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保存实力”到“工农武装暴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对许权中旅行动决策的历史考察
1
作者 陈红 《苏区研究》 2023年第6期57-68,共12页
许权中旅是土地革命战争之初中共陕西省委领导和掌握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对许旅的出路问题非常重视。根据形势发展和中央决策变化,陕西省委对许旅的使用方向,经历了从“逃窜北山,独立发展”的保存实力策略,... 许权中旅是土地革命战争之初中共陕西省委领导和掌握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对许旅的出路问题非常重视。根据形势发展和中央决策变化,陕西省委对许旅的使用方向,经历了从“逃窜北山,独立发展”的保存实力策略,转变到“参加反冯战争”的打冯策略,再到“参加工农武装暴动、作农民暴动副力”的武装起义方针的演变过程。透过陕西省委对许旅出路的考虑,可以管窥大革命失败后的关键转型期陕西省委在执行中央命令、探索革命道路以及对革命武装认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也可视为陕西革命最终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 中共陕西省委 许权中旅 农民暴动
下载PDF
深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陕西元素的研究和阐释
2
作者 梁月兰 《新西部》 2022年第9期14-14,共1页
百年党史不仅是辉煌壮丽的不懈奋斗史,也是伟大精神的锻造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革命精神则是文化自信中更核心、更坚定... 百年党史不仅是辉煌壮丽的不懈奋斗史,也是伟大精神的锻造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革命精神则是文化自信中更核心、更坚定、更厚重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辉煌壮丽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 伟大精神 不懈奋斗 党史 习近平总书记
下载PDF
照金精神是陕西红色文化的宝贵财富
3
作者 梁月兰 《新西部》 2023年第6期43-47,共5页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及后来发展为陕甘革命根据地过程中培育形成的照金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及后来发展为陕甘革命根据地过程中培育形成的照金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照金精神是20世纪30年代初,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及后来发展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把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气节结合起来,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仲勋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陕西红色文化 民族气节 照金精神 谢子长 刘志丹 奋斗精神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文化建设的演进及特点——基于中国共产党陕西省代表大会报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奕彤 《新西部》 2022年第8期67-71,共5页
从改革开放以来九次陕西省代表大会报告看,陕西始终以党中央部署为根本遵循,不断丰富文化建设内涵,持续提升文化建设地位,调整完善文化建设布局,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的基本特点。深刻认识陕西文... 从改革开放以来九次陕西省代表大会报告看,陕西始终以党中央部署为根本遵循,不断丰富文化建设内涵,持续提升文化建设地位,调整完善文化建设布局,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的基本特点。深刻认识陕西文化建设的演进及特点,对不断推进陕西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内涵 建设布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根本遵循 深刻认识 代表大会 持续提升 开拓创新
下载PDF
关于提升陕西省农村留守老人福祉的对策建议——以西安市鄠邑区农村幸福院建设为例
5
作者 权一章 李学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15期245-246,共2页
改革开往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的展开,城乡壁垒破碎的直接后果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留守老人问题随之出现。文章立足陕西省实际,从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福祉角度出发,通过对西安市鄠邑区进行调研,对农村幸福院运营... 改革开往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的展开,城乡壁垒破碎的直接后果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留守老人问题随之出现。文章立足陕西省实际,从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福祉角度出发,通过对西安市鄠邑区进行调研,对农村幸福院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老人 社会救助 养老服务业 福祉
下载PDF
关于陕西省实施科技兴陕战略的记忆
6
作者 姜信真(口述) 张娟(整理) 《西部大开发》 2018年第7期110-113,共4页
历史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不易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现在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一句话,放在40多年前,却具有极大的解放思想之意义.
