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登本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12期2169-2172,共4页
中医基础理论必须“归真”的当头棒喝,主要针对了其理论学科中的概念内涵界定,理论发展与实验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中医学科今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现状 归真 对策
下载PDF
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登本 孙理军 +4 位作者 张景明 李翠娟 乔文彪 阴小爱 王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41-146,148,共7页
中西医学是发生地域和文化背景均有很大差异的两个医学知识体系,两者之所以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都相同的情况下,其理论缺乏通约性,是中西医学相互之间都存在着“文化缺失”以及由此形成了“文化鸿沟”而致。解剖学在... 中西医学是发生地域和文化背景均有很大差异的两个医学知识体系,两者之所以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都相同的情况下,其理论缺乏通约性,是中西医学相互之间都存在着“文化缺失”以及由此形成了“文化鸿沟”而致。解剖学在中西医理论建构中作用及意义的差异;哲学在中西医理论构建中作用及意义的差异;思维方法在中西医理论建构中作用及意义的差异;中西医学评价体系的差异等等,都是两者存在的最为显著的“文化鸿沟”。因此中医学的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在中医理论及其原则的指导下,合理、客观、实事求是地运用现代实验研究方法及其评价体系;以临床实践为出发点和指归,运用临床研究的思路对中医理论进行探讨才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现代医学 文化差异 中医现代化
下载PDF
《黄帝内经》以实践为基础构建其医学理论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登本 孙理军 李翠娟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8期1410-1417,共8页
实践方法是所有学科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手段。同样,实践贯穿于《内经》医学理论全过程的各个层面,是《内经》医学理论发生的起点,也是《内经》医学理论必然的旨归。《内经》以解剖实践为起点,结合对生命现象的观察、体验、临... 实践方法是所有学科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手段。同样,实践贯穿于《内经》医学理论全过程的各个层面,是《内经》医学理论发生的起点,也是《内经》医学理论必然的旨归。《内经》以解剖实践为起点,结合对生命现象的观察、体验、临床实践知识的积累、反复的临床验证,在精气-阴阳-五行哲学背景影响下,运用以表知里、以我知彼、取象类比思维方法逐渐形成相关的医学概念并构建了中医相关的理论。如通过实践发现并确定人体主要生命指征、探求生命奥秘、治病规律及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实践 理论构建
下载PDF
治则治法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登本 孙理军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治则治法理论形成于《黄帝内经》 ,历代医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其中张仲景、“金元四大家”及明清时期共有三次大的跨越式发展。现阶段的研究虽有传统的理论研究、临床实践研究及实验室研究三种方式 ,但仍应以临床研究作为这一领域... 治则治法理论形成于《黄帝内经》 ,历代医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其中张仲景、“金元四大家”及明清时期共有三次大的跨越式发展。现阶段的研究虽有传统的理论研究、临床实践研究及实验室研究三种方式 ,但仍应以临床研究作为这一领域研究的主体和核心。实验研究还有许多有待完善和修正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则治法 发展沿革 现状
下载PDF
论阴阳理论在《黄帝内经》建构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登本 孙理军 李翠娟 《河南中医》 2006年第7期1-6,共6页
阴阳理论是研究阴阳的概念内涵及其变化规律,用以解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认识宇宙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黄帝内经》在构建其医学理论时,运用了阴阳这一哲学概念及相关理论,用于揭示与人体... 阴阳理论是研究阴阳的概念内涵及其变化规律,用以解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认识宇宙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黄帝内经》在构建其医学理论时,运用了阴阳这一哲学概念及相关理论,用于揭示与人体生命相关事物或生命活动本身的奥秘,形成了独特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模式,并渗透于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医学的所有领域和各个层面,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理论 《黄帝内经》 理论建构
下载PDF
论五行理论在《黄帝内经》建构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登本 孙理军 李翠娟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3-18,共6页
五行理论是研究五行的概念内涵、特性、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及其相互关系,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之间广泛联系的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认识宇宙万物相互联系,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黄帝内经》在构建其医学理论时,运用了五行这一... 五行理论是研究五行的概念内涵、特性、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及其相互关系,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之间广泛联系的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认识宇宙万物相互联系,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黄帝内经》在构建其医学理论时,运用了五行这一哲学概念及相关理论来阐述与人体生命相关事物或生命活动本身的奥秘、构建医学理论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全面地运用于说明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等医学问题,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理论 黄帝内经 中医理论建构
