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HYDE version 3.1提供的耕地格点数据,以重心变化模型、单一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垦殖率和RBF神经网络为基础,对近300年来黄土高原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80年是耕地面积和垦殖率格局变化的转折点,之后耕地面...利用HYDE version 3.1提供的耕地格点数据,以重心变化模型、单一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垦殖率和RBF神经网络为基础,对近300年来黄土高原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80年是耕地面积和垦殖率格局变化的转折点,之后耕地面积增加迅速,重心向西南大距离移动,垦殖率上升速度大幅度提高;(2)1980年之前,在不同海拔与坡度上耕地面积随时间变化的波动较小;自1980年,海拔较低坡度较小地带的耕地比重大幅度减小,而海拔较高坡度较大地带的耕地比重明显增加,耕地格局依此规律大幅度调整;(3)黄土高原各县区(旗)耕地面积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并表现出一定的方向性;(4)预测2020年东南—西北地区土地垦殖强度的差别仍然较大.展开更多
长期以来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概念界限模糊。现有的关于水土流失的定量研究大多是采用土壤侵蚀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进行计算。文章结合层次分析法,提出了水土流失指数的概念。基于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将影响水土流...长期以来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概念界限模糊。现有的关于水土流失的定量研究大多是采用土壤侵蚀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进行计算。文章结合层次分析法,提出了水土流失指数的概念。基于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将影响水土流失的因子分为气候因子、地形地貌因子、地表覆盖因子和人为因子,并构建了水土流失指数及各子因子的指标体系和运算模型。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HYDE version 3.1提供的耕地格点数据,以重心变化模型、单一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垦殖率和RBF神经网络为基础,对近300年来黄土高原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80年是耕地面积和垦殖率格局变化的转折点,之后耕地面积增加迅速,重心向西南大距离移动,垦殖率上升速度大幅度提高;(2)1980年之前,在不同海拔与坡度上耕地面积随时间变化的波动较小;自1980年,海拔较低坡度较小地带的耕地比重大幅度减小,而海拔较高坡度较大地带的耕地比重明显增加,耕地格局依此规律大幅度调整;(3)黄土高原各县区(旗)耕地面积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并表现出一定的方向性;(4)预测2020年东南—西北地区土地垦殖强度的差别仍然较大.
文摘长期以来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概念界限模糊。现有的关于水土流失的定量研究大多是采用土壤侵蚀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进行计算。文章结合层次分析法,提出了水土流失指数的概念。基于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将影响水土流失的因子分为气候因子、地形地貌因子、地表覆盖因子和人为因子,并构建了水土流失指数及各子因子的指标体系和运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