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卵巢囊腺瘤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惠菁 刘昌华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8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究CT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卵巢囊腺瘤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像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就诊的疑似卵巢囊腺瘤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分析CT及MRI检查结果;分析卵巢... 目的探究CT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卵巢囊腺瘤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像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就诊的疑似卵巢囊腺瘤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分析CT及MRI检查结果;分析卵巢囊腺瘤影像学表现;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及MRI在卵巢囊腺瘤中的诊断价值,计算CT及MRI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疑似的90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明确卵巢囊腺瘤77例(浆液性49例,黏液性24例,交界性4例),卵巢囊腺癌13例。行CT检查明确为卵巢囊腺瘤65例(浆液性42例,黏液性20例,交界性3例),卵巢囊腺癌25例;MRI检查明确为卵巢囊腺瘤72例(浆液性46例,黏液性22例,交界性4例),卵巢囊腺癌18例。CT及MRI在卵巢囊腺瘤检出率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囊腺瘤诊断中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MRI检查均高于CT检查(P<0.05);Kappa检验显示:CT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不佳(Kappa=0.350,P<0.01);MRI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尚可(Kappa=0.729,P<0.01)。结论CT及MRI均可鉴别诊断卵巢囊腺瘤,但MRI在卵巢囊腺瘤鉴别诊断中敏感度、准确度更高,与“金标准”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可将MRI检查结果作为鉴别诊断卵巢囊腺瘤的重要参考,有助于病情评估及手术方案制定,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腺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MRI评估肾脏占位患者肾功能
2
作者 钟丽婷 游瑞雄 +1 位作者 林诗茜 陈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57-1561,共5页
目的观察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PCASL)MRI评估肾脏占位患者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单发肾脏占位患者,根据99 Tc m-DTPA肾动态显像测得肾小球滤过率(GFR)分别将左、右侧肾脏分为肾功能正常组(正常组,≥30 ml/min)及肾功能损伤... 目的观察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PCASL)MRI评估肾脏占位患者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单发肾脏占位患者,根据99 Tc m-DTPA肾动态显像测得肾小球滤过率(GFR)分别将左、右侧肾脏分为肾功能正常组(正常组,≥30 ml/min)及肾功能损伤组(异常组,<30 ml/min);分别采用全肾测量法及肾皮质测量法基于PCASL MRI计算双侧肾血流量(tRBF、cRBF),比较同侧正常组与异常组GFR、tRBF及cRBF;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tRBF及cRBF评估单侧肾功能损伤的效能;以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tRBF及cRBF与GFR的相关性。结果左/右侧损伤组GFR、tRBF及cRBF均显著低于各自同侧正常组(P均<0.05)。tRBF及cRBF评估左肾功能损伤的AUC分别为0.823及0.813,评估右肾功能损伤的AUC分别为0.940及0.9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肾tRBF及cRBF值与GFR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PCASL MRI可有效评估肾脏占位患者肾功能;基于全肾测量法与肾皮质测量法所获效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功能不全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下载PDF
低剂量双能量CT及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价值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唐传姬 陈思敏 +3 位作者 李亮 林建坤 陈鹏鹏 刘昌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55-157,共3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双能量CT及MRI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9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纳入92例患者临床确诊ACL损伤者53例,排除ACL损伤39例。低剂量双能量CT检... 目的分析低剂量双能量CT及MRI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9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纳入92例患者临床确诊ACL损伤者53例,排除ACL损伤39例。低剂量双能量CT检查结果显示,灵敏度94.34%,特异度74.36%,阳性预测值83.33%,阴性预测值90.63%,准确率85.87%(79/92),kappa值为0.704;MRI检查结果显示,灵敏度96.23%,特异度87.17%,阳性预测值91.07%,阴性预测值94.44%,准确率92.39%,kappa值0.843。联合检测结果显示,灵敏度98.11%,特异度92.31%,阳性预测值94.55%,阴性预测值97.30%,准确率95.65%,kappa值0.910。结论两者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MRI诊断效果,高于低剂量双能量CT诊断效果。低剂量双能量CT与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互为备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双能量CT MRI 前交叉韧带损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增强CT鉴别胃神经内分泌癌与胃腺癌的价值探讨
4
