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泥钾混盐水力分选脱泥技术初探
1
作者 赵先银 安莲英 +2 位作者 郭志栋 陈晓庆 李陇岗 《化工矿物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共3页
以青海某盐湖含泥钾混盐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力分选法去除其中泥质,在矿样粒度为0.25~0.84mm、料浆质量分数为20%、停留时间为150s、搅拌速度为124r/min、沉降时间为90s的条件下,得到含泥量低于2%的精矿产品,满足钾盐浮选要求。
关键词 含钾混盐 脱泥 水力分选
下载PDF
煤层气井带压作业技术应用及现场安全管理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文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9期201-201,共1页
文章针对国内外油田带压井的作业现状,以带压修井技术为背景,简述了带压修井作业装备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带压修井装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并且针对目前我国煤层气井修井装备中简易井口采气井... 文章针对国内外油田带压井的作业现状,以带压修井技术为背景,简述了带压修井作业装备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带压修井装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并且针对目前我国煤层气井修井装备中简易井口采气井无法带压作业,油管内堵塞器的性能不稳定,堵塞工序占用作业时间过长;防喷器胶芯对管径变化的适应性不足;常规检泵井筛管无法密封;装备不配套,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复杂等可能在现场施工作业中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煤层气井带压修井装备研究工作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作业 技术现状 煤层气井 安全
下载PDF
煤岩渗透率各向异性实验评价研究——实验样品取自陕西韩城矿区
3
作者 王亚 刘新伟 +1 位作者 白佳 解雄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92-94,共3页
煤岩渗透率各向异性对煤层气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氦气及甲烷对不同围压条件下陕西韩城矿区煤样面割理及端割理方向渗透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煤岩渗透率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面割理与端割理方向渗透率之比可达5.1~9.0;随着... 煤岩渗透率各向异性对煤层气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氦气及甲烷对不同围压条件下陕西韩城矿区煤样面割理及端割理方向渗透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煤岩渗透率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面割理与端割理方向渗透率之比可达5.1~9.0;随着围压增大,不同方向渗透率比值逐渐增大,各向异性效应增强;实验范围内氦气渗透率整体高于甲烷渗透率,但前者所测渗透率比值整体低于后者;围压增大导致的渗透率损失量受实验流体影响极小,且对各向异性效应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渗透率实验 各向异性
下载PDF
煤层气主要试井测试技术及其优缺点描述
4
作者 王建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12期202-202,共1页
煤层气试井是煤层气勘探和生产中一项常规工作,是确定储层性质、选择增产措施、研究气井产能、评价勘探区前景等的重要途径。从实际应用的角度,重点介绍了煤层气井常用试井方法,如注入/压降测试、段塞测试、DST测试、水罐测试和压降测... 煤层气试井是煤层气勘探和生产中一项常规工作,是确定储层性质、选择增产措施、研究气井产能、评价勘探区前景等的重要途径。从实际应用的角度,重点介绍了煤层气井常用试井方法,如注入/压降测试、段塞测试、DST测试、水罐测试和压降测试方法等,并就不同试井测试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测试 技术方法 优缺点
下载PDF
中高渗油藏空气泡沫封堵与流度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振亚 张帆 +1 位作者 刘印华 任韶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1-55,共5页
注空气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但对于中高渗、非均质油藏,单纯注空气容易引发气窜,加剧老井腐蚀,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针对此类油藏进行空气驱,需要加入泡沫进行封堵和流度控制.通过室内实验,进行了空气泡沫封堵能力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注空气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但对于中高渗、非均质油藏,单纯注空气容易引发气窜,加剧老井腐蚀,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针对此类油藏进行空气驱,需要加入泡沫进行封堵和流度控制.通过室内实验,进行了空气泡沫封堵能力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研究了空气泡沫段塞在不同驱替方式和不同驱替速率下的流度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空气泡沫稳定性有不利影响;在实验压力范围内,高压可以提高空气泡沫的稳定性;当气液比在1∶1 ~2∶1之间时,空气泡沫的封堵能力达到最大值;泡沫段塞后气驱,体系阻力因子先增大后减小;泡沫段塞后水驱,在一段时间内体系的阻力因子持续增大;无论是泡沫段塞后气驱还是泡沫段塞后水驱,较高的注入速率会带来较强的封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渗 注空气泡沫 流度控制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含裂缝低渗透油藏井网调整平面波及效率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玉红 常毓文 +1 位作者 韩金良 梁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48-52,57,共6页
