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右文化研究刍议 被引量:4
1
作者 雍际春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年第2期158-164,共7页
陇右文化是指在陇右这一特定地域内孕育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属于地域文化范畴。陇右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赋予陇右文化鲜明的风格和浓郁的地域特色。陇右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独... 陇右文化是指在陇右这一特定地域内孕育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属于地域文化范畴。陇右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赋予陇右文化鲜明的风格和浓郁的地域特色。陇右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研究陇右文化,揭示其丰富内涵和演进历程,探讨其演变规律、地域特点和变迁动因,对于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甘肃文化大省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右文化 地域特色 学科体系 研究方法
下载PDF
陇右文化研究的新进展,历史地理学领域的新成果——评雍际春教授的《陇右历史文化与地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霍志军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27-128,共2页
近年来,地域文化的研究逐渐趋热,产生了一批令学界重视的成果,然而作为同国内其他地域文化齐名的又一典型地域文化,陇右文化的研究却相对薄弱。陇右地区位于青藏、内蒙、黄土三大高原的结合区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人文地域单元。... 近年来,地域文化的研究逐渐趋热,产生了一批令学界重视的成果,然而作为同国内其他地域文化齐名的又一典型地域文化,陇右文化的研究却相对薄弱。陇右地区位于青藏、内蒙、黄土三大高原的结合区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人文地域单元。这一区域既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历史上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统御西北边防的前沿地带和中西文化与商贸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对陇右区域文化的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右文化 历史文化 历史地理学 文化研究 成果 雍际春 教授 地域文化
下载PDF
陇右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地域特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雍际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110,共6页
陇右文化是在陇右这一特定地域,由独特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孕育生成和演化发展的一支地域文化。它具有开放性与兼容性、典型的尚武精神与功利色彩、质朴性、保守性四大文化特点;又具有典型的过渡性、多元互补、变异与趋同相一致三大地... 陇右文化是在陇右这一特定地域,由独特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孕育生成和演化发展的一支地域文化。它具有开放性与兼容性、典型的尚武精神与功利色彩、质朴性、保守性四大文化特点;又具有典型的过渡性、多元互补、变异与趋同相一致三大地域特征。陇右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它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其他地域文化同生共荣、汇聚交融,共同滋养和传承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右文化 文化特点 地域特征 时代意义
下载PDF
陇右文化及其学科构建 被引量:4
4
作者 雍际春 余粮才 +1 位作者 于志远 刘雁翔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5-78,87,共5页
陇右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陇右文化。陇右文化对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积极意义。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从学科体系、学科队伍、课程... 陇右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陇右文化。陇右文化对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积极意义。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从学科体系、学科队伍、课程建设和学术研究四个方面建设陇右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右文化 基本内容 学科建设
下载PDF
立足地域优势,探索重点学科建设的新途径——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陇右文化”学科建设实践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雍际春 于志远 +1 位作者 余粮才 刘雁翔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9,23,共6页
