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氏针张力带中空螺纹钉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3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世平 杨振邦 +1 位作者 常建琪 王忻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5-366,共2页
关键词 肱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内/方法
下载PDF
骨折延迟愈合血清指标及微循环指标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全有 杨涛 +6 位作者 蔺啸 张晓瑞 潘治军 杨文学 韩康 高浩然 薛为高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582-1584,共3页
目的探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微循环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50例骨折延迟愈合(A组),50例骨折正常愈合者(B组),50例健康志愿者(C组),检测3组血清s I... 目的探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微循环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50例骨折延迟愈合(A组),50例骨折正常愈合者(B组),50例健康志愿者(C组),检测3组血清s ICAM-1、VCAM-1、BMP-2水平及红细胞聚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A组血清s ICAM-1、VCAM-1均高于B组及C组,而血清BMP-2则低于B组、C组(P<0.05);A组的红细胞聚集程度低于B组及C组(P<0.05);A组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指数均高于B组及C组(P均<0.05)。结论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s ICAM-1、VCAM-1水平升高,BMP-2水平降低,并且微循环状态较差,积极干预可避免或者降低高危人群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延迟愈合 血清 SICAM-1 VCAM-1 BMP-2 微循环 变化
下载PDF
肘内外侧小切口联合入路治疗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振邦 刘世平 杨文学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4期310-311,共2页
目的探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该方法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45例,通过肘内外侧小切口联合入路,直视下观察骨折对位达到解剖对位后交叉克氏针... 目的探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该方法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45例,通过肘内外侧小切口联合入路,直视下观察骨折对位达到解剖对位后交叉克氏针固定骨折。结果43例患者获得随访,骨折4~6周均临床愈合。根据Flynn评分标准,优21例,良18例,一般4例,优良率90.7%。结论该方法骨折对位及固定效果好,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无神经损伤、肘内翻畸形、肘外翻畸形及屈伸障碍等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内外侧入路 克氏针固定
下载PDF
伤口表浅感染的半开放减压治疗35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治军 方候平 +1 位作者 王汉利 罗卓荆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8期673-673,共1页
关键词 深部感染 减压治疗 口表 胫腓骨骨折 开放性骨折 处理不当 及时处理 开放治疗 效果满意 缝合治疗
下载PDF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汉利 毛加荣 刘淼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559-1559,共1页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外科学 腰椎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方法 青少年
下载PDF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综合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邢少华 邢永军 刘增亮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449-1452,共4页
目的:比较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动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行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术... 目的:比较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动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行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情况、愈合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9.74±12.65)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6.45±21.75)min,两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同时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引流量亦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主动直腿抬高的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完全负重所需周数与骨折愈合周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与6周,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后,两组患者评分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良好手术方法,临床实践中,应坚持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使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涛 高全有 +2 位作者 张晓瑞 杨文学 蔺啸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8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采用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23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5例。其中18例二部分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5例二部分骨折及6例三部分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8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采用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23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5例。其中18例二部分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5例二部分骨折及6例三部分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三叶草钢板内固定;4例三部分骨折及2例四部分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3例四部分骨折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5-40个月,平均20.1月。所有行内固定术者骨折均愈合,无发生畸形愈合。愈合时间为6-10周,平均8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者,未出现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对术后所有患肩功能采用Michael Reese医疗中心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其中优良率86.84%。结论:通过术前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选用合适的手术方案,术后给予积极合理的功能锻炼,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miR-106b介导RANKL/RANK/OPG通路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正君 白马恒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795-1801,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06b(miR-106b)介导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通路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取60只Wistar大鼠切除卵巢制备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51只大鼠随机分...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06b(miR-106b)介导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通路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取60只Wistar大鼠切除卵巢制备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51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iR-106b mimics-NC组、miR-106b mimics组、miR-106b inhibitor-NC组、miR-106b inhibitor组,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转染miR-106b模拟物阴性对照、miR-106b模拟物、miR-106b抑制剂阴性对照和miR-106b抑制剂,另取10只大鼠仅切除卵巢附近脂肪作为假手术组。X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股骨骨密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右侧股骨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免疫印迹(WB)分别检测大鼠右侧股骨组织miR-106b表达、RANKL、RANK、OPG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和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06b和RANKL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模型组、miR-106b mimics-NC组比,miR-106b mimics组右侧股骨组织骨密度、miR-106b表达、OPG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RNAKL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miR-106b inhibitor-NC组比,miR-106b inhibitor组右侧股骨组织骨密度、miR-106b表达、OPG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RNAKL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假手术组大量骨小梁排列紧密、厚度均匀;模型组、miR-106b mimics-NC组、miR-106b inhibitor-NC组骨细胞数减少,排列紊乱,骨小梁间隙大;miR-106b mimics组骨细胞数增多,排列紧密,骨小梁厚度增加;miR-106b inhibitor组骨细胞数缺失,排列紊乱,骨小梁间隙较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06b靶向调控RANKL。结论:上调miR-106b表达可抑制RANKL表达,促进OPG表达,增加骨质疏松症大鼠股骨骨密度,减轻右侧股骨组织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06b 骨质疏松症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受体 骨保护素
