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经济与民主发展关系研究
1
作者 王伟勤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3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民主发展 民主政治 社会自治 市场规则
下载PDF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思想浅析
2
作者 梁彦新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1年第3期6-7,共2页
政治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人类政治发展的进程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向前推进的。其推动的主导社会力量是在当时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方向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邓小平的政治发... 政治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人类政治发展的进程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向前推进的。其推动的主导社会力量是在当时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方向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邓小平的政治发展思想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形成的。他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动力、原则、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全面论述成了他这一思想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发展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发展方向 民主政治 阶级 邓小平 人民 思想 重要任务 人类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政绩观
3
作者 武永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20,共4页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从马克思主义视阈探索了政绩的核心内容、考核的依据、构建政绩的要求和应避免的误区,形成了中国化的政绩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政绩观,对于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从马克思主义视阈探索了政绩的核心内容、考核的依据、构建政绩的要求和应避免的误区,形成了中国化的政绩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政绩观,对于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 政绩观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发生与推进
4
作者 刘力波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6年第4期30-33,共4页
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民族精神现代化问题的发生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与逻辑联系,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和现代民族精神的构建互为动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客观上为民族精神发挥... 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民族精神现代化问题的发生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与逻辑联系,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和现代民族精神的构建互为动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客观上为民族精神发挥作用提供了历史机遇,现代化的目标必然包括民族精神本身的现代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着眼于现代化,落脚于人的现代化,对于民族精神功能现代化的宣传及其运用必须理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精神 现代化
下载PDF
邓小平对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世界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邓小平现代化理论
5
作者 刘涛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年第1期29-31,共3页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早年的出国留学、后来的出国访问,使他对外国有着切身的感受;革命过程的锤炼、建设过程的探索与曲折,使他对中国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一生“三落三起”,他对中国追...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早年的出国留学、后来的出国访问,使他对外国有着切身的感受;革命过程的锤炼、建设过程的探索与曲折,使他对中国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一生“三落三起”,他对中国追求现代化的探索、对世界现代化理论进行批判、借鉴和吸收,在构思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现代化 出国访问 中国现代化 新局面 开创 中国社会主义 丰富 人生阅历 早年 批判
下载PDF
孙中山与毛泽东变中国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的理论比较
6
作者 刘玲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4年第1期29-33,共5页
中国主动现代化的两种形态:现代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社会转型,一般地说,依据实现变迁或转型的推力的不同来把现代化分为“内发型”和“外发型”两种类型。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伴随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开始把... 中国主动现代化的两种形态:现代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社会转型,一般地说,依据实现变迁或转型的推力的不同来把现代化分为“内发型”和“外发型”两种类型。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伴随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开始把中国挤进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但这种现代化因其外发型的特征而呈现出一种被动社会现代化的状态,这种状态使中国被帝国主义所控制,陷入了贫困、落后和受辱的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毛泽东 中国 被动现代化 主动现代化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世纪的行动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7
作者 全燕黎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3年第2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小康社会 国民经济 三个代表
下载PDF
论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在土地问题上的失误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佳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年第4期37-39,共3页
土地革命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始终都是想依靠国民党及其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来执行土地革命政策.由于国民党与共产国际在对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分歧,因此共产国际的想法始终没有实现... 土地革命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始终都是想依靠国民党及其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来执行土地革命政策.由于国民党与共产国际在对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分歧,因此共产国际的想法始终没有实现.对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土地问题这一过程进行疏理,指出其失误并分析其原因,对于认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 共产国际 土地问题
下载PDF
静因之道——《管子》哲学意蕴透析
9
作者 陈卓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3年第3期47-49,共3页
本文对<管子>之静因之道从不同层面进行剖析.名实相符、'以形务名'是静因之道的认识论基础;虚心应物反映了静因之道的哲学特征;'内德'强调人内心的定静修持;内聚乃为内德之泉源,而内德与儒家的礼、义和法家的法... 本文对<管子>之静因之道从不同层面进行剖析.名实相符、'以形务名'是静因之道的认识论基础;虚心应物反映了静因之道的哲学特征;'内德'强调人内心的定静修持;内聚乃为内德之泉源,而内德与儒家的礼、义和法家的法、权又是内在贯通的.静因之道既是认识论,又反映了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哲学意蕴 “静因之道” 中国 哲学史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及其现实启示
10
作者 蔡克文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3年第4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小康社会思想 国民收入 农民收入 工农业产品 经济结构
下载PDF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1
作者 辛志军 《当代教师教育》 2006年第S1期31-33,共3页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不仅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新中国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重新学习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的新...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不仅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新中国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重新学习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颇有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社会论 意义
原文传递
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要继续保持先进性
12
作者 孙瑜 《当代教师教育》 2005年第S1期77-79,共3页
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石,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表率作用来体现。共产党员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才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员 先进性
原文传递
浅论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基础的扩大和巩固
13
作者 杨延冰 《当代教师教育》 2004年第S1期175-176,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变革,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社会阶层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为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加强党的廉政建设,发展党内民主以及将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 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变革,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社会阶层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为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加强党的廉政建设,发展党内民主以及将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新变化 群众基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