立足陇右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天水师范学院创建陇右文化学科,并被列为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几年来,围绕陇右文化学科建设,初步构建了陇右文化学科体系及研究内容,形成了一支颇具实力的学术队伍。创建了优良的学术风气和用于支撑学科... 立足陇右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天水师范学院创建陇右文化学科,并被列为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几年来,围绕陇右文化学科建设,初步构建了陇右文化学科体系及研究内容,形成了一支颇具实力的学术队伍。创建了优良的学术风气和用于支撑学科活动的环境,开设了10门左右陇右文化校本课程,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和讲义,使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推动陇右文化学科走上了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带动了全校学科建设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右文化 地域资源 学科建设
下载PDF
长庆二年刘元鼎入蕃陇右段线路考
6
作者 苏海洋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4-22,共9页
利用历史地理学地名沿革考证,地形、地貌调查以及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调查等方法手段,研究长庆二年(822)刘元鼎入吐蕃去程中,从成纪经武川、兰州、广武梁、河州、龙支县至鄯州段和返程经莫贺延碛尾、河州至龙泉谷段线路走向。刘元鼎一... 利用历史地理学地名沿革考证,地形、地貌调查以及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调查等方法手段,研究长庆二年(822)刘元鼎入吐蕃去程中,从成纪经武川、兰州、广武梁、河州、龙支县至鄯州段和返程经莫贺延碛尾、河州至龙泉谷段线路走向。刘元鼎一行翻越陇山后,经今秦安叶堡(成纪)、郭嘉川(武川)、通渭县、巉口、兰州至黄河支流庄浪河和湟水间山梁(广武梁),沿黄河北岸西南行,经李家塬和他家塬之间的黄河河面(赤岸桥所在地)南渡黄河至临夏市(河州),又经赤岸桥过黄河,穿越今杨塔乡至马营乡之间的山岭(漫天岭)至古鄯北古城(龙支县),再经今柴沟、东沟、西沟、唐尔垣、峡门、中坝、桃红营、瞿坛、岗沟至乐都(鄯州)。返程时由今尕毛羊曲南渡黄河,经今贵南县南、库泽县北、夏河县、临夏县至临夏市(河州),沿去程时路线至湟水与黄河交汇处的湟水河谷(龙泉谷)原路返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元鼎 长庆会盟 唐蕃古道 陇右 历史地理
下载PDF
陇右出土秦早期车马葬与《诗经·秦风》的互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霍志军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9-53,共5页
陇右地区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葬、甘谷县毛家坪秦人墓葬遗址、张家川马家塬战国西戎墓葬发掘中秦早期文物不断出土,推动秦早期文学研究高潮跌起。将出土的秦早期车马葬和《诗经·秦风》进行互证研究可以看出秦人"独此一家式&qu... 陇右地区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葬、甘谷县毛家坪秦人墓葬遗址、张家川马家塬战国西戎墓葬发掘中秦早期文物不断出土,推动秦早期文学研究高潮跌起。将出土的秦早期车马葬和《诗经·秦风》进行互证研究可以看出秦人"独此一家式"的文化特色,表现为鲜明的尚武特质、发达的礼乐文化和突出的华戎交汇特色。早期秦人在相对边远的地理空间上撒播了中华文明,拓展了中国文学的地理范围,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右 秦早期车马葬 《诗经·秦风》
下载PDF
陇右简牍的文化、文学价值
8
作者 霍志军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24-128,共5页
20世纪新出土的陇右简牍材料极为丰富,如果用力于此以研究古代文化、文学,必然会扩大研究的视野。在古代文化研究方方面,陇右简牍的作用在于:首先,陇右简牍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先秦到秦汉时期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其次,陇右简... 20世纪新出土的陇右简牍材料极为丰富,如果用力于此以研究古代文化、文学,必然会扩大研究的视野。在古代文化研究方方面,陇右简牍的作用在于:首先,陇右简牍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先秦到秦汉时期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其次,陇右简牍是中国文化史的"硬档案",记载了陇右地区历史文化的诸多信息;再次,陇右简牍在中国古代书体源流的研究中具有特殊价值。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陇右简牍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是散佚典籍、作品的发现,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载体;二是订补现存文献的阙误,促进作品研究的深入进行;三是陇右简牍中所留存的许多古用语,大大丰富和扩充了汉语的词汇,为研究我国传统语言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新语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右 陇右简牍 文化价值 文学价值
下载PDF
陇右文化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简介
9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01年,天水师范学院为了立足地域优势,整合科研力量形成学科优势,凝聚办学特色,决定成立陇右文化研究中心,作为专门从事陇右文化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科研机构。陇右文化学科建设以此为平台而起步,第二年陇右文化学科被确定为省级重... 2001年,天水师范学院为了立足地域优势,整合科研力量形成学科优势,凝聚办学特色,决定成立陇右文化研究中心,作为专门从事陇右文化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科研机构。陇右文化学科建设以此为平台而起步,第二年陇右文化学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作为天水师范学院惟一人选的省级重点学科,在省教育厅的指导支持和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学科建设 文化学 省级 天水师范学院 地域优势 学科优势 科研力量 办学特色
下载PDF
丝绸之路陇右南道甘肃东段的形成与变迁 被引量:10
10
作者 苏海洋 雍际春 +1 位作者 晏波 尤晓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26-131,共6页