下载PDF
TLIF与PLIF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邢永军 邢少华 刘增亮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中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TLIF组... 目的:比较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中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TLIF组与PLIF组。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结果: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与术后卧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均有一定程度的缺失,但TLIF组缺失程度明显低于BLIF组(P<0.05)。且TLIF组的VAS与ODI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低于BLIF组,表明TLIF组术后患者恢复情况优于B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86%,B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故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LIF组(P<0.05)。结论:TLIF与BLIF在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TLIF在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IF PLIF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凯 潘治军 贺慧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2期1756-1759,共4页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根治术后予以传统护理管理,研究组在...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根治术后予以传统护理管理,研究组在根治术后采取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管理。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应激反应指标以及术前及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尿管放置时间、胸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d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皮质醇(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 d WBC、CRP及Co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前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TNF-α及IL-6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护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促进早日康复,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肺癌 老年人 根治术 应激反应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带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敏 李凯 +5 位作者 王志回 梁坚 马春柳 韦尚吟 彭宇 李辽波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下行带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并与Smith-Petersen切口或改良S-P切口法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35例行小切口带双肌蒂髂骨瓣移植... 目的探讨小切口下行带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并与Smith-Petersen切口或改良S-P切口法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35例行小切口带双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选取同期接受Smith-Petersen切口或改良S-P切口完成治疗的35例患者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23.6(13~36)个月,发现小切口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方面明显优于Smith-Petersen切口或改良S-P切口法(P<0.01)。两组在术后愈合时间、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法双肌蒂髋骨瓣植骨可减少皮肤、软组织损伤,减少血运破坏,更有利于手术安全及术后康复,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小切口 双肌蒂髂骨瓣
下载PDF
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振飞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14期78-79,共2页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以青壮年伤者较多,损伤后易遗留伤残,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尽管很多学者为改善治疗效果做了大量工作,但跟骨骨折特别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2001年8月-2006年12月,作者采用切开复位、...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以青壮年伤者较多,损伤后易遗留伤残,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尽管很多学者为改善治疗效果做了大量工作,但跟骨骨折特别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2001年8月-2006年12月,作者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2例25足,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多段骨折
13
作者 杨文学 王万富 史明起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5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手术治疗 股骨多段骨折 内固定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陈旧性股骨干骨折
14
作者 常振飞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3期3869-3871,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股骨干陈旧性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收治的有严重移位的陈旧性儿童股骨干骨折患儿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8~13岁,所有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采用... 目的:探讨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股骨干陈旧性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收治的有严重移位的陈旧性儿童股骨干骨折患儿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8~13岁,所有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采用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后侧或后外侧手术切口,手术中彻底清除断端周围骨痂,充分显露骨折端,在反牵引带的帮助下,采用折顶法反复、逐次的松解神经、血管、肌肉的张力,观察牵引状态下患肢末梢的血运情况作为反映血管神经张力的一个指标,待软组织可以逐渐适应高张力的情况下,对骨折进行复位、自体松质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给予抗炎、抗凝、早期功能锻炼。随访时对患儿的骨折愈合情况、畸形矫正情况及手术后的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1~2年。手术后3、6、12、20个月常规拍摄患肢的X线片。随访期结束时,所有病例骨折均达骨性愈合、畸形完全得到矫正,无血管、神经并发症的发生。患儿已完全负重、下地行走、患肢缩短1~2cm,平均1.2cm,行走时正常步态,骨折邻近的膝、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结论:对于具有合适手术适应证的、伴有严重移位畸形的儿童股骨干陈旧性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手术中应注意病例的选择,轻柔操作,采用逐次折顶复位,避免血管、神经的损伤。手术后给予适当的辅助治疗及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疗效比较
15
作者 高全有 韩康 +5 位作者 高浩然 薛为高 蔺啸 杨文学 刘永明 单乐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2期4279-4282,共4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有手术适应症且明确诊断为椎体血管瘤的患者48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7例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PVP组),21例给予椎... 目的:探讨和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有手术适应症且明确诊断为椎体血管瘤的患者48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7例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PVP组),21例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KP组)。根据详实的随访资料对两组患者在术后的VAS疼痛评分、总费用、术中疼痛评分、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PKP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低于PVP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PKP组患者在总费用方面高于对方,但在术中疼痛评分、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方面优于对方,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在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方面无明显差异。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术中感受及安全性方面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但费用高于对方。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需要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