作者 陶用美 印隆林 +2 位作者 曹新玥 刘黎 孙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在胃神经内分泌癌(gastr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GNEC)与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D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四川省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GNEC和GADC的患者各59例,对两组病例的临床指标及CT影像... 目的探讨增强CT在胃神经内分泌癌(gastr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GNEC)与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D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四川省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GNEC和GADC的患者各59例,对两组病例的临床指标及CT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指标作为独立预测因子,运用ROC曲线分析单独及联合运用各独立预测因子对两类肿瘤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GNEC与GADC两组病例中,临床指标CA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影像学特征包括肿瘤发生部位、肿瘤长径、有无坏死囊变、肿瘤边缘清晰或模糊、胃黏膜是否完整及胃周有无阳性淋巴结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单独应用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各项CT影像特征和CA19-9作为独立预测因子鉴别GNEC和GADC的AUC值分别为0.612、0.647、0.636、0.619、0.585、0.593、0.424,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运用的AUC值为0.814,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有提升(P<0.05)。结论GNEC与GADC的增强CT影像学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性,综合分析这些影像特征,同时结合CA19-9等临床指标有助于提高二者术前无创性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癌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肺部肿瘤良恶性的价值
5
作者 林丹桂 刘昌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肺部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2022年2月—2023年4月收治的100例肺部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DCE-MRI...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肺部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2022年2月—2023年4月收治的100例肺部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DCE-MRI扫描及病理检查。比较良恶性肺部肿瘤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血液回流常数(K_(ep))、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浆容积分数(V_(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分析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肺部肿瘤良恶性的价值。结果:100例肺部肿瘤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确诊为41例良性肿瘤,59例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组的K^(trans)、K_(ep)均比良性肿瘤组高(P<0.05)。两组V_(e)、V_(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K^(trans)、K_(ep)单独及联合诊断肺部肿瘤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0.872、0.945,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当K^(trans)、K_(ep)分别为0.525 min^(-1)、0.920 min^(-1)时,可获得最佳诊断效能,且二者联合诊断的价值较高。结论: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肺部肿瘤良恶性的价值较高,可通过检测其K^(trans)、K_(ep)值来判断肺部肿瘤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良恶性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容积转运常数 血液回流常数
下载PDF
CT纹理参数峰度、熵值联合预测食管癌患者术前T分期的价值
6
作者 吴毓增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探讨CT纹理参数峰度、熵值联合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前T分期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6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且在检查1周内实施手术,并对T分期结果进行判断,根据结果分为早期组与中晚... 目的 探讨CT纹理参数峰度、熵值联合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前T分期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6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且在检查1周内实施手术,并对T分期结果进行判断,根据结果分为早期组与中晚期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与CT纹理参数、熵值并比较,重点分析CT纹理参数峰度、熵值联合评估食管癌T分期的价值。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70例食管癌患者T1期12例,T2期18例,T3期30例,T4期10例;其中早期组30例,占比42.86%(30/70),中晚期组40例,占比57.14%(40/70);中晚期组患者的CT纹理参数峰度、熵值均比早期组高(P<0.05),组间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型、病灶部位、吸烟史、合并慢性病及CT纹理参数均值、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食管癌患者T分期使用CT纹理参数峰度、熵值评估的AUC均>0.80,评估价值理想,且以联合评估价值最佳。结论 CT纹理参数峰度、熵值评估食管癌患者T分期价值理想,CT纹理参数峰度、熵值过表达提示食管癌T分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CT纹理参数 峰度 熵值 评估价值
下载PDF
联合磁共振DWI和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华婧 刘昌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磁共振(MR)和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202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在本院行MR检查的40例宫颈正常女性临床资料,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联合磁共振(MR)和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202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在本院行MR检查的40例宫颈正常女性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MR功能成像多定量参数检查,比较2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R功能成像多定量参数对宫颈癌的诊断性能。结果观察组ADC值较对照组低,Ve和Ktrans较对照组高(均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R功能成像多定量参数(ADC值、Ve及Ktrans)诊断宫颈癌的AUC均>0.80,联合诊断性能(AUC=0.938)最佳。