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塞通干预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促进梗死再通以及调控神经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倩 王景景 +3 位作者 王婉 张帆 陈华 汪明佳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72-373,共2页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老年病患选择血塞通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老年病患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0例。常规组病患予丁苯酞,试验组病患予丁苯酞以及血塞通。比较两组病患血管再通率、各时期丙二醇以及超氧...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老年病患选择血塞通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老年病患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0例。常规组病患予丁苯酞,试验组病患予丁苯酞以及血塞通。比较两组病患血管再通率、各时期丙二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各时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不良反应、各时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得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丙二醇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NIHSS得分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ADL得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老年病患选择血塞通治疗,能够提升血管再通率,改善机体应激状况,调控神经功能,提高病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 急性脑梗死 血塞通 丁苯酞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42
2
作者 王景景 陈华 +2 位作者 王婉 张帆 郭倩 《西部医学》 2019年第6期889-893,899,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94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 目的旨在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94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变化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fibrinogen,FIB)、血液流变学、血脂、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活质量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59%,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IB、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高切黏度、LDL、TC、HD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IB、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高切黏度、LDL、TC、HDL水平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变化,FIB、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高切黏度、LDL、TC明显下降,HDL水平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FIB、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高切黏度、LDL、TC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HDL水平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IL-6、TNF-α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RP、BP、MH、RE、VT、SF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浆FIB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塞 神经功能缺损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杨莉 张佳佳 崔玉枝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376-37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到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到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NIHSS和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8周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8周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影响,能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下载PDF
circDLGAP4及miR-34c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翟海燕 杨杰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DLGAP4(circular RNA-DLGAP4,circDLGAP4)及微小RNA-34c(microRNA-34c,miR-34c)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PD患者作为P... 目的:探讨环状RNA-DLGAP4(circular RNA-DLGAP4,circDLGAP4)及微小RNA-34c(microRNA-34c,miR-34c)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PD患者作为PD组,并根据Hoehn-Yahr分级对PD患者进行分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circDLGAP4及miR-34c的相对表达量,并通过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统计PD患者UPDRSⅠ、UPDRSⅡ及UPDRSⅢ评分。通过Pearson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ircDLGAP4及miR-34c在PD中的诊断价值。结果:PD组患者血清circDLGAP4和miR-34c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组PD患者血清circDLGAP4和miR-34c表达水平较轻度组更低(P<0.05);重度组PD患者血清circDLGAP4和miR-34c表达水平较中度组更低(P<0.05)。PD患者血清circDLGAP4和miR-34c表达水平与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呈负相关(P<0.05)。血清circDLGAP4、miR-34c联合检测对PD的诊断效能更高。结论:circDLGAP4及miR-34c可作为诊断PD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circDLGAP4 miR-34c 血清 诊断价值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联合白细胞介素10对青年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吕日琅 李晓宁 任春娟 《医学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1660-1662,166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L-10)联合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青年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8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根据其出院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分成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曲线...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L-10)联合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青年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8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根据其出院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分成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外周血LP-PLA2、IL-10预测青年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86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发生预后不良21例,发生率为24.42%(21/86)。预后不良组患者尿酸(UA)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外周血IL-10、LP-PLA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外周血IL-10、LP-PLA2、TNF-α为影响青年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3.374、3.010、2.740,均P<0.05)。外周血LP-PLA2、IL-10及二者联合预测青年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755、0.752、0.884(P<0.05),且二者联合的AUC值更高(P<0.05)。