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军改前后部队战士军事训练伤住院病例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刘宏滨
齐晓林
+7 位作者
陈徐杰
王和洪
孙燚炎
赵日光
冯晖
韩冰
张倩
王颖
《东南国防医药》
2020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统计军改前后战士因训练伤住院的病例,结合部队训练科目与训练强度的变化,分析训练伤发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案。方法分别统计军改前(2013-2015年度)与军改后(2016-2018年度)所有因训练伤住院士兵的病例数,对比分析军改前...
目的统计军改前后战士因训练伤住院的病例,结合部队训练科目与训练强度的变化,分析训练伤发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案。方法分别统计军改前(2013-2015年度)与军改后(2016-2018年度)所有因训练伤住院士兵的病例数,对比分析军改前后住院战士一般资料、伤情、致伤原因。结果2016-2018年度因伤住院战士493名,高于2013-2015年度的274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军改后训练伤住院战士在脊柱损伤、耳聋、头面部损伤、软组织、胸部损伤的构成比[51(10.3%)、25(5.1%)、31(6.3%)、21(4.3%)、25(5.1%)]与军改前[12(4.4%)、40(14.6%)、35(12.8%)、4(1.5%)、1(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军改后训练伤住院新兵[145(31.23%)]较军改前[58(21.16%)]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应力骨折全部发生在新兵训练阶段。结论军改后部队训练强度和科目增加,训练伤明显增加,尤其是新兵训练周期长,应力骨折发生率高。对于集中高发的训练伤分析原因,应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科学组训,加强预防教育及训练伤的早期诊断能有效地降低训练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伤
住院病例
分析
预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2
作者
曹建刚
刘宏滨
+2 位作者
张玉
郑德华
王曦
《中外医疗》
2022年第35期111-115,共5页
目的 探讨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重点观察对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6月—2022年4月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骨科收治的78例外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
目的 探讨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重点观察对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6月—2022年4月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骨科收治的78例外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联合外踝接骨板治疗,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联合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与恢复情况、骨折复位效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0.76±1.54)周与肿胀消退时间(15.23±1.86)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3、6.214,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94.87%)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42);观察组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OMAS(87.35±6.57)分与AOFOS评分(88.32±5.7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0、5.752,P<0.001)。结论 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骨折复位效果优良,可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加速肿胀消退,缩短康复时间,且能有效改善踝关节与后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
外踝接骨板
外踝骨折
临床疗效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弯角与单侧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比较的回顾性研究
3
作者
高云龙
王和洪
+4 位作者
孙燚炎
赵日光
赵雪岩
朱雪坤
冯晖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回顾性比较弯角与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骨科收治的98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
目的:回顾性比较弯角与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骨科收治的98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弯角组(n=51)、单侧组(n=47),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骨水泥双侧分布情况、骨水泥渗漏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总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与单侧组相比,弯角组的骨水泥双侧分布情况更优,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P<0.05)。与单侧组相比,弯角组手术时间更长,骨水泥注入量、术中透视次数更少(P<0.05)。与单侧组相比,术后1周、术后12周弯角组ODI、VAS评分更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与单侧PVP相比,弯角PVP治疗OVCF,可获得相当的效果,同时还可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角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单侧
疗效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原文传递
题名
军改前后部队战士军事训练伤住院病例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刘宏滨
齐晓林
陈徐杰
王和洪
孙燚炎
赵日光
冯晖
韩冰
张倩
王颖
机构
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骨科
陆军
第七十一
集团军
医院
卫生处
东部战区总
医院
(原南京军区南京总
医院
)院办
出处
《东南国防医药》
2020年第1期107-109,共3页
文摘
目的统计军改前后战士因训练伤住院的病例,结合部队训练科目与训练强度的变化,分析训练伤发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案。方法分别统计军改前(2013-2015年度)与军改后(2016-2018年度)所有因训练伤住院士兵的病例数,对比分析军改前后住院战士一般资料、伤情、致伤原因。结果2016-2018年度因伤住院战士493名,高于2013-2015年度的274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军改后训练伤住院战士在脊柱损伤、耳聋、头面部损伤、软组织、胸部损伤的构成比[51(10.3%)、25(5.1%)、31(6.3%)、21(4.3%)、25(5.1%)]与军改前[12(4.4%)、40(14.6%)、35(12.8%)、4(1.5%)、1(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军改后训练伤住院新兵[145(31.23%)]较军改前[58(21.16%)]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应力骨折全部发生在新兵训练阶段。结论军改后部队训练强度和科目增加,训练伤明显增加,尤其是新兵训练周期长,应力骨折发生率高。对于集中高发的训练伤分析原因,应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科学组训,加强预防教育及训练伤的早期诊断能有效地降低训练伤的发生。
关键词
军事训练伤
住院病例
分析
预防
分类号
R821.3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2
作者
曹建刚
刘宏滨
张玉
郑德华
王曦
机构
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骨科
出处
《中外医疗》
2022年第35期111-115,共5页
文摘
目的 探讨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重点观察对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6月—2022年4月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骨科收治的78例外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联合外踝接骨板治疗,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联合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与恢复情况、骨折复位效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0.76±1.54)周与肿胀消退时间(15.23±1.86)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3、6.214,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94.87%)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42);观察组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OMAS(87.35±6.57)分与AOFOS评分(88.32±5.7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0、5.752,P<0.001)。结论 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骨折复位效果优良,可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加速肿胀消退,缩短康复时间,且能有效改善踝关节与后足功能。
关键词
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
外踝接骨板
外踝骨折
临床疗效
踝关节功能
Keywords
Distal fibula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External ankle splint
External ankle fracture
Clinical efficacy
Ankle joint function
分类号
R816.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弯角与单侧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比较的回顾性研究
3
作者
高云龙
王和洪
孙燚炎
赵日光
赵雪岩
朱雪坤
冯晖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骨科
出处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1281-1285,共5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E2016647)。
文摘
目的:回顾性比较弯角与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骨科收治的98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弯角组(n=51)、单侧组(n=47),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骨水泥双侧分布情况、骨水泥渗漏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总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与单侧组相比,弯角组的骨水泥双侧分布情况更优,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P<0.05)。与单侧组相比,弯角组手术时间更长,骨水泥注入量、术中透视次数更少(P<0.05)。与单侧组相比,术后1周、术后12周弯角组ODI、VAS评分更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与单侧PVP相比,弯角PVP治疗OVCF,可获得相当的效果,同时还可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关键词
弯角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单侧
疗效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Keywords
Curved angle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Unilateral
Efficacy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分类号
R68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军改前后部队战士军事训练伤住院病例分析
刘宏滨
齐晓林
陈徐杰
王和洪
孙燚炎
赵日光
冯晖
韩冰
张倩
王颖
《东南国防医药》
202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曹建刚
刘宏滨
张玉
郑德华
王曦
《中外医疗》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弯角与单侧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比较的回顾性研究
高云龙
王和洪
孙燚炎
赵日光
赵雪岩
朱雪坤
冯晖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