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陇南旅游资源调查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庞卫花 王润科 《甘肃高师学报》 2010年第4期140-142,共3页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GIS作为一种技术在旅游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GIS将成为表达旅游信息、促进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有力工具。论述了GIS在旅游中的重要性,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陇南旅游资源进行调...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GIS作为一种技术在旅游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GIS将成为表达旅游信息、促进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有力工具。论述了GIS在旅游中的重要性,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陇南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最后总结并展望GIS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陇南 旅游 调查
下载PDF
陇南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石明 《甘肃科技纵横》 2006年第2期48-49,共2页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陇南市如何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目前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济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下载PDF
对陇南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石明 《甘肃农业》 2004年第10期9-9,共1页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农民 制度创新 农业增长方式 温饱问题 农村问题 陇南地区 新阶段 飞跃 中国家庭
下载PDF
学校道德教育误区探析及矫正
4
作者 马勤学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65-66,共2页
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着教育动机功利性、片面性、强制性,教育方法形式化、空泛化和简单化等误区。要矫正这种误区,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充实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 学校 道德教育 误区 矫正方法
下载PDF
伊拉克教派冲突的特点、缘由与前景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福泉 权新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33-36,共4页
2006年初以来,伊拉克教派冲突与其他冲突互相影响,使伊拉克国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这场冲突主要表现为逊尼派阿拉伯人与什叶派的冲突。伊战后,激烈的权力争夺是冲突的根本原因,而国家重建工作进展缓慢、“基地”组织等外部势力的作用及... 2006年初以来,伊拉克教派冲突与其他冲突互相影响,使伊拉克国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这场冲突主要表现为逊尼派阿拉伯人与什叶派的冲突。伊战后,激烈的权力争夺是冲突的根本原因,而国家重建工作进展缓慢、“基地”组织等外部势力的作用及两个教派之间的宗教差异和历史矛盾也是重要因素。教派冲突不可能在短期内予以消除,但也难以演变为大规模内战。尽快建立一个充分体现各方权益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是化解教派冲突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 什叶派 逊尼派阿拉伯人 教派冲突
下载PDF
白马人“池哥昼”的原始崇拜和历史渊源 被引量:12
6
作者 崔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88-92,共5页
"池哥昼"是文县白马人最隆重的节日舞蹈,也是我国现存极少的古代宗教文化活化石。"池哥昼"中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面具代表着深刻的原始宗教涵义,是白马人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融合体。这种舞蹈活动的主... "池哥昼"是文县白马人最隆重的节日舞蹈,也是我国现存极少的古代宗教文化活化石。"池哥昼"中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面具代表着深刻的原始宗教涵义,是白马人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融合体。这种舞蹈活动的主要功能是驱鬼逐疫,是古代的一种巫舞,与古代的傩文化具有同源性,同时反映了白马人文化源自西北古氐羌文化的历史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人 池哥昼 原始崇拜 傩舞
下载PDF
甘肃西和佛孔石窟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百岁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23,共9页
西和佛孔石窟现存7窟,其中5窟可以登临;原有塑像、绘画全毁,明、清时期石碑4通。据佛孔寺石碑记载可知,佛孔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唐开元三年(715)重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再次修建。佛孔石窟始凿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 西和佛孔石窟现存7窟,其中5窟可以登临;原有塑像、绘画全毁,明、清时期石碑4通。据佛孔寺石碑记载可知,佛孔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唐开元三年(715)重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再次修建。佛孔石窟始凿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以后屡圮屡建。在明、清时期宗教及开窟造像活动中,释、道、儒三教走向合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孔石窟 西和 三教合一 明清碑文
下载PDF
