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方式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马海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70-72,79,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方式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情绪调...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方式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情绪调节、自我监测、合理饮食等生活方式上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好于对照组,随访时的反酸、嗳气、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计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消化性溃疡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用药的依从性,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消化性溃疡 生活方式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40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文成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652-1653,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IPS联合GCVE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40例,术后随访3年,观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术前门脉压...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IPS联合GCVE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40例,术后随访3年,观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术前门脉压力平均为26.22±5.75cmH2O,术后门脉压力平均为16.24±4.79cmH2O,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9.22,P〈0.05);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6~48月)间有6例患者再发出血,再出血率为16.7%;患者术前与术后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术前术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IPS联合GCVE能够迅速降低门脉压力,有效的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且术后恢复快,再出血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外科学高血压 门静脉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下载PDF
ALT水平正常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娜 张瑞芹 +5 位作者 李春霞 东冰 周路路 张楠 徐光华 武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7期2471-2475,共5页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正常(≤40 U/L)的乙型肝炎病毒(HBV)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进一步研究影响肝组织炎性反应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相关因素。方法185例ALT正常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作...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正常(≤40 U/L)的乙型肝炎病毒(HBV)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进一步研究影响肝组织炎性反应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相关因素。方法185例ALT正常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肝组织明显炎性反应者(A2~A3)29例,占15.7%;肝组织明显纤维化者(F2~F4)32例,占17.3%。回顾性分析纳入者的人口学、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筛选影响肝组织明显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的相关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和肝脏弹性测量值(LSM)是肝组织明显炎性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HR=1.078、1.492,P=0.019、P<0.001);家族史、HBsAg和LSM是肝组织明显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素(HR=4.398、0.343、1.308,P=0.023、0.022、0.008)。ALT、LSM在诊断肝组织明显炎性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9、0.742(P<0.05);以ALT≥30.5 U/L为截断值,诊断肝组织明显炎性反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5.2%、73.7%、67.9%;以LSM≥6.4 kPa为截断值,诊断肝组织明显炎性反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1.7%、83.3%和75.4%。LSM在诊断肝组织明显纤维化的AUC为0.688(P<0.05);以血清LSM≥8.1 kPa为截断值,诊断肝组织明显纤维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40.6%、92.8%和85.4%。结论在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的患者中,正常的ALT水平并不总是代表肝组织没有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的存在;高ALT水平和高LSM是肝组织明显炎性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家族史、低HBsAg和高LSM水平是肝组织明显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清ALT水平与LSM能够较准确地诊断肝脏炎性反应程度,LSM能够较准确地诊断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HBeAg 肝脏弹性测量值 肝活检 诊断
下载PDF
TACE联合131 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近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文成 李娜 +2 位作者 王芳 张宁 刘燕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介入术时加入131 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16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4例,被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分别给予TACE介入术治...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介入术时加入131 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16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4例,被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分别给予TACE介入术治疗和在TCACE术灌注化疗药物后继续给予131Ⅰ美妥昔单克隆抗体灌注。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疾病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3.8%和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和73.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与对照组的33.3%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418.7±67.3)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504.7±71.5)ng/ml,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7.7±3.4)g/L,显著高于对照组[(34.2±3.3)g/L,P<0.05];在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死亡7例(16.7%),对照组死亡12例(28.6%,P<0.05);经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存在门静脉癌栓、肿瘤直径>5 cm和TNM分期Ⅳ期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OR=2.354,P=0.027;OR=2.670,P=0.011;OR=3.071,P=0.004)。