合理部署注水开发井网以及研究低渗透油藏的水驱油渗流规律是经济有效地开发低渗透油藏的前提条件。通过对物理模拟结果的灰度处理,对比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和菱形反九点井网的平面波及效率,优选出适用于含裂缝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基础井网。... 合理部署注水开发井网以及研究低渗透油藏的水驱油渗流规律是经济有效地开发低渗透油藏的前提条件。通过对物理模拟结果的灰度处理,对比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和菱形反九点井网的平面波及效率,优选出适用于含裂缝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基础井网。通过对比正方形反九点井网与菱形反九点井网,发现:含裂缝低渗透砂岩油藏中,菱形反九点面积井网能有效扩大平行于裂缝方向的注采井距,缩小垂直于裂缝方向的注采井距,可有效改善平面上各油井的均匀受效程度,延缓角井水淹时间。开发后期,角井含水较高,基础井网不能满足开发需要时须适时进行加密转注调整。通过对比三种加密调整方式的面积波及系数,优选出适合含裂缝低渗透油藏的加密调整方案,有效指导含裂缝低渗透油藏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波及系数 可视化物理模拟 井网 裂缝 低渗透
下载PDF
直驱螺杆泵在煤层气排采中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艳萍 赵宁 +1 位作者 屈文涛 刘庆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76,共5页
为使煤层气排采生命周期更长、煤层气产出量最大化,对地面直驱螺杆泵在煤层气排采中的生产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综合考虑煤层气排采制度及井、泵之间的供排协调的实际约束条件,建立以生命周期内煤层气产气量最大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 为使煤层气排采生命周期更长、煤层气产出量最大化,对地面直驱螺杆泵在煤层气排采中的生产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综合考虑煤层气排采制度及井、泵之间的供排协调的实际约束条件,建立以生命周期内煤层气产气量最大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引入煤层气井生产数值模拟结果,将其作为优化过程中的参数,将煤层气井生产排采制度这一较难表征的约束条件恰当转化,以适当的时间段内压降值作为计算排水量的依据,编制优化流程图,按照优化流程及其他各约束条件对生产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 煤层气 供排协调 排采制度 参数优化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渗流阻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施雷庭 洪楚侨 +3 位作者 薛新生 郭智栋 叶仲斌 罗平亚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S2期12-16,共5页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通过缔合作用在溶液中形成聚集形态,表现出了特殊的溶液性能。通过在HPAM溶液中加入钠土分散体系,使HPAM絮凝体系具有类似HAP溶液的聚集形态,分析两种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研究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溶液建...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通过缔合作用在溶液中形成聚集形态,表现出了特殊的溶液性能。通过在HPAM溶液中加入钠土分散体系,使HPAM絮凝体系具有类似HAP溶液的聚集形态,分析两种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研究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溶液建立渗流阻力的方式。结果表明,HPAM絮凝体系在多孔介质中,主要依靠吸附滞留作用建立流动阻力;钠土形成的聚集结构在较低渗透率的多孔介质中存在注入压力高的问题。而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依靠溶液中分子间缔合作用,形成了超分子聚集体,在多孔介质流动过程中,超分子聚集体结构发生变化。在较低渗透率多孔介质中,形成的聚集体结构破坏作用较强,使其粘度下降幅度较大,保证了聚合物溶液仍具有较好的注入性。而在高渗透多孔介质中仍具有较高的粘度,并能够建立较高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由此表明,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溶液形成的聚集体结构在多孔介质中仍具有可逆性,在多孔介质剪切作用下,仍能形成聚合物分子之间以及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能够建立较高的流动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聚集体 渗流特征 粘度 流动阻力
下载PDF
异辛醇从油田卤水中萃取提硼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先银 郭志栋 唐平洋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9,共4页
以青海某地油田卤水为原料,考察异辛醇—磺化煤油体系对硼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原卤水在异辛醇体积分数为50%、相比(O/W)=2∶1、时间为2min的条件下经4级萃取,萃取率达92.24%;以蒸馏水为反萃剂,在相比(O/W)=2∶1、时间为5min的条件下经... 以青海某地油田卤水为原料,考察异辛醇—磺化煤油体系对硼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原卤水在异辛醇体积分数为50%、相比(O/W)=2∶1、时间为2min的条件下经4级萃取,萃取率达92.24%;以蒸馏水为反萃剂,在相比(O/W)=2∶1、时间为5min的条件下经2级反萃,反萃率达98.45%。整个过程硼的回收率为9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辛醇 油田卤水 溶剂萃取 硼酸
