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美术教学中写生与创作关系的认识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小明 《甘肃高师学报》 2012年第3期95-97,共3页
在当前基础美术教学中存在着写生与创作孤立发展的问题,写生教学中要求真实再现对象,不能有过于主观的表现;学生的想法只能在创作教学中得以释放。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条理清楚,实际上可能造成学生创造力的逐渐消逝。因此,... 在当前基础美术教学中存在着写生与创作孤立发展的问题,写生教学中要求真实再现对象,不能有过于主观的表现;学生的想法只能在创作教学中得以释放。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条理清楚,实际上可能造成学生创造力的逐渐消逝。因此,厘清写生与创作的涵义及关系,在教学中使写生与创作互相穿插,完整统一。如此,才能优化基础美术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基础教学 写生 创作
下载PDF
陇南民间美术的地域文化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永红 《甘肃高师学报》 2013年第1期87-93,共7页
陇南地处陇右之南,陕甘川交界之处,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聚居繁衍的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陇南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品类无比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陇南民间美术。概括起来,陇南民间美术体现出文化内涵的综合性,艺术类型的丰富性,制... 陇南地处陇右之南,陕甘川交界之处,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聚居繁衍的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陇南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品类无比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陇南民间美术。概括起来,陇南民间美术体现出文化内涵的综合性,艺术类型的丰富性,制作工艺的原生态性和艺术风格的过渡性等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民间美术 文化内涵 艺术特征
下载PDF
陇南民间美术的发展策略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吉平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0-12,共3页
陇南地区在陕甘川交界之处,县区之间文化的差异性十分明显,民间美术的文化内蕴与艺术风格更是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但是,受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保护意识逐渐淡漠,使得许多地方文化与艺术... 陇南地区在陕甘川交界之处,县区之间文化的差异性十分明显,民间美术的文化内蕴与艺术风格更是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但是,受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保护意识逐渐淡漠,使得许多地方文化与艺术赖以生存的原生地域被湮没,民间美术传统的创作观念和技巧受到极大的冲击。建立民间文化保护的合理机制,加强民间传统文化教育,是发展与保护陇南民间美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民间美术 发展策略
下载PDF
陇南民间美术文化述论
4
作者 刘吉平 《甘肃高师学报》 2009年第3期104-106,共3页
陇南民间美术文化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其文化内蕴与艺术风格更是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从秦汉文化、氐羌文化、川蜀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等方面分析陇南民间美术的文化背景,可以明确陇南民间美术的生存现状及其创作和传承方式,对挖掘、整理、... 陇南民间美术文化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其文化内蕴与艺术风格更是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从秦汉文化、氐羌文化、川蜀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等方面分析陇南民间美术的文化背景,可以明确陇南民间美术的生存现状及其创作和传承方式,对挖掘、整理、保护陇南民间美术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民间美术文化 地域性
下载PDF
促进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和对策研究——对陇南四县中小学美术教师现状的调查
5
作者 梁苏瑞 《科教导刊》 2011年第24期168-168,209,共2页
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改革后,新课程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为科学地制定教师教师培训计划,进一步推动本区教育发展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美术 教师专业 途经 调研
下载PDF
陇南白马藏族傩面具及装饰的符号特征与文化含义 被引量:8
6
作者 余永红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0年第3期130-134,共5页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主要有"池哥昼"和"麻昼"两种形式,从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来看,其宗教仪式、表演形式、装饰特征等方面均保留了傩文化的原初性质。其中傩面具和装饰又是其民族傩文化的核心,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也具...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主要有"池哥昼"和"麻昼"两种形式,从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来看,其宗教仪式、表演形式、装饰特征等方面均保留了傩文化的原初性质。其中傩面具和装饰又是其民族傩文化的核心,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也具有更为内在的白马藏族民俗及历史文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藏族 傩文化 面具 装饰 符号特征 文化含义
下载PDF
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 被引量:4
7
作者 余永红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1年第5期90-93,共4页
白马藏族聚居地区是古代"藏彝走廊"最东端藏、汉两民族文化交汇之处,在文化形态上呈现出与其他各民族共生、共存和叠加的综合性特征。陇南白马藏族同胞主要居住在文县白马河流域以及民堡沟一带的高山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积... 白马藏族聚居地区是古代"藏彝走廊"最东端藏、汉两民族文化交汇之处,在文化形态上呈现出与其他各民族共生、共存和叠加的综合性特征。陇南白马藏族同胞主要居住在文县白马河流域以及民堡沟一带的高山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使他们的民居建筑在内部结构、组合形式、装饰特征和村落布局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独特的造型特征以及审美特色,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白马藏族 民居建筑 结构 地域文化特色
下载PDF
陇南白马藏族“十二相”的文化渊源 被引量:5
8
作者 余永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4-127,共4页