新发现《宋拱卫大夫康州刺史田公墓碑》及其相关问题考释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峰 蔡副全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64,共6页
甘肃省成县抛沙镇新发现《宋拱卫大夫康州刺史田公墓碑》,与此地几年前出土的《宋太宜人刘氏墓碑》是夫妻墓葬。两墓志均属于新发现的碑刻资料,也未见有关文献资料的记载。墓主人康州刺史田希圣,正史中没有任何相关记载,墓志铭中有关详... 甘肃省成县抛沙镇新发现《宋拱卫大夫康州刺史田公墓碑》,与此地几年前出土的《宋太宜人刘氏墓碑》是夫妻墓葬。两墓志均属于新发现的碑刻资料,也未见有关文献资料的记载。墓主人康州刺史田希圣,正史中没有任何相关记载,墓志铭中有关详细记载,给我们增添了历史人物的同时,也为了解当时的几次战争事实,提供了原始文献资料。碑志中另一人物田世雄,历史资料中多有引用,但一直身份不明,通过两碑志的考证,让我们厘清他所涉及的相关历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州刺史 田希圣 墓碑 田世雄 考释
下载PDF
论社会保障的伦理道德功能及意蕴 被引量:2
9
作者 杜东芳 蒋月锋 《甘肃高师学报》 2010年第1期96-98,共3页
学术界对社会保障的研究,一直是从它的社会功能方面进行的,而忽视了它的伦理道德功能和意蕴。从伦理道德体系的角度考察社会保障,有助于人们提升对它的伦理意义的认识,并不断去挖掘心中的道德资源,真正做到以一种伦理道德的思想去关怀弱... 学术界对社会保障的研究,一直是从它的社会功能方面进行的,而忽视了它的伦理道德功能和意蕴。从伦理道德体系的角度考察社会保障,有助于人们提升对它的伦理意义的认识,并不断去挖掘心中的道德资源,真正做到以一种伦理道德的思想去关怀弱者,以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原则去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社会保障 弱势群体 人道性
下载PDF
白马人山、树和动物崇拜的文化人类解读 被引量:4
10
作者 权新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8-52,共5页
山、树和动物崇拜是白马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在白马人精神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极为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生存环境加剧了白马人对山、树和动物等生存资源的依赖,而正是这一依赖孕育了白马人山、树和动物崇拜意识。虽然,在白马人的山、树和动... 山、树和动物崇拜是白马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在白马人精神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极为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生存环境加剧了白马人对山、树和动物等生存资源的依赖,而正是这一依赖孕育了白马人山、树和动物崇拜意识。虽然,在白马人的山、树和动物崇拜的具体实践中从未提及"环境意识"这一概念,但它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思想客观上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人 山、树和动物崇拜 万物有灵 生态意蕴
下载PDF
白马人的族群认同——基于地域、“沙嘎帽”与白鸡传说的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权新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5-69,共5页
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处于华夏边缘地带的白马族群的空间分布,其空间分布的边缘性塑造了白马族群文化的非主流特质。作为其服装的典型代表——"沙嘎帽"正是这一非主流特质的外在表征,充当了白马族群的族徽,其内在意象为来... 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处于华夏边缘地带的白马族群的空间分布,其空间分布的边缘性塑造了白马族群文化的非主流特质。作为其服装的典型代表——"沙嘎帽"正是这一非主流特质的外在表征,充当了白马族群的族徽,其内在意象为来自于白马民间底层的社会记忆———白鸡传说。外在表征与内在意象的契合构成了白马族群认同的基本元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边缘 白马人 “沙嘎帽” 白鸡传说 族群认同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明 辛瑞萍 《河西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90-92,共3页
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如何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目前解决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济 结构调整
下载PDF
试论唐与吐蕃战和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白云扬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唐代与吐蕃战争频仍,从公元714年到公元821年共发生了七次和盟事件,梳理唐与吐蕃战争与和盟的史实,分析唐蕃战争中吐蕃胜多败少但最终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 唐蕃战争 唐蕃通好 怀柔政策
下载PDF
民间传说与甘肃文县白马人族群认同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垚 《甘肃高师学报》 2011年第3期135-139,共5页
认同是指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它既是一个社会群体借以证明自身合法性的依据,又是一个群体借以团结其成员的核心力量。族群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想象"。文县白马... 认同是指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它既是一个社会群体借以证明自身合法性的依据,又是一个群体借以团结其成员的核心力量。族群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想象"。文县白马人是我国"藏彝走廊"中一支民俗独特的族群,他们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构成了白马人最重要的"集体记忆",一代一代深深地镌刻在族民们的脑海中。白马人在对祖先历史的追忆中,延续并强化着"想象的共同体"意识和"边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人 民间传说 集体记忆 族群认同
下载PDF
泰山信仰功能的演变与佛教中国化进程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峰 《甘肃高师学报》 2011年第6期132-136,共5页