下载PDF
一种高效共聚物阻垢剂的放大合成及性能评价
10
作者 杨珍 唐善法 +1 位作者 汪鹏 姚逸风 《化工管理》 2015年第12期213-213,215,共2页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丙烯酸和丙烯磺酸钠为单体,合成了二元水溶性阻垢剂,分别将其工艺放大10倍和20倍。并考察了该共聚物放大倍数与阻垢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表明,该共聚物的阻垢效果明显。
关键词 引发剂 工艺放大 阻垢效果
下载PDF
基于高频振动的固相颗粒质量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澎涛 刘刚 +1 位作者 陈超 刘新伟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50-52,共3页
固相颗粒质量监测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油井出砂实时监测中,为实现油井适度出砂生产,需要对砂粒含砂量等出砂参数进行监测。因此,设计了一种利用高频振动信号识别固相颗粒质量的实验系统。系统在自然状态下接收固相颗粒撞... 固相颗粒质量监测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油井出砂实时监测中,为实现油井适度出砂生产,需要对砂粒含砂量等出砂参数进行监测。因此,设计了一种利用高频振动信号识别固相颗粒质量的实验系统。系统在自然状态下接收固相颗粒撞击管道的振动信号,经过放大、滤波、之后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时频分析处理,建立固相颗粒质量与监测信号之间的关系。系统为工业生产的多相流测量过程中对固相颗粒含量的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颗粒 质量监测 时频分析 高频振动
下载PDF
中国能源转型中天然气的角色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澎涛 刘刚 +1 位作者 韩金良 苏建燕 《科技和产业》 2014年第6期136-139,共4页
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一次能源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分别是自然能源到煤炭的转型和煤炭到石油的转型。而目前,在世界能源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时期,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向天然气过渡是世界趋势。中国正在转... 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一次能源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分别是自然能源到煤炭的转型和煤炭到石油的转型。而目前,在世界能源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时期,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向天然气过渡是世界趋势。中国正在转变"以煤为主"的战略思维,已经颁布了系列规划和政策,确保能源向天然气转型,相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能源结构、环境质量、工业生产成本、居民生活水平都将有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型 天然气 非常规气 科技创新
下载PDF
泡沫助采在油田中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鹏 杨珍 姚逸风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5年第6期42-45,共4页
泡沫作为一种良好的驱油剂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它能够极大提高注入流体的表观黏度,增加波及面积,提高采收率,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泡沫驱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分析了泡沫驱的驱油机理、... 泡沫作为一种良好的驱油剂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它能够极大提高注入流体的表观黏度,增加波及面积,提高采收率,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泡沫驱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分析了泡沫驱的驱油机理、影响泡沫稳定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驱 驱油机理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固相颗粒粒径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金 刘澎涛 +2 位作者 苏建燕 陈超 韩金良 《石油矿场机械》 2014年第6期1-4,共4页
设计了基于高频振动信号分析的固相颗粒粒径在线监测系统。采用高频振动传感器接收颗粒撞击管道产生的高频振动信号,经过处理、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采集仪。通过采集仪的滤波、放大及AD转换,转换为数字信号传递给计算机,经信号处理分析... 设计了基于高频振动信号分析的固相颗粒粒径在线监测系统。采用高频振动传感器接收颗粒撞击管道产生的高频振动信号,经过处理、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采集仪。通过采集仪的滤波、放大及AD转换,转换为数字信号传递给计算机,经信号处理分析得到颗粒粒径与监测信号之间的关系。该系统可以为监测油井出砂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颗粒 高频振动 粒径监测 试验
下载PDF
断裂信息维表征参数分析
15
作者 杨海盟 刘光泽 +3 位作者 王章锁 蔡明芹 杨明飞 刘永生 《河南科学》 2017年第9期1513-1517,共5页