"十二相"是陇南白马藏族傩舞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头戴动物面具而舞的民族民间艺术。其主要特征在于独特的动物傩面具,并以六个动物代表十二生肖,所以称为十二相。陇南白马藏族十二相傩舞在角色构成以及面具造型装饰方面... "十二相"是陇南白马藏族傩舞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头戴动物面具而舞的民族民间艺术。其主要特征在于独特的动物傩面具,并以六个动物代表十二生肖,所以称为十二相。陇南白马藏族十二相傩舞在角色构成以及面具造型装饰方面,都体现出文化历史的深远性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不仅继承了原始的动物图腾崇拜因素以及古代"十二神兽"傩舞形式,也融合了祖先崇拜意识以及"十二生肖"文化,从而形成了他们十二相的角色构成以及独特的面具造型和装饰,体现出白马藏族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综合文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白马藏族 十二相 文化渊源
下载PDF
陇南白马人“池哥昼”与“黑社火”比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余永红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82-87,共6页
陇南白马人的"池哥昼"是一种带有巫术和宗教性质的"面具舞",但具有社火的本体特征,并符合社火的原始文化含义。陇南的民间"黑社火"以丰富多姿的花灯为主,突出"灯火"的视觉效果,保留着古老的&qu... 陇南白马人的"池哥昼"是一种带有巫术和宗教性质的"面具舞",但具有社火的本体特征,并符合社火的原始文化含义。陇南的民间"黑社火"以丰富多姿的花灯为主,突出"灯火"的视觉效果,保留着古老的"土地"祭祀仪式。将二者进行比较后可发现,陇南民间"黑社火"与白马人"池哥昼"都体现了对"土地"的祭祀与对"火"的崇拜,总体上都符合社火的本体含义,二者在演出时间、宗教信仰和仪式、组织形式、表演内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均体现出许多相似性。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陇南的民间"黑社火"深受氐族文化艺术尤其是白马人"池哥昼"的深刻影响,具有较鲜明的古老氐族文化特征,其中部分表演节目应源于"池哥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白马人 池哥昼 黑社火
下载PDF
高师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美术内容的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吉平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09年第6期87-90,共4页
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美术教育所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甚少,高等师范院校民间美术课程的开发呈现萎缩趋势。本文着重从民间美术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民间美术课程开发的途径等方面来探讨高师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美术内容的... 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美术教育所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甚少,高等师范院校民间美术课程的开发呈现萎缩趋势。本文着重从民间美术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民间美术课程开发的途径等方面来探讨高师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美术内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美术教育 传统文化 民间美术
下载PDF
陇南白马藏族服饰文化述论 被引量:6
11
作者 余永红 《甘肃高师学报》 2011年第3期82-86,共5页
陇南白马藏族民俗文化基本保留了其原生态特征,其中服饰文化最为典型,是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的主要视觉载体。男子服饰体现出朴素单纯的特征,妇女服饰相对丰富多样,而且装饰图案精美,文化意蕴深厚,传达出白马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以及... 陇南白马藏族民俗文化基本保留了其原生态特征,其中服饰文化最为典型,是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的主要视觉载体。男子服饰体现出朴素单纯的特征,妇女服饰相对丰富多样,而且装饰图案精美,文化意蕴深厚,传达出白马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也体现出白马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白马藏族 服饰 文化意蕴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与地方院校艺术教学的成功尝试——陇南师专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观后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吉平 杨军 《甘肃高师学报》 2013年第4期51-54,共4页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以浓烈的地域风情、展现传统民族文化,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以恢宏的场景、丰富的内容,彰显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以全新的结构,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开启陇南独特民族文化的寻根之旅。整...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以浓烈的地域风情、展现传统民族文化,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以恢宏的场景、丰富的内容,彰显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以全新的结构,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开启陇南独特民族文化的寻根之旅。整台节目主题突出、场面宏大、舞美绚丽、民俗风情浓郁,演绎了白马人民俗风情,彰显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是传承陇南白马民俗文化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舞蹈史诗 池哥昼 非物质文化 艺术教学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域中陇南白马藏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永红 《教育文化论坛》 2011年第2期56-61,共6页
目前我国许多宝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不断流失,主要是由于各种传统民俗事象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白马藏族世代居住在陇南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相对独立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在白马藏... 目前我国许多宝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不断流失,主要是由于各种传统民俗事象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白马藏族世代居住在陇南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相对独立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在白马藏族的众多传统民族艺术文化中,服饰是最有代表性的类型之一。但在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冲击下,陇南白马藏族民族服饰赖以生存和传承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导致儿童服饰已断代,男子服饰基本汉化、藏化,基本保留了民族传统样式的妇女服饰也正处于变异之中。面对白马藏族服饰文化遗产消失速度加快的严峻现实,对其采取得力措施进行有效保护,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陇南白马藏族 服饰文化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西和“黑社火”系列造型及图像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永红 《甘肃高师学报》 2008年第4期43-46,共4页
社火是中国传统民间文艺,陇南市的民间社火,以西和县民间"黑社火"最有代表性,将灯光和系列美术造型及图像有机结合,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关键词 陇南 西和 民间黑社火 造型 图像 艺术特征
下载PDF
