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DNA-ITS序列的不同来源蜜环菌分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杨文权 刘玲 +4 位作者 张跃进 孙建华 刘彦铎 穆素杰 张小燕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1-6,13,共7页
为掌握不同来源的19株蜜环菌的(Armillaria spp.)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对蜜环菌的rDNA-ITS进行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并对菌索分枝数、生物量和总萜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9株蜜环菌中,12株为蜜环菌狭义种(A.mellea),2株为芥黄... 为掌握不同来源的19株蜜环菌的(Armillaria spp.)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对蜜环菌的rDNA-ITS进行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并对菌索分枝数、生物量和总萜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9株蜜环菌中,12株为蜜环菌狭义种(A.mellea),2株为芥黄蜜环菌(A.sinapina),1株为头柄蜜环菌(A.cepistipes),1株为高卢蜜环菌(A.gallica),1株为奥氏蜜环菌(A.ostoyae);19株蜜环菌只有15株在PDA培养基上能形成菌索,其中,菌株MC1、MC8、MC4、MC7和MA2的菌索分枝较多,菌株MA2、MB1和MC7的生物量较大,菌株MC5的总萜含量最高。因此,19株蜜环菌通过rDNA-ITS序列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菌索的生长特征,MA2和MC7是较优良的菌株,而菌株MC5是提取总萜的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RDNA-ITS序列分析 生物学特性 菌索 生物量
下载PDF
猪苓林地栽培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树森 傅世贤 +3 位作者 张前福 周志强 刘瑞芳 孙建华 《食用菌》 2009年第1期35-36,共2页
猪苓[Crifotaumbellatea(Pers.:Fr)Pilut],别名猪屎苓、鸡屎苓、地乌桃等。
关键词 猪苓 林地 栽培
下载PDF
一个天麻共生蜜环菌菌株的培养基筛选
3
作者 杨文权 刘玲 +3 位作者 吴娜 张跃进 孙建华 张小燕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6-10,19,共6页
为给天麻的共生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菌株MC4筛选最佳的母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将菌株MC4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上,测定MC4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生物量,并观察培养特性,结果表明:在以马铃薯淀粉为碳源、以酵母粉为氮源、以KH... 为给天麻的共生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菌株MC4筛选最佳的母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将菌株MC4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上,测定MC4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生物量,并观察培养特性,结果表明:在以马铃薯淀粉为碳源、以酵母粉为氮源、以KH_(2)PO_(4)为无机盐的母种培养基上,菌株MC4的生长速度及生物量显著较其它培养基上的高(P<0.05);在以栎木枝条和马铃薯汁制成的Ⅳ号栽培种培养基上,菌株MC4菌丝萌发所需时间较短,生长速度快,分枝茂密,且菌索粗壮,直径达0.45 cm。天麻共生蜜环菌菌株MC4最佳的母种培养基应以马铃薯淀粉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KH_(2)PO_(4)为无机盐,而以栎木枝条和马铃薯汁配制的Ⅳ号培养基更适合作为MC4的栽培种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天麻 菌索 营养 培养基
下载PDF
天麻种质资源及其与双菌共生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照宇 孙建华 +1 位作者 陈士林 董林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3期1819-1826,共8页
天麻为真菌异养型草本植物,其干燥块茎为药用与保健价值兼备的中药材,生长发育过程先后需与2类真菌——萌发菌与蜜环菌共生。天麻-萌发菌共生体系通过分子调控在共生萌发前期促进种子萌发,并在共生萌发后期随着蜜环菌的侵染利用防御反... 天麻为真菌异养型草本植物,其干燥块茎为药用与保健价值兼备的中药材,生长发育过程先后需与2类真菌——萌发菌与蜜环菌共生。天麻-萌发菌共生体系通过分子调控在共生萌发前期促进种子萌发,并在共生萌发后期随着蜜环菌的侵染利用防御反应打破共生体系动态平衡,为天麻-蜜环菌共生体系的建立创造条件。天麻-蜜环菌共生时期,宿主通过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贮存营养及能量物质以保障箭麻的形成。天麻与双菌共生时期均通过建立信号转导与物质运输途径提高天麻-真菌共生效率并维持共生体系动态平衡。本文综述了天麻野生种质的分布、种类与新品种培育现状,并从全局性角度梳理了近年来利用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技术对天麻-双菌共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对天麻种质资源及遗传信息进行整合,在系统利用现有遗传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菌-麻共生体系的调控机制并有效指导品种选育与遗传改良,助力天麻产业的持续完善和发展,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种质资源 良种培育 双菌共生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天麻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梁彤 廉冬 +3 位作者 马珍璐 张跃进 孙建华 张小燕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5-140,共6页
