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磷酸果糖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肌酶谱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诚 董楠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5期777-778,781,共3页
目的探讨二磷酸果糖(FDP)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肌酶谱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0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心肌酶、凝血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 目的探讨二磷酸果糖(FDP)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肌酶谱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0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心肌酶、凝血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62.50(25/40),P<0.05)。两组治疗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DP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肌酶水平,缓解心衰患者的进程并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二磷酸果糖 慢性心衰 心肌酶谱
下载PDF
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董楠 雷振民 王诚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401-1402,共2页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采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普罗帕酮组(n=50)和胺碘酮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率、心室...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采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普罗帕酮组(n=50)和胺碘酮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率、心室负荷、复律情况、复律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心率、左室舒张末容积降低幅度、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幅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组患者的复律时间<5 min、5-15 min比例36.0%(18/50)、50.0%(25/50)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16.0%(8/50)、30.0%(15/50),>15 min比例14.0%(7/50)显著低于胺碘酮组54.0%(27/50),复律时间显著短于胺碘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复律成功率84.0%(42/50)、86.0%(43/5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普罗帕酮组为96.0%(48/50),胺碘酮组为98.0%(4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普罗帕酮组为24.0%(12/50),胺碘酮组为8.0%(4/5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对患者心率、心室负荷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相当,普罗帕酮的复律时间较胺碘酮短,胺碘酮的不良反应较普罗帕酮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帕酮 胺碘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不同心室率控制方案在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董楠 张建军 刘艾红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745-74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心室率控制方案在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为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80例患者作为... 目的分析不同心室率控制方案在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为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为方案1组和方案2组,方案1组采用高心室率控制方案,方案2组采用低心室率控制方案,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入组时和入组12个月的心功能指标(NT-proBNP、LVDD、LVED、LVEF)。入组后1个月、入组后12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入组时、入组后第3月、第6月、第12月的Holter监测心率。结果 (1)两组患者入组时NT-proBNP、LVDD、LVE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12个月后,两组患者NT-proBNP、LVED均较入组时下降,且方案1组低于方案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DD、LVEF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入组时Holter平均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Holter均较入组时下降,且方案1组患者Holter平均心率均低于方案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入组后1个月内发生心绞痛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第12个月,方案1组患者发生心绞痛次数及持续时间均低于方案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心室率控制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心脏功能,缓解了心绞痛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 高心室率控制方案 低心室率控制方案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早期T波倒置与QT离散度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程晓莉 雷振民 刘豆豆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早期T波倒置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PCI术后24h出现T波倒置患者(90例)选为试验组,将PCI术后24h未出现T波...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早期T波倒置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PCI术后24h出现T波倒置患者(90例)选为试验组,将PCI术后24h未出现T波倒置患者(40例)选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再灌注率、心功能、QTd、QTcd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再灌注率为91.1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00%(P<0.05)。术后1、6个月,试验组LVEF均显著高于常规组,LVEDd均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术后12h,试验组患者QTd、QTcd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当通过PCI术后早期T波倒置评估AMI患者的病情预后和危险层级时,QTcd、QTd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临床中应加强术后对患者心电图T波和QTd的监测,以达到对高危患者的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倒置 QT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