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时期崤函古道区域城镇发展初步研究
1
作者 赵阳阳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16,共8页
城镇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便利的交通条件的是城镇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崤函古道位于黄河三门峡河段南岸崤山之中,是沟通长安与洛阳两大古都东西干道上枢纽路段,是东西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持续不断东西之间的... 城镇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便利的交通条件的是城镇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崤函古道位于黄河三门峡河段南岸崤山之中,是沟通长安与洛阳两大古都东西干道上枢纽路段,是东西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持续不断东西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直接促进沿线一批城镇的兴起与发展。城镇保障了东西大道的畅通,东西大道又带来了城镇的繁荣。随着古代政治格局的转变和近代新型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崤函古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对沿线城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深入研究这一区域城镇体系发展历程,有助于为当今城镇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区域 城镇发展
下载PDF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的农业化及其自然与人文原因
2
作者 卜风贤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西北地区农牧生产关系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并显示出农牧融合的趋势性特征。在早期原始农业阶段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并非定居农业,而是具有典型的游农性质。完全定居农业的出现才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直接结果。此后西北地区农牧分化日... 西北地区农牧生产关系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并显示出农牧融合的趋势性特征。在早期原始农业阶段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并非定居农业,而是具有典型的游农性质。完全定居农业的出现才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直接结果。此后西北地区农牧分化日渐明显,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在不同农业生产环境条件下形成典型农区和牧区的地域空间。但因农业生产具备较为优越的产业比较优势,西北地区逐步走上农业化发展道路,以农代牧成为区域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最终形成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产业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牧关系 农业化 历史变迁
下载PDF
回族“脚户”与清朝至民国河州商业市场的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强 苏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115-121,共7页
河州是清至民国时期我国西北著名的民族聚居区和商业中心,从唐宋开始,这里就以茶马贸易而名噪海内,明代更繁荣。入清以后,回族"脚户"的兴起更加带动了商贸的发展,使河州成为当时甘、青、藏边区中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与商业市场,... 河州是清至民国时期我国西北著名的民族聚居区和商业中心,从唐宋开始,这里就以茶马贸易而名噪海内,明代更繁荣。入清以后,回族"脚户"的兴起更加带动了商贸的发展,使河州成为当时甘、青、藏边区中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与商业市场,并成为推动清至民国河州商路沿线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至民国 回族 河州 脚户 市场
下载PDF
嘉靖《河州志》所见明代河州社会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淮东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53-58,共6页
嘉靖《河州志》是河州历史上第一部地方志文献,此志对于研究明代河州社会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明代河州社会是一个以儒学教化为基础的,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社会。该社会由多民族构成,经济以农业为主,辅以畜牧业、手工业等,是西北地... 嘉靖《河州志》是河州历史上第一部地方志文献,此志对于研究明代河州社会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明代河州社会是一个以儒学教化为基础的,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社会。该社会由多民族构成,经济以农业为主,辅以畜牧业、手工业等,是西北地区典型的移民社会、多元文化和经济多样化社会的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河州志》 明代 河州社会
下载PDF
州县内外:清代关中县域商业发展与商铺数量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139,共9页
清代是陕西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地方专业性生产与地域经济格局形成期。关中地区作为陕西的精华荟萃之区,是商业经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出现了一些典型的手工业、商业性城镇与市镇。但总体发展水平上,专业市镇的商品集散... 清代是陕西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地方专业性生产与地域经济格局形成期。关中地区作为陕西的精华荟萃之区,是商业经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出现了一些典型的手工业、商业性城镇与市镇。但总体发展水平上,专业市镇的商品集散能力有限,与县级城镇相比仍有距离,而整体县域商业市场的分布格局仍以县城为中心,形成放射状、分散型小型村镇市场普遍分布的格局,这一点与江南、华北不同,也是陕西商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就商铺数量来讲,限于统计资料缺乏,据宣统《陕西全省财政说明书》的捐税记录,大体估算出了一些州县级城市的商铺数量,最多者达400余家,少者仅30余家,一般平均在100家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商业地理 清代商业经济 陕西关中 商业市场 商铺数量
