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
1
作者 王亚儒 李超敏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900-901,共2页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60%~70%为中低位直肠癌。随着直肠癌理论的进展及手术器械的改进,保肛手术成为直肠癌患者的首选。我们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对7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了保肛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60%~70%为中低位直肠癌。随着直肠癌理论的进展及手术器械的改进,保肛手术成为直肠癌患者的首选。我们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对7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了保肛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13例,女65例;年龄24~88岁,平均年龄56.2岁;病史2个月一2年,平均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直肠 保肛
下载PDF
院外微信平台随访对直肠癌造口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芳 亚宁 赵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院外微信平台随访对直肠癌造口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采用院外微信平台随访的直肠癌造口术患者设为观察组,40例不进行院外干预的直肠癌造口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出院3个月后,比较2组自我护理能力、人工肛门功能及... 目的探讨院外微信平台随访对直肠癌造口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采用院外微信平台随访的直肠癌造口术患者设为观察组,40例不进行院外干预的直肠癌造口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出院3个月后,比较2组自我护理能力、人工肛门功能及排便功能。结果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自我概念、自我责任、自我护理技能等自护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人工肛门功能评分、排便次数、排便规律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微信平台随访能够提高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出院后人工肛门功能及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微信平台随访 直肠癌造口术 自我护理 排便功能
下载PDF
PDCA在降低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芳 余丽君 +2 位作者 赵瑞 李娜 刘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PDCA方法在降低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对结直肠癌造口手术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出现并发症,给予积极处理,并统计出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分析行结直肠癌造口手术患者资料,通过PDCA的方法,... 目的探讨运用PDCA方法在降低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对结直肠癌造口手术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出现并发症,给予积极处理,并统计出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分析行结直肠癌造口手术患者资料,通过PDCA的方法,查找出导致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高的主要护理缺陷及重点改善项目,并积极改进,进行改善前后效果对比,以确定PDCA在降低降低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由62.2%下降至22.2%。结论通过对PDCA管理工具的应用,完善了科室在造口方面的资料,使科室造口管理更趋规范化;通过管理过程中对人员培训,使护士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大大提高,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肠造口 并发症
下载PDF
湿润生肌膏对肛瘘术后创面肉芽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世霞 陈永乐 +1 位作者 王亚儒 吕高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5期658-660,664,共4页
目的探讨湿润生肌膏对肛瘘手术患者术后创面肉芽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与凡士林组;在术后不同... 目的探讨湿润生肌膏对肛瘘手术患者术后创面肉芽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与凡士林组;在术后不同时期分别提取3组患者的创面组织总RNA,通过Poly A Tract(r)mRNA Isolation System系统进行分离纯化后,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并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7、14、21d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1.72±4.33)%、(63.85±6.26)%、(95.51±2.79)%,与对照组及凡士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29例(90.63%),显效3例(9.37%),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凡士林组患者(P<0.05);术后7d时,3组患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阳性值最高,而观察组患者镜下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与单核细胞等大量细胞的细胞质中出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阳性表达区域多于其他两组。结论在肛瘘术后应用湿润生肌膏治疗对创面肉芽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有影响,在创口愈合的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的阳性表达可以促进修复细胞的迁移与增殖,加速创面的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生肌膏 肛瘘 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mRNA
下载PDF
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吕高波 程永刚 +2 位作者 王亚儒 唐孝良 陈永乐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98-701,共4页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二大致死人数的恶性肿瘤[1],约有1/5的患者会有肝转移。尽管近年来化疗及生物治疗等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其整体生存率仍难使人满意,5年生存率只有大约50%[2]。
关键词 直肠癌患者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生存预后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评估 改良 结直肠癌 生物治疗
下载PDF
复方肠泰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永乐 姚远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5期36-38,共3页
目的 观察复方肠泰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与单纯FOLFIRI方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方法 将97例患有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FOLFIRI方案化疗方案基础上加服复方肠泰水煎剂;对照组,单纯接... 目的 观察复方肠泰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与单纯FOLFIRI方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方法 将97例患有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FOLFIRI方案化疗方案基础上加服复方肠泰水煎剂;对照组,单纯接受FOLFIRI方案化疗。对96例患者追踪2个月,观察并比较患者的疗效、体力状况、生活质量、毒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FOLFIRI方案化疗基础上加服复方肠泰水煎剂治疗后,患者经中医症候评定疗效评价方面与单纯FOLFIRI方案化疗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患者体力状况、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单纯FOLFIRI方案化疗(P<0.05);在化疗所引发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降低等部分毒副反应发生率方面低于单纯FOLFIRI方案化疗组(P<0.05)。结论 复方肠泰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不仅可以起到化疗增效的作用,而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体力状况,降低化疗引发的毒副反应,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肠泰 FOLFIRI 晚期结直肠癌 化学治疗 中医治疗
下载PDF