关键词 科技兴陕 陕西省 记忆 尊重知识 解放思想
下载PDF
1950年代上海对陕西建设的支援 被引量:3
7
作者 袁武振 梁月兰 +1 位作者 高喜平 柴云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2-37,共6页
1950年代,上海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和沪陕两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派出金融、建筑、纺织、电力、机械、高教等行业的数万名干部职工支援陕西建设,为陕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解决了上海存在的部分失业问题,实现了沪陕两地... 1950年代,上海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和沪陕两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派出金融、建筑、纺织、电力、机械、高教等行业的数万名干部职工支援陕西建设,为陕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解决了上海存在的部分失业问题,实现了沪陕两地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0年代 上海 支援 陕西 经济建设
下载PDF
红四方面军与杨虎城第十七路军统战关系述论
8
作者 任惠林 陈红 《长征学刊》 2024年第2期29-37,共9页
基于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国的共同政治目标,以及双方的斗争形势和各自处境,红四方面军与杨虎城第十七路军具备了建立统战关系的可能性。经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爱国进步人士杜斌丞的斡旋,杨虎城主动派人联络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对此给予... 基于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国的共同政治目标,以及双方的斗争形势和各自处境,红四方面军与杨虎城第十七路军具备了建立统战关系的可能性。经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爱国进步人士杜斌丞的斡旋,杨虎城主动派人联络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对此给予了积极回应。双方派代表就停战议和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汉中协定”,正式确立了双方的统战关系。双方统战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实践,促进了红四方面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 红四方面军 第十七路军 杨虎城
下载PDF
难忘的陕西价格改革历程
9
作者 张文波 左伟 《西部大开发》 2018年第8期104-108,共5页
我是1980年2月从学校毕业分配到省物价局工作的,此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沧桑巨变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在陕西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十分有幸经历、参与了这一时期陕西物价工作... 我是1980年2月从学校毕业分配到省物价局工作的,此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沧桑巨变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在陕西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十分有幸经历、参与了这一时期陕西物价工作和价格改革,为全省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了一些工作,尽了微薄之力,我为此而感到欣慰和自豪。回首30多年来在物价战线与大家和谐共事、辛勤工作的难忘岁月,总是令我深深的感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改革 改革历程 陕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社会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 毕业分配
下载PDF
任弼时的经济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崇信 张培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36,共5页
任弼时的经济思想研究吴崇信,张培林任弼时是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较早致力于经济建设工作的领导人之一。他在领导陕甘宁边区及广大解放区经济建设中,以马列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勇于探索经济规律,为民主革... 任弼时的经济思想研究吴崇信,张培林任弼时是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较早致力于经济建设工作的领导人之一。他在领导陕甘宁边区及广大解放区经济建设中,以马列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勇于探索经济规律,为民主革命后期党的经济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弼时 经济思想 解放区 经济建设 陕甘宁边区 经济工作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发展经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陕西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武振 梁月兰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8-23,113,共7页
中国共产党在陕西一百年的奋斗史,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陕西发展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中国共产党在陕西一百年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并... 中国共产党在陕西一百年的奋斗史,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陕西发展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中国共产党在陕西一百年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并可从宏观视角、中观视角和微观视角三个维度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陕西一百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历史贡献,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等方面,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陕西一百年的宝贵经验及其现实启示,以形成陕西一百年党史研究的宏观思路和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陕西 百年历史
下载PDF
城乡经济:在协调中走向一体——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思路
12
作者 郑欣淼 侯辅相 +1 位作者 王同信 吴长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5-61,67,共8页
当前农村诸多问题,其基本的深层的原因,在于长期城乡隔绝体制所造成的城乡利益矛盾和冲突。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和思考。我们认为,把农业发展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把农村改革同城市改革结合... 当前农村诸多问题,其基本的深层的原因,在于长期城乡隔绝体制所造成的城乡利益矛盾和冲突。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和思考。我们认为,把农业发展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把农村改革同城市改革结合起来,从协调城乡关系入手,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农村 城乡经济 城乡关系 城市工业 农民 城乡一体化 县城建设 小城镇 超经济强制 农村发展问题
下载PDF
曲线的警呼——关于建立耕地、人口、粮食良性循环的研究
13
作者 吴崇信 胡俊斌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9-75,共7页