结论在采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时,加入131 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灌注有助于提高近期疗效,但对存在门静脉癌栓、肿瘤直径>5 cm和TNM分期较晚的患者,治疗效果仍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 131 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 预后影响因素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联合益生菌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和肠道菌群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芳 高晓霞 汪庆强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联合益生菌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和肠道菌群平衡的影响。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NASH患者,其中35例对照组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口...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联合益生菌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和肠道菌群平衡的影响。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NASH患者,其中35例对照组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口服,另37例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黄连解毒汤治疗,均治疗观察12周。使用Fibroscan检测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计算脂肪肝指数(FLI),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每克粪便所含的细菌计数。结果在治疗12 w末,观察组胁肋胀痛、脘腹胀满、周身困重和口干口苦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1.4±0.6)分、(0.7±0.4)分、(1.2±0.6)分和(1.0±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0.8)分、(1.3±0.6)分、(1.8±0.9)分和(1.5±0.6)分,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HOMA-IR、血清TC、LDL-C水平分别为(5.4±0.7)mmol/L、(4.1±0.7)、(4.7±1.1)mmol/L和(2.6±0.8)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8±0.9)mmol/L、(4.9±0.8)、(5.6±1.3)mmol/L和(3.1±0.9)mmol/L,P<0.05];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47.2±7.4)U/L和(43.5±6.2)U/L,显著低于对照组[(62.3±8.1)U/L和(57.9±8.4)U/L,P<0.05];观察组体质指数、CAP和FLI水平分别为(25.1±2.0)kg/m^(2)、(252.6±12.7)db/m和(19.8±4.7),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1±2.0)kg/m^(2)、(261.1±15.2)db/m和(22.9±4.2),P<0.05];观察组粪肠杆菌计数为(7.4±0.9)CFU/g,显著低于对照组[(8.1±1.0)CFU/g,P<0.05],而拟杆菌和双歧杆菌计数分别为(8.3±1.1)CFU/g和(8.9±1.0)CFU/g,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6±1.2)CFU/g和(8.0±0.9)CFU/g,P<0.05]。结论应用黄连解毒汤联合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NASH患者临床证候,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短期改善肝功能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黄连解毒汤 益生菌 中医症候积分 肠道菌群平衡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68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来启 许莲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259-1260,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芳 张宁 +1 位作者 汪庆强 李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9期2051-2055,共5页
目的研究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治疗效果,并探讨联合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5只C57BL/6小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 目的研究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治疗效果,并探讨联合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5只C57BL/6小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5只。模型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通过饮用葡聚糖硫酸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联合治疗组小鼠给予益生菌和美沙拉嗪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比较3组小鼠摄食量、饮水量、尿量、体重、结肠长度、脾脏指数、DAI评分、结肠组织肉眼评分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7A、IL-10]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摄食量、饮水量、尿量、体重、结肠长度、外周血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例以及血清IL-10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小鼠,脾脏指数、DAI评分、肉眼评分、外周血CD8^(+)细胞百分率以及血清TNF-α、IL-6、IL-17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小鼠摄食量、饮水量、尿量、体重、结肠长度、外周血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例以及血清IL-10含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小鼠脾脏指数、DAI评分、结肠组织肉眼评分、外周血CD8^(+)细胞百分率以及血清TNF-α、IL-6、IL-17A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外周血CD3^(+)细胞百分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而发挥抗炎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溃疡性结肠炎 益生菌 美沙拉嗪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32例疗效观察
8
作者 陈随才 刘小玉 王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424-1425,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治疗 脾功能亢进 栓塞术
