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中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与环境演变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庞奖励 黄春长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8-453,共6页
通过对周原全新世古土壤和关中新石器文化的研究,认为新石器文化对环境变化有积极的响应。但这种响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其中5800~5000 a B.P.间的以干旱为特征的环境恶化是造成关中仰韶文化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探讨了环境因素在新... 通过对周原全新世古土壤和关中新石器文化的研究,认为新石器文化对环境变化有积极的响应。但这种响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其中5800~5000 a B.P.间的以干旱为特征的环境恶化是造成关中仰韶文化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探讨了环境因素在新石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人类文化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其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新石器文化 环境演变 全新世
下载PDF
古都西安的发展变迁及其与历史文化嬗变之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士光 肖爱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3-89,共7页
西安在从西周初被建为国都迄今300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在其前2000年作为周、秦、汉、唐等16个王朝与政权的都城,对国内外历史与都邑营建均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其后的由唐末至清末的1000年间,虽不再为都,仍是中国西北,乃至西部的重要都会;在... 西安在从西周初被建为国都迄今300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在其前2000年作为周、秦、汉、唐等16个王朝与政权的都城,对国内外历史与都邑营建均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其后的由唐末至清末的1000年间,虽不再为都,仍是中国西北,乃至西部的重要都会;在近100年之民国与共和国时期,经历了向近代化转化,现正向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目标迈进。推进这一历史演变过程的思想、精神要素是内涵丰富传存不绝的中华文化。今后仍需要借重中华文化中保护历史文脉、实现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等理念来建成既具有浓郁历史文化特色,又具有国际化都市品位的新西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都西安 城市形态 城市结构 城市功能 历史文化嬗变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环境下的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久昌 徐象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92,共5页
对西部历史文化名城时空特征和文化特色分析表明,西部34座名城都有其独特历史文化内涵,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环境特色则是创造这些特色的基础和制约条件。随着西部大开发带来的社会经济进步以及由此引发的西部人文和自然环境变化,西... 对西部历史文化名城时空特征和文化特色分析表明,西部34座名城都有其独特历史文化内涵,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环境特色则是创造这些特色的基础和制约条件。随着西部大开发带来的社会经济进步以及由此引发的西部人文和自然环境变化,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工作应当调整思路,树立整体、系统的保护开发观,建立由5个层次构成的完整的保护开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历史文化名城 特征 保护
下载PDF
探析环境变迁、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之关系,推动古都名城研究的深入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士光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8-22,共5页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我国领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延不绝,迄未中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陆续兴起了200多座都城和2000多座各类城市。这些古代都城与城市,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还是展示我国悠远绵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我国领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延不绝,迄未中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陆续兴起了200多座都城和2000多座各类城市。这些古代都城与城市,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还是展示我国悠远绵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同时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大大小小的中心城市,其中不少还被评为各类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时期的都城与城市所在的市镇,除拥有一般行政中心或经济都会所需具备的条件外,它们所拥有的含量丰富、价值连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建筑学以及其他的相关学科如古文献学、古建筑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均承担起了相应的任务,并形成了古都学、名城学等新兴学科。这是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走向繁荣的可喜现象。本刊所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也是历史时期众多古都名城之一,理应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贡献绵薄之力。考虑及此,本刊特自2006年起开设《古都名城研究》专栏,并将它作为本刊的重点和特色栏目,以促进中国古都名城研究为己任,以探索中国古都名城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倾心打造,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古都名城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古都名城研究,繁荣学术,促进交流,为保护和发展古都名城城市遗产,促进古都名城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作为本栏目的首期,本刊特地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先生组织一组笔谈。笔谈的主题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走向”,邀请部分专家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动态和趋向,正在进行中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等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城市地理学 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地理学 都城 文化传承 文化历时性传播 环境变迁
下载PDF
陕西人口史研究的新篇章——《陕西历史人口地理》评介
5
作者 王社教 《唐都学刊》 2003年第1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陕西 人口史研究 书评 薛平拴 陕西历史人口地理
下载PDF
历史时期济南水环境与园林建设关系研究——以泉、湖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保林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0-63,68,共5页
济南号称"泉城",有"七十二名泉",还有大明湖等众多湖泊。较详细地介绍了济南的几个主要的泉及大明湖,叙述了这些泉湖及其园林建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金元时期及明清时期的演变过程,得出了水环境与园林建... 济南号称"泉城",有"七十二名泉",还有大明湖等众多湖泊。较详细地介绍了济南的几个主要的泉及大明湖,叙述了这些泉湖及其园林建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金元时期及明清时期的演变过程,得出了水环境与园林建设有如下关系:水环境直接影响园林的分布变迁;水环境影响到园林建筑风格;园林建设对水环境有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 水环境 园林建设 历史时期 演变过程 关系
下载PDF
区域综合性水利开发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新成果——《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评介
7
作者 权伟 《唐都学刊》 2006年第5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关中平原 水利开发 环境变迁 区域综合 地理学研究 人民出版社
下载PDF
