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移栽密度对红芪生长发育及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 1
-
-
作者
赵锐明
孙连虎
郭凤霞
陈垣
田生华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陇南市武都区中药材技术服务中心
陇西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实验室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7-174,共8页
-
基金
校企合作红芪GAP基地建设技术研究项目
甘肃省中药材扶持项目红芪新品种选育
+3 种基金
甘肃省发改委2012年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支撑工程专项红芪全产业链技术研究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甘肃(试点)工作(岷县中药资源普查201207002-02,宕昌县中药资源普查2013GSZYZYPC-02)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204FKCA123)
甘肃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资助
-
文摘
采用不同移栽密度(行距30cm,株距10,15,20,25和30cm)进行红芪栽培,旨在探寻甘肃省地道产区适宜红芪栽培的移栽密度,为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行距一定(30cm)的条件下,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大,红芪群体产量显著下降,但药材单根产量和质量均显著提高,株距为25cm条件下移栽成活率最高,植株生长发育健壮,根茎比最大,主茎较粗,药材个体质量指标最佳,侧根少,主根较长,药材根大,质量优异,较传统移栽株行距30cm×30cm药材鲜产量提高14.8%,干药材产量提高22.1%。以上说明甘肃陇南武都区红芪最佳移栽密度株行距为25cm×30cm,折合移栽密度为13.3万株/hm2。
-
关键词
红芪
移栽密度
生长发育
药材产量和质量
-
Keywords
Radix hedysari
transplant densit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ficinal yield and quality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穿龙薯蓣人工驯化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培元
田生华
龙梅
周淑香
张玉慧
-
机构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药材技术服务中心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2期52-53,共2页
-
文摘
穿龙薯蓣属薯蓣科薯蓣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甘肃、河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安徽、宁夏、青海等地低温、少雨,海拔100 m~2400 m的山谷、河谷、半阴半阳的山坡灌木林和稀疏杂木林及林缘地带,耐寒耐旱能力强,适生温度8~35℃。穿龙薯蓣以变态茎入药,药用名穿山龙,又名穿山甲、穿龙骨、穿地龙、地龙骨。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病,关节肿胀,疼痛麻木;跌扑损伤,闪腰岔气,咳嗽气喘。根据文献报道,穿龙薯蓣中含薯蓣皂甙、纤细薯蓣皂甙、穗菝葜甾甙、25-D-螺甾-3,5-二烯及对羟基苄基酒石酸等物质,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和老年慢性气管炎的主要有效成份。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急剧加大,穿龙薯蓣野生资源基本枯竭。为了合理开发保护资源,陇南市武都区中药材技术服务中心收集野生穿龙薯蓣种质资源,并采用有性和无性繁殖进行人工驯化种植,第1年种子繁殖变态种茎,秋季移栽,移栽后生长3 a,该方法比育苗繁殖成活率高,生产成本小。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穿龙薯蓣
人工驯化
薯蓣属植物
野生资源
技术服务中心
薯蓣皂甙
无性繁殖
-
分类号
S567.23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