为探讨科学合理的天麻种苗分级标准,利用相关分析,以天麻种苗的块茎长度、重量作为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法,初步制定天麻种苗的分级质量标准。研究表明,天麻种苗分为三级,Ⅰ级天麻种苗:长度≥68.78 mm,重量≥19.83 g;Ⅱ级天麻种苗:... 为探讨科学合理的天麻种苗分级标准,利用相关分析,以天麻种苗的块茎长度、重量作为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法,初步制定天麻种苗的分级质量标准。研究表明,天麻种苗分为三级,Ⅰ级天麻种苗:长度≥68.78 mm,重量≥19.83 g;Ⅱ级天麻种苗:68.78 mm>长度≥17.45 mm,19.83 g>重量≥0.76 g;Ⅲ级天麻种苗:长度<17.45 mm,重量<0.76 g。此方法制定的质量分级标准科学、准确,可作为天麻种苗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种苗质量标准 逐步聚类分析
下载PDF
汉中地区天麻零代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廉冬 马珍璐 +3 位作者 梁彤 张跃进 孙建华 张小燕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3,共5页
为探讨科学合理的天麻零代子的分级标准,选用陕西汉中天麻零代子的块茎长度、重量作为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初步制定汉中天麻零代子的分级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即:Ⅰ级天麻零代子:长度≥60.46mm,重量≥19.51g;Ⅱ级天麻零代子:60... 为探讨科学合理的天麻零代子的分级标准,选用陕西汉中天麻零代子的块茎长度、重量作为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初步制定汉中天麻零代子的分级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即:Ⅰ级天麻零代子:长度≥60.46mm,重量≥19.51g;Ⅱ级天麻零代子:60.46mm>长度≥32.65mm,19.51g>重量≥3.40g,Ⅲ级天麻零代子:长度<32.65mm,重量<3.4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零代种子 分级标准 逐步聚类分析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猪苓菌丝生长及多糖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梦馨 郭宏波 +3 位作者 廉冬 马珍璐 张跃进 孙建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79-1186,共8页
为探讨干旱胁迫对猪苓( Polyporus umbellatus )菌丝生长与多糖物质积累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250 g/L)PEG-6000处理,分析干旱胁迫下猪苓菌丝生长相关指标及多糖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00 g/L PEG-6... 为探讨干旱胁迫对猪苓( Polyporus umbellatus )菌丝生长与多糖物质积累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250 g/L)PEG-6000处理,分析干旱胁迫下猪苓菌丝生长相关指标及多糖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00 g/L PEG-6000处理下,猪苓菌丝生物量、多糖合成相关酶活性及多糖质量分数最高,其中猪苓菌丝生物量、己糖激酶(HK)活性、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活性、α-磷酸葡萄糖变位酶(α-PGM)活性及多糖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组增加60.40%、27.88%、19.89%、28.73%和106.00%。当PEG-6000质量浓度>150 g/L时,猪苓菌丝生物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及多糖质量分数均随胁迫程度增大显著降低。因此,适度干旱胁迫有利于猪苓菌丝生长和多糖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菌丝 PEG-6000 干旱胁迫 多糖合成
下载PDF
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的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边小禹 梁宗锁 +2 位作者 常朝阳 马存德 孙建华 《食用菌》 2019年第2期28-33,39,共7页
