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4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
1
作者 王楠 崔红 +1 位作者 王明武 陈曼龙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22期6-9,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 机械工程学科 新工科
下载PDF
基于工匠精神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实践--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海霞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6期93-97,共5页
为了提高“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文章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首先分析了“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现状,然后论述了基于工匠精神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实践。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景敏 杜宇波 +2 位作者 张士勇 陈应舒 杨帆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第1期53-54,共2页
为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地方院校测控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应用,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在分析探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及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地方优势及学校特点,提出了从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新型教学培养模式,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 为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地方院校测控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应用,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在分析探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及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地方优势及学校特点,提出了从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新型教学培养模式,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平台及加强交叉与融合下的专业实践等途径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期为陕南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该培养模式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测控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机械工程学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瑾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0-101,共2页
结合工业会计专业特点 ,改革机械工程学基础课程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 ,以突出知识应用 ,使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同时改革教学方法 ,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 。
关键词 工业会计专业 机械工程学基础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机械工程导论双语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侯红玲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10期167-167,共1页
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的《机械工程导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具体实践,总结了近几年来在双语教学方法的一些有力措施和方法;同时根据目前社会对该专业人才接轨性的需求,提出了以后在双语教学方面应加强一些环节。
关键词 机械工程导论 双语教学 课程建设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对接——以陕西理工学院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鲁么尘 席华娟 任倩 《科技信息》 2009年第8期49-49,50,共2页
对高校学生抽样调查之后,结合调查情况分析了大学生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认知,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情感认识以及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现状。从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不足,指出传统文化在中国市场环境中的重要意义。试图联系实际为... 对高校学生抽样调查之后,结合调查情况分析了大学生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认知,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情感认识以及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现状。从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不足,指出传统文化在中国市场环境中的重要意义。试图联系实际为今后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对接 建设
下载PDF
机械电子工程综述 被引量:24
7
作者 潘雍 傅明星 于晨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553-558,共6页
针对机械电子工程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为使广大学者更加深刻和清晰地理解其内涵,根据机械电子工程更加庞大的学科架构、更高的综合性、更强的应用性等特点,从其知识体系、核心技术和实践应用等方面阐述了机械电子工程的概念;以3个... 针对机械电子工程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为使广大学者更加深刻和清晰地理解其内涵,根据机械电子工程更加庞大的学科架构、更高的综合性、更强的应用性等特点,从其知识体系、核心技术和实践应用等方面阐述了机械电子工程的概念;以3个阶段为标志,论述了机械电子工程的产生及其形成过程;并通过研究大量文献,对比了国内、外现状,从市场、学科、工程3个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机械电子工程的特点;从其发展的层次性出发,总结了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机械电子工程对社会、工业以及学科专业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且朝着智能化、微型化、模块化、网络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并提出了应进一步研究如何使得机械电子工程的各项技术做到无缝式融合以及机械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和方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电子工程 核心技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崔立堃 施绍宁 王金元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9期177-180,共4页
根据新时代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的特点和行业需求,提出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和时代精神的人才是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文章给出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构建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方法,通过打造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 根据新时代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的特点和行业需求,提出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和时代精神的人才是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文章给出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构建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方法,通过打造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人才培养体系、多方面多维度协同开展课程思政内容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打造融合课程思政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等措施,在各个层面上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地融入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以实现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车辆工程 OBE 专业课程思政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评改革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杜海霞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为充分发挥陕西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示范辐射作用,以省级线上一流课程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依托,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学生学会为主的教学模式。针对工程制图课程,从课... 为充分发挥陕西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示范辐射作用,以省级线上一流课程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依托,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学生学会为主的教学模式。针对工程制图课程,从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建立相对完善的学习评价机制,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制图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评融合
下载PDF
工科类研究生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最优化理论与方法”课程为例
10
作者 何亚银 耶晓东 +1 位作者 王军利 何雅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6期65-68,共4页