中国西部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时空变化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东海 任志远 +1 位作者 冯雪铭 李双双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5-552,共8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中国西部社会、经济与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社会、经济与生态指数,对西部各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了社会、经济与生态两两之间的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1990-...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中国西部社会、经济与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社会、经济与生态指数,对西部各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了社会、经济与生态两两之间的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1990-2010年,西部各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其中甘肃以东地区经济发展显著,社会水平与经济发展保持平行提高,生态水平基本保持静止,而西南地区生态水平明显高于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生态水平波动大。(2)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发展模式互动趋势明显,社会进步相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短暂滞后性;而生态系统反映较迟钝,生态与社会、生态与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不明显,但与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发展模式一致。(3)中国西部各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均呈增长趋势,说明随时间的推移,各个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度趋于协调发展。但2005年和2010年的协调度增长不明显,个别地区经济生态协调度出现下降趋势,生态水平的下降造成协调度增长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社会-经济-生态 协调发展
下载PDF
陕西扶风黄土台塬全新世成壤环境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宝群 黄春长 李平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通过对陕西扶风全新世黄土剖面的土壤学和地层学研究、磁化率、酸碱度和粒度测定分析,揭示了周原地区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过程。黄土剖面中的埋藏古土壤S0形成于全新世大暖期的温湿环境中,古土壤S0中黄土夹层(Lx)的存在,表明6000aBP前后... 通过对陕西扶风全新世黄土剖面的土壤学和地层学研究、磁化率、酸碱度和粒度测定分析,揭示了周原地区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过程。黄土剖面中的埋藏古土壤S0形成于全新世大暖期的温湿环境中,古土壤S0中黄土夹层(Lx)的存在,表明6000aBP前后季风气候发生转折,在6000~5000aBP出现一个干旱阶段,并使得全新世大暖期分裂成为两个主要的温湿阶段。大约从3100aBP开始,受全球降温过程的影响,季风气候朝向干旱化方向发展,全新世大暖期的成壤作用被黄土堆积所取代。现代表土大约从1500aBP开始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环境演变 季风气候 土壤学 地层学 磁化率 酸碱度 粒度
下载PDF
历史社会地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宏岐 王洪瑞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9-94,共6页
历史社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社会,包括各种社会集团的区域分布、形成过程、空间结构、行为特征、心理差别、社会问题及其时空演变系统。它的根本特性是区域性、时序性、综合性、社会性和阶... 历史社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社会,包括各种社会集团的区域分布、形成过程、空间结构、行为特征、心理差别、社会问题及其时空演变系统。它的根本特性是区域性、时序性、综合性、社会性和阶段性。历史社会地理学来源于历史学、地理学和社会学,是一门综合历史地理学与社会地理学的整合学科。历史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应为历史时期的社区研究、不同区域人群兴衰的地理背景、不同区域人群的空间结构及其时空演变规律、不同区域人群的社会行为和历史时期社会问题的空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 社会地理学
下载PDF
历史时期我国沙尘天气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社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87,共7页
据二十四史《五行志》和《清史稿·灾异志》的有关记载对我国历史时期沙尘天气发生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时间上看 ,我国沙尘天气的发生有愈来愈频繁的趋势 ,而且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沙尘天气发生的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从... 据二十四史《五行志》和《清史稿·灾异志》的有关记载对我国历史时期沙尘天气发生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时间上看 ,我国沙尘天气的发生有愈来愈频繁的趋势 ,而且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沙尘天气发生的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从空间分布上看 ,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是多发区。另外 ,沙尘天气多发区域还存在着明显的位置移动 ,在 10世纪前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 ,10世纪以后则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历史时期我国沙尘天气的发生 ,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人类活动的加剧会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 ,加速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现代气象学 《汉书·五行志》 《清史稿·灾异志》 成因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中国 历史时期
下载PDF
论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社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77,共7页
历史乡村地理是研究历史时期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人口、聚落、文化、资源利用及环境问题的空间变化的学科,是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其研究目的是总结历史时期乡村地域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及与外部地域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 历史乡村地理是研究历史时期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人口、聚落、文化、资源利用及环境问题的空间变化的学科,是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其研究目的是总结历史时期乡村地域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及与外部地域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为现实乡村建设和和谐发展服务。历史乡村地理学既不是一般的部门历史地理学,也不是一般的区域历史地理学,而是一门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历史人文地理学分支。无论从乡村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来说,还是从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历史地理学科的整体建设需要来说,历史乡村地理的研究都必不可少,大有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历史乡村地理学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意义
下载PDF
作为研究方法的历史地理学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社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5-39,共5页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在学科发展史上有过很大改变,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有明显的变化。近年来,许多历史地理研究者开始涉足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控制等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对社会学和历史学的一些研究主题给予历史地理学的解释...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在学科发展史上有过很大改变,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有明显的变化。近年来,许多历史地理研究者开始涉足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控制等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对社会学和历史学的一些研究主题给予历史地理学的解释,而一些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也纷纷涉足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试图从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角度来阐释相关的研究主题。历史地理学已经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已成为观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诸问题的方法论。其原因即在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问题,认识问题的角度是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表述问题的方法是人地关系在时空二维上的发展过程,这三点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人地关系 地理环境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关于西安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GIS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爱玲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9-332,338,共5页
