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机器人胃肠外科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5
1
作者
余佩武
郝迎学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64-568,共5页
我国机器人胃肠外科历经10年的发展,尽管机器人手术系统装配数量不多,但开展机器人胃肠手术的中心和手术例数逐步增加.机器人胃肠外科医师利用机器人的优势开展了各种复杂程度高、技术难度大的手术,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相关临...
我国机器人胃肠外科历经10年的发展,尽管机器人手术系统装配数量不多,但开展机器人胃肠手术的中心和手术例数逐步增加.机器人胃肠外科医师利用机器人的优势开展了各种复杂程度高、技术难度大的手术,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相关临床研究获得高度重视,有关机器人胃肠手术的国际文献发表数量逐年增加.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机器人手术系统,进一步规范机器人胃肠手术的临床应用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胃上部癌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消化道重建与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
24
2
作者
樊俊彦
钱锋
+4 位作者
刘佳佳
刘军言
吴彬
吴益西
余佩武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7-773,共7页
目的比较胃上部癌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PG-DT)和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重建(TG-RY)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以上标准,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普通外...
目的比较胃上部癌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PG-DT)和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重建(TG-RY)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以上标准,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同一治疗组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排除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未能达到R0切除以及术后病理为非腺癌者。共132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PG-DT组(51例)和TG-RY组(81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总并发症、TG-RY组远端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随访(术后远期血红蛋白水平和术后贫血发生率)和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PG-DT组和TG-RY组术中出血量[M(QR):200(200)ml比200(195)ml,Z=-1.860,P=0.063]、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7±1.0)d比(2.6±1.1)d,t=0.225,P=0.823]、术后住院天数[M(QR):10(3)d比10(4)d,Z=-0.449,P=0.654]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5.9%(3/51)比8.6%(7/81),χ2=0.081,P=0.775]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G-RY组比较,PG-DT组手术时间较长[M(QR):294(97)min比255(71)min,Z=-3.148,P=0.002],但术后1年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高[(114.4±16.3)g/L比(106.6±15.0)g/L,t=2.435,P=0.017],术后1年贫血发生率更低[64.3%(27/42)比82.1%(46/56),χ2=4.072,P=0.045]。TG-RY组81例患者中,有4例(4.9%)患者出现第4d、5、6组淋巴结转移,均为T4期且肿瘤直径>5cm.全组中位随访26(1-110)个月,PG-DT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3.2%.65.3%和55.0%,TG-RY组分别为85.8%,63.8%和47.2%;两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0,P=0.345).结论胃上部癌行PG-DT手术安全性与TG-RY相当,且术后发生贫血概率更低,是胃上部癌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双通道重建
原文传递
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12
3
作者
郝迎学
刘春阳
+3 位作者
冯晨
江宇星
陈军
余佩武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探讨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30例行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参照《胃癌胃...
目的探讨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30例行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参照《胃癌胃切除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共识(2016版)》。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9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无中转腹腔镜或开腹患者。30例患者中,21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其中1例行Billroth Ⅰ式吻合术、20例行BillrothⅡ式吻合术),9例行全胃切除术(均行Roux-en-Y吻合术);1例行D.根治术,24例行D,根治术,5例行D2+根治术。30例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为(34±12)枚,腹壁切口长度为(4.1±0.5)cm,手术时间为(269±52)min,消化道重建时间为(49±9)min;其中2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1±21)枚,(4.0±0.9)cm,(253±61)min,35min(1例BillrothⅠ式吻合术)和(38±10)min(20例BillrothⅡ式吻合术),9例全胃切除术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6±12)枚,(4.0±0.5)cm,(325±30)min,(64±12)min。30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78±43)mL,术后疼痛评分为(2.5±0.5)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3±8)h,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59±13)h,术后首次进流质食物时间为(66±32)h,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64±21)h。30例患者中,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左下肺感染1例、腹腔脓肿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30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5)d。(2)随访情况:3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0—1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5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半年、1年死于肿瘤复发.1例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仍带瘤生存,其余27例患者无瘤生存。结论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完全
原文传递
中国胃癌机器人手术开展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
13
4
作者
余佩武
李政焰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2-335,共4页
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经过1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存在普及率低、手术尚不够规范、缺乏高质量研究等问题。本文总结我国机器人胃癌手术开展历史与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纵观我国...
