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术式选择 被引量:4
1
作者 宋昭 刘如恩 +1 位作者 夏小雨 李荣刚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3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患者术中有明确的血管压迫,仅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6例患者血管压迫不明显,行MVD+三叉神经梳理术...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3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患者术中有明确的血管压迫,仅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6例患者血管压迫不明显,行MVD+三叉神经梳理术(TNC);3例患者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离断术(PSR),1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对患者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31例行MVD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立即完全缓解26例,延迟缓解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6例行MVD+TNC的患者和3例行PSR手术的患者术后疼痛均立即缓解。结论为提高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愈率,应根据术中不同情况决定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老年人及不能耐受第二次手术的患者,更应积极行PSR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立华 杨艺 +6 位作者 魏群 李运军 李文德 高进宝 于斌 赵浩 徐如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8-74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以及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入路和方法,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与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治疗的21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 目的:探讨应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以及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入路和方法,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与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治疗的21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总结联合锁孔手术的方法和技巧,并对肿瘤切除程度和手术前后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进行分析,其中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9例,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的手术12例。结果:肿瘤全部切除(SimpsonⅠ、Ⅱ级)18例(85.7%,18/21),次(近)切除(SimpsonⅢ级)3例(14.3%,3/21),术后三维CT显露锁孔骨瓣复位良好,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脑膜瘤。术后新增颅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5例(23.8%),其中短暂性滑车神经3例、外展神经1例、三叉神经运动支麻痹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的1例,同时伴有听力障碍加重。术后3个月随访时,11例KPS同术前,7例术后改善,3例加重。KPS平均评分77.14±23.1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恢复良好者19例(KPS≥70),恢复一般2例(KPS〈70)。术后随访3~29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进展。结论: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是简便、安全、微创、理想的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技巧和术中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和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颞下锁孔入路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勇 白洋 +3 位作者 夏小雨 杨艺 何江弘 李小俚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能够调节皮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经颅磁刺激和脑电图联合技术(Combination of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Electroencephalography,TMS-EEG),能够直接检测大脑皮层的诱发...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能够调节皮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经颅磁刺激和脑电图联合技术(Combination of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Electroencephalography,TMS-EEG),能够直接检测大脑皮层的诱发活动,包括刺激区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以及长距离皮层之间的有效连接性。本文介绍了意识障碍领域的诊断和治疗现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的神经调控作用,同时,TMS-EEG可以作为一种评估意识水平和神经调控效果的有效工具。结合相关研究,本文概述了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应用于意识障碍的神经调控,TMS-EEG能够准确评估意识障碍的意识水平和神经调控手段的效果。总之,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领域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电图 经颅磁刺激结合脑电图 神经调控 意识障碍
下载PDF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单侧额部硬膜外血肿(附54例报告)
4
作者 秦虎 王增亮 +7 位作者 苏日青 徐丹书 朱晓峰 刘冬 李亚宾 陈立华 汪永新 更.党木仁加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比较常规冠状开颅入路与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单侧额部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4例单侧额部硬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锁孔组,各27例。分... 目的比较常规冠状开颅入路与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单侧额部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4例单侧额部硬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锁孔组,各27例。分别给予常规冠状开颅术与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预后效果。结果两组均无中残、重残及死亡患者,两组的良好率及轻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锁孔组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单侧额部硬膜外血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具有安全、失血少、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部硬膜外血肿 眉弓眶上锁孔入路 冠状开颅术
下载PDF
中国三个大城市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及陪护者现状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22
5
作者 杨艺 王凯 +10 位作者 周锋 张瑛 夏小雨 何艳斌 陈炎 倪啸晓 何江弘 虞容豪 安胜利 狄海波 谢秋幼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02-106,111,共6页
