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西他滨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艳龙 田普训 +7 位作者 程小红 丁晨光 田耘 于小勇 史健 徐薇 张鹏 宋阿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67-273,278,共8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MTT法检测地西他滨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地西他滨是否可诱导HK-2细胞凋亡及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K-2细胞凋亡的影响;地西...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MTT法检测地西他滨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地西他滨是否可诱导HK-2细胞凋亡及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K-2细胞凋亡的影响;地西他滨预处理C57BL/6小鼠4d,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I),地西他滨继续干预2d后检测肾功,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评估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管细胞增值,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流式细胞仪分析肾组织调整性T细胞(Treg)、M2型巨噬细胞表达。结果:随浓度增加,地西他滨抑制HK-2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作用明显增强(P<0.01或0.05),低剂量地西他滨可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HK-2凋亡(P<0.01),改善肾IRI小鼠肾功(P<0.01)及病理损伤(P<0.05),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P<0.01),减少肾组织内炎性嗜中性粒细胞浸润(P<0.01),增加免疫调整性T淋巴细胞(Treg)及M2型巨噬细胞表达(P<0.01)。结论:地西他滨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肾组织炎细胞浸润,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地西他滨可能成为干预肾IRI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调整性T淋巴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小鼠
下载PDF
黄芪多糖含量的相关种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吉利 赵艳龙 《陕西中医》 2019年第12期1803-1806,共4页
目的:分析产地、种植方式、采收时期等种植因素对黄芪多糖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黄芪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产自山西、内蒙、东北、甘肃、安徽、陕西种植方式为栽培、野生、半野生,采收期2年、3年、4年、5年、... 目的:分析产地、种植方式、采收时期等种植因素对黄芪多糖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黄芪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产自山西、内蒙、东北、甘肃、安徽、陕西种植方式为栽培、野生、半野生,采收期2年、3年、4年、5年、6年的21批黄芪样品中多糖含量进行测定计算。分析产地、种植方式和采收期对多糖的影响。结果:黄芪多糖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0.13 mg/ml,测量过程具有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加样回收率达97.66%。从产地分析,山西产黄芪中黄芪多糖含量最高,内蒙、东北次之,陕西、安徽较低。从种植方式分析,人工栽培黄芪中黄芪多糖高于半野生和野生品,半野生高于野生。从采收期分析3年生黄芪中黄芪多糖含量最高,2年生次之,6年生最低。结论: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量黄芪多糖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重复性高,价格低廉等优点,可用于黄芪多糖含量测定。黄芪产地、种植方式和采收期是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多糖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产地 种植 采收期
下载PDF
髓源性抑制细胞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3
作者 张星哲 郑秉暄 +8 位作者 邓格 豆猛 石玉婷 卫田 郭映聪 韩锋 赵艳龙 丁晨光 田普训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5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IRI组、IRI+MDSC组,每组5只。所有小鼠采取背部双侧切口,切除左肾。假手术组小鼠暴露右肾50 min后缝合,IRI组...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5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IRI组、IRI+MDSC组,每组5只。所有小鼠采取背部双侧切口,切除左肾。假手术组小鼠暴露右肾50 min后缝合,IRI组夹闭右侧肾蒂50 min后开放灌注,IRI+MDSC组于开放灌注1 h内经尾静脉输注使用C57BL/6小鼠骨髓细胞诱导的MDSC。恢复灌注后24h,留取小鼠血液及肾脏和脾脏组织标本,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和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T细胞活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与IRI组相比,IRI+MDSC组小鼠肾功能明显改善,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均低于IRI组[(29.6±3.1)和(34.1±1.4)mmol/L,(105±13)和(176±20)μmol/L,P均<0.05]。IRI+MDSC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程度、范围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IRI组减轻,Paller评分优于IRI组[(55.0±3.0)和(40.6±6.7)分,P<0.05]。IRI+MDSC组血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IRI组(P均<0.05),TNF-α分别为(452±55)和(605±73)pg/mL,IFN-γ分别为(405±101)和(576±76)pg/mL,IL-6分别为(459±37)和(863±20)pg/mL;而具有抗炎作用的细胞因子IL-10水平则高于IRI组,分别为(1519±244)和(926±66)pg/mL。同时,IRI+MDSC组小鼠脾脏中活化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IRI组,分别为(15.6±1.3)%和(20.2±1.4)%、(31.8±1.8)%和(40.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体外诱导MDSC可通过抑制IRI后机体的炎症反应,减轻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性抑制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 炎症反应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