【结论】外周血LP-PLA2、IL-10在预测青年脑梗死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且二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磷脂酶A2 白细胞介素10 预后 青年人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莫大鹏 吕日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5-449,共5页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特殊的脑卒中类型,抗凝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但对于抗凝治疗无效的重症CVST患者,病死率较高,血管内治疗可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目前尚缺乏有关CVST血管内治疗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血管内治疗的有效...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特殊的脑卒中类型,抗凝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但对于抗凝治疗无效的重症CVST患者,病死率较高,血管内治疗可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目前尚缺乏有关CVST血管内治疗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商榷。本文概述近年来CVST血管内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血栓形成 颅内 脑静脉 机械溶栓 综述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脾脏体积变化与血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文宗 赵斌 陈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后患者脾脏体积变化,并探讨其与血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2月,选取病程在24 h内来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ACI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发病后24h内、2d、3d和5d检...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后患者脾脏体积变化,并探讨其与血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2月,选取病程在24 h内来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ACI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发病后24h内、2d、3d和5d检测脾脏体积、血清核因子κB (NF-κB)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同时选择同期基本资料与ACI组患者匹配的非ACI患者45例作为对照,于入院时检测上述指标作为基线。采用Pearson分析各个时间点脾脏体积和NF-κB、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 ACI患者脾脏体积先缩小后增大,与对照组相比,ACI患者在发病24h内和2d脾脏体积会出现明显的缩小,且2d脾脏体积明显小于24h内脾脏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3d和5d脾脏体积明显增大,且5d脾脏体积明显大于3d脾脏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CI患者在发病24h内、2d、3d和5d时CD3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和NF-κ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发病2d水平明显高于发病24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d后出现下降,发病5d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淋巴细胞不同时间点有升高趋势,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CI患者在发病24h内、2d、3d和5d时,CD3、CD4淋巴细胞和NF-κB与脾脏体积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不同时间点CD8淋巴细胞和脾脏体积无相关性。结论 ACI后患者脾脏可能通过释放炎性因子和CD3、CD4淋巴细胞加剧了缺血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炎性因子 T淋巴细胞 脾脏体积
下载PDF
抗氧化剂和B族维生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华 赵斌 王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3030-3033,共4页
明确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影响因素,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和致残率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已发现多种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脑动脉粥样硬化、膳食营养、血清同型... 明确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影响因素,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和致残率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已发现多种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脑动脉粥样硬化、膳食营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1,2].研究表明抗氧化剂可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和改善脑卒中预后[3].但通过膳食水果和蔬菜摄入的各种抗氧化剂及B族维生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具体关联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尤其是特定的膳食抗氧化剂和B族维生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亚型发生的影响,为预防缺血性脑卒发生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卒中 B族维生素 临床指导 抗氧化剂 发病影响因素 膳食营养 水果和蔬菜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机械取栓术的发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史宇兵 董静 +3 位作者 付锋 杨洪义 邓国荣 王海芳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9期2029-2037,共9页
血栓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常见而凶险的脑血管疾病。早期血管开通是其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临床治疗该病的方法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血管成形术和机械取栓,而机械除栓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机械除栓术从第一代发展至第三代,大幅... 血栓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常见而凶险的脑血管疾病。早期血管开通是其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临床治疗该病的方法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血管成形术和机械取栓,而机械除栓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机械除栓术从第一代发展至第三代,大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使用中还存在技术问题包括易造成次级血栓碎块脱落并堵塞下游血管。新一代直接抽吸除栓术可以有效减少次级血栓碎块,而且不涉及复杂机械结构,相比于前几代机械除栓术具有除栓效率高、安全性好、花费低等优势。假以时日,直接抽吸除栓术将发展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首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 临床治疗 机械除栓术 直接抽吸除栓术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建峰 张晨红 +1 位作者 王婉 吕日琅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1273-1277,共5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观...