丝绸之路陇右南道形成于春秋时期,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获得初步发展。西汉时期,在原有西行道路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经张川、秦安、静宁、通渭、定西、榆中至兰州西固渡黄河通青海或河西的官道,称为陇右南道东段北线。东汉以后,随着行政... 丝绸之路陇右南道形成于春秋时期,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获得初步发展。西汉时期,在原有西行道路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经张川、秦安、静宁、通渭、定西、榆中至兰州西固渡黄河通青海或河西的官道,称为陇右南道东段北线。东汉以后,随着行政中心南移、沿线人口减少和自然环境的劣化以及畜牧经济的发展,北线逐渐衰落,而经清水、天水、甘谷、陇西、渭源、临洮、临夏入青海的南线秦州路逐渐成为西行主干道。至唐代、北宋,陇右南道甘肃东段南线更加繁荣。但由于受区域政治形势的影响,唐代陇右南道东段北线与南线个别路段走向发生了改变。北宋以后,陇右南道秦州路趋于衰落,逐渐被由关中西入平凉,翻越六盘山至隆德、静宁、会宁,再翻越华家岭,经定西至兰州的新线路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甘肃东段 形成 演变
下载PDF
地域文化研究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99
11
作者 雍际春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52-57,共6页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地域文化概念和学科性质的讨论虽然观点很多,但仍有进一步深化探讨的必要。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就是地域文化,其学科归属大致与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历史文化地理学基本一致,是介于历史...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地域文化概念和学科性质的讨论虽然观点很多,但仍有进一步深化探讨的必要。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就是地域文化,其学科归属大致与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历史文化地理学基本一致,是介于历史文化地理学与文化学、文化史之间的交叉边缘学科。研究地域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它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 地域文化 边缘学科 时代价值
下载PDF
地域文化研究与弘扬民族精神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逸平 雍际春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6-22,共7页
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各民族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土壤之中,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灵魂。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哺育和承载,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绽放和孕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各民族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土壤之中,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灵魂。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哺育和承载,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绽放和孕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升华无不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肥土沃壤。因此,当今时代,研究、挖掘、开发和发展地域文化,既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研究 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 区域经济 先进文化 传统文化
下载PDF
陇右地区端午旋鼓风俗的源与流——基于文献和田野的考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晏波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3期207-210,共4页
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廓清陇右端午旋鼓风俗的现状及其时空发展的特征,并探讨其起源。该地区端午旋鼓风俗是特定地域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而环境变迁与社会变化影响着旋鼓风俗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陇右 旋鼓 民族 源流
下载PDF
陇山文化刍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雍际春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7-204,共8页
海内名山陇山纵贯陕甘宁三省区,它不仅是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而且也是一条重要的人文地理分界线和交汇线。特殊的区位和地域格局,赋予了其文明交融与多元文化交汇的优势条件。这块文化沃土孕育了肇启文明的始祖文化、奠定中华传... 海内名山陇山纵贯陕甘宁三省区,它不仅是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而且也是一条重要的人文地理分界线和交汇线。特殊的区位和地域格局,赋予了其文明交融与多元文化交汇的优势条件。这块文化沃土孕育了肇启文明的始祖文化、奠定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的周秦早期文化、多元的民族文化、多彩的宗教信仰和独具韵味的陇山文学意象等。这表明围绕陇山及周围的陇东、宁南、陇西和关西而形成的陇山文化圈,既是古代文化多彩繁盛之区,也是不同文明与文化的重要化合区。因此,关山无疑也就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因库和生长线。陇山文化圈的构建,既有深厚的历史根基,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山 文化圈 始祖文化 周秦早期文化 生长线