目的:对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进行鉴定,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猪苓菌核发育过程中黑色素的关键作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并纯化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鉴定表皮黑色素,并对其溶解性、结构特性、稳定性和... 目的:对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进行鉴定,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猪苓菌核发育过程中黑色素的关键作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并纯化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鉴定表皮黑色素,并对其溶解性、结构特性、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进行进一步测定。结果:猪苓菌核表皮色素不溶于水和常见的有机溶剂,在pH3时完全沉淀,溶于碱性溶液;不具有鞣质和黄酮类物质的特性;紫外光谱结果表明,在200~800 nm,吸光值随波长增加呈指数型下降,以波长对吸光值取对数作图,斜率为-0.0024,样品放置一月后,斜率为-0.0036;红外光谱鉴定出—OH、脂肪族—CH、芳香环中C=C和C=N骨架、羧酸外C=O、COO—等官能团的存在;温度升高和pH增大对其具有增色效应,冷冻和光照对其具有减色效应;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显著地清除活性,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1 g猪苓菌核表皮色素的多酚含量相当于(224.48±11.46)mg没食子酸。结论:首次鉴定了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对于猪苓的药理药效及发育过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菌 核黑色素鉴定 稳定性 抗氧化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发酵液对猪苓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廉冬a 徐梦馨 +3 位作者 马珍璐 张小燕 张跃进 孙建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0-86,共7页
[目的]研究土壤微生物发酵液对猪苓菌丝生长发育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影响,为其大规模人工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猪苓生活的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通过平板试验,筛选对猪苓菌丝或菌核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菌株;用筛选... [目的]研究土壤微生物发酵液对猪苓菌丝生长发育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影响,为其大规模人工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猪苓生活的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通过平板试验,筛选对猪苓菌丝或菌核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菌株;用筛选出的微生物发酵液培养猪苓,以不添加发酵液的培养基为对照,比较不同发酵液处理对猪苓菌丝生物量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平板培养中,细菌L2、L3、L5、L9处理菌丝均有分泌物出现;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菌丝颜色逐渐变黄变褐,除L2外,其余细菌菌株处理猪苓均有菌核生成;放线菌A14处理猪苓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真菌P3处理猪苓菌丝生长速度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在液体培养基中,真菌P4发酵液可显著提高猪苓菌丝生物量,菌丝体干质量达7.67 g/L;放线菌A3发酵液处理猪苓菌丝胞外多糖质量浓度最高,达0.133 g/L.[结论]从土壤中筛选出了能够促进猪苓菌丝生长发育、提高猪苓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土壤微生物发酵液 菌丝生长 胞外多糖
下载PDF
基于AHP-CRITIC法结合响应曲面法多指标优选天麻鲜切片加工工艺
10
作者 陈凤 张小燕 +4 位作者 张跃进 孙建华 张文珍 白慧媛 马亚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338-4349,共12页
目的建立天麻Gastrodia elata鲜切片质量评价方法,为天麻饮片产地加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7个指标(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和外观性状得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AHP-CRI... 目的建立天麻Gastrodia elata鲜切片质量评价方法,为天麻饮片产地加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7个指标(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和外观性状得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AHP-CRITIC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考察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干燥时间对天麻鲜切片质量的影响,筛选天麻饮片最佳趁鲜加工工艺参数,同时采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不同单因素天麻趁鲜加工工艺进行比较。结果天麻饮片最佳趁鲜加工工艺为新鲜天麻块茎,洗净,待水沸后置于蒸锅上,一级天麻蒸制25 min,二级天麻蒸制15 min,三级天麻蒸制10 min,取出,斜切6 mm,55℃干燥13 h。结论AHP-CRITIC评分法将主客观相结合,综合评价天麻趁鲜加工饮片质量优劣,评分结果科学、可靠,优化后的工艺条件稳定性好、简便可行,可用于天麻饮片趁鲜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趁鲜切制 加工工艺 质量评价 天麻素 对羟基苯甲醇 巴利森苷A 巴利森苷B 巴利森苷C 巴利森苷E 醇溶性浸出物 AHP-CRITIC法 响应曲面法
原文传递
