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福宝 刘佼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联合心电图(ECG)对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就诊于本院的100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接受UCG与ECG检查,按UCG检查结果评定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并进行分组,比较各组ECG异常情况。结...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联合心电图(ECG)对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就诊于本院的100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接受UCG与ECG检查,按UCG检查结果评定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并进行分组,比较各组ECG异常情况。结果100例KD患儿中,41例伴冠状动脉扩张(CAE),其中30例左CAE、4例右CAE以及7例双侧CAE;17例伴冠状动脉瘤(CAA),其中15例左CAA、2例双侧CAA;另42例未见CAL。100例KD患儿中,ECG异常22例(22.00%)。有CAL组、无CAL组的ECG异常率分别为34.48%、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CAE组及伴CAA组的ECG异常率分别为17.07%、76.47%,均高于无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E组和CAA组的ECG异常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G联合ECG有助于更好地判断KD患儿伴发的CAL,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儿童
下载PDF
超声测定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福宝 罗雅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2574-2575,共2页
胎儿颈项透明层(NT)是妊娠11~13+6周胎儿颈背部出现的一层无回声带,主要是由于胎儿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在颈后皮下的积聚所致[1,2]。胎儿NT的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较密切[2]。超声检查仍是产科最常用的影像学... 胎儿颈项透明层(NT)是妊娠11~13+6周胎儿颈背部出现的一层无回声带,主要是由于胎儿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在颈后皮下的积聚所致[1,2]。胎儿NT的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较密切[2]。超声检查仍是产科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超声测量胎儿NT厚度对筛查胎儿畸形和预测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价值[3]。本研究对妊娠11~13+6周胎儿进行NT的检测,并分析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妊娠结局 超声测定 影像学方法 回声带 颈背部 超声检查 超声测量 胎儿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周围型肺肿物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梁汝娜 王娟 +4 位作者 张伟 杨元兴 余珊珊 周琦 姜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周围型肺肿物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74个病灶)周围型肺肿物患者,观察病灶的二维超声特征、超声造影表现及高分辨率CT影像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二维超声、CEUS及HRCT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周围型肺肿物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74个病灶)周围型肺肿物患者,观察病灶的二维超声特征、超声造影表现及高分辨率CT影像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二维超声、CEUS及HR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超声造影与高分辨率CT鉴别周围型肺肿物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良性组,病灶好发于右肺上叶,直径较大(P<005);恶性组超声表现为球形或类球形,造影表现为不均匀高增强,向心样灌注,呈慢进快出模式,良性组超声表现为楔形或三角形,造影表现为均匀.等或低增强,树枝样灌注,呈快进快出模式(P<00.5);3种.方法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7.、0808、.0800,CEUS的灵.敏度及.诊断准确率(776%、797%).低于HRCT(959%.、851%),但CEUS的特异度(840%)高于HRCT(640%)。结论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周围型肺肿物的良恶性有一定的价值,且与HRCT诊断效能相当,可作为影像学技术的有效补充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周围型肺肿物 高分辨率CT
下载PDF
超声诊断颈动脉先天性变异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伟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1058-1058,1073,共2页
患者,女性,46岁。以头痛3天主诉入院。无发热、心悸、胸痛,无肢体无力及肢体抽搐。既往体健,查体及血液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颈动脉超声所见:右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起源及走行正常。
关键词 颈动脉先天性变异 颈总动脉缺如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在乳腺恶性肿瘤与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白雪 李晓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年第10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在乳腺恶性肿瘤与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恶性肿瘤与癌前病变患者,将35例癌前病变患者纳入癌前病变组,将25例乳腺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在乳腺恶性肿瘤与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恶性肿瘤与癌前病变患者,将35例癌前病变患者纳入癌前病变组,将25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恶性组,另取同期体检的30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纳入良性组。三组患者均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比检查结果与相关参数。对60例恶性肿瘤与癌前病变患者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进行治疗,利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三维能量多普特超声图像病灶形态、边界、纵横比、后方回声、血流分级和微钙化超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超声图像显示的病灶生长方位、内部回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均高于癌前病变组和良性组,且癌前病变组上述指标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0例恶性乳腺肿瘤患者与癌前病变患者应用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后,VFI、R、MP和M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图像能够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性、恶性和癌前病变;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于乳腺癌具有重要治疗价值,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与高强度聚焦超声两者联合,对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高强度聚焦超声 乳腺肿瘤 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严重程度及其他指标关系探讨
6
作者 李冰 沈芊 +2 位作者 黄辉红 郭娟荪 汪道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30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脂代谢相关临床生化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96例NAFLD患者(观察组)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L-FABP及血... 目的 探讨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脂代谢相关临床生化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96例NAFLD患者(观察组)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L-FABP及血生化指标,超声判定病变程度,同时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及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观察组WHR、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OMA-IR及L-FA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FABP水平与ALT(r=0.735)、TG(r=0.728)、FBG(r=0.681)、WHR(r=0.713)、BMI(r=0.699)、HOMA-IR(r=0.673)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607,P< 0.05).对照组L-FABP水平为(15.42±2.51) g/L,轻度NAFLD为(15.96±2.92) g/L,中度NAFLD为(17.48±3.91) g/L,重度NAFLD为(25.14±5.37) g/L.重度NAFLD患者L-FABP水平与对照组及轻、中度NAFLD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NAFLD患者血清L-FABP水平明显增高,L-FABP水平与一些肝功能生化指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非酒精性脂肪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