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经过1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存在普及率低、手术尚不够规范、缺乏高质量研究等问题。本文总结我国机器人胃癌手术开展历史与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纵观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探索期(2013年之前,我国的机器人胃癌手术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探讨机器人胃癌手术的手术方法、操作流程、安全性及可行性)、稳步推进期(2014-2017年期间,我国机器人胃癌手术开展中心数量、手术例数、手术种类、临床研究稳步推进)、快速推进期(2018年开始,我国机器人胃癌手术开展中心数量、手术例数、临床研究快速增长)。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仍处于发展成长期,我们要把握机器人胃癌手术发展方向,推动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健康快速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机器人
外科
原文传递
机器人在残胃上的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4
5
作者
钱锋
刘佳佳
+5 位作者
刘军言
樊俊彦
赵永亮
石彦
郝迎学
余佩武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对于残胃上的癌(CRS)切除术中的技术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微创胃肠外科中心行达芬奇机器人治疗的20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式、方法、难点及技术...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对于残胃上的癌(CRS)切除术中的技术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微创胃肠外科中心行达芬奇机器人治疗的20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式、方法、难点及技术要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0例CRS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9.9岁,平均体质指数19.7 kg/m2。17例曾行开腹手术,3例曾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18例曾行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Ⅱ式吻合,2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Ⅰ式吻合。病灶位置:吻合口15例,胃底贲门5例。术前分期:T2NxM0 2例,T3NxM0 1例,TxNxM0 2例,T4aNxM0 15例。全组患者在机器人下成功完成残胃切除16例,均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中转开腹4例行姑息性残胃全切除术,其中1例病变侵犯膈肌、1例病变侵犯横结肠、2例与周围组织粘连致密。全组患者手术用时(255±35)min,术中失血量(230±50)ml,清扫淋巴结数量(19.5±3.0)枚,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3±1.0)d,进食时间(2.3±1.0)d,下床活动时间(2.5±0.5)d。术后病理:低分化腺癌12例,中分化腺癌6例,黏液腺癌2例。术后病理分期:ⅠB期1例,ⅡA期2例,ⅡB期5例,ⅢA期5例,ⅢB期4例,ⅢC期3例。1例病例术后2周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脾动脉分支出血,再次手术止血后痊愈出院。另有2例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术后切口感染,均经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经5~60个月的随访,10例死亡,10例存活,最长1例至今已存活6年。结论机器人CRS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上的癌
机器人手术
胃切除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机器人胃肠外科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5
1
作者
余佩武
郝迎学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微创胃肠外科中心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64-568,共5页
文摘
我国机器人胃肠外科历经10年的发展,尽管机器人手术系统装配数量不多,但开展机器人胃肠手术的中心和手术例数逐步增加.机器人胃肠外科医师利用机器人的优势开展了各种复杂程度高、技术难度大的手术,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相关临床研究获得高度重视,有关机器人胃肠手术的国际文献发表数量逐年增加.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机器人手术系统,进一步规范机器人胃肠手术的临床应用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机器人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Keywords
Robotics
Digestive system surgical procedures
分类号
R656 [医药卫生—外科学]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原文传递
题名
胃上部癌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消化道重建与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
24
2
作者
樊俊彦
钱锋
刘佳佳
刘军言
吴彬
吴益西
余佩武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微创胃肠外科中心
出处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7-77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3074).
文摘
目的比较胃上部癌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PG-DT)和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重建(TG-RY)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以上标准,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同一治疗组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排除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未能达到R0切除以及术后病理为非腺癌者。共132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PG-DT组(51例)和TG-RY组(81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总并发症、TG-RY组远端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随访(术后远期血红蛋白水平和术后贫血发生率)和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PG-DT组和TG-RY组术中出血量[M(QR):200(200)ml比200(195)ml,Z=-1.860,P=0.063]、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7±1.0)d比(2.6±1.1)d,t=0.225,P=0.823]、术后住院天数[M(QR):10(3)d比10(4)d,Z=-0.449,P=0.654]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5.9%(3/51)比8.6%(7/81),χ2=0.081,P=0.775]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G-RY组比较,PG-DT组手术时间较长[M(QR):294(97)min比255(71)min,Z=-3.148,P=0.002],但术后1年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高[(114.4±16.3)g/L比(106.6±15.0)g/L,t=2.435,P=0.017],术后1年贫血发生率更低[64.3%(27/42)比82.1%(46/56),χ2=4.072,P=0.045]。TG-RY组81例患者中,有4例(4.9%)患者出现第4d、5、6组淋巴结转移,均为T4期且肿瘤直径>5cm.全组中位随访26(1-110)个月,PG-DT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3.2%.65.3%和55.0%,TG-RY组分别为85.8%,63.8%和47.2%;两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0,P=0.345).结论胃上部癌行PG-DT手术安全性与TG-RY相当,且术后发生贫血概率更低,是胃上部癌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之一。
关键词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双通道重建
Keywords
Gastric neoplasms
Total gastrectomy
Proximal gastrectomy
Reconstruction
Double tract reconstmction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12
3
作者
郝迎学
刘春阳
冯晨
江宇星
陈军
余佩武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微创胃肠外科中心
