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唐史研究的新贡献——读《唐都学刊·汉唐研究》(史学卷)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文玉 《唐都学刊》 2009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唐史研究 史学界 汉唐 学刊 西安地区 中国古代史 文化中心 唐帝国
下载PDF
对唐史研究的重要贡献──《昭陵碑石》评介
2
作者 牛致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17-118,共2页
对唐史研究的重要贡献──《昭陵碑石》评介牛致功1993年12月,三秦出版社出版了《昭陵碑石》一书。这部巨著,共有图片180余幅,文字约40余万字,计260页。是由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主任吴钢同志主编,昭陵博物馆张沛同... 对唐史研究的重要贡献──《昭陵碑石》评介牛致功1993年12月,三秦出版社出版了《昭陵碑石》一书。这部巨著,共有图片180余幅,文字约40余万字,计260页。是由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主任吴钢同志主编,昭陵博物馆张沛同志编著的。该书的出版,是对唐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史研究 重要贡献 墓志铭 碑石 两《唐书》 文献资料 碑文 编著者 《旧唐书》 博物馆
下载PDF
唐代社会开放的特点与历史局限 被引量:8
3
作者 杜文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60,共3页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开放与兴盛是唐代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唐史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唐史学会与河北学刊杂志社联合组织了这组专题讨论...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开放与兴盛是唐代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唐史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唐史学会与河北学刊杂志社联合组织了这组专题讨论。通过回视唐代的开放与兴盛,可以发现,唐代的开放首先源于开放的大民族的观念,唐时已经不隔华夷,这种初步形成的"华夷一家"观念,不仅超越了前人,对后世的华夷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在丝绸之路上流动着的不仅是物质资料,还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也就是说,既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又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地吸收外来文化。第三,唐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册封制度和羁縻府州制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和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相反,当国内发生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社会动荡,或晚唐政治极端腐败之时,唐代的开放则处于停滞的状态。从今天看来,唐代的开放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留给后人许多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唐代对外开放中的许多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深入审思,从历史得到的经验是,只有全面而持久的开放,才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开放 历史局限 唐代 社会系统 优秀文化 开放政策 信息交换 物质能量
下载PDF
唐五代赐姓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凤翔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2-26,共5页
赐姓是姓氏的主要来源之一 ,是古代统治者用以维护和加强统治的重要手段。唐五代赐姓规模大 ,范围广 。
关键词 唐五代 赐姓 姓氏文化 统治手段 国姓 恶姓 专制制度
下载PDF
唐代的史学与佛教
5
作者 牛致功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75-82,共8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唐代的史学与佛教密切相关:由于佛教的盛行,增加了与佛教有关的史籍,丰富了史书的内容,影响了人们的历史观。这正是唐代史学的特点之一。
关键词 唐代史学 唐代佛教 佛教史籍
下载PDF
唐代羁縻府州与中央关系初探 被引量:8
6
作者 马驰 马文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8-142,177,共6页
唐代的羁縻府州与中央关系可概括为三方面:一、都督、刺史可世袭,但须得中央册封认可;二、在土地、军队、赋税等方面有高度自治性权力,同时又受到边州都督、都护押领,接受汉官参治、奉唐正朔、混一车书等,尊重并接受中央之正统领... 唐代的羁縻府州与中央关系可概括为三方面:一、都督、刺史可世袭,但须得中央册封认可;二、在土地、军队、赋税等方面有高度自治性权力,同时又受到边州都督、都护押领,接受汉官参治、奉唐正朔、混一车书等,尊重并接受中央之正统领导;三、向中央履行充质、入觐、纳贡、捍边、征讨等封建义务,中央则优其礼遇,宠以恩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羁縻府州 中央
下载PDF
论唐玄宗与道教 被引量:14
7
作者 薛平拴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83-89,共7页
唐玄宗在位时,推行了大力扶植道教的政策。这一政策表现在:极力提高道教有关人物的政治地位;尊崇道教经典;优待道士、女冠;广交道士,对其深加礼遇;广兴道观庙宇,屡度道士,遍封灵山仙迹;迷恋于“长生术”等各种道术。玄宗神化老子,扶植道... 唐玄宗在位时,推行了大力扶植道教的政策。这一政策表现在:极力提高道教有关人物的政治地位;尊崇道教经典;优待道士、女冠;广交道士,对其深加礼遇;广兴道观庙宇,屡度道士,遍封灵山仙迹;迷恋于“长生术”等各种道术。玄宗神化老子,扶植道教,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并认为道教具有“惩恶劝善”、“训导氓黎”等妙用。这些都是他扶植道教的主要原因。在他和他的道教政策影响下,道教势力空前发展,官僚士大夫乃至妃嫔公主等崇尚道教之风盛极一时,神仙怪异之风十分猖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宗 道教政策 以道化人 惩恶劝善 迷恋道术 崇道教之风 怪异之风
下载PDF
唐代内诸司使考略 被引量:27
8