目的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西安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古都西安的国际文化地位。方法采取历史文献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对西安老城区文化遗产资源、遗址和文化价值进行基于GIS的量化分析评... 目的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西安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古都西安的国际文化地位。方法采取历史文献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对西安老城区文化遗产资源、遗址和文化价值进行基于GIS的量化分析评价,同时能及时监控、管理和控制外界急剧或累积的变化对古建筑、古遗址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GIS支持下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并能适时进行监督检查和修改。结论 GIS可以将历史建筑、古遗址等西安老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空间位置数据和属性数据展现在二维电子地图或遥感影像上,实现照片、工程图、文档等多媒体信息的连接。另外,GIS与其他相关技术结合,实现不同学科领域间的沟通,以满足文物保护对多方面学科知识和利用各种不同信息资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老城区 历史文化资源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论历史地理学对推进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士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7-540,共4页
为了提高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理论水平,依据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时空交织、人地关联、文理结合、古今贯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对当前我国古代都城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历史... 为了提高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理论水平,依据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时空交织、人地关联、文理结合、古今贯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对当前我国古代都城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历史地理学在对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中所具有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还论述了历史地理学在古都、古城研究以及在推进古都、古城所在城镇之建设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方面所特具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古都 古城
下载PDF
论虢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久昌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3-29,共7页
In the West Zhou Dynasty and the East Zhou Period,the social economy of ancient Guo State was developed greatly especially in agriculture,handicraft industry and living standard.Advanced manual ion smelting technique,... In the West Zhou Dynasty and the East Zhou Period,the social economy of ancient Guo State was developed greatly especially in agriculture,handicraft industry and living standard.Advanced manual ion smelting technique,carriage culture,bronze culture and jade culture is called the greatest four features in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ncient Guo State.This reflects the standard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at time.The great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the time characteristic and its geography surrou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虢国 社会经济 农业 手工业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交通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环境变迁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春鲜 肖爱玲 《丝绸之路》 2009年第6期81-86,共6页
文章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结合野外调研,研究历史时期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行政变化和交通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下游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研究认为,从细石器时期到汉晋时期,塔里木河下游气候湿润,生态环境比较稳定,人类活动从... 文章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结合野外调研,研究历史时期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行政变化和交通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下游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研究认为,从细石器时期到汉晋时期,塔里木河下游气候湿润,生态环境比较稳定,人类活动从原始经济向汉晋城邦文明稳步演进,对外交通便利,形成塔里木盆地东部重要的鄯善(楼兰)独立王国:东晋以后,气候逐渐变干,下游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枢纽和交通线路被废弃,鄯善国消亡,塔里木河下游绿洲成为封闭的游牧区:18世纪中期以后,下游绿洲归属吐鲁番政区管辖,对外联系再次畅通,是因为这一时期气候湿润:19世纪末期,气候变化剧烈,再次变干,塔里木河下游与吐鲁番之间的政治、交通联系中断,开始属于塔里木河流域的上一级行政区管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政区 交通 历史环境变迁
下载PDF
历史地理学研究与西部大开发
18
作者 朱士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1,共7页
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萌生于 2 0世纪 30年代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 ,通过老、中、青三代学人的不懈努力 ,针对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为当今国家作出西部大开发决策提供了史实依据与理论支持。在新世纪... 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萌生于 2 0世纪 30年代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 ,通过老、中、青三代学人的不懈努力 ,针对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为当今国家作出西部大开发决策提供了史实依据与理论支持。在新世纪国家大力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势下 ,历史地理学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只有充分发挥历史地理学科文理兼通、时空交织以及可以更好地做到以古鉴今、为世所用的特点与优势 ,更好地充实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更自觉地借鉴应用新的研究手段 ,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学科协作 ,走综合研究的道路 ,才能既推动历史地理学科与时俱进 ,获得新的发展 ,又能对西部大开发的宏伟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研究 西部大开发 综合治理 中国 学科建设 理论体系 研究手段 西北地区 地理环境
下载PDF
试谈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的更新
19
作者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9-21,共3页
随着经济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历史地理学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不断扩大和深化,传统的历史学和地理学研究方法凸现出局限性。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在科学哲学和系统科学的指导下,运用最新科技手段,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 随着经济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历史地理学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不断扩大和深化,传统的历史学和地理学研究方法凸现出局限性。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在科学哲学和系统科学的指导下,运用最新科技手段,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历史地理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研究方法
下载PDF
近代鄂尔多斯地区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以伊克昭盟畜产品的商品化为中心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铮 程森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375-378,共4页
近代以来,伊克昭盟的畜牧业发展迅速,随着旅蒙商不断的往来贸易,该地区的畜产品——主要是皮毛备受关注,其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渗入,对蒙地的商贸活动影响较大,在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干预中,在法律条文的保护... 近代以来,伊克昭盟的畜牧业发展迅速,随着旅蒙商不断的往来贸易,该地区的畜产品——主要是皮毛备受关注,其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渗入,对蒙地的商贸活动影响较大,在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干预中,在法律条文的保护下,这种以皮毛行为主的商贸市场呈现繁荣的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克昭盟 畜产品 商品化 旅蒙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