下载PDF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败血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变化及其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武琼 孙洋 +1 位作者 刘娜 张锦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33-636,共4页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败血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体积(V)、电导率(C)和散射(C)参数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6月~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30例,其中发生败血症39例,普通感染组46例,未感染45例。使用C...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败血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体积(V)、电导率(C)和散射(C)参数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6月~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30例,其中发生败血症39例,普通感染组46例,未感染45例。使用COULTER LH 750/LH 755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中性粒细胞平均电导率(MNC)、中性粒细胞平均散射率(MNS),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MV)、单核细胞平均电导率(MMC)、单核细胞平均散射率(MMS),淋巴细胞平均体积(MLV)、淋巴细胞平均电导率(MLC)和淋巴细胞平均散射率(MLS),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诊断败血症的效能。结果败血症组中性粒细胞MNV和MNC分别为(149.5±9.8)和(148.6±9.6),显著高于普通感染组【(144.3±8.9)和(144.6±8.6),P<0.05】或未感染组【(139.9±7.6)和(140.8±7.1),P<0.05】;败血症组单核细胞MMV为(179.6±11.3),显著高于普通感染组【(170.3±10.6),P<0.05】或未感染组【(165.3±8.6),P<0.05】;败血症组淋巴细胞MLV为(90.1±5.1),显著高于普通感染组【(87.8±4.6),P<0.05】或未感染组【(84.1±4.3),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MNV、MMV、MLV、APACHE II和SOFA各单指标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败血症的AUC分别为0.756、0.768、0.681、0.796和0.794,而各指标联合诊断的AUC达到0.847,其诊断效能最高(P<0.05)。结论应用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败血症具有较好的效能,临床上可以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败血症 白细胞体积 电导率 散射率 诊断
下载PDF
血清内毒素结合蛋白和sCD163水平预测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党玲 贾皑 王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447-44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内毒素结合蛋白(LBP)和可溶性CD163(sCD163)预测亚急性肝衰竭(SALF)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SALF患者和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50例健康人,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BP和sCD163。记录死亡...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内毒素结合蛋白(LBP)和可溶性CD163(sCD163)预测亚急性肝衰竭(SALF)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SALF患者和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50例健康人,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BP和sCD163。记录死亡例数,获得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肝衰竭患者血清LBP和sCD163水平分别为(110.28±19.21)ng/ml和(123.19±10.22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8.19±5.66)ng/ml和(35.49±4.31)ng/ml,P<0.05】;29例死亡患者入院时血清LBP和sCD163水平分别为(134.32±12.11)ng/ml和(143.11±9.19)ng/ml,均显著高于31例生存患者【分别为(93.21±7.11)ng/ml和(97.19±4.33)ng/ml,P<0.05】;SALF患者血清LBP和sCD163水平与MELD评分均呈正相关(r=0.9456、r=0.912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BP、sCD163和MELD评分预测SALF患者死亡的AUC分别为0.9182、0.9830和0.8534(P<0.05)。结论应用血清LBP和sCD163预测SALF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肝衰竭 内毒素结合蛋白 可溶性CD163 预后
下载PDF
肺癌患者淋巴细胞腺苷脱氨酶活性变化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雨薇 曹鸿鑫 +2 位作者 李王斌 白小慧 费腾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816-818,共3页
腺苷脱氨酶(ADA)是一类不可逆的将腺苷催化降解的限速酶^([1])。ADA包含两种同工酶,其中ADA1分布比较广泛,存在于机体的所有组织中,而ADA2则主要源自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研究表明,血清中的ADA活性主要源于ADA2。研究证实^([2]),ADA在肺... 腺苷脱氨酶(ADA)是一类不可逆的将腺苷催化降解的限速酶^([1])。ADA包含两种同工酶,其中ADA1分布比较广泛,存在于机体的所有组织中,而ADA2则主要源自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研究表明,血清中的ADA活性主要源于ADA2。研究证实^([2]),ADA在肺结核、肺癌疾病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与肺癌患者炎症反应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对肺结核、肺癌患者及健康人群淋巴细胞亚群、ADA、炎性细胞因子等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以期了解肺癌患者抗肿瘤免疫应答变化,并为肺癌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炎性细胞因子 疾病进展 肺癌患者 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反应 肺结核 健康人群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西妥昔单抗对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功能和组织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芳 陈随才 +2 位作者 曹娜娅 张来启 陆文慧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年第9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西妥昔单抗对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C)肝转移患者肝功能和组织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晚期CC肝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西妥昔单抗对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C)肝转移患者肝功能和组织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晚期CC肝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晚期CC常规治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妥昔单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记物、肝转移灶直径、肝功能变化和非肿瘤肝组织病理表现,分析伊立替康联合西妥昔单抗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癌胚抗原(CEA)、CA19-9水平和转移灶直径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凝血酶原时间(PT)、白蛋白(ALB)均显著降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为29.1%,疾病控制率为76.4%;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58.2%,观察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肿瘤肝组织外观淤血、水肿和窦状隙扩张伴肝萎缩、坏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年生存率为58.2%(32/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6%(2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西妥昔单抗对患者肝功能可造成一定影响,随着患者肝脏细胞损伤的修复,该影响可逐渐降低。该方案在晚期CC肝转移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均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西妥昔单抗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肝功能 组织学
原文传递