民间美术色彩对比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颖艳 《甘肃高师学报》 2008年第6期115-117,共3页
民间美术色彩有其显著的特征,通过对民间美术色彩对比的简要分析和类比,可以发现民间美术色彩对比和平面设计存在必然的内在关系,并且二者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显示出设计回归本土传统美术与现代艺术元素的融合。
关键词 民间美术色彩 色彩对比 平面设计
下载PDF
陇南白马藏族服饰鱼图腾探源 被引量:3
16
作者 豆海红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1-34,共4页
陇南白马藏族较好地保留了古朴、神秘的原生态民俗文化,鱼图腾崇拜是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白马人的服饰图案、妇女首饰、建筑装饰、岩画等均有鲜明的鱼图腾崇拜的符号特征。白马人的鱼图腾崇拜可溯源至炎帝部落时期的仰韶文化... 陇南白马藏族较好地保留了古朴、神秘的原生态民俗文化,鱼图腾崇拜是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白马人的服饰图案、妇女首饰、建筑装饰、岩画等均有鲜明的鱼图腾崇拜的符号特征。白马人的鱼图腾崇拜可溯源至炎帝部落时期的仰韶文化,是氐族鱼图腾崇拜的延续,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藏族 鱼图腾 图腾文化
下载PDF
从民间美术的性质谈其保护与传承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永红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8-63,共6页
传统民间美术的整体式微,与其自身的"生活化"特质直接相关,也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文化生态的巨大变迁直接相关,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民间美术自身的性质、中国社会经济状况、文化的整体生态以及农村的社会现... 传统民间美术的整体式微,与其自身的"生活化"特质直接相关,也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文化生态的巨大变迁直接相关,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民间美术自身的性质、中国社会经济状况、文化的整体生态以及农村的社会现实等因素,决定了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只能在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前提下,发挥民俗博物馆、艺术教育、文化政策和文化研究的综合功能,内因与外因并重,才能从本质上达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性质 式微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阈中陇南“乞巧”风俗的传承状态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永红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11,共4页
陇南北部地区的"乞巧"风俗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现象,规模盛大,形式完整,文化内涵丰富,这与陇南北部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相关。陇南北部地区也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而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体... 陇南北部地区的"乞巧"风俗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现象,规模盛大,形式完整,文化内涵丰富,这与陇南北部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相关。陇南北部地区也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而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社会文化形成了乞巧风俗的文化基础,也构筑了乞巧风俗的文化生态,这种文化生态又一直维系着乞巧风俗的世代传承。但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其内在的核心文化含义已逐渐流失,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保护也刻不容缓,尤其在保护意识方面,更要建立全面的、整体的生态文化观,才能从本质上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乞巧风俗 农耕文化 文化生态
下载PDF
提高素质 转变角色 活用教材——教师应在美术新课程推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永权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7年第2期98-100,共3页
随着美术新课程的全面推行,新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给具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美术教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要使美术教师尽快地进入新课程,首先,美术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路;重构以自身素质为重心的知... 随着美术新课程的全面推行,新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给具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美术教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要使美术教师尽快地进入新课程,首先,美术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路;重构以自身素质为重心的知识结构;确立以师生互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其次,美术教师应转变角色,努力创设教学情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拓展教学思路;准确驾驭教学内容;逐步促进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评价;第三,美术教师应探索活用教材,注重兴趣培养,满足发展需求;提供选择机会,渗透自主意识;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校本课程;利用多种样式,增强情感体验。最终使教学过程达到新课标预定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新课程 美术教师 素质 角色 教材
下载PDF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创作中的负面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永红 《甘肃高师学报》 2012年第4期76-78,共3页
毕业创作是我国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有课程学习的总结,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近年来随着各种因素的干扰,各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毕业创作在质量方面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主要存在内、外两个方... 毕业创作是我国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有课程学习的总结,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近年来随着各种因素的干扰,各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毕业创作在质量方面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主要存在内、外两个方面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因素:外因是招生、就业、上岗考试、课程设置以及创作教学等;内因是由于学生专业素质的限制而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一些有悖于艺术创作规律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美术教育 毕业创作 负面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