结论MR功能成像ADC值、Ve及Ktrans参数对宫颈癌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联合诊断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 表观扩散系数 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 容量转移常数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及CT在节细胞神经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唐传姬 李亮 林建坤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CT在纵隔节细胞神经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21年8月间行MRI及CT检查的节细胞神经瘤患者60例进行病案回顾性分析,观察包括病灶部位病变大小及形态,比较病灶部位与肌肉组织的密度、病灶...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CT在纵隔节细胞神经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21年8月间行MRI及CT检查的节细胞神经瘤患者60例进行病案回顾性分析,观察包括病灶部位病变大小及形态,比较病灶部位与肌肉组织的密度、病灶处各期扫描CT值以及T_(1)WI及T_(2)WI信号程度,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60例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女性多见,病灶均为单发,其中纵隔节细胞神经瘤者18例,其他部位如肾上腺、腹膜后、椎管、卵巢、大肠等的节细胞瘤者共42例;纵隔节细胞神经瘤者肿瘤最大径3.2~10.3 cm,平均4.5 cm;肿瘤边界清楚,呈卵圆形、类圆形,部分斑点状钙化;病灶处MRI扫描表现与肌肉组织相比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在增强扫描静脉期至延迟期出现不均匀强化;纵隔节细胞神经瘤者病灶处CT扫描平扫密度低于肌肉,CT值为-15~36.5 Hu,平均(31.4±2.3)Hu,增强扫描后其主要表现为轻-中度强化,呈不均匀、进行性强化。结论MRI及CT扫描诊断在纵隔节细胞神经瘤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性,对纵隔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对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疾病诊断
下载PDF
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狭窄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岚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10期1832-1834,共3页
目的:探究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冠状动脉支架狭窄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双源CT诊断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进而分为双源CT组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组。结果:与冠状动脉... 目的:探究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冠状动脉支架狭窄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双源CT诊断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进而分为双源CT组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组。结果: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组比,双源CT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组相比,双源CT组的各级狭窄程度检出率更高(P<0.05);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组比,双源CT组的诊断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狭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进而提高各级狭窄程度的检出率,进而提高临床诊断满意度,诊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诊断 冠状动脉支架狭窄 临床应用价值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诊断满意度
下载PDF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0
作者 王奕阳 王玮玮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医院治疗的78例ICVD患者并作为ICVD组;同时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者7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颅脑磁... 目的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医院治疗的78例ICVD患者并作为ICVD组;同时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者7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3D-ASL检查,分析两组3D-ASL脑血流灌注情况,计算3D-ASL、颅脑MRA诊断符合率。结果ICVD组灌注减低占比高于对照组,相对脑血流量(rCBF)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ASL诊断ICVD符合率及小面积脑梗死符合率均高于颅脑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ASL与颅脑MRA诊断大面积脑梗死符合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ASL技术有利于为ICVD患者提供可控的脑血流灌注信息,提高ICVD诊断符合率,为ICVD的临床诊断及治疗、预后判断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磁共振血管成像 诊断符合率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对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谢其春 林建坤 《青岛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参数对脑梗死(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CI患者100例,评估所有患者治疗效果,根据结果分为不佳组与良好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及CT...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参数对脑梗死(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CI患者100例,评估所有患者治疗效果,根据结果分为不佳组与良好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及CTP参数并比较,重点分析CTP参数对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经评估,100例CI患者经溶栓治疗后,效果良好有68例,占比68.00%,效果不佳有32例,占比32.00%;不佳组血流量(CBF)及脑血容量(CBV)低于良好组,达峰时间(TTP)及脑平均通过时间(MTT)高于良好组(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CTP参数预测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AUC均>0.70,预测价值理想,且以联合预测价值最佳。结论根据CTP中CBV、CBF、MTT、TTP参数可预测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CBV、CBF低表达、MTT、TTP过表达提示溶栓治疗效果不佳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T灌注成像参数 治疗效果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不同b值DWI结合DCE-MRI鉴别诊断肿块型PCM与乳腺癌的价值
12