出处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67-1071,共5页
基金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新技术重点项目(SWH2014LC24)
文摘
目的探讨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30例行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参照《胃癌胃切除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共识(2016版)》。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9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无中转腹腔镜或开腹患者。30例患者中,21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其中1例行Billroth Ⅰ式吻合术、20例行BillrothⅡ式吻合术),9例行全胃切除术(均行Roux-en-Y吻合术);1例行D.根治术,24例行D,根治术,5例行D2+根治术。30例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为(34±12)枚,腹壁切口长度为(4.1±0.5)cm,手术时间为(269±52)min,消化道重建时间为(49±9)min;其中2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1±21)枚,(4.0±0.9)cm,(253±61)min,35min(1例BillrothⅠ式吻合术)和(38±10)min(20例BillrothⅡ式吻合术),9例全胃切除术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6±12)枚,(4.0±0.5)cm,(325±30)min,(64±12)min。30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78±43)mL,术后疼痛评分为(2.5±0.5)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3±8)h,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59±13)h,术后首次进流质食物时间为(66±32)h,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64±21)h。30例患者中,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左下肺感染1例、腹腔脓肿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30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5)d。(2)随访情况:3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0—1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5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半年、1年死于肿瘤复发.1例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仍带瘤生存,其余27例患者无瘤生存。结论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完全
Keywords
Gastric neoplasms
Gastrectomy
Da Vinci robotic surgical system, total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胃癌机器人手术开展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
13
4
作者
余佩武
李政焰
机构
陆军
军医大学
西南医院
全军
普通外科
中心
出处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2-335,共4页
基金
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项目(cstc2017shmsA10003)。
文摘
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经过1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存在普及率低、手术尚不够规范、缺乏高质量研究等问题。本文总结我国机器人胃癌手术开展历史与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纵观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探索期(2013年之前,我国的机器人胃癌手术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探讨机器人胃癌手术的手术方法、操作流程、安全性及可行性)、稳步推进期(2014-2017年期间,我国机器人胃癌手术开展中心数量、手术例数、手术种类、临床研究稳步推进)、快速推进期(2018年开始,我国机器人胃癌手术开展中心数量、手术例数、临床研究快速增长)。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仍处于发展成长期,我们要把握机器人胃癌手术发展方向,推动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健康快速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关键词
胃肿瘤
机器人
外科
Keywords
Stomach neoplasms
Robotic
Surgery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机器人在残胃上的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4
5
作者
钱锋
刘佳佳
刘军言
樊俊彦
赵永亮
石彦
郝迎学
余佩武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微创胃肠外科中心
出处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6-550,共5页
基金
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项目(cstc2017shmsA10003)
文摘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对于残胃上的癌(CRS)切除术中的技术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微创胃肠外科中心行达芬奇机器人治疗的20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式、方法、难点及技术要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0例CRS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9.9岁,平均体质指数19.7 kg/m2。17例曾行开腹手术,3例曾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18例曾行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Ⅱ式吻合,2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Ⅰ式吻合。病灶位置:吻合口15例,胃底贲门5例。术前分期:T2NxM0 2例,T3NxM0 1例,TxNxM0 2例,T4aNxM0 15例。全组患者在机器人下成功完成残胃切除16例,均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中转开腹4例行姑息性残胃全切除术,其中1例病变侵犯膈肌、1例病变侵犯横结肠、2例与周围组织粘连致密。全组患者手术用时(255±35)min,术中失血量(230±50)ml,清扫淋巴结数量(19.5±3.0)枚,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3±1.0)d,进食时间(2.3±1.0)d,下床活动时间(2.5±0.5)d。术后病理:低分化腺癌12例,中分化腺癌6例,黏液腺癌2例。术后病理分期:ⅠB期1例,ⅡA期2例,ⅡB期5例,ⅢA期5例,ⅢB期4例,ⅢC期3例。1例病例术后2周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脾动脉分支出血,再次手术止血后痊愈出院。另有2例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术后切口感染,均经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经5~60个月的随访,10例死亡,10例存活,最长1例至今已存活6年。结论机器人CRS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残胃上的癌
机器人手术
胃切除术
Keywords
Carcinoma in the remnant stomach
Robotic surgery
Gastrectomy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机器人胃肠外科发展现状与展望
余佩武
郝迎学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原文传递
2
胃上部癌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消化道重建与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疗效比较
樊俊彦
钱锋
刘佳佳
刘军言
吴彬
吴益西
余佩武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4
原文传递
3
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郝迎学
刘春阳
冯晨
江宇星
陈军
余佩武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原文传递
4
中国胃癌机器人手术开展的现状与思考
余佩武
李政焰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原文传递
5
机器人在残胃上的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钱锋
刘佳佳
刘军言
樊俊彦
赵永亮
石彦
郝迎学
余佩武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