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68%(38/41)vs 73.17%(30/41)](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87±1.33)vs(5.56±1.85)分](P<0.05);观察组患者Mo 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6.53±5.71)vs(22.02±5.47)分](P<0.05);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4.57±6.13)vs(73.13±6.02)分](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63%(6/41)vs 41.46%(17/41)](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认知障碍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缺损、认知功能及机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盐酸多奈哌齐,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盐酸多奈哌齐 脑梗死 认知障碍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帆 汪明佳 王婉 《西部医学》 2019年第6期917-921,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并探讨影响其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可知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并探讨影响其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可知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超及相关临床指标的检测以及一般临床资料的记录,分析检查和检测结果记录所有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以及其稳定情况和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并比较颈动脉硬化斑块不同稳定状况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性,研究其与斑块稳定的相关性.结果经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可知,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形成颈动脉硬化斑块,其中斑块稳定70例(54.69%),斑块不稳定58例(45.31%).两组患者在TC、TG、FPG和UA水平的比较上均无差异(P>0.05),但斑块不稳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Hcy、CyC、CRP、FIB、LDL以及IL-6和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斑块稳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P<0.05).非条件单因素L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患者中Hcy、CyC、CRP、FIB、LDL以及IL-6和ICAM-1水平升高比例均显著高于斑块稳定患者(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Hcy、CyC、CRP以及FIB水平升高均为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绝大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存在颈动脉硬化斑块,且这些患者中有将近一半其斑块处于不稳定状态,而患者机体Hcy、CyC、CRP以及FIB表达水平过高均为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硬化 斑块 稳定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千超 王建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穿刺引流术(观察组)。入院时及治疗后1、... 目的探讨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穿刺引流术(观察组)。入院时及治疗后1、3、5、7 d,根据CT检查评估半暗区水肿带宽度。治疗后3个月采用巴氏指数(B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半暗区水肿带宽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3、5、7 d,观察组半暗区水肿带宽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BI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1.67%,33/36)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26/36;P<0.05)。结论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缩小半暗区水肿带宽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 穿刺引流术 半暗区水肿带 预后
下载PDF
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春娟 吕日琅 翟海燕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885-886,共2页
目的分析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在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和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前循环组,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后循环组。两组... 目的分析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在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和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前循环组,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后循环组。两组患者均行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及rhPro-UK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静脉血行血液流变学指标(FIB、WBV、PV、Hct);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前循环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后循环组(P<0.05);后循环组患者FIB、WBV、PV均高于前循环组(P<0.05),后循环组Hct低于前循环组(P<0.05);后循环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前循环组,后循环组患者Barthel指数低于前循环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部位不同和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大差异,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病情更严重,采用相同的rhPro-UK治疗方案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均不及前循环组脑梗死。临床对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采用rhPro-UK治疗方案应做好后续治疗预案,提升患者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前循环急性脑梗死 后循环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辅助性使用尼麦角林对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良性陈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半管规管结石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晓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912-913,916,共3页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辅助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良性陈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后半管规管结石(PC-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PC-BPPV患者按治疗先后分为对照组(50例)和联合组(50例),对照组仅采用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联合组在emont管石...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辅助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良性陈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后半管规管结石(PC-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PC-BPPV患者按治疗先后分为对照组(50例)和联合组(50例),对照组仅采用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联合组在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后辅助应用尼麦角林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经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的效果和治疗2周后的疗效。结果:仅用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联合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6.00%和82.00%,对照组分别为68.00%和80.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尼麦角林辅助治疗2周后,联合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和84.00%(P<0.05)。结论:辅助性使用尼麦角林可明显改善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PC-BPPV后患者的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治疗 结石/治疗 半规管 尼麦角林/治疗应用 @Semont管石解脱法
