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针刀治疗11例腕管综合症的体会
被引量:
5
1
作者
方平
张付生
+2 位作者
高惠临
李文
焦华仙
《云南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415-416,共2页
腕管综合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患,本病的治疗虽然局部封闭能暂时缓解症状,个别病人可致复发。自2001年2月~2007年8月,我们对11例病人,13个患腕,采用小针刀治疗,获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腕管综合症
针刀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手法复位Ⅲ期石膏外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被引量:
1
2
作者
方平
李文
+3 位作者
戚文斌
张富森
高惠临
焦华仙
《云南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480-482,共3页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指婴儿出生后,因先天因素或出生后的其他因素使单侧或双侧股骨头脱出于髋臼外,形成髋部一系列病理改变的疾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常见的关节病变,各地区的发病率不同。我县发病率较高。我院外科自1992年...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指婴儿出生后,因先天因素或出生后的其他因素使单侧或双侧股骨头脱出于髋臼外,形成髋部一系列病理改变的疾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常见的关节病变,各地区的发病率不同。我县发病率较高。我院外科自1992年1月~2006年6月,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18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石膏外固定
手法复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85例治疗体会
3
作者
方平
《云南医药》
CAS
2002年第6期465-466,共2页
关键词
手术方法
临床研究
闭合复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例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神经综合症的手术疗效
4
作者
方平
刘勇
+1 位作者
戚文彬
李军
《云南医药》
CAS
2003年第3期221-222,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马尾神经综合征
手术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云轩
刘勇
+7 位作者
舒钧
王志华
何绍烜
郭立民
寇南楠
陈翰博
吕佳
段浩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283-1291,共9页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s,ASDis)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腰椎椎间融合术25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95例、女163例;年龄(61.8±8.4)岁(范围39~77岁)。根...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s,ASDis)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腰椎椎间融合术25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95例、女163例;年龄(61.8±8.4)岁(范围39~77岁)。根据术后24个月随访时是否出现ASDis分为ASDis组和无ASDis组。记录患者个体因素[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疾病种类、术前椎旁肌脂肪化程度等]及手术因素(术式、固定节段、融合节段等)、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PI-LL等],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腰椎融合术后24个月时共发生ASDis 24例,发生率为9.3%(24/25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术前椎旁肌脂肪化程度GCS分级≥3级、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悬浮固定、全椎板切除、多节段融合(≥3个节段)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受教育程度、伴侣情况、工种、肥胖(BMI≥24 kg/m2)、吸烟、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L、PI、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PI-LL不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5.63,95%CI为(1.56,20.29),P=0.008]、术前椎旁肌脂肪化GCS≥3级[OR=4.82,95%CI为(1.36,17.13),P=0.015]、合并骨质疏松症[OR=14.04,95%CI为(2.53,77.79),P=0.002]、PLIF手术[OR=9.69,95%CI为(1.91,49.03),P=0.001]、多节段固定[OR=9.36,95%CI为(1.77,49.41),P=0.008]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危险因素;非全椎板切除[OR=0.09,95%CI为(0.02,0.37),P=0.001]、悬浮固定[OR=0.16,95%CI为(0.02,0.94),P=0.042]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对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术前椎旁肌脂肪化程度GCS分级≥3级的患者应慎重选择手术方式,尽量避免选择PLIF和多节段固定,可选择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外侧融合术、非全椎板切除的减压术式及悬浮固定以降低腰椎融合术后ASDi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椎间盘退行性变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题名
小针刀治疗11例腕管综合症的体会
被引量:
5
1
作者
方平
张付生
高惠临
李文
焦华仙
机构
陆良县中医院骨科
出处
《云南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415-416,共2页
文摘
腕管综合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患,本病的治疗虽然局部封闭能暂时缓解症状,个别病人可致复发。自2001年2月~2007年8月,我们对11例病人,13个患腕,采用小针刀治疗,获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腕管综合症
针刀治疗
分类号
R681.7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手法复位Ⅲ期石膏外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被引量:
1
2
作者
方平
李文
戚文斌
张富森
高惠临
焦华仙
机构
陆良县中医院骨科
出处
《云南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480-482,共3页
文摘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指婴儿出生后,因先天因素或出生后的其他因素使单侧或双侧股骨头脱出于髋臼外,形成髋部一系列病理改变的疾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常见的关节病变,各地区的发病率不同。我县发病率较高。我院外科自1992年1月~2006年6月,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18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石膏外固定
手法复位
分类号
R618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85例治疗体会
3
作者
方平
机构
陆良县中医院骨科
出处
《云南医药》
CAS
2002年第6期465-466,共2页
关键词
手术方法
临床研究
闭合复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治疗
分类号
R684.7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1例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神经综合症的手术疗效
4
作者
方平
刘勇
戚文彬
李军
机构
陆良县中医院骨科
出处
《云南医药》
CAS
2003年第3期221-222,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马尾神经综合征
手术疗效
分类号
R681.5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云轩
刘勇
舒钧
王志华
何绍烜
郭立民
寇南楠
陈翰博
吕佳
段浩
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
医院
创伤外科
陆良县中医院骨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创伤中心
出处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283-1291,共9页
基金
云南省骨关节疾病临床医学中心项目(ZX2019-03-04)
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青年项目(202101AU070110)
云南省科技厅昆医联合专项-面上项目(202201AY070001-085)。
文摘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s,ASDis)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腰椎椎间融合术25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95例、女163例;年龄(61.8±8.4)岁(范围39~77岁)。根据术后24个月随访时是否出现ASDis分为ASDis组和无ASDis组。记录患者个体因素[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疾病种类、术前椎旁肌脂肪化程度等]及手术因素(术式、固定节段、融合节段等)、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PI-LL等],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腰椎融合术后24个月时共发生ASDis 24例,发生率为9.3%(24/25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术前椎旁肌脂肪化程度GCS分级≥3级、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悬浮固定、全椎板切除、多节段融合(≥3个节段)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受教育程度、伴侣情况、工种、肥胖(BMI≥24 kg/m2)、吸烟、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L、PI、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PI-LL不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5.63,95%CI为(1.56,20.29),P=0.008]、术前椎旁肌脂肪化GCS≥3级[OR=4.82,95%CI为(1.36,17.13),P=0.015]、合并骨质疏松症[OR=14.04,95%CI为(2.53,77.79),P=0.002]、PLIF手术[OR=9.69,95%CI为(1.91,49.03),P=0.001]、多节段固定[OR=9.36,95%CI为(1.77,49.41),P=0.008]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危险因素;非全椎板切除[OR=0.09,95%CI为(0.02,0.37),P=0.001]、悬浮固定[OR=0.16,95%CI为(0.02,0.94),P=0.042]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对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术前椎旁肌脂肪化程度GCS分级≥3级的患者应慎重选择手术方式,尽量避免选择PLIF和多节段固定,可选择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外侧融合术、非全椎板切除的减压术式及悬浮固定以降低腰椎融合术后ASDis的发生率。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椎间盘退行性变
危险因素
Keywords
Lumbar vertebrae
Spinal fus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Risk factors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针刀治疗11例腕管综合症的体会
方平
张付生
高惠临
李文
焦华仙
《云南医药》
CAS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手法复位Ⅲ期石膏外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方平
李文
戚文斌
张富森
高惠临
焦华仙
《云南医药》
CAS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85例治疗体会
方平
《云南医药》
CAS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11例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神经综合症的手术疗效
方平
刘勇
戚文彬
李军
《云南医药》
CAS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云轩
刘勇
舒钧
王志华
何绍烜
郭立民
寇南楠
陈翰博
吕佳
段浩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