早期自我概念评估及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及自我概念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高晓峰 张碧娟 韩冬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817-818,共2页
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采取早期自我概念评估与护理干预对术后恢复与自我概念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5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早期自我概念评估与护理干预),各78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概念量... 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采取早期自我概念评估与护理干预对术后恢复与自我概念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5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早期自我概念评估与护理干预),各78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概念量表(TSC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TSCS量表中ID、SA、B、PH、MPPER、FA、SO、SU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SC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自我概念评估及护理干预可提高直肠癌患者自我概念评分,帮助患者正视疾病,提高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早期自我概念评估 护理干预 术后恢复 自我概念评分
下载PDF
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结肠直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探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晓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373-1375,共3页
结肠、直肠肿瘤是常见的肛肠外科病变,其患病率为0.18‰,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1]。但上述治疗期间容易导致结肠、直肠肿瘤患者发生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常规心理护理由于缺... 结肠、直肠肿瘤是常见的肛肠外科病变,其患病率为0.18‰,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1]。但上述治疗期间容易导致结肠、直肠肿瘤患者发生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常规心理护理由于缺乏针对性,对心理的干预疗效不满意[2]。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结肠、直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化疗患者 直肠肿瘤 生活质量 肿瘤术后 结肠 个性化心理护理 个体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酪氨酸受体激酶B与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9
作者 姚远 唐孝良 +2 位作者 陈永乐 吕高波 王亚儒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496-1499,共4页
结直肠癌是比较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1],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这种疾病在发达国家常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结肠癌早期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2]。但常规体... 结直肠癌是比较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1],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这种疾病在发达国家常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结肠癌早期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2]。但常规体检很难发现异常,结肠癌早期诊断的效果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体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胃肠道恶性肿瘤 结肠癌 结直肠癌 早期预后 临床价值研究 早期诊断
下载PDF
NLR、FIB和Pgp1评估结直肠癌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唐孝良 王亚儒 +1 位作者 姚远 吕高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和癌组织P-糖蛋白1(Pgp1)对结直肠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2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经AJCC第七版肿瘤分期指南诊断的Ⅰ...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和癌组织P-糖蛋白1(Pgp1)对结直肠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2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经AJCC第七版肿瘤分期指南诊断的Ⅰ期或Ⅱ期的结直肠癌患者,且均术后留取癌组织病理标本,随访5年。以是否发生终点事件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分别统计NLR、FIB和Pgp1评估结直肠癌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多因素Cox回归显示病理类型、术前肠梗阻、术后并发症、Pgp1、NLR及FIB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IR联合FIB的AUC面积相对最高。NLR联合FIB可提高结直肠癌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和79%。结论 NLR联合FIB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敏感性高于3者单独检测,临床上可先通过联合检测提高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及时制定精准的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纤维蛋白原 P-糖蛋白1 结直肠癌 预后
下载PDF
结直肠次全切回肠与中下段直肠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2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亚儒 李超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8期648-648,共1页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未治疗患者30-40岁时恶变率几乎为100%。我科2005年2月-2014年2月对12例FAP患者行结直肠次全切回肠与中下段直肠吻合治疗,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未治疗患者30-40岁时恶变率几乎为100%。我科2005年2月-2014年2月对12例FAP患者行结直肠次全切回肠与中下段直肠吻合治疗,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年龄24-55岁,平均32.2岁;病史4月-23年,平均17年;分布在4个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milial 肠吻合 恶变率 息肉癌变 下段 弧形切割吻合器 吻合口漏 黏液血便
下载PDF
高频电刀参与治疗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孝良 尚立绒 王世霞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5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参与治疗肛瘘对术后伤口的影响,为临床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组采用高频电刀参与与非高频电刀参与手术,对术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高频电刀参与手术可明显减少出血,且对术后伤口愈合无明显影响。...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参与治疗肛瘘对术后伤口的影响,为临床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组采用高频电刀参与与非高频电刀参与手术,对术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高频电刀参与手术可明显减少出血,且对术后伤口愈合无明显影响。结论高频电刀参与肛瘘手术,是一种有利无弊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刀 肛瘘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经后会阴骶前引流预防和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亚儒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6期495-496,共2页