下载PDF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源性头痛60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上官瑛 韩江宏 《现代中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推拿并配合中药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对照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头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推拿并配合中药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对照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头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本方法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三种疗法合用可起到相互协同、巩固疗效的作用,减少复发,可有效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针灸疗法 推拿疗法 中药疗法穴 手法 加味葛根汤
下载PDF
单剂量静脉注射丙戊酸钠与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婉 陈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5-57,共3页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致残性原发性头痛。偏头痛急性发作时主要表现为跳动样、一侧或单侧头部剧烈疼痛。我国偏头痛发病率约为3.0%~18%,男性患者发病率低于女性患者,3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目前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治疗药物...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致残性原发性头痛。偏头痛急性发作时主要表现为跳动样、一侧或单侧头部剧烈疼痛。我国偏头痛发病率约为3.0%~18%,男性患者发病率低于女性患者,3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目前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治疗药物主要有曲普坦、麦角胺、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镇静剂和地塞米松等[2,3],这些药物疗效不同,并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丙戊酸钠是一种预防和治疗急性偏头痛药物。研究表明静脉注射丙戊酸钠可以治疗急性偏头痛[4],但其疗效存在一定的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原发性头痛 患者发病率 致残性 非甾体抗炎药 丹参多酚酸盐 丙戊酸钠 偏头痛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上官瑛 赵蔚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1年第3期383-384,共2页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方法以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两组治疗后...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方法以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两组治疗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升高,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降低,观察组变化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一氧化氮(NO)、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水平升高,内皮素-1(ET-1)水平降低,观察组变化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栓前状态,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阿司匹林 慢性脑供血不足
下载PDF
清热燥湿法辨证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疗效及对β-EP、COX-2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上官瑛 黄雅静 《四川中医》 2021年第11期156-160,共5页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法联合西药治疗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疗效及对β-内啡肽(β-EP)、环氧合酶-2(COX-2)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20年2月收治的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法联合西药治疗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疗效及对β-内啡肽(β-EP)、环氧合酶-2(COX-2)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20年2月收治的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头风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情况及负性情绪评分变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β-内啡肽(β-EP)、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每周发作次数、发作时疼痛程度逐渐下降(P<0.05),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逐渐缩短(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偏头痛发作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β-EP逐渐上升(P<0.05),COX-2、IL-1β逐渐下降(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β-EP优于对照组(P<0.05),COX-2、IL-1β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颅内段(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逐渐下降(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及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8.3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燥湿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可改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减轻不良情绪,改善偏头痛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燥湿法 盐酸氟桂利嗪 偏头痛 抑郁焦虑障碍 血流速度
下载PDF
帕金森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维 殷宗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397-1399,共3页
帕金森病为进展性神经系统病变,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致残率较高,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现阶段,该病尚无彻底治愈的有效手段,需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减少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相关研究指出... 帕金森病为进展性神经系统病变,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致残率较高,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现阶段,该病尚无彻底治愈的有效手段,需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减少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相关研究指出,帕金森患者生命质量普遍较低[2]。但目前国内针对帕金森患者自我效能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帕金森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提高帕金森患者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提供有效依据。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 神经系统病变 运动功能障碍 中老年人群 帕金森患者 生命质量 帕金森病 患者生活质量
下载PDF
直径≤4cm非均质性AML与肾透明细胞癌的MSCT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远望 王婉 +2 位作者 刘尼军 李新胜 周浩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目的旨在研究直径≤4cm非均质性AML与肾透明细胞癌的MSCT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30例乏脂肪型AML患者和34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对比乏脂肪... 目的旨在研究直径≤4cm非均质性AML与肾透明细胞癌的MSCT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30例乏脂肪型AML患者和34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对比乏脂肪型AML和CCRCC的各时期CT值差异。结果平扫时CCRCC病灶CT值低于乏脂肪型AML者,但在皮质期净强化值、实质期净强化值分高于乏脂肪型AML者(P﹤0.05),乏脂肪型AML,MSCT平扫:肿瘤大部分略高密度,有少量脂肪成份为小点状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实质期减弱。CCRCC患者MSCT平扫图像呈稍低或等密度,伴出血时可夹杂稍高密度;增强时明显强化及强化形式表现为“快进快出”。结论平扫密度、平均性,有无楔形征、假包膜,增强后净强化值等MSCT表现在直径≤4cm非均质性AML与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径≤4cm 非均质性AML 肾透明细胞癌 MSCT表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