基于HPLC特征图谱与指纹图谱分析的中药猪苓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玮娟 陈世忠 +4 位作者 孙建华 白宗利 黄亚卓 张元宽 王弘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896-907,共12页
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一种简便、可靠、重现性好的中药猪苓特征图谱和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不同来源的猪苓药材及饮片样品进行分析。最终,在特征图谱中共确定了10个特征峰,并将其应用于猪苓药材及饮片的真伪鉴定;在指纹... 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一种简便、可靠、重现性好的中药猪苓特征图谱和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不同来源的猪苓药材及饮片样品进行分析。最终,在特征图谱中共确定了10个特征峰,并将其应用于猪苓药材及饮片的真伪鉴定;在指纹图谱中共确定了9个共有峰,并对32批猪苓药材及饮片样品进行相似度计算。采用HPLC-APCI-IT-TOF-MS^(n)法对猪苓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在特征图谱中指认了4个色谱峰,在指纹图谱中指认了4个色谱峰。本研究首次将HPLC特征图谱与指纹图谱相结合,应用于猪苓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为建立系统完善的猪苓质量标准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HPLC 特征图谱 指纹图谱 APCI-IT-TOF-MS^(n)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伞形多孔菌(猪苓)优良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雯瑞 陈德育 +2 位作者 梁宗锁 刘瑞芳 孙建华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8-229,共12页
以10个不同来源的伞形多孔菌(猪苓)菌株为材料,通过ITS序列分析比较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基于菌落、菌丝的形态特征、生长速率、菌丝体干重和产糖能力5个方面的14个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各指标之间、菌株之间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法提... 以10个不同来源的伞形多孔菌(猪苓)菌株为材料,通过ITS序列分析比较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基于菌落、菌丝的形态特征、生长速率、菌丝体干重和产糖能力5个方面的14个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各指标之间、菌株之间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法提取4个主成分进行分析,通过综合分值比较菌株优劣。ITS序列分析表明,10个菌株间的相似性较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指标之间胞外多糖、菌丝团、黑色素、菌丝颜色、长势和分泌物的相关性高;菌丝形态、草酸钙方晶、生长速率和无性孢子的相关性高。5#菌株多糖含量和菌丝生长速率最高;2#和9#菌株胞内多糖含量较高;4#、13#和14#菌株多糖含量较低;10#、11#菌株多糖含量及菌丝体干重也较低。主成分分析显示,5#、2#和1#菌株是综合分值最高的3个菌株,其菌丝生长快、长势旺、产量及多糖含量高。综合上述结果,5#、2#和1#菌株是初步筛选出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及繁殖的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菌丝体生长 多糖含量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猪苓袋料培养条件筛选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巧妮 谢淑雨 +1 位作者 张跃进 孙建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0-133,共4页
以猪苓为试材,采用PDA培养基及袋料培养真菌的传统方法,对猪苓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丝的生长及菌核形成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划线法测量猪苓菌丝生长速度,用观察计数法对猪苓菌核形成数量、大小、位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猪苓菌种袋料... 以猪苓为试材,采用PDA培养基及袋料培养真菌的传统方法,对猪苓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丝的生长及菌核形成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划线法测量猪苓菌丝生长速度,用观察计数法对猪苓菌核形成数量、大小、位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猪苓菌种袋料培养的最佳条件为25℃、24h黑暗培养、料水比1∶1.4(kg·L^(-1));最适合猪苓菌种袋料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木屑50%、棉籽壳30%、麸皮18%、石膏1%、生石灰0.4%、蔗糖0.5%、KH_2PO_40.1%;明确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猪苓菌丝生长发育及菌核形成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猪苓种苓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袋料培养 人工栽培 菌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