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历史考释看《顺治汉中府志校注》之学术价值——兼谈地方文献的整理出版
1
作者 孙启祥 《上海地方志》 2021年第2期77-81,96,共6页
清顺治年间冯达道主修的《汉中府志》,是明清易代之际的一部重要地方文献。近年出版的《顺治汉中府志校注》,使"隐身"300多年的这部古籍以全新面貌问世。《校注》严格遵守古籍整理之学术规范,于历史考释征引典籍浩繁,材料取... 清顺治年间冯达道主修的《汉中府志》,是明清易代之际的一部重要地方文献。近年出版的《顺治汉中府志校注》,使"隐身"300多年的这部古籍以全新面貌问世。《校注》严格遵守古籍整理之学术规范,于历史考释征引典籍浩繁,材料取舍有度,史事辨析清晰,舛误订正有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可谓古籍整理的上乘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整理 地方文献 顺治汉中府志 历史考释 学术价值
下载PDF
杜甫《夔州歌》中“百牢关”地理位置考述
2
作者 孙启祥 《杜甫研究学刊》 2018年第3期66-72,共7页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其一"夔州险过百牢关"句中百牢关之地望,依据杜甫之行踪和武元衡、郑馀庆、元稹、于邺等人诗之意境,以及《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等记载考证,当在梁州三泉县西南之嘉陵江滨,而不在古今注家所指之西...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其一"夔州险过百牢关"句中百牢关之地望,依据杜甫之行踪和武元衡、郑馀庆、元稹、于邺等人诗之意境,以及《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等记载考证,当在梁州三泉县西南之嘉陵江滨,而不在古今注家所指之西县西南汉水之滨。造成注家舛讹的原因是唐代《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滞后于百牢关迁移时代,而宋代地理书又有语焉不详或矛盾抵牾之处。后世不察,因袭传讹,以致谬误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夔州歌 百牢关 西县 三泉县 嘉陵江
下载PDF
刘猛、李馀与唐代新乐府运动
3
作者 孙启祥 《杜甫研究学刊》 2020年第2期117-123,共7页
中唐诗人刘猛、李馀以古题乐府引起元稹的关注并唱和而闻名于当时诗坛。刘猛乃兴元府(今陕西汉中)人,元和年间进士;李馀乃成都府(今四川成都)人,长庆三年进士。他们二人"虽用古题,全无古义"或"颇同古义,全创新词"... 中唐诗人刘猛、李馀以古题乐府引起元稹的关注并唱和而闻名于当时诗坛。刘猛乃兴元府(今陕西汉中)人,元和年间进士;李馀乃成都府(今四川成都)人,长庆三年进士。他们二人"虽用古题,全无古义"或"颇同古义,全创新词"的乐府创作,对元稹诗歌从题材、结构等方面产生了影响,进而发挥了革新旧题乐府、充实乐府理论、推进新乐府运动发展、使乐府诗革新"遂告大成"之作用。同时,他们的古诗也以"高古奥逸"而入唐人《诗人主客图》。刘猛与元稹交情较深,李馀还与张籍、贾岛、姚合、朱庆馀交谊甚厚。刘猛、李馀为新乐府运动做出的贡献,在古今众多诗歌理论著作中得以体现,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乐府运动 古题乐府 元稹 刘猛 李馀
下载PDF
居延汉简中的陕西地名研究
4
作者 孙启祥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2023年第1期198-206,共9页
从20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甘肃敦煌西北汉代烽燧遗址掘获汉简起,至20世纪末,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和甘肃省嘉峪关以东的金塔县肩水金关一带,即汉代张掖郡境内,共出土“居延汉简”3万余枚。这些简牍中,记录了大量的古... 从20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甘肃敦煌西北汉代烽燧遗址掘获汉简起,至20世纪末,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和甘肃省嘉峪关以东的金塔县肩水金关一带,即汉代张掖郡境内,共出土“居延汉简”3万余枚。这些简牍中,记录了大量的古代地名,其中相当一部分今天已不存在。考查这些地名,对研究古代政区因革、地名存废,乃至文化演进、制度变迁,都具有重要意义。陈直先生早年在《居延简所见地名通考》中,对居延简所记38郡国及其辖县,做了归纳研究;周振鹤《新旧汉简所见县名和里名》对以居延汉简为主的汉简中的县名、里名以郡国、县、里做了排列辨析;后来,马孟龙对周文又作了订补。1此后,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日本学者永田英正《居延汉简研究》等专著亦涉及区域性问题;孙继民《居延汉简中所见河北部分县历史地名研究》、马孟龙《汁防侯国非广汉郡汁方县考》和卢丛夫《从“居延汉简”谈西汉乌氏县的确定》等论文,对居延简中今河北、山东、宁夏的一些地名做了研究。针对简牍出土地周边,即今甘肃河西走廊迄西和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研究文章则更多。本文试对其中“陕西”的地名做一勾勒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延汉简 张掖郡 历史地名 斯坦因 甘肃河西走廊 匈牙利人 内蒙古西部地区 甘肃敦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