作者 杜文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35,174,共10页
对唐代内请司使系统中的牛羊使、武德使、仗内使、内坊使、酒坊使、鸡坊使、辟仗使、洛苑使、两街功德使等的设置、职能、沿袭诸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考述。同时,还对已有的唐代内诸司使研究中存在的某些疏漏和讹误,也进行了补充研究,... 对唐代内请司使系统中的牛羊使、武德使、仗内使、内坊使、酒坊使、鸡坊使、辟仗使、洛苑使、两街功德使等的设置、职能、沿袭诸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考述。同时,还对已有的唐代内诸司使研究中存在的某些疏漏和讹误,也进行了补充研究,重点对一些使职职能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纠其讹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内诸司使 《记室备要》
下载PDF
唐代宦官世家考述 被引量:22
9
作者 杜文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8-85,176,共9页
唐自中叶以后,宦官专权之局愈演愈烈,宦官世家大量出现。上层宦官通过提携子弟,援引亲族,世代把持内(外)廷的某些要职,形成不少绵亘数十年乃至百年的宦官家族。受其影响,唐末五代养子之风普遍盛行,构成了这一时期封建政治的一... 唐自中叶以后,宦官专权之局愈演愈烈,宦官世家大量出现。上层宦官通过提携子弟,援引亲族,世代把持内(外)廷的某些要职,形成不少绵亘数十年乃至百年的宦官家族。受其影响,唐末五代养子之风普遍盛行,构成了这一时期封建政治的一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宦官世家 养子制度 专权擅政
下载PDF
唐代关中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薛平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4-120,共7页
唐代关中地震活动的活跃期和稳定期基本上是交替出现的。风灾、水灾和旱灾的发生则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其中风灾在农历六月份发生频率最高;旱灾则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而水灾绝大多数集中在秋季,尤以农历八月最为频繁。从其总体趋... 唐代关中地震活动的活跃期和稳定期基本上是交替出现的。风灾、水灾和旱灾的发生则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其中风灾在农历六月份发生频率最高;旱灾则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而水灾绝大多数集中在秋季,尤以农历八月最为频繁。从其总体趋势看,唐后期风灾和水灾的发生频率均比前期高一倍。另外,自然灾害的阶段性特征也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自然环境 关中环境变迁 自然灾害
下载PDF
刘肃与《大唐新语》 被引量:5
11
作者 牛致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3-31,共9页
《大唐新语》是唐人刘肃所撰。这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自宋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视其为杂史类,《宋史·艺文志》列其为别史类,《四库全书》则列其为子部小说家类。当代... 《大唐新语》是唐人刘肃所撰。这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自宋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视其为杂史类,《宋史·艺文志》列其为别史类,《四库全书》则列其为子部小说家类。当代有的学者称其为《历史琐闻类的笔记》。认识上的不一致,正说明该书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新语 艺文志 司马迁 唐太宗 统治者 直斋书录解题 武则天 新唐书 四库全书总目 旧唐书
下载PDF
唐代妒妇述论 被引量:9
12
作者 牛志平 《人文杂志》 1987年第3期92-97,共6页
中国历来以妒为女子恶德,在古代文献中关于妒妇的记载甚多。所谓妒妇,盖专指妒忌丈夫纳妾嫖妓的妇女。这是封建制度下产生的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早在先秦的史传文学中,已有关于妒妇的记载。秦汉以后,妒妇的记载逐渐增多,如《汉书》... 中国历来以妒为女子恶德,在古代文献中关于妒妇的记载甚多。所谓妒妇,盖专指妒忌丈夫纳妾嫖妓的妇女。这是封建制度下产生的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早在先秦的史传文学中,已有关于妒妇的记载。秦汉以后,妒妇的记载逐渐增多,如《汉书》、《魏志》等正史中所记汉高祖吕后和袁绍妻刘氏妒忌、残忍的史实等,南朝宋明帝曾处死诸臣妻中的妒妇,并命虞通之著《妒妇记》,萧梁张缵又作《妒妇赋》,渲染妒妇之凶残。本文拟就唐代妒妇的情状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作一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妒妇 述论 丈夫 妒悍 朝野佥载 女子 男子 妒忌心 上官仪 女奴
下载PDF
唐代的廊下食与公厨 被引量:6
13
作者 拜根兴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98-102,共5页
廊下食,又名廊餐、廊食、常食;公厨,又称官厨,指朝廷各部寺监及地方州那衙门自设的食堂,二者均是唐政府为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提高官吏责任心的一种优崇措施。因史料散乱,史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还甚为薄弱,本文力足搜求散见各处... 廊下食,又名廊餐、廊食、常食;公厨,又称官厨,指朝廷各部寺监及地方州那衙门自设的食堂,二者均是唐政府为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提高官吏责任心的一种优崇措施。因史料散乱,史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还甚为薄弱,本文力足搜求散见各处的史料,对唐代廊下食与公厨的沿革、作用、食料来源诸问题试作探讨,以期使该问题的研究更进一步,并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会要》 全唐文 御史台 《旧唐书》 百官 《册府元龟》 唐中后期 唐廷 礼仪规范 御史中丞
下载PDF
唐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评估——与秦晖同志商榷 被引量:5
14
作者 薛平拴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59-71,共13页
