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颖萍 党冬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持续感染的关系。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贴壁培养2 h,吸去悬浮细胞,联合应用GM-CSF、IL-4刺激正常人及HC患者外周血DCD的增殖及成熟。观察DC外部形态;流式...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持续感染的关系。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贴壁培养2 h,吸去悬浮细胞,联合应用GM-CSF、IL-4刺激正常人及HC患者外周血DCD的增殖及成熟。观察DC外部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DC数量(CMRF-44标记法)及DC表面CD86、CD80、HLA-DR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7 d的DC上清中IL-12和IFN-的水平。结果:实验组DC细胞数为(7.5±3.3)×106/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9±5.1)×106/L(P<0.01)。实验组DC表面CD86、CD80和HLA-D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2.16±13.12)%(、37.26±11.31)%、(29.76±13.34)%,对照组分别为(83.21±15.22)%(、47.93±12.19)%(、38.26±10.58)%,两者相差明显(P<0.05)。培养上清中IL-12平均值为(398±105)ng/L,干扰素γ平均值为(7912±832)ng/L,分别低于对照组(813±216)ng/L和(13407±1532)ng/L(P<0.05)。结论:DC的免疫功能低下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感染的持续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慢性丙型肝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