在研的类鼻疽疫苗包括灭活全细胞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多糖结合疫苗等。...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引起类鼻疽主要病原体,具有易传播、致死率高、耐药性强等特点,目前尚缺乏有效疫苗,因此具有被用作生物武器的风险。目前在研的类鼻疽疫苗包括灭活全细胞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多糖结合疫苗等。鉴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属兼性胞内感染病原菌,且目前关于其逃逸宿主免疫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因此疫苗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此文对目前主要的类鼻疽疫苗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述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霍尔德杆菌 类鼻疽 类鼻疽 细菌菌苗
原文传递
线粒体自噬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夏瑀培 王诚谱 +1 位作者 毛旭虎 李倩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40-1347,共8页
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方式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细胞通过自噬机制选择性清除受损伤或不必需的线粒体,从而维持其功能稳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病原体通过胁迫线粒体自噬在机体感染过程中调节先天免疫信号通路,从而影响... 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方式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细胞通过自噬机制选择性清除受损伤或不必需的线粒体,从而维持其功能稳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病原体通过胁迫线粒体自噬在机体感染过程中调节先天免疫信号通路,从而影响感染性疾病的进程。本文分别从线粒体自噬在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指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