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经典热习服训练方法复合缺氧训练以探索提升机体耐热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温度33℃以上、湿度大于70%的湿热条件下,以2018年某部队60名经严格筛查的男性健康志愿者为对象,进行为期12 d的热习服训练和测试。60名志愿者分为3组...目的采用经典热习服训练方法复合缺氧训练以探索提升机体耐热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温度33℃以上、湿度大于70%的湿热条件下,以2018年某部队60名经严格筛查的男性健康志愿者为对象,进行为期12 d的热习服训练和测试。60名志愿者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热习服组和缺氧训练复合热习服组,每组20名。采集热习服前后耳温、心率、出汗量、心肺功能、综合感受评分、生理紧张指数(physiological strain index,PSI)、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max)、心率为170次/min时的体力工作能力(physical work capacity at heart rate of 170 beats per minute, PWC170)进行耐热能力的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热习服组以及缺氧复合热习服组基础耳温、耐热测试后的耳温均显著下降(P<0.05),基础心率以及耐热测试后的心率均显著下降(P<0.05);PSI与呼吸频率也显著降低(P<0.05);出汗量、VO2max、PWC170、最大心输出量、氧耗量/最大心率、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最大肺通气量均显著增加(P<0.05)。缺氧复合热习服组在耐热测试后的心率与耳温均低于热习服组(P<0.05),并且PSI与呼吸频率也出现显著降低(P<0.05)。与热习服组相比,缺氧复合热习服组的出汗量、VO2max、PWC170、最大心输出量、氧耗量/最大心率、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最大肺通气量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经典热习服训练基础上增加耐缺氧训练,能更有效地促进热习服的形成。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400米障碍训练伤与核心力量训练时间的关系,并分析影响训练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参加400米障碍训练的207名学员为研究对象,2018年3月调查学员的一般身体数据、训练伤史、过去6个月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情况等数据;并于2018年...目的探讨400米障碍训练伤与核心力量训练时间的关系,并分析影响训练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参加400米障碍训练的207名学员为研究对象,2018年3月调查学员的一般身体数据、训练伤史、过去6个月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情况等数据;并于2018年3-4月对该人群进行为期2个月的400米障碍训练;分析训练伤史、训练时的腰围和体质量指数(BMI)与400米障碍训练伤发生的关系。结果在2个月的400米障碍训练中,共59人(占30.41%)发生63例次训练伤,其中上肢损伤5例次(占7.94%),下肢损伤55例次(占87.30%),躯干损伤3例次(占4.76%)。有受伤史的学员发生训练伤的比例更高(52.54%vs 22.22%,P=0.000)。核心训练时间越长,训练伤发生比例越低(Linear by linear associatationχ~2=6.970,P=0.008)。多元logistic回归发现训练时间<4 h的学员发生训练伤的风险是≥4 h的学员2.369倍;且BMI每增加1 kg/m^2,训练中发生训练伤的风险增加1.259倍(P=0.017)。结论加强核心力量训练,控制BMI,有助于减少400米障碍训练伤发生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构建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评价指标体系,为部队卫生机构选用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提供理论指导及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评价关键要素,初步拟订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然后通...目的:构建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评价指标体系,为部队卫生机构选用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提供理论指导及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评价关键要素,初步拟订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然后通过指标重要程度评分、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和专家意见建议等进行综合判定,筛选出各级指标,计算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x)、标准差(s)、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等,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建立的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35项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按权重排序为器材功能、器材质量、器材成本和售后服务,二级指标权重系数经加权后排名前三的依次为器材耐用性、模拟仿真度和训练适用性,三级指标权重系数经加权后排名第一的为平均无故障时间。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部队卫生机构合理选用战救模拟训练器材提供了实用、便捷的评价方法。展开更多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可以处理地理空间位置相关信息的信息系统,通常GIS被定义为“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检索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和表达涉及地理空间数据事件结果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可以处理地理空间位置相关信息的信息系统,通常GIS被定义为“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检索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和表达涉及地理空间数据事件结果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的通用技术”[1]。