泰山治鬼观念在两汉时期民间已普遍流行。佛教初传中国,为了传播的需要迎合民众的传统思想将地狱说成泰山。魏晋时期,在佛道两教的共同利用下泰山府君成为民间流行的掌管冥间之神。随着佛教的深入发展,人们普遍接受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说... 泰山治鬼观念在两汉时期民间已普遍流行。佛教初传中国,为了传播的需要迎合民众的传统思想将地狱说成泰山。魏晋时期,在佛道两教的共同利用下泰山府君成为民间流行的掌管冥间之神。随着佛教的深入发展,人们普遍接受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说,梁齐以后,阎罗王信仰开始占据优势。唐代,地藏菩萨特殊的地狱救度功能使它在民间迅速流行逐步成为地狱之主,阎罗王和泰山王变为冥神之一。至五代宋初,形成了以地藏菩萨为主神与阎罗王和泰山王等十殿阎王结合的地狱诸神体系,实现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也标志着佛教冥报思想中国化的最终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信仰 佛教 地狱 阎罗王
下载PDF
村落建构的文化逻辑——基于文县铁楼乡白马藏族村寨的考察与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权新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1-45,共5页
人是时间与空间的二维存在。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村落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特定生活空间,这一生活空间的建构总是遵循着民族的文化个性。就白马藏族的村寨而言,白马部族聚居空间的历史性、聚族而居的族群意识以及"血缘—姻缘"并... 人是时间与空间的二维存在。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村落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特定生活空间,这一生活空间的建构总是遵循着民族的文化个性。就白马藏族的村寨而言,白马部族聚居空间的历史性、聚族而居的族群意识以及"血缘—姻缘"并重的传统伦理价值规范,共同构成了白马藏族村落建构的文化逻辑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彝走廊 文县铁楼乡 白马藏族 “查瓦” 内婚制 文化自觉
下载PDF
主动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法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明 《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10-112,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法是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将知识的接收由被动认同转变为主动认同,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和行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具体形式可分为启发式、情景式和实践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法是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将知识的接收由被动认同转变为主动认同,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和行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具体形式可分为启发式、情景式和实践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和情景体验相结合、被动认同和主动认同相结合、理论讲授和行为示范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还要解决好提高教师素质、改革考试方法和优化教学条件三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体验式教学法 主动认同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发展与完善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垚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8-20,共3页
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赖于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推进村民自治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民主政治环境,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基层民主 村民自治 科学发展
下载PDF
《圣教杂志》与近代中国社会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士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6期140-142,共3页
《圣教杂志》是近代中国天主教会主办的最有影响力的教会机关刊物,它集宗教传播、新闻、政论和学术研究等内容为一体,在传播教义、指导教会发展方向的同时,还以天主教与社会问题为讨论对象,站在教会立场上发表看法和主张,与社会恶俗现... 《圣教杂志》是近代中国天主教会主办的最有影响力的教会机关刊物,它集宗教传播、新闻、政论和学术研究等内容为一体,在传播教义、指导教会发展方向的同时,还以天主教与社会问题为讨论对象,站在教会立场上发表看法和主张,与社会恶俗现象作斗争,在扫除积弊、移风易俗、废孔教方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教杂志》 天主教 移风易俗 废孔教
下载PDF
隋炀帝和唐太宗的“暴君、明君”之辨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云扬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07-110,共4页
多年来,国内史学界普遍认为隋炀帝"暴",而唐太宗"明"。但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详实梳理,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他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对于他们的"暴"或者"明"不能简单地以传统观点加以定论... 多年来,国内史学界普遍认为隋炀帝"暴",而唐太宗"明"。但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详实梳理,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他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对于他们的"暴"或者"明"不能简单地以传统观点加以定论,应从多个角度辩证地探究隋炀帝的"暴"和唐太宗"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炀帝 唐太宗 历史人物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