作者 陈鹏鹏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 分析不同b值DWI结合DCE-MRI鉴别诊断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PCM)与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2月至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32例PCM患者,将其病历资料纳入PCM组。收集同期医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目的 分析不同b值DWI结合DCE-MRI鉴别诊断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PCM)与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2月至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32例PCM患者,将其病历资料纳入PCM组。收集同期医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32例乳腺癌患者,将其病历资料纳入乳腺癌组。两组患者均进行MRI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检查,影像学资料完整。观察两组患者不同b值DWI检查的ADC值及DCE-MRI定量参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e)、速率常数(Kep)、转运常数(Ktrans)],并分析上述指标单一及联合对肿块型PCM与乳腺癌的鉴别。结果 乳腺癌组b=400s/mm^(2)、800s/mm^(2)、1000s/mm^(2)值DWI检查的ADC值较PCM组低(P<0.05);乳腺癌组Kep、Ktrans值较PCM组高(P<0.05);结果显示,b=400s/mm^(2)、800s/mm^(2)、1000s/mm^(2)、Kep、Ktrans及联合的AUC均>0.7,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当取得最佳阈值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 不同b值DWI结合DCE-MRI在肿块型PCM与乳腺癌鉴别中具有较高敏感度,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 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13
作者 杨惠菁 刘昌华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4年第3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7例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DWI、DCE-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7例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DWI、DCE-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DWI检测及联合检测与“金标准”分期的符合率及对EC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结果87例EC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Ⅰa期19例、Ⅰb期13例、Ⅱ期23例、Ⅲ期18例、Ⅳ期14例,浅层浸润64例、深层浸润23例。以“金标准”术后分期为依据,DCE-MRI、DWI及联合检测的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CE-MRI、DWI联合检的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DCE-MRI、DWI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DCE-MRI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尚可(kappa=0.435,P=0.000),DWI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尚可(kappa=0.509,P=0.000),联合检测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58,P=0.000)。结论DCE-MRI联合DWI在EC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度,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明辉 王萍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5期44-45,76,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测量.诊断后对患者的结果进行评估,比... 目的:探讨研究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测量.诊断后对患者的结果进行评估,比较所有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肌病的危险因素和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数值的差异.结果:根据治疗的95例患者的情况分析缺血性心肌病的危险因素有:动脉粥样硬化、不良生活习惯、冠状动脉循环受累指标、其他等因素,其中不良生活习惯中,吸烟是引起缺血性心肌病的主要因素;95例患者进行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和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数值进行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用于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相关信息,快捷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心肌病 应用研究 临床诊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模态MRI、CT多期增强扫描联合D-二聚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评价作用分析
15
作者 曹丽玲 李亮 +2 位作者 陈晔 田正平 刘昌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22期4310-4315,共6页
目的:分析多模态MRI、CT增强扫描联合D-二聚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预后评价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85例SAP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48小时内均接受多模态MRI及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入院24小... 目的:分析多模态MRI、CT增强扫描联合D-二聚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预后评价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85例SAP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48小时内均接受多模态MRI及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入院24小时内完善D-二聚体测定,分析多模态MRI、CT多期增强扫描、D-二聚体单独及联合应用对SAP患者预后的评价效能。结果:(1)经MRSI评分,低分组52例,高分组33例,低分组住院天数、病死率低于高分组(P<0.05);(2)经MCTSI评分,低分组42例,高分组43例,低分组住院天数、病死率低于高分组(P<0.05);(3)以2 mg/L为界,D-二聚体低水平组39例,高水平组46例,低水平组住院天数、病死率低于高水平组(P<0.05);(4)MRSI评分、MCTSI评分、D-二聚体水平预测SAP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738、0.810,三种方式均能有效预测SAP的死亡,且D-二聚体水平>MRSI评分>MCTSI评分;(5)多模态MRI、CT多期增强扫描联合D-二聚体诊断SAP的灵敏度为94.77%,特异度为92.58%,均高于多模态MRI、CT多期增强扫描、D-二聚体三种方法单独诊断以及两两结合诊断(P<0.05)。结论:多模态MRI、CT多期增强扫描联合D-二聚体共同检查可提高SAP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有助于提高对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 D-二聚体 重症急性胰腺炎 预后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