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文士人格与“二十四友”的附势心态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振龙 《唐都学刊》 2000年第4期63-66,共4页
传统文士在春秋战国崛起时 ,对道与势的态度经历了由对道的恪守到对势的依附的转轨过程。汉以后 ,由于儒术的强化、引导、依附权势成为传统文士人格的普遍特征。“二十四友”的附势心态就是这种特征在西晋政治、文化背景下的自然显现。... 传统文士在春秋战国崛起时 ,对道与势的态度经历了由对道的恪守到对势的依附的转轨过程。汉以后 ,由于儒术的强化、引导、依附权势成为传统文士人格的普遍特征。“二十四友”的附势心态就是这种特征在西晋政治、文化背景下的自然显现。与文学史上其它文士集团相比 ,“二十四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士 人格 附势心态 二十四友 西晋
全文增补中
荣格的无意识、原型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反映论 被引量:2
2
作者 祝菊贤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16-20,共5页
荣格的无意识原型理论从反映主体的内在精神背景和心理特征方面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反映论。他的集体无意识来自人类祖先的生活经验,对时代精神具有积极的补偿作用。人类这种能独立感知、预测外界事物的无意识心理在艺术创作中扮演... 荣格的无意识原型理论从反映主体的内在精神背景和心理特征方面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反映论。他的集体无意识来自人类祖先的生活经验,对时代精神具有积极的补偿作用。人类这种能独立感知、预测外界事物的无意识心理在艺术创作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完美的艺术应是意识与无意识的融合。如果把艺术的源泉看作对封闭的原始经验的挖掘,则会切断艺术与时代及社会生活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 原型理论 马克思主义 艺术反映论
下载PDF
元和五大贬谪诗人生命沉沦初考
3
作者 尚永亮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86-89,共4页
元和五大贬谪诗人生命沉沦初考尚永亮作为中唐元和时代的五大诗人,韩愈、柳宋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均数遭贬谪厄运,其生命无不在沉沦中经磨历劫。从踏上贬途到初至贬所再到长久谪居,可谓其生命沉沦的三大阶段。为篇幅所限,这里... 元和五大贬谪诗人生命沉沦初考尚永亮作为中唐元和时代的五大诗人,韩愈、柳宋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均数遭贬谪厄运,其生命无不在沉沦中经磨历劫。从踏上贬途到初至贬所再到长久谪居,可谓其生命沉沦的三大阶段。为篇幅所限,这里仅就其第一阶段,亦即在严诏催迫和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沉沦 贬谪诗 柳宗元 刘禹锡 韩愈 文化内涵 元和十年 居易 陕西师范大学 左降官
下载PDF
庄子心理模式初探
4
作者 许兴宝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51-56,共6页
庄子的心理模式与常人有相似之处,即具有恐惧、忧患、屈服与文饰、超越和怀疑之心。但是,庄子以变幻莫测的方式将其呈现在世人面前,给人以神秘的感觉。庄子正是利用神秘有效地提高了道家的地位。同时,由于庄子处于极端情境之中,其... 庄子的心理模式与常人有相似之处,即具有恐惧、忧患、屈服与文饰、超越和怀疑之心。但是,庄子以变幻莫测的方式将其呈现在世人面前,给人以神秘的感觉。庄子正是利用神秘有效地提高了道家的地位。同时,由于庄子处于极端情境之中,其心理模式又是变态的。这是认识《庄子》复杂性的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心理模式 社会 文章
下载PDF
从叙事方式看唐人小说对史传传统的内在超越
5
作者 李钊平 《河池师专学报》 1997年第4期48-52,共5页
享有盛誉的唐人小说是在对中国古代主流叙事文体──史传及其传统的继承与内在超越中繁盛起来的。唐人小说借鉴史传叙事方式,又特别发展了第三人称限知叙事,创造了第一人称限知叙事,运用视角转换、倒叙、插叙大大提高表现力,迈出了... 享有盛誉的唐人小说是在对中国古代主流叙事文体──史传及其传统的继承与内在超越中繁盛起来的。唐人小说借鉴史传叙事方式,又特别发展了第三人称限知叙事,创造了第一人称限知叙事,运用视角转换、倒叙、插叙大大提高表现力,迈出了小说文体独立历程中极其重要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小说 史传 叙事方式 中国古代
下载PDF
从实录简要到幻设铺阵:-论唐人小说对史传传统的内在超越
6
作者 李钊平 《钦州师专钦州教院学报》 1997年第2期39-43,63,共6页
在长期大量纪传体史撰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规范出现甚早,刘知儿《史通》的问世标志史传传统正式确立。唐人小说从中土极盛的主流叙事文体-史传及其传统中受惠良多,而其特出之处是同时实现对史传统的内在超越。就表现方法而言,无论是本... 在长期大量纪传体史撰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规范出现甚早,刘知儿《史通》的问世标志史传传统正式确立。唐人小说从中土极盛的主流叙事文体-史传及其传统中受惠良多,而其特出之处是同时实现对史传统的内在超越。就表现方法而言,无论是本就虚诞无稽的神怪梦幻,还是俗世业已或超可能发生的事件,唐人小说都已不再拘囿于实录简要的史传家法,而是展开丰富奇瑰想象,精雕细刻、营造几何乱真的“第二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小说 史传传统 表现方法 叙事文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