探索GIS在医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国家医疗负担,提高国民身体素养,也可以做到群体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救治,在公共卫生、疾病监控、突发卫生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探索GIS系统如何在军队卫勤中发挥更多作用,有利于提升我军卫勤保障水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采用经典热习服训练方法复合缺氧训练以探索提升机体耐热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温度33℃以上、湿度大于70%的湿热条件下,以2018年某部队60名经严格筛查的男性健康志愿者为对象,进行为期12 d的热习服训练和测试。60名志愿者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热习服组和缺氧训练复合热习服组,每组20名。采集热习服前后耳温、心率、出汗量、心肺功能、综合感受评分、生理紧张指数(physiological strain index,PSI)、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max)、心率为170次/min时的体力工作能力(physical work capacity at heart rate of 170 beats per minute, PWC170)进行耐热能力的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热习服组以及缺氧复合热习服组基础耳温、耐热测试后的耳温均显著下降(P<0.05),基础心率以及耐热测试后的心率均显著下降(P<0.05);PSI与呼吸频率也显著降低(P<0.05);出汗量、VO2max、PWC170、最大心输出量、氧耗量/最大心率、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最大肺通气量均显著增加(P<0.05)。缺氧复合热习服组在耐热测试后的心率与耳温均低于热习服组(P<0.05),并且PSI与呼吸频率也出现显著降低(P<0.05)。与热习服组相比,缺氧复合热习服组的出汗量、VO2max、PWC170、最大心输出量、氧耗量/最大心率、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最大肺通气量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经典热习服训练基础上增加耐缺氧训练,能更有效地促进热习服的形成。
文摘目的探讨400米障碍训练伤与核心力量训练时间的关系,并分析影响训练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参加400米障碍训练的207名学员为研究对象,2018年3月调查学员的一般身体数据、训练伤史、过去6个月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情况等数据;并于2018年3-4月对该人群进行为期2个月的400米障碍训练;分析训练伤史、训练时的腰围和体质量指数(BMI)与400米障碍训练伤发生的关系。结果在2个月的400米障碍训练中,共59人(占30.41%)发生63例次训练伤,其中上肢损伤5例次(占7.94%),下肢损伤55例次(占87.30%),躯干损伤3例次(占4.76%)。有受伤史的学员发生训练伤的比例更高(52.54%vs 22.22%,P=0.000)。核心训练时间越长,训练伤发生比例越低(Linear by linear associatationχ~2=6.970,P=0.008)。多元logistic回归发现训练时间<4 h的学员发生训练伤的风险是≥4 h的学员2.369倍;且BMI每增加1 kg/m^2,训练中发生训练伤的风险增加1.259倍(P=0.017)。结论加强核心力量训练,控制BMI,有助于减少400米障碍训练伤发生风险。
文摘目的:构建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评价指标体系,为部队卫生机构选用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提供理论指导及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评价关键要素,初步拟订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然后通过指标重要程度评分、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和专家意见建议等进行综合判定,筛选出各级指标,计算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x)、标准差(s)、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等,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建立的战救技能模拟训练器材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35项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按权重排序为器材功能、器材质量、器材成本和售后服务,二级指标权重系数经加权后排名前三的依次为器材耐用性、模拟仿真度和训练适用性,三级指标权重系数经加权后排名第一的为平均无故障时间。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部队卫生机构合理选用战救模拟训练器材提供了实用、便捷的评价方法。
文摘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可以处理地理空间位置相关信息的信息系统,通常GIS被定义为“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检索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和表达涉及地理空间数据事件结果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的通用技术”[1]。探索GIS在医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国家医疗负担,提高国民身体素养,也可以做到群体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救治,在公共卫生、疾病监控、突发卫生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探索GIS系统如何在军队卫勤中发挥更多作用,有利于提升我军卫勤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