下载PDF
《黄帝内经》六淫理论的发生及其意义(1)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登本 孙理军 李翠娟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11期1981-1982,共2页
《内经》在对气候现象、物候现象的直观观察,结合人们生活的切身体验,对病证反复临床验证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系统思维(取象比类、司外揣内、形象思维等)方法,逐渐形成以风、寒、暑、湿、燥、热(火)六气原型作为病因名称及其相关理论,... 《内经》在对气候现象、物候现象的直观观察,结合人们生活的切身体验,对病证反复临床验证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系统思维(取象比类、司外揣内、形象思维等)方法,逐渐形成以风、寒、暑、湿、燥、热(火)六气原型作为病因名称及其相关理论,从而奠定了六淫病因理论,并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六淫 发生学
下载PDF
“肾主骨”理论的发生及其意义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登本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9,11,共6页
“肾主骨”结论是《内经》总结了当时多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对肾及肾—膀胱—“溺孔”、“茎垂”肾结构延伸等解剖关系的发现为事实依据,结合“近取诸身”的排尿、生殖活动的切身体验,确立了“肾合膀胱”对水液代谢的调控,从“茎垂”之... “肾主骨”结论是《内经》总结了当时多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对肾及肾—膀胱—“溺孔”、“茎垂”肾结构延伸等解剖关系的发现为事实依据,结合“近取诸身”的排尿、生殖活动的切身体验,确立了“肾合膀胱”对水液代谢的调控,从“茎垂”之端“溺孔”泄注之精能延续生命、繁衍后代为事实依据,于是在“水生万物”、“精气为人”的哲学观念参与下,形成了“肾主水”、“肾为水脏”,及“肾藏精”的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肾主骨”的结论。这一结论自此便成为中医骨学的核心理论,并深刻的影响着中医骨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主骨 肾主水 肾藏精
下载PDF
小鼠胸膜间皮细胞培养上清对胸腺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金志甲 张宏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3-545,共3页
目的:研究小鼠胸膜间皮细胞培养上清(MPMS)及参照组小牛胸腺肽(IOT)对胸腺细胞增殖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胸膜组织块直接培养和用胰蛋白酶消化后培养胸膜间皮细胞。于培养的不同时间,取MPMS及IOT对ConA刺激胸腺细胞的增殖,采... 目的:研究小鼠胸膜间皮细胞培养上清(MPMS)及参照组小牛胸腺肽(IOT)对胸腺细胞增殖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胸膜组织块直接培养和用胰蛋白酶消化后培养胸膜间皮细胞。于培养的不同时间,取MPMS及IOT对ConA刺激胸腺细胞的增殖,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结果:直接培养法收集的MPMS-A在以1:1及1:10稀释时,对胸腺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与对照组(培基+胸腺细胞,MT)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收集的培养3 d的MPMS-B,在同样的稀释度时,对小鼠胸腺 细胞的增殖也具有抑制作用(P<0.05)。但培养9 d收集的MPMS-A及培养3 d收集的MPMS-B,均作1:10稀释时,两者对ConA刺激的胸腺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组(MT+ConA)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MPMS对正常胸腺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但对ConA刺激的胸腺细胞的增殖却具有双向作用,1:10稀释时,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培养3 d的MPMS-B作1:10稀释时,表现为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胸膜间皮细胞 胸腺细胞 ^3H—TdR 增殖反应 CONA
下载PDF
《黄帝内经》“数”及“数学”知识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登本 孙理军 李翠娟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10期1783-1788,共6页
数学是研究物质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知识体系。由于生命科学中存在有大量无法用数值表示的非实数性特征,加之古代数学知识还处于初始阶段,所以《内经》在162篇中虽然每篇都涉及到数值问题,但其中除少量情况运用了数的实性特征外,大多... 数学是研究物质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知识体系。由于生命科学中存在有大量无法用数值表示的非实数性特征,加之古代数学知识还处于初始阶段,所以《内经》在162篇中虽然每篇都涉及到数值问题,但其中除少量情况运用了数的实性特征外,大多情况下是继承了《周易》用“象”解释物质世界变化及战国时代“象中有数”的思维方法,来认识物质世界变化,解释相关的医学理论。例如运用数学语言和思维方式解释相关的医学理论、应用“数”表达时空,论证脏腑经络的气化功能、以数学模型建构中医理论的框架、运用数学四则运算构建医学理论、运用十进位制创建“同身尺寸度量法”并用其解释脏腑经络等相关知识、应用精确数值和模糊数值的概念来表达医学中的具体问题、应用广义数学中的几何方法来解决针灸取穴的具体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数学 理论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