长期以来,由于耕地大幅度减少,人口急剧膨胀,人均占有粮食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忧虑和关注。本文从陕西省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实现耕地、人口、粮食良性循环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 一、陕西省耕地... 长期以来,由于耕地大幅度减少,人口急剧膨胀,人均占有粮食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忧虑和关注。本文从陕西省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实现耕地、人口、粮食良性循环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 一、陕西省耕地、人口、粮食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 (一)耕地面积锐减、后备资源不足 建国以来,由于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开展,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加上其它原因,使耕地不断减少。1949年全省耕地面积6577万亩,1991年为5281.7万亩,净减少1295.3万亩,平均每年减少30.1万亩,等于每年减少一个汉阴县的耕地。 根据对建国以来四十余年的年度情况分析,在1953年以前,由于国民经济恢复期间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以外,其后的国民经济工业化进程、政治因素导致的农村经济被摧残等因素,使我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953—1957年期间,平均每年减少35.8万亩;1957年—1960三年期间减少了553.1万亩;1960年—1965年经济恢复期间有一定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总产量 良性循环 粮食生产 1949年 陕西 耕地面积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自然增长率 陕南山区 食物结构
下载PDF
党史研究中常用的史料收集研究方法
14
作者 刘东 《传承》 2012年第7期8-9,共2页
历史研究主要是通过史料进行的,收集到丰富可信的史料是展开党史研究的第一步。党史研究中常接触到的三类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实物史料)的收集和研究方法应根据党史研究实际情况灵活穿插运用,相互补充,相互完善。
关键词 史料收集 党史研究 历史研究 文献史料 口述史料 实物史料 相互补充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比较研究
15
作者 张培林 《桂海论丛》 1999年第1期38-42,共5页
在中国共产党77年的奋斗历程中,有两个使中国革命和建设发生重大转折,出现历史性大发展的时期: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延安时期,一个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正在经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所处的社会... 在中国共产党77年的奋斗历程中,有两个使中国革命和建设发生重大转折,出现历史性大发展的时期: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延安时期,一个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正在经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所处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中国革命 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
下载PDF
林业“三定”为陕西增绿添彩
16
作者 任国义 左伟 《西部大开发》 2018年第12期125-127,共3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在改革、开放、搞活总方针的指引下,陕西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林业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我记得在'六五'期间,全省农村普遍进行了以稳定山林权属、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内容的林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在改革、开放、搞活总方针的指引下,陕西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林业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我记得在'六五'期间,全省农村普遍进行了以稳定山林权属、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内容的林业'三定'工作,放宽了政策,调动了广大群众护林、造林、育林的积极性,把造林绿化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制 《森林法》
下载PDF
陕西抗美援朝运动历程及启示
17
作者 孙应平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21-25,30,共6页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建立之初面对的复杂严峻挑战,是一场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战争。为了保家卫国,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地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开展...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建立之初面对的复杂严峻挑战,是一场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战争。为了保家卫国,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地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开展拥军优属,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劳动竞赛,三秦大地到处洋溢着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贡献力量的浓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抗美援朝运动 历程及启示
下载PDF
雄浑壮三秦 嘶马啸北风——陕西军民抗战纪实
18
作者 李兵 《视界观》 2017年第3期28-30,共3页
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从1937年8月下旬到9月上旬,八路军相继经陕西的泾阳、富平、蒲城、同官(今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合阳、澄城等县,从韩城芝川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沿途各县... 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从1937年8月下旬到9月上旬,八路军相继经陕西的泾阳、富平、蒲城、同官(今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合阳、澄城等县,从韩城芝川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沿途各县的民众,在国共两党的共同领导和组织下迎送八路军将士,热情地提供食品、茶水,许多青年投笔从戎,踊跃参军。10月,八路军几千名伤兵从前线运到西安,西安学联动员全市学生连夜安置,护理、慰劳,受到全体伤兵和社会各界的赞扬。1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抗日前线 国共两党 八路军 八年抗战 抗日武装 武装力量 集团军
下载PDF
我亲历陕西改革开放的几件事
19
作者 李树元 左伟 《西部大开发》 2018年第7期114-118,共5页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发展很快,为解放思想,我省石化厅组织厅机关和直属企业的领导,于1985年4月去深圳、珠海、广州等地考察学习.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陕西 八十年代 地区发展 经济特区 解放思想 直属企业 考察学习
下载PDF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陕西民办高校现象”探析
20
作者 路高信 李维民 王若荣 《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4-29,共6页
列举了陕西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各项数据和陕西采取的五项措施 ;阐述了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动因和对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盘活高教资源 ,加快高教大众化进程、培养急需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提出应在净化办学... 列举了陕西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各项数据和陕西采取的五项措施 ;阐述了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动因和对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盘活高教资源 ,加快高教大众化进程、培养急需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提出应在净化办学外部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探索办学模式、落实政策、调动各界办学积极性等方面加大力度 ;预测陕西民办高校将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龙头学校将相继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大众化 陕西 民办高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