下载PDF
我国历史农业灾害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卜风贤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1年第4期57-61,共5页
农业灾害历史资源可用于灾荒历史、农业灾害风险评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项目研究中,其开发和信息化利用是农业灾害研究和农业减灾实践领域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国历史灾荒资料具有数量多、分布广、连续性强、记录信息全面... 农业灾害历史资源可用于灾荒历史、农业灾害风险评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项目研究中,其开发和信息化利用是农业灾害研究和农业减灾实践领域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国历史灾荒资料具有数量多、分布广、连续性强、记录信息全面等特点,据此可以建立3种自然灾害历史资源数据库,面对灾害研究和减灾实践工作者开放,实现自然灾害资源共享,彻底解决我国历史灾荒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利用的问题。(1)通过对自然灾害史料的全面普查和评估,按照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生物灾害、农业环境灾害和农业减灾防灾四项确立自然灾害历史文献数据库。(2)以此为基础对所能利用的灾害史料进行信息化处理,依据灾期、灾区、灾种、灾情四大要素分类编排,建立自然灾害历史信息数据库。(3)借鉴历史灾荒资料灾度等级量化方法,开展历史灾荒评估工作,对灾害信息数据库中的全部资料分等定级,建立历史自然灾害量化数据库。利用这三种数据库建立研究平台,开展历史农业灾害时空分布、农业灾害风险评价等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农业灾害 信息化处理 数据库建设
下载PDF
政府行为与地方水利事业的发展——以明清时期关中地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升荣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21-25,共5页
政府行为对一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清时期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事业较之前代发展缓慢,大型水利工程兴修较少,主要以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为主,同时也是井灌的大发展时期。兴修方式以民办为主。文章试从政府行为的角度出发... 政府行为对一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清时期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事业较之前代发展缓慢,大型水利工程兴修较少,主要以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为主,同时也是井灌的大发展时期。兴修方式以民办为主。文章试从政府行为的角度出发,从政府的政策制度以及地方官员的行为等方面来论述影响地区水利事业发展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关中 政府行为 水利事业
下载PDF
基于碳金融理论的西安都市圈发展探析
8
作者 池营营 《知识经济》 2012年第9期90-90,共1页
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作为经济支撑的金融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碳金融将成为实现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转换的有效途径。西安都市圈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未来发展中,应抓住机遇,通过碳金融手段实现节... 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作为经济支撑的金融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碳金融将成为实现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转换的有效途径。西安都市圈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未来发展中,应抓住机遇,通过碳金融手段实现节能减排,实现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大西安为核心点,辐射整个西部省区,更好地实现西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设绿色低碳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西安都市圈 碳金融
下载PDF
居住区低影响开发评价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晓云 姜雨 +1 位作者 丁晓辉 张硕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6-274,共9页
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与强度增加,为了找到居住区应对未来极端降雨天气的最佳适应性方案,以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花园B区为例,根据研究区原有管网资料、气象资料等建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模拟研究区域在2、5、10 a和50 a不同降... 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与强度增加,为了找到居住区应对未来极端降雨天气的最佳适应性方案,以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花园B区为例,根据研究区原有管网资料、气象资料等建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模拟研究区域在2、5、10 a和50 a不同降雨重现期情景下的径流过程,评价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和雨水罐4种低影响开发设施的不同组合对雨洪的控制效果,并根据研究区本地特征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2、5、10 a和50 a重现期降雨条件下,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雨水罐均有显著的径流控制效果,植草沟削减峰值能力尚可,但削减径流量效果欠佳;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和雨水罐的组合方案性能全面、稳定,组合LID措施明显比单独LID措施雨洪控制效果更显著,多重组合措施调控效果优于双重组合措施。因此,应采用组合LID措施并举的方式,依据研究区的实际需求对布设规模做出适应性调整,科学合理地实现渗透、滞留目标,提升居住区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LID)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 径流控制 效能评估