目的调查国内三个大城市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现状,以及造成家庭陪护者生活和精神压力的可能因素。方法 2015年1~12月在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医学专科医院高压氧与神经康复中心、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植... 目的调查国内三个大城市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现状,以及造成家庭陪护者生活和精神压力的可能因素。方法 2015年1~12月在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医学专科医院高压氧与神经康复中心、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植物状态和意识科学研究所收回了63例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陪护者的有效调查问卷。对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3份问卷涉及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中,男性45例(71.4%),女性18例(28.6%);诊断为植物状态41例(65.1%),微意识状态为20例(31.7%)。大部分患者来自农村。外伤、脑血管病变和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最常见的病因。51名陪护者(81.0%)不同意放弃治疗,35名陪护者(55.5%)表示目前精神状态差。结论三大城市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普遍获得积极的治疗,而陪护者的生活和精神压力非常大。应采取一些有效改进社会救助和患者陪护的措施,并采用有效的方法来缓解陪护者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植物状态 微意识状态 陪护者
下载PDF
脑室线性结构变化与严重意识障碍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陶庆霞 杨艺 +6 位作者 何江弘 夏小雨 张昊驹 王植海 孙恺 王勇 王翀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19-423,共5页
目的评价脑室线性结构在意识障碍(DOC)患者诊断和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的20例DOC患者,由两名主治医师根据CRS-R评分量表将患者分为无反应觉醒综合征组(UWS)和微意识状态组(M... 目的评价脑室线性结构在意识障碍(DOC)患者诊断和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的20例DOC患者,由两名主治医师根据CRS-R评分量表将患者分为无反应觉醒综合征组(UWS)和微意识状态组(MCS)。另选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MRI T_1图像的结果,测量数据并探索这些测量指标与CRS-R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UWS组和MCS组的Huckman值和第三脑室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PDI指数和脑室指数则低于对照组(均P<0.05),除Evans值外其余各指标在UWS组和MCS组之间差别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uckman值和第三脑室宽度与CRS-R评分呈负相关,而PDI指数和脑室指数则相反。结论脑室线性结构测量可以用于DOC患者意识水平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意识障碍 脑室线性结构测量 残余意识水平 CRS-R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梁春阳 张强 +8 位作者 王斌 罗永春 张振海 郭海若 何子俊 马尚 杨阳 沈春森 徐如祥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动态监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6年6月在卒中中心进行血管内治疗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CD动态监测;采用缺血性脑卒中溶栓(thrombolys...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动态监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6年6月在卒中中心进行血管内治疗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CD动态监测;采用缺血性脑卒中溶栓(thrombolysis in brain ischemia,TIBI)分级评分体系评估术前、术后24 h、72 h的血流状况。根据发病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定患者的预后,mRS评分≤2为预后良好,>2为预后不良。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之间的各临床指标,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动脉内治疗后24 h再通115例(77.0%),72 h再通97例(65.0%);预后良好者95例(63.3%),预后不良者55例(36.7%)。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之间年龄、心脏病史、入院基线NIHSS评分、初治时间、72 h再通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基线NIHSS评分、初治时间及术后72 h再通率与预后相关。结论 TCD监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基于TCD监测评估的血管72 h再通率是临床转归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小脑延髓裂入路在第四脑室和脑干背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立华 徐如祥 +5 位作者 魏群 李运军 李文德 于斌 高进宝 赵浩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60-365,共6页
目的探讨枕下后正中-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和脑干背侧肿瘤的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小脑延髓裂入路手术治疗的106例第四脑室和脑干背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3例患... 目的探讨枕下后正中-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和脑干背侧肿瘤的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小脑延髓裂入路手术治疗的106例第四脑室和脑干背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3例患者采用双侧小脑延髓裂入路,23例明显偏侧的第四脑室区、脑干肿瘤或小型肿瘤患者经单侧小脑延髓裂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者97例,次全切除者9例;全切除率达91.5%,次全切除率8.5%。术后并发脑积水1例,经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无症状性颅内积气13例,皮下积液2例,吞咽障碍、一过性复视、短暂性消化道出血和呼吸障碍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无出现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和小脑性缄默综合征、脑脊液漏、颅内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和脑干背侧的肿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且显露充分、方便实用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延髓裂入路 脑肿瘤 第四脑室 脑干 显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在大脑认知功能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司娟宁 张文玥 +2 位作者 李雅欣 娄小平 何江弘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近红外光来检测组织血氧变化的无创新型光学脑功能成像技术。其具有安全、便携、对适用人群无限制的优势,为大脑认知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一... 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近红外光来检测组织血氧变化的无创新型光学脑功能成像技术。其具有安全、便携、对适用人群无限制的优势,为大脑认知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现就fNIRS技术在认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 认知功能 血氧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