秦晖同志撰文认为,从货币制度、国家财政、城市职能、生产领域、经济运行机制与运行规律等方面考察,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都比汉代相差很远。此说不符合汉唐历史实际,难以成立。从货币发行量、货币制度、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等方面... 秦晖同志撰文认为,从货币制度、国家财政、城市职能、生产领域、经济运行机制与运行规律等方面考察,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都比汉代相差很远。此说不符合汉唐历史实际,难以成立。从货币发行量、货币制度、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等方面看,唐代货币关系绝不比汉代逊色,且有明显发展;从唐代国家财政收支构成看,货币所占比重明显高于汉代;唐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农民经济的商品化程度,均明显超过汉代;汉代根本不存在“平均利润率”,唐代市场机制与汉代并无质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唐代 商品经济水平 货币 赋税 平均利润率 商品生产率
下载PDF
唐末五代时期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及特点 被引量:6
15
作者 杜文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7,共7页
有唐一代西北地区地缘政治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黄巢被镇压以来,政治重心向东转移,西北地缘政治地位开始下降,而不是通常认为始于唐朝的灭亡。在五代十国时期,西北地区在屏障中原,维持中西贸易,联系西北诸族,保持册封体系以及... 有唐一代西北地区地缘政治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黄巢被镇压以来,政治重心向东转移,西北地缘政治地位开始下降,而不是通常认为始于唐朝的灭亡。在五代十国时期,西北地区在屏障中原,维持中西贸易,联系西北诸族,保持册封体系以及提供大量战马方面,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一历史时期西北地区仍然具有较重要的地缘意义。本文还探讨了导致中国政治重心由西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地缘政治 地缘经济 地缘文化
下载PDF
唐代道教徒养生饮食述论 被引量:4
16
作者 拜根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7-113,共7页
服饵、辟谷、绝粒,最终实现升仙的愿望,这是道教徒终生梦寐以求的事情。对于一般的道教徒,他们既要修行道性,又要为愿望的实现维系生命,必不可少的饮食散见于《全唐诗》、《太平广记》和其他史籍的史料记载中。
关键词 唐代 道教徒 养生
下载PDF
中晚唐“钱重物轻”试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平拴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61-67,共7页
中唐以后出现的“钱重物轻”现象,与建中初年改行两税法密切相关,不是社会生产发展、产品增加的结果。中唐以后,铸币成本提高,货币材料(铜)升值,引起货币本身价值升高,商品价格下跌。同时,由于货币积藏、销铸货币为器物现象严重,致使大... 中唐以后出现的“钱重物轻”现象,与建中初年改行两税法密切相关,不是社会生产发展、产品增加的结果。中唐以后,铸币成本提高,货币材料(铜)升值,引起货币本身价值升高,商品价格下跌。同时,由于货币积藏、销铸货币为器物现象严重,致使大量货币成为贮藏货币或不复存在,加之唐后期货币发行规模大幅度缩减,而货币需求却急剧增加,从而导致货币供需矛盾加剧,通货紧缩局面日趋严重,所以货币价值不断升高,商品价格也就随之日益下跌。“钱重物轻”现象使广大农民深受其害,并加剧了弃农经商之风的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唐 钱盗物轻 两税法 货币价值 货币流通 弃农经商
下载PDF
唐代宦官的文化素质与思维观念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文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44-48,共5页
唐代庞大的内诸司使系统与内侍省中的许多职事都需要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宦官充任,客观现实要求宦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宦官获得文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一、以所谓“良胄”身份入宫的宦官和诸道进献的阉儿,在入宫前已受到良好的... 唐代庞大的内诸司使系统与内侍省中的许多职事都需要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宦官充任,客观现实要求宦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宦官获得文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一、以所谓“良胄”身份入宫的宦官和诸道进献的阉儿,在入宫前已受到良好的教育。二、部分宦官通过内廷教育机构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三、唐代教育比较普及,使得部分来自庶民家庭的阉儿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宦官的皇室家奴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宦官 文化素质 道德观念 思想修养
下载PDF
南唐六军与侍卫诸军考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文玉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4期29-35,共7页
关键词 《南唐书》 禁军 神武军 归义军 《资治通鉴》 中原王朝 节度使 《十国春秋》 全唐文 墓志铭
下载PDF
唐代商人经营方式的若干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平拴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2期99-103,共5页
唐代商人经营方式的若干变化薛平拴商人经营方式的演变和发展,是历史发展诸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交通等状况都有密切关系,而这种变化和演变又必然反过来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商人经营方式... 唐代商人经营方式的若干变化薛平拴商人经营方式的演变和发展,是历史发展诸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交通等状况都有密切关系,而这种变化和演变又必然反过来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商人经营方式的变化很有必要.本文试就唐代商人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商人 经营方式 《太平广记》 舟船 全唐文 从事贸易 水路交通 造船业 南方地区 进奏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