下载PDF
丝绸之路陇右南道陇山段的交通路线 被引量:3
15
作者 雍际春 苏海洋 《丝绸之路》 2009年第6期33-36,共4页
丝绸之路由关中通往陇右的交通线主要有两条,即沿泾水西行越陇山的陇右北道和沿淠水西行过陇山的陇右南道。陇右南道翻越陇山的线路有三条,自北而南分别为陇山北道、陇关道和咸宜关道;此外,还有起自陈仓大致滨渭河西行的陈仓狭道。... 丝绸之路由关中通往陇右的交通线主要有两条,即沿泾水西行越陇山的陇右北道和沿淠水西行过陇山的陇右南道。陇右南道翻越陇山的线路有三条,自北而南分别为陇山北道、陇关道和咸宜关道;此外,还有起自陈仓大致滨渭河西行的陈仓狭道。陇关道线路又分为北线和南线,北线为陇关旧道,南线即陇关新道。四条道路中,以陇山北道和陇关道最为重要.秦汉时已是重要的交通干道;咸宜关道开通较晚,实际是陇关道的补充;陈仓狭道基本沿渭河峡谷西行,路途险阻,时通时断,作用远不及陇山北道和陇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陇右南道 陇山北道 陇关道 咸宜关道 陈仓狭道
下载PDF
杜甫陇右诗的边塞意象探微 被引量:4
16
作者 晏波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0-72,共3页
杜甫流寓陇右期间,诗歌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秦州及同谷一带风物为题材的边塞诗便是其代表。关塞、胡乐舞及胡人、羌女、烽燧、戍鼓、胡尘等意象,表现出诗人心中作为边郡陇右的边塞风情以及征战年代的乱世情状。陇右自然环境的特... 杜甫流寓陇右期间,诗歌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秦州及同谷一带风物为题材的边塞诗便是其代表。关塞、胡乐舞及胡人、羌女、烽燧、戍鼓、胡尘等意象,表现出诗人心中作为边郡陇右的边塞风情以及征战年代的乱世情状。陇右自然环境的特征、安史之乱的社会背景以及诗人特殊的思想心态等多种因素,玉成了杜甫的陇右边塞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陇右诗 边塞 意象
下载PDF
近百年来关于秦文化研究的回顾 被引量:1
17
作者 雍际春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81-88,共8页
近百年来的秦文化研究,在经历了20世纪初发端、三四十年代提出概念和八十年代研究兴起的发展过程之后,随着天水地区以毛家坪、大堡子山为代表的一批秦人早期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秦文化特别是秦早期文化遂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取得一系列... 近百年来的秦文化研究,在经历了20世纪初发端、三四十年代提出概念和八十年代研究兴起的发展过程之后,随着天水地区以毛家坪、大堡子山为代表的一批秦人早期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秦文化特别是秦早期文化遂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讨论主要涉及秦文化概念、来源、形成时间、构成和发展及秦文化特点等问题。然而,由于秦人早期历史及其文化的独特性,关于上述问题的讨论还存在不少的争议,而争议过程又推动秦文化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化 秦早期文化 秦文化研究
下载PDF
关陇文化与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建设 被引量:2
18
作者 霍志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6-89,共4页
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地处"关天经济区"的地方高校立足关陇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是重视学生个体成长、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传承、创新关... 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地处"关天经济区"的地方高校立足关陇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是重视学生个体成长、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传承、创新关陇文化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陇文化 地方高校 校本课程
下载PDF
保安族传统服饰文化及其民族心理表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粮才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82-86,共5页
保安族服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保安族从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过渡的特点,包含着保安族对伊斯兰教的浓厚信仰,既是保安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保安族民族心理的体现。
关键词 关键词 保安族 服饰文化 民族心理
下载PDF
《陇右史地论稿》述评
20
作者 晏波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26-128,共3页
今年年初,苏海洋老师将他的《陇右历史地理论稿》(以下简称《论稿》)一书的样稿拿给我,希望提一些参考意见.时至今日,该书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尽管我的专业也是历史地理,但是作为一个出陕入甘的移民,对甘肃包括陇右的... 今年年初,苏海洋老师将他的《陇右历史地理论稿》(以下简称《论稿》)一书的样稿拿给我,希望提一些参考意见.时至今日,该书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尽管我的专业也是历史地理,但是作为一个出陕入甘的移民,对甘肃包括陇右的一些历史地理问题并不熟悉.因此,这里发表的一孔之见,难免有不足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 述评 科学出版社 出版发行 海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