首先阐述了工科类研究生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了工科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切入点的研究、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与教学资料的改革、含有课程思... 首先阐述了工科类研究生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了工科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切入点的研究、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与教学资料的改革、含有课程思政的科学评价体系等方面重点研究了工科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经过教学实践验证,该课程思政的实施与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研究生的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类研究生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11
作者 王金元 崔立堃 赵春婕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6期158-162,共5页
汽车行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发生巨大变化。车辆工程专业作为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优势集成与领先应用,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然涉及交叉融合的多学科知识与... 汽车行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发生巨大变化。车辆工程专业作为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优势集成与领先应用,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然涉及交叉融合的多学科知识与专业技术。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进行本科专业建设,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立足于陕西理工大学,针对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能够融入区域经济和适应竞争性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将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以及引领未来的创新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目标导向 人才培养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机电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军利 何亚银 +1 位作者 侯红玲 任志贵 《西部素质教育》 2019年第8期193-194,共2页
文章主要探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机电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包括机电控制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其中教学方式从启发互动式教学、小组研讨式教学展开论述,教学评价体系则包括合理调整教学评价的内容... 文章主要探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机电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包括机电控制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其中教学方式从启发互动式教学、小组研讨式教学展开论述,教学评价体系则包括合理调整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建立常态化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控制理论基础课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考核评价体系
下载PDF
浅议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占领 史军绒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1期I0232-I0232,共1页
文章介绍了一个项目进度的有效管理工具P3(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简要描述了P3的功能,分析了P3在编制项目进度计划中的应用并大致介绍了运用P3进行项目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 项目管理 P3 工程进度控制
下载PDF
非稳态机械加工误差的计算机分析处理
14
作者 李志峰 魏伟锋 《机械工程师》 2008年第6期137-139,共3页
机械加工状态可以分为稳定和非稳定状态,非稳定状态的研究对于提高机械加工质量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获得非稳定状态机械加工数据样本后,用Matlab正确分离常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并获得有关误差的统计数据和图形。这... 机械加工状态可以分为稳定和非稳定状态,非稳定状态的研究对于提高机械加工质量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获得非稳定状态机械加工数据样本后,用Matlab正确分离常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并获得有关误差的统计数据和图形。这对于正确分析加工状态、采取一定策略调整控制机床、理解机床的理想工序能力及最终提高加工精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离 非稳态 机械加工 数据处理 理想工序能力
下载PDF
论“工程制图”课在工科类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5
作者 郭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第4期30-31,共2页
将大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单靠大学的“两课”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工程制图”课程特点,分析它在工科类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关键词 工程制图 素质教育 创造性
下载PDF
基于人工势场法的复杂环境下多无人车避障与编队控制
16
作者 梅艺林 崔立堃 +2 位作者 胡雪岩 胡广琦 王浩 《工程科学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73,共10页
针对动态、密集障碍物等复杂环境下多车避障与编队控制存在的容易与障碍物碰撞、编队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势场法的多车避障与编队控制方法.修改引力势场函数使引力大小在距离较大或较小时收敛于某一值,解决前期引力过大引起的无... 针对动态、密集障碍物等复杂环境下多车避障与编队控制存在的容易与障碍物碰撞、编队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势场法的多车避障与编队控制方法.修改引力势场函数使引力大小在距离较大或较小时收敛于某一值,解决前期引力过大引起的无人车与障碍物碰撞以及目标点不可达问题;采用更平滑的斥力计算公式对斥力势场函数进行优化,解决无人车距离障碍物过近时斥力过大引起的无人车在障碍物附近徘徊的问题;定义编队稳定力使编队前进过程中保持稳定队形的同时解决传统人工势场法存在的局部极小值问题;引入动态障碍物速度斥力势场与障碍物数量稀疏区域引力势场使编队在复杂环境下具有更高的避障与路径规划成功率.通过仿真实验与传统人工势场法以及改进后的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复杂环境下能够维持编队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相较于传统算法与文献算法在动态障碍物环境下避障成功率分别提高了35%与10%,在密集动态障碍物环境下分别提高了55%与10%;能够在密集动态障碍物环境下躲避障碍物规划出合理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势场 编队控制 避障 动态障碍物 密集障碍物
下载PDF
双肘杆机械压力机实现柔性加工的混合闭环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锦涛 赵升吨 +1 位作者 谢嘉 赵永强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0-127,共8页
提出一种混合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应用在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的双肘杆机械压力机上实现可控柔性化加工。通过对伺服压力机驱动系统的分析建立其机电数学模型的前提下,确定伺服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组成。针对特定加工工艺的滑块轨迹曲线,通... 提出一种混合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应用在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的双肘杆机械压力机上实现可控柔性化加工。通过对伺服压力机驱动系统的分析建立其机电数学模型的前提下,确定伺服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组成。针对特定加工工艺的滑块轨迹曲线,通过前馈控制器转换为电动机转角的参考信号,并利用滑模控制和模糊控制技术对滑块位置误差补偿控制器和电动机转角位置控制器进行设计。对压力机整体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获得该伺服系统在压力机冲击负载干扰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最后完成该双肘杆压力机混合闭环伺服控制系统的搭建和调试,并在其上对三种不同材料进行筒形拉深工艺试验,验证伺服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从而为该双肘杆压力机实现各种柔性加工工艺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压力机 柔性化加工 滑模控制 模糊控制 冲击负载
下载PDF
车削加工细长轴的理论误差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玉玲 李志峰 魏伟锋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8-109,共2页
细长轴的车削加工是机械加工中的难点,在理论上推导出了车削细长轴时产生的加工误差公式,通过计算得到了误差的分布曲线图,为正确地预测加工误差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关键词 车削 细长轴 理论误差
下载PDF
基于反求工程的车身覆盖件的开发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侯红玲 赵永强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92,96,共3页
通过对汽车车身覆盖件的逆向设计及数控加工,详细阐述了反求过程中数据测量、曲线曲面重构及反求模型的数控加工,介绍了一种将逆向设计与数控雕铣机直接对接的加工方法。结果表明这一方法为新车型的开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对提高... 通过对汽车车身覆盖件的逆向设计及数控加工,详细阐述了反求过程中数据测量、曲线曲面重构及反求模型的数控加工,介绍了一种将逆向设计与数控雕铣机直接对接的加工方法。结果表明这一方法为新车型的开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对提高国内汽车生产厂家开发新车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求工程 车身覆盖件 曲面重构 SURFACER PRO/E 数控(CNC)加工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的电话壳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昌明 张会 +1 位作者 彭玉海 白海清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利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测出电话壳的点云,将测量的点云数据用IMAGEWARE软件进行处理后,利用Pro/E软件的曲面造型功能,做出电话壳的CAD模型,再采用三维打印机Zprinter310系统打印出电话壳的原型,实现了逆向电话壳到快速原型的快速设计与制... 利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测出电话壳的点云,将测量的点云数据用IMAGEWARE软件进行处理后,利用Pro/E软件的曲面造型功能,做出电话壳的CAD模型,再采用三维打印机Zprinter310系统打印出电话壳的原型,实现了逆向电话壳到快速原型的快速设计与制造。在产品设计研发过程中,使用逆向工程和快速原型制造,对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坐标测量仪 电话壳 逆向工程 快速原型制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