下载PDF
蓟镇防务与戚继光的军事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健荣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0-72,共3页
蓟镇为明朝的九边重镇之一,担当着拱卫京师的重任。在戚继光全面主持蓟镇防务时,通过训练军队,修建长城设立车步骑营等措施加强蓟镇防务。在治军方面,戚继光突出南兵的示范作用、注重士气的养成和合成军的训练;在育将方面,主张将领应德... 蓟镇为明朝的九边重镇之一,担当着拱卫京师的重任。在戚继光全面主持蓟镇防务时,通过训练军队,修建长城设立车步骑营等措施加强蓟镇防务。在治军方面,戚继光突出南兵的示范作用、注重士气的养成和合成军的训练;在育将方面,主张将领应德、才、识、艺四者兼备;在战争实践中形成一套灵活的致胜之策;注重武器装备、"算定战"思想、战守结合、"大创尽歼"思想和合同战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镇 防务 戚继光 军事思想
下载PDF
明代雁门关防御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永茂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4-58,共5页
在明代,雁门关作为九边中的重要关隘,形成了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该体系从属于九边中的"次边"。通过对雁门关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的阐述,表明其防御体系的历史地理基础。此后,就雁门关的军事防御体系变迁,其与北广武城和代州城... 在明代,雁门关作为九边中的重要关隘,形成了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该体系从属于九边中的"次边"。通过对雁门关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的阐述,表明其防御体系的历史地理基础。此后,就雁门关的军事防御体系变迁,其与北广武城和代州城的互动关系为视角,展开对明代雁门关防御体系的研究。笔者认为,明代雁门关防御体系的主体是"一网一线",即由一个险关、十八个关隘构成横向"一网";由广武营城、代州城作为前后照应构成纵向"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雁门关 防御体系
下载PDF
崤函古道与崤函古道研究——《崤函古道研究》读后
12
作者 何博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1-53,共3页
崤函古道位于今黄河三门峡段南岸崤山之中,是沟通长安与洛阳两大古都东西干道上的枢纽路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历史价值。由李久昌教授主编的《崤函古道研究》,不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估价崤函古道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历史地位... 崤函古道位于今黄河三门峡段南岸崤山之中,是沟通长安与洛阳两大古都东西干道上的枢纽路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历史价值。由李久昌教授主编的《崤函古道研究》,不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估价崤函古道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历史地位,而且改变以往对崤函古道研究的思维定势,将三门峡漕运研究纳入到其整体研究体系之中,拓宽了崤函古道研究的路径。该书的编定体例也体现了编者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这两大现实课题的关怀,是认识和研究崤函古道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权威性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李久昌 崤函古道研究
下载PDF
陕西农业减灾技术近代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向辉 卜风贤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5,共4页
19世纪以来陕西自然灾害不断,以旱灾、水灾为主的灾害发生频率加大,陕西成为农业灾害的重灾区。诸多自然灾害呈现的关联性和群发性扩大和加剧了灾害破坏性。在灾害威胁下,陕西农业减灾中不断应用水利工程技术、品种选育技术和耕作栽培技... 19世纪以来陕西自然灾害不断,以旱灾、水灾为主的灾害发生频率加大,陕西成为农业灾害的重灾区。诸多自然灾害呈现的关联性和群发性扩大和加剧了灾害破坏性。在灾害威胁下,陕西农业减灾中不断应用水利工程技术、品种选育技术和耕作栽培技术,提升了农业技术减灾性能,也实现了粮食增产目标。农业减灾技术的科学技术化特征日趋明显,标志着传统农业减灾技术向现代减灾技术的发展和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陕西 自然灾害 农业减灾技术
原文传递
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社教 冯勰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0,共6页
在众多作者和读者的关爱之中,本刊编辑发行第一百辑了。史念海先生主编第一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问世于1981年,于今竟有三十年矣。32开188页、B5开160页、A4开160页的变化,最为体现的还是学者的追求一贯,学界的发展不断,以及母校——... 在众多作者和读者的关爱之中,本刊编辑发行第一百辑了。史念海先生主编第一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问世于1981年,于今竟有三十年矣。32开188页、B5开160页、A4开160页的变化,最为体现的还是学者的追求一贯,学界的发展不断,以及母校——陕西师范大学的支持坚定。本刊自2001年实行匿名审稿规则后,刊名又广布于学界内外,所载论文或精雕细琢,或入木三分,兼具此二项神情者又所在多有,均可谓彰明较著之作。因由此故,本刊编者自感责任不轻,编务工作不能稍有懈怠,当努力将"把好稿子发出来"的办刊理念落在实处,为学术求得积铢累寸之功效。当此百辑号编辑之时,恰有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本刊编辑部主任王社教两位教授提出回顾十年研究的设想,一组文章从动议终变为文字作品,正可为一份礼物,奉献于本刊,奉献于学林文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地理研究 2010年 学理论 编辑部主任 评论 陕西师范大学 2001年