近年来。随着肛肠外科理论进展和吻合器应朋,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已由40%提高到70%[1],但是术后吻合口瘘并发症的处理仍闲扰着肛肠外科医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对12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了保月T手术... 近年来。随着肛肠外科理论进展和吻合器应朋,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已由40%提高到70%[1],但是术后吻合口瘘并发症的处理仍闲扰着肛肠外科医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对12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了保月T手术治疗,分别采取经后会阴和左侧腹壁不同途径骶前引流预防和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前引流 中低位直肠癌 吻合口瘘
下载PDF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结肠癌的围手术期疗效对比
14
作者 张宏亨 张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9期121-122,共2页
目的研究回顾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 目的研究回顾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清除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两种方法疗效相近,但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传统开腹术 结肠癌 疗效比较
下载PDF
雷替曲塞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亚儒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8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化疗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雷替曲塞化疗联合放疗组(雷替曲塞组,n=40)和5-氟尿嘧啶化疗联合放疗...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化疗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雷替曲塞化疗联合放疗组(雷替曲塞组,n=40)和5-氟尿嘧啶化疗联合放疗组(5-氟尿嘧啶组,n=40),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雷替曲塞组患者的临床总缓解率为60.0%(24/40),明显高于5-氟尿嘧啶组的27.5%(11/40)(P<0.05)。雷替曲塞组患者的Ⅰ~Ⅱ级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5-氟尿嘧啶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Ⅰ~Ⅱ级白细胞下降、周围神经炎、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转氨酶升高、周围神经炎、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雷替曲塞较5-氟尿嘧啶化疗联合放疗能更有效地提升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毒副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化疗联合放疗 局部晚期直肠癌 毒副作用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亚儒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6期83-84,87,共3页
目的分析高危结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高危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选择腹腔镜结肠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结肠癌切除术。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高危结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高危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选择腹腔镜结肠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结肠癌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及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与生存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高危结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能够减少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结肠癌 腹腔镜结肠切除术 开放性结肠癌切除术
下载PDF
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对痔疮的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敏 唐孝良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9期3015-3016,共2页
目的探讨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对痔疮的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选取痔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TST术,对照组采用外切内扎术(M-M),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术后痊愈时间及并... 目的探讨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对痔疮的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选取痔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TST术,对照组采用外切内扎术(M-M),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术后痊愈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当天、1 d、2 d、5 d和7 d疼痛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个月时2组患者疼痛积分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愈合时间(6.83±0.25)d显著少于对照组(8.18±0.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M术相比,TST术具有患者疼痛轻、愈合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混合痔、内痔的最佳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 外切内扎术 疗效 护理对策
下载PDF
肛肠病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要点分析
18
作者 张敏 柳小红 张芳 《医学与社会》 2015年第B05期119-120,共2页
目的:分析肛肠病手术后对尿潴留产生的预防性护理的主要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肛肠病手术患者90例,采用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方... 目的:分析肛肠病手术后对尿潴留产生的预防性护理的主要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肛肠病手术患者90例,采用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病手术后,应用预防性护理方式对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病手术 尿潴留 预防性护理
原文传递
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亚儒 李超敏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2期3496-3496,共1页
我科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便血、水肿、排尿困难及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并以高锰酸钾溶液(1:5000)坐浴作为对照比较,报告如下。
关键词 金玄痔科熏洗散 混合痔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分子影像与肝脏肿瘤诊治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程远 王亚儒 唐海灵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58-62,共5页
肝脏肿瘤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以解剖显像为主,常难以发现早期阶段的肿瘤,在肿瘤发展演变、疗效评价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滞后性。分子影像学可运用无创影像学方法观察活体组织水平、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利用特异性分子探针从分子水... 肝脏肿瘤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以解剖显像为主,常难以发现早期阶段的肿瘤,在肿瘤发展演变、疗效评价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滞后性。分子影像学可运用无创影像学方法观察活体组织水平、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利用特异性分子探针从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研究疾病机理,对特定分子的生物学行为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有助于对肝脏肿瘤作出早期诊断和个体化评估,实现精准治疗。近年来分子影像学向多模态方向发展,在肝脏肿瘤诊治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探针研发、肿瘤生物学行为监测及手术导航系统开发等方面。本文就近年来分子影像与肝脏肿瘤诊治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影像 肝脏肿瘤 精准医学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