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定边县2014年旱作玉米“3414”肥效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振彪 钟子君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45-47,共3页
通过试验了解氮、磷、钾肥料在旱地玉米上的增产效果,试验表明对旱地玉米产量贡献度最大的依次是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的2水平配合施肥量符合旱地玉米需求。氮磷钾单因素肥料随着施用量增加,玉米产量也在增加,但是肥料增加到一... 通过试验了解氮、磷、钾肥料在旱地玉米上的增产效果,试验表明对旱地玉米产量贡献度最大的依次是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的2水平配合施肥量符合旱地玉米需求。氮磷钾单因素肥料随着施用量增加,玉米产量也在增加,但是肥料增加到一定量后,玉米产量就不再增加反而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肥效 试验
下载PDF
水蚀风蚀交错带退耕草坡地土壤酶活性和碳氮矿化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孔维波 石芸 +2 位作者 姚毓菲 邵明安 魏孝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16,共9页
以水蚀风蚀交错带农地退耕后不同演替阶段的长芒草(Stipa bungeana)和苜蓿—铁杆蒿(Medicago sativa—Artemisia sacrorum)坡地为对象,分析了退耕坡地土壤酶活性与碳氮矿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退耕坡地主要土壤养分含量(有... 以水蚀风蚀交错带农地退耕后不同演替阶段的长芒草(Stipa bungeana)和苜蓿—铁杆蒿(Medicago sativa—Artemisia sacrorum)坡地为对象,分析了退耕坡地土壤酶活性与碳氮矿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退耕坡地主要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全氮和全磷)不受坡位(除苜蓿—铁杆蒿坡地的全磷含量外)影响,长芒草坡地有机碳(上、中和下坡位)和全氮含量(中和下坡位)高于苜蓿—铁杆蒿坡地。(2)随坡位的降低,长芒草坡地土壤脲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增加,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而苜蓿—铁杆蒿坡地土壤脲酶和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群落类型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与坡位无关,对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则与坡位有关。(3)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和矿化速率常数在长芒草坡地显著高于苜蓿—铁杆蒿坡地,且不受坡位影响。两种群落土壤氮素矿化均由硝化作用主导,长芒草坡地土壤氮素矿化量和硝化量随坡位降低而显著增加,而苜蓿—铁杆蒿坡地则相反。(4)随苜蓿—铁杆蒿群落向长芒草群落演替,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空间自相关性增强,脲酶和淀粉酶活性空间自相关性减弱,但仍具有强烈空间自相关性,碳氮矿化指标的空间自相关性增强。上述结果表明:在评估退耕草坡地主要土壤过程及其空间分布时,需要考虑草地群落类型或者群落演替阶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蚀风蚀交错带 退耕草坡地 土壤酶活性 碳氮矿化特征 空间自相关性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土壤质地农田土壤碳、氮、磷及团聚体分布特征 被引量:56
3
作者 葛楠楠 石芸 +5 位作者 杨宪龙 张庆印 李学章 贾小旭 邵明安 魏孝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6-1632,共7页
结合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土壤质地农田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计量学特征,以及土壤团聚体分布状况,以揭示土壤质地对区域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及土壤团聚体对肥力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农田土壤大团聚体... 结合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土壤质地农田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计量学特征,以及土壤团聚体分布状况,以揭示土壤质地对区域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及土壤团聚体对肥力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农田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主要养分含量及其生态计量比值均随土壤质地由细变粗(壤质黏土→黏壤土→砂质壤土)逐渐降低;土壤pH值和微团聚体含量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随土壤黏粒含量增加,大团聚体含量、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以及C/P和N/P显著增加,土壤pH和微团聚体含量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以及C/P和N/P随大团聚体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表明区域尺度上农田土壤肥力状况取决于土壤质地,并受土壤大团聚体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地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全磷 化学计量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