原文传递
中国蔬菜产业灌溉用水效率分析——以山东省肥城县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兰 池营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15,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后,蔬菜产业成为山东省农业的第二大产业,但是水量密集型的蔬菜产业要求大量的水资源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山东省的水资源危机。本研究根据山东省肥城县蔬菜种植基地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客观... 20世纪90年代以后,蔬菜产业成为山东省农业的第二大产业,但是水量密集型的蔬菜产业要求大量的水资源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山东省的水资源危机。本研究根据山东省肥城县蔬菜种植基地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客观分析测算了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农户灌溉用水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该地区灌溉用水具有相当的节约潜力。本文结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地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实现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业 随机前沿分析 技术效率 灌溉用水效率
下载PDF
古都声闻:明人定都关中的思想与情结
16
作者 刘景纯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3-56,共4页
明代初年在定都问题上持续了很长时间,定都关中自建国初就被提出,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影响着相关问题的认识。就一些代表性的论述,分应制派和学术派两个方面,论述了明人在定都关中问题上的思想、观念和认识,由此可见古都长安的历... 明代初年在定都问题上持续了很长时间,定都关中自建国初就被提出,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影响着相关问题的认识。就一些代表性的论述,分应制派和学术派两个方面,论述了明人在定都关中问题上的思想、观念和认识,由此可见古都长安的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人 定都关中 思想情结
下载PDF
山西土盐政策变迁述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侯晓东 李梅 《盐业史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57-63,共7页
本文以山西土盐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文献的记载和实地考察,将山西土盐政策的发展历程分为宋以前的政策形成期,宋至明的政策完善期,明代晚期至清代的最后调整期三个阶段,并对这三个时期的主要特点作一初步探讨,以求对在山西中北部地区数... 本文以山西土盐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文献的记载和实地考察,将山西土盐政策的发展历程分为宋以前的政策形成期,宋至明的政策完善期,明代晚期至清代的最后调整期三个阶段,并对这三个时期的主要特点作一初步探讨,以求对在山西中北部地区数千年来替代当地人们食盐的土盐在国家的盐业政策体系中的变迁过程有一个初步而清晰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盐 政策 变迁
下载PDF
农业、气候与祭祀——尧山圣母庙会时间的区域解读
18
作者 侯晓东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6期177-180,204,共5页
庙会时间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确定社会生活的重要时间体系,在区域社会具有多样性的功能。陕西蒲城县的尧山圣母作为尧山南北这一农业区域内的民间信仰体系,其庙会祭祀时间与区域农业种植结构、区域气候特点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是区域... 庙会时间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确定社会生活的重要时间体系,在区域社会具有多样性的功能。陕西蒲城县的尧山圣母作为尧山南北这一农业区域内的民间信仰体系,其庙会祭祀时间与区域农业种植结构、区域气候特点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是区域农业种植结构、区域气候特点与区域民众的生境长期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会时间 种植结构 气候特点
下载PDF
明清时期六安城外沙洲、河道变迁考
19
作者 童雪莲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8-91,共4页
今六安市西老淠河河道内存在一个江心洲,现名月亮岛。在明清史料中即有关于此江心洲的记载,并且从相关记载中还可以看出沙洲和其附近河道的变化过程。以明清地方志为基础,分为康熙前、康熙至雍正时期和雍正后三个时间段,对六安城外的沙... 今六安市西老淠河河道内存在一个江心洲,现名月亮岛。在明清史料中即有关于此江心洲的记载,并且从相关记载中还可以看出沙洲和其附近河道的变化过程。以明清地方志为基础,分为康熙前、康熙至雍正时期和雍正后三个时间段,对六安城外的沙洲及淠河河道的变迁做历史地理学的考证,并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对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沙洲 淠河河道 变迁
下载PDF
浅析三门峡漕运对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政治的影响
20
作者 何博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7-22,共6页
三门峡漕运是我国古代东西漕粮转输的必经要道,历史上也是沟通长安与洛阳这两大都城东西水陆运输干道上的漕运枢纽地段,对于维持定都关中政权的政局稳定以及两京格局均有着重要作用,并对我国古代漕运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西北地... 三门峡漕运是我国古代东西漕粮转输的必经要道,历史上也是沟通长安与洛阳这两大都城东西水陆运输干道上的漕运枢纽地段,对于维持定都关中政权的政局稳定以及两京格局均有着重要作用,并对我国古代漕运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西北地区在历史上曾长期是中原王朝的军事中心,三门峡漕运也因此成为朝廷在西北地区发展军事,进行战争,加强边境防务,维护边疆稳定的基础。同时,历代王朝也利用三门峡漕运在灾荒年份赈济灾民、平粜物价,对社会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漕运 政治局势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