针对断裂分维与断裂线密度、面密度、组合样式等数学关系不明确的问题,以金湖凹陷阜二段断层为例,进行断层分形计算工作.研究表明,信息维能够克服单一参数在表征断裂复杂性存在的随机性、不稳定性等问题;断裂信息维与统计单元内断层的... 针对断裂分维与断裂线密度、面密度、组合样式等数学关系不明确的问题,以金湖凹陷阜二段断层为例,进行断层分形计算工作.研究表明,信息维能够克服单一参数在表征断裂复杂性存在的随机性、不稳定性等问题;断裂信息维与统计单元内断层的条数、分布均匀性、线密度、面密度以及断层组合样式等多个参数密切相关,可以看做是描述断层复杂性的综合量化指标.统计单元内断层的条数、线密度、面密度以及断层组合样式与信息维呈对数关系,断层分布均匀性与信息维近似呈负线性关系,通过本项研究,能更为直观、准确地理解断裂信息维的地质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信息维 分形 金湖凹陷 表征参数
下载PDF
煤层气阶梯开发的集输方式与地面工艺选择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钢 李全忠 +1 位作者 周俊峰 王春燕 《石油工程建设》 2014年第2期71-75,共5页
我国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加速煤层气的开发,不仅可以缓解天然气紧缺的问题,还可以保证煤矿的安全,减少大气污染。文章以某煤层气开发区块为例,结合煤层气的开采特点及近年来地面配套工程建设的实施情况,论述了煤层气阶梯开发建设过程中... 我国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加速煤层气的开发,不仅可以缓解天然气紧缺的问题,还可以保证煤矿的安全,减少大气污染。文章以某煤层气开发区块为例,结合煤层气的开采特点及近年来地面配套工程建设的实施情况,论述了煤层气阶梯开发建设过程中集气方式、集输系统布局方案及地面工艺路线的确立过程,旨在为其他类似煤层气气田的滚动开发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阶梯开发 集输方式 地面工艺 系统布局
下载PDF
长距离高落差大管径输油管线的输差分析方法
17
作者 张高 张静 +1 位作者 王俊红 白云德 《化工管理》 2014年第30期69-70,共2页
本文针对西北某条输油管线一年的运行情况,通过对所有参数变化的记录分析总结出影响长距离高落差大管径输油管线输差的五个主要要素:排量变化、计量温度(K值)、管线系统压力、计量仪表、管存量,并通过对五要素参数相互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本文针对西北某条输油管线一年的运行情况,通过对所有参数变化的记录分析总结出影响长距离高落差大管径输油管线输差的五个主要要素:排量变化、计量温度(K值)、管线系统压力、计量仪表、管存量,并通过对五要素参数相互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来衡量输差是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帮助岗位员工及基层管理人员对产生的输差有一个正确、合理的判断,不至于因为输差的误判断而影响管道的正常运行,同时为管道月度、年度盈亏及损耗的情况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为其他类似的长输管线输差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差变化 影响因素 取得效果
下载PDF
关于石油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庆辉 《经贸实践》 2016年第9X期112-112,共1页
石油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容忽视,那就是石油资产管理工作,而石油物资管理作为石油企业资产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企业成本控制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石油企业需要在物资管理理念和模... 石油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容忽视,那就是石油资产管理工作,而石油物资管理作为石油企业资产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企业成本控制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石油企业需要在物资管理理念和模式上做出全面创新,以此改善物资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不足,提升石油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物资管理 油田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背钳装置研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海明 陈悦军 +7 位作者 解文芳 张铠 方力平 张磊 尹宏伟 刘世裕 荀娇 何义明 《甘肃科技》 2017年第1期10-12,共3页
针对顶部驱动可靠性及工作环境要求以及现有顶驱背钳夹持范围小,夹紧性能不稳定,。安全性差,人工参与较多,易出现打滑,磨损钳牙、钻杆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顶部驱动系统背钳装置。该装置采用全液压驱动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功能齐全,现... 针对顶部驱动可靠性及工作环境要求以及现有顶驱背钳夹持范围小,夹紧性能不稳定,。安全性差,人工参与较多,易出现打滑,磨损钳牙、钻杆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顶部驱动系统背钳装置。该装置采用全液压驱动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功能齐全,现场使用维护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结果表明:该装置完全满足钻井作业中上卸扣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驱 背钳 钻井 钻杆 上扣 卸扣
下载PDF
煤层气开发解吸系统及其开采特征
20
作者 王云飞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2期151-151,共1页
本文就煤层气开发解吸系统及其开采特征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客观阐述如何能够提高开采效果。
关键词 煤层气 开发 解吸系统 开采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