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饮食文化的佛俗渗透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萍 方英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唐代饮食文化具有浓重的佛教色彩,受佛教饮食习俗影响极大.当时社会上食素者文泛存在,统治者甚至用法律条文加以约束,推行佛教斋月、斋日制;佛教文化深入人心,百姓入寺吃斋形成风气;饮食品种崇尚用佛教术语命名.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佛教... 唐代饮食文化具有浓重的佛教色彩,受佛教饮食习俗影响极大.当时社会上食素者文泛存在,统治者甚至用法律条文加以约束,推行佛教斋月、斋日制;佛教文化深入人心,百姓入寺吃斋形成风气;饮食品种崇尚用佛教术语命名.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佛教的盛行及对文化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研究这一论题,对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佛教习俗对唐代文化影响的深度与广度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习俗 唐代 饮食文化
下载PDF
1923~1932年陕北自然灾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颖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6年第3期34-38,共5页
利用历史资料,对1923~1932年陕北自然灾害特点、危害,以及灾害多发性和不平衡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23~1932年,陕北自然灾害具有受灾时间长、范围广,受害程度不一、地域不平衡,受灾种类多、多灾并发的特点;自然环... 利用历史资料,对1923~1932年陕北自然灾害特点、危害,以及灾害多发性和不平衡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23~1932年,陕北自然灾害具有受灾时间长、范围广,受害程度不一、地域不平衡,受灾种类多、多灾并发的特点;自然环境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是陕北灾害多发性和不平衡性的原因;除灾害本身较为严重外,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也加剧了灾害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自然灾害 历史 研究
下载PDF
西汉中山“新市侯国”小考
3
作者 郝红暖 《邢台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8-19,共2页
西汉侯国设置、撤并频繁,给同时期县级政权建制沿革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西汉设置的两个“新市侯国”并不皆在钜鹿地,王弃之的“新市侯国”是在中山“新市县”的基础上设置的。《汉志》记载的中山国“新市县”也曾有过短暂的侯国历史。
关键词 西汉 新市侯国 中山国 钜鹿郡
下载PDF
论传统地方志中“八景”资料的史料价值——以山西地方志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德庆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07年第10期47-52,共6页
本文以山西地方志为例,从8个方面分析了"八景"资料的史料价值:包含丰富的乡土地理信息,含有宝贵的民俗资料,为城市建设与规划提供历史依据,能部分重构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能反映地方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变迁过程,诗词能为考求某... 本文以山西地方志为例,从8个方面分析了"八景"资料的史料价值:包含丰富的乡土地理信息,含有宝贵的民俗资料,为城市建设与规划提供历史依据,能部分重构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能反映地方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变迁过程,诗词能为考求某些问题提供佐证,为研究中国地图学史提供图像资料和有益话题,为地方志的编纂提供借鉴。对传统地方志中的八景资料动辄批评、甚至完全否定的做法欠妥,应从历史和辩证的角度评判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八景 史料价值 山西
原文传递
试论“雍正安南勘界案”秉承的依据和原则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炳涛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9,149,共7页
文章对"雍正安南勘界"的缘起、双方划界过程中的争执以及最后结局进行了梳理,认为双方虽有不同的划界依据,但原则基本上是相同的,即自然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这也基本上符合现代国际划界的原则。只是这样的原则在实际划... 文章对"雍正安南勘界"的缘起、双方划界过程中的争执以及最后结局进行了梳理,认为双方虽有不同的划界依据,但原则基本上是相同的,即自然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这也基本上符合现代国际划界的原则。只是这样的原则在实际划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贯彻和执行,由于受当时清王朝与安南宗藩关系的影响,最高统治者的政治观念或者文化心态成为此次划界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安南 勘界 依据和原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