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冯琬 杨耀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4期2010-2013,共4页
目的:研究针灸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神经营养、康复锻炼以及抗抑郁药物等对症治疗,针灸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辅助治疗。治... 目的:研究针灸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神经营养、康复锻炼以及抗抑郁药物等对症治疗,针灸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辅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时,检测血清中神经细胞因子、炎症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治疗后2、4周时,两组血清中BDNF、NGF、IGF-1、FGF-2、NE、DA、5-HT的含量均高于治疗前,HCY、IL-1β、IL-2、sIL-2R、TNF-α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针灸组患者血清中BDNF、NGF、IGF-1、FGF-2、NE、DA、5-HT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HCY、IL-1β、IL-2、sIL-2R、TNF-α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辅助治疗用于卒中后抑郁能够增加神经细胞因子分泌、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并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针灸 细胞因子 神经递质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基层医院策略
2
作者 李世龙 王建海 王培军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14期86-87,共2页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30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56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均高于正常。具体年限不等,均为不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安静时出血者少,大多为轻微体力劳动后出血,还有部分在情绪激动后出血。以在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30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56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均高于正常。具体年限不等,均为不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安静时出血者少,大多为轻微体力劳动后出血,还有部分在情绪激动后出血。以在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部位基底节区为主,出血量〉30mL,少数颞叶区出血量〉20mL,发病至定位手术时间6-12h不等(具体与患者发病到来医院时间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简易定位 高血压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延梅 张新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3期1601-1603,共3页
颅脑外伤一直以来是全球性的多发疾病,现己成为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重型颅脑外伤通常发生突然,病情危重,变化快,易并发多种并发症,有较高死亡率和致残率[1]。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机体组织处于高分解应激状态,热量需求增加,早... 颅脑外伤一直以来是全球性的多发疾病,现己成为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重型颅脑外伤通常发生突然,病情危重,变化快,易并发多种并发症,有较高死亡率和致残率[1]。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机体组织处于高分解应激状态,热量需求增加,早期能量消耗巨大,多发营养不良、免疫低下及各种并发症,治疗困难,严重者可致肢体障碍或死亡。到目前为止,临床上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营养补充仍没有一个科学的定论[2]。以往研究表明术后及早进行肠内外营养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3]。然而,关于早期营养的具体时机、早期营养的方式以及早期营养的弊端,目前并没有足够可信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主要通过对11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EN),探讨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发展情况,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早期肠内营养 外伤患者 营养状况 并发症 早期营养 高死亡率 肠内外营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高凝状态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新娟 王延梅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4期632-633,635,共3页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高凝状态实验室指标特征以及其合并深静脉血栓栓塞(VTE)情况。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围术期患者VTE发生情况,了解其血栓特点、形成时间以及程度,术前、术后...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高凝状态实验室指标特征以及其合并深静脉血栓栓塞(VTE)情况。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围术期患者VTE发生情况,了解其血栓特点、形成时间以及程度,术前、术后3 d内以及术后3-7 d为患者实施双下肢深静脉加压超声检查,术后7 d再次为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18例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26.47%。加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血栓平均短径为(5.4±1.6)mm,血栓平均长径为(31.9±27.6)mm。术后3-7 d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后≤3 d以及术后>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患者深静脉血栓短径以及长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与未形成患者术前Fbg、aPTT、PT、ALB、TP、MCV、RBC以及WB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GLU、CRP、P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合并VTE的风险较高,术后3-7 d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患者术后处于高凝状态,但是实验室特征无法明确预测VTE,需临床医生合临床症征加强观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围手术期 高凝状态 静脉血栓栓塞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镇静、镇痛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世龙 王培军 +2 位作者 杨耀军 白应斌 蔡慧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8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用咪达唑仑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进行镇痛、镇静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联合吗啡...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用咪达唑仑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进行镇痛、镇静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联合吗啡进行镇痛镇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2、24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10、30、6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30、60、120 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应用于颅脑创伤患者能够显著减轻疼痛感,改善镇静程度,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咪达唑仑 镇静 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