止血粉预防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8
13
作者 于阳 史冬涛 +3 位作者 张德庆 陈卫昌 刘小玉 李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创面喷洒止血粉对迟发性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院、榆林市第二医院接受ESD治疗者作为研究对象,计划纳入试验组、对...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创面喷洒止血粉对迟发性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院、榆林市第二医院接受ESD治疗者作为研究对象,计划纳入试验组、对照组各100例,以随机信封方式在ESD手术开始后进行分组,ESD结束后试验组创面予止血粉喷洒,对照组则不予处理。主要观察试验组止血粉喷洒用时、用量及其不良事件,并对比分析2组的手术时间、迟发性出血(术后30 d内)发生率、早期迟发性出血(术后48 h内)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初始纳入200例患者,有1例中途退出、3例转外科手术,最终共有196例纳入数据分析,其中试验组97例、对照组99例,2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均>0.05)。试验组止血粉喷洒时间(68.78±19.75)s,用量(2.51±0.93)g,有1例(1.03%)出现止血粉输送管路堵塞,术后随访30 d未发生止血粉相关不良事件。手术时间试验组为(61.92±11.71)min,对照组为(59.76±11.01)min(t=1.330,P=0.185);迟发性出血发生率试验组为1.03%(1/97),对照组为8.08%(8/99)(P=0.035);试验组无早期迟发性出血,对照组发生率为6.06%(6/99)(P=0.029);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57±0.85)d,对照组为(4.86±1.37)d(t=1.778,P=0.077)。结论ESD术后创面喷洒止血粉能有效预防迟发性出血的发生,尤其是对早期迟发性出血的预防作用更为显著,但喷洒装置的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迟发性出血 止血粉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羽佳 刘小玉 +9 位作者 成翠娥 陈晨 孙逸斌 谈辰欢 刘义婷 冯吉 马亦凡 史冬涛 李锐 汤琪云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7-302,共6页
目的:比较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N)各临床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中胃神经内分泌癌(NEC)及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8例胃NEN按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协会... 目的:比较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N)各临床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中胃神经内分泌癌(NEC)及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8例胃NEN按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协会(ENETS)临床分型标准分为Ⅰ型、Ⅱ型、Ⅲ型,比较各型胃NEN的临床、胃镜及病理特征,分别采用Kaplan-Meier检验、Cox回归模型对其中108例病理分级为G3级的胃NEN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纳入的Ⅰ型、Ⅱ型、Ⅲ型NEN患者分别为37例(25.0%)、5例(3.4%)和106例(71.6%)。Ⅰ型有28例(75.7%)为胃底/胃体病变,29例(78.4%)为隆起灶,4例(10.8%)有淋巴结受累,余均为局限性病变,26例(70.3%)内镜治疗,11例(29.7%)接受外科手术。5例Ⅱ型胃NEN的瘤体均位于胃底/胃体,4例为溃疡灶,均予内镜治疗;患者中合并胃泌素瘤3例,另2例合并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Ⅲ型中56例(52.8%)为贲门病变,81例(76.4%)表现为溃疡,单发病灶为102例(96.2%),淋巴结受累或器官转移共94例(88.7%)。本研究中病理分级G1/G2级的40例胃NEN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108例G3级NEN患者中死亡42例。生存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肿瘤有淋巴结或器官转移与G3级NEN患者不良预后有关联(P=0.041,0.025)。结论:不同临床分型胃NEN的性别分布、年龄、胃镜特征、浸润转移情况、病理分级差异较大,高龄和肿瘤发生转移浸润是G3级胃NEN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临床分型 病理学 预后
原文传递
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度值、肝功能及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春娟 张静 +2 位作者 杨艳 李娜 贾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2期4303-4306,共4页
目的:探讨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度值(LSM)、肝功能及脂联素(APN)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72例作为酒精性肝硬化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健... 目的:探讨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度值(LSM)、肝功能及脂联素(APN)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72例作为酒精性肝硬化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Th17、白介素-17(IL-17)、LSM、肝功能指标、APN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酒精性肝硬化患者Th17及IL-17与病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酒精性肝硬化组患者的Th17细胞分布比例、IL-17水平、LSM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外周血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STB)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白蛋白(ALB)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APN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酒精性肝硬化患者Th17细胞分布比例及IL-17水平与LSM、ALT、AST、STB的水平呈正相关,与ALB、APN的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Th17及其细胞因子IL-17表达水平异常增高,可能在反映病情相关指标异常变化程度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硬化 TH17 肝脏硬度值 肝功能 脂联素
原文传递
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宁 刘蓉 丁乾坤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对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9月间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8例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患者,采用随机抽签原...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对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9月间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8例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患者,采用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尼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Foxp3+Treg细胞及其亚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1%,高于对照组的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脱发、肝肾功能异常和消化道反应等,多为Ⅰ~Ⅱ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D105含量和Foxp3+Treg细胞比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患者,可提高治疗疗效,调节Foxp3+Treg细胞及其亚群表达水平,不增加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尼替尼 伊马替尼 胃肠间质瘤 调节性T细胞 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