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介入栓塞和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国伟 王亚飞 +4 位作者 刘湲 郑虎林 崔政 马勃 霍龙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9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5例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研究组(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54例)和对照组(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治疗,51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5例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研究组(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54例)和对照组(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治疗,51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GO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 显微外科手术夹闭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中miR-181a表达量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湲 刘伟 +2 位作者 张素芳 李妮 孙国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7期1607-161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中miR-181a表达量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7年12月间在本院确诊并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2例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骨髓穿刺并最后明确骨髓功能无殊的健...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中miR-181a表达量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7年12月间在本院确诊并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2例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骨髓穿刺并最后明确骨髓功能无殊的健康者3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骨髓组织中miR-181a表达量以及疾病相关增殖基因、疾病相关侵袭基因表达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中miR-181a表达量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的相关性。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组骨髓组织中miR-181a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骨髓组织中PCDH10、TIP30 mRNA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c-maf、ADAM10 mRNA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骨髓组织中Annexin2、HSP90、PIK3R1、Twist1 mRNA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TGFBI、PTEN mRNA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中miR-181a表达量与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活力直接相关。结论: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中miR-181a表达量异常增高,具体表达量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迁移活力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miR-181a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miR-17-5p及PTEN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伟 叶绥艳 雷磊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654-1659,共6页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微小RNA(miR)-17-5p及磷酸酶张力蛋白同系物(PTEN)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82例DLBCL肿瘤组织及3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对照组)中miR-17-5p及PTEN的表达,统计学分析组间...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微小RNA(miR)-17-5p及磷酸酶张力蛋白同系物(PTEN)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82例DLBCL肿瘤组织及3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对照组)中miR-17-5p及PTEN的表达,统计学分析组间表达差异及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根据miR-17-5p序列合成miR-17-5p抑制剂和抑制剂对照,并转染至DLBCL细胞系中,MTT细胞增殖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对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观察不同miR-17-5p及PTEN的表达水平与病人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肿瘤组织中miR-17-5p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P<0.01);肿瘤组织中PTEN的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组织(P<0.01)。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组织中miR-17-5p与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r=-0.612,P<0.01)。病人肿瘤原发部位为节内、乳酸脱氢酶(LDH)≤245 U/L、临床分期为Ⅰ~Ⅱ期miR-17-5p表达高于节外、LDH>245 U/L、Ⅲ~Ⅳ期,PTEN表达低于节外、LDH>245 U/L、Ⅲ~Ⅳ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转染抑制剂对照相比,转染miR-17-5p抑制剂的SU-DHL-8细胞miR-17-5p表达较低,而PTEN表达较高(P<0.01)。与转染抑制剂对照相比,转染miR-17-5p抑制剂的SU-DHL-8细胞在第96小时增殖能力均明显下降(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中,与转染抑制剂对照组细胞穿膜细胞数比较,转染miR-17-5p抑制剂组明显减少(P<0.05)。高miR-17-5p组病人3年总生存率低于低miR-17-5p组病人(P<0.05),低PTEN表达组病人病人3年总生存率低于高PTEN表达组病人(P<0.05)。结论:DLBCL肿瘤组织中miR-17-5p表达升高,而PTEN表达降低,两者共同参与DLBCL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可能成为新的DLBCL诊断和治疗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微小RNA-17-5p 磷酸酶张力蛋白
下载PDF
二仙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国芳 刘湲 《陕西中医》 2013年第3期325-326,共2页
目的:探讨二仙汤联合环孢素、司坦唑醇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使用环孢素、司坦唑醇片为对照组,30例联合使用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和环孢素、司坦唑醇片... 目的:探讨二仙汤联合环孢素、司坦唑醇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使用环孢素、司坦唑醇片为对照组,30例联合使用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和环孢素、司坦唑醇片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髓增生情况以及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骨髓穿刺检查中出现增生活跃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增生低下的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下肢水肿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仙汤联合环孢素、司坦唑醇片治疗后,能更有效的提高骨髓造血功能,并且通过中医中药调理作用减少相应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二仙汤/治疗应用 补肾剂/治疗应用
下载PDF
M-BACOD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湲 孙国芳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11期99-99,共1页
目的:观察M-BACOD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及毒性。方法:32例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华蟾素联合M-BACOD方案组(A组)和M-BACOD方案组(B组),A组:12例患者接受甲胺碟玲3000mg/m2静脉滴注1h。第14d,亚叶酸钙(... 目的:观察M-BACOD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及毒性。方法:32例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华蟾素联合M-BACOD方案组(A组)和M-BACOD方案组(B组),A组:12例患者接受甲胺碟玲3000mg/m2静脉滴注1h。第14d,亚叶酸钙(在甲氨蝶呤注射后24h)15mg/m2静脉注射,每6h1次*6次。博来霉素4mg/m2静脉注射d1。多柔比星45mg/m2静脉注射,d1,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注射d1。长春新碱1.4mg/m2d1,地塞米松6mg/m2d1~5。华蟾素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内静脉注射,d1~14。B组16例患者接受M-BACOD方案化疗同A组,不应用华蟾素,两组均为3周为1周期,化疗4个周期。结果:A组:CR 7例(43.75%),PR 3例(18.75%),SD 2例(12.50%),PD 4例(25.00%),有效率(62.50%),疾病控制率为75.00%;B组:CR 3例(25%),PR 2例(18.75%),SD 2例(12.50%),PD9例(56.25%),有效率(31.25%),疾病控制率为(43.75%)。结论:M-BACOD方案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ACOD 华蟾素注射液 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
6
作者 刘湲 王国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0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本院5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行对照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地西他滨+CAG方案)与对照组(CAG方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免疫水平。结果研究...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本院5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行对照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地西他滨+CAG方案)与对照组(CAG方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免疫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sICAM-1、s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改善临床效果,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地西他滨 CAG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整体护理干预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呕吐的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媛 惠小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3期3618-3620,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呕吐的肝癌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试验组(n=40)。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呕吐的肝癌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试验组(n=40)。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施以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50%与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与52.50%,且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呕吐采取整体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升护理有效率与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插管术 化疗 呕吐
下载PDF
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波 郭媛 +1 位作者 刘峰 王丽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1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榆林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腋前线组及肋下缘组各37例,分别行腋前线TAPB和肋下缘TAPB。...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榆林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腋前线组及肋下缘组各37例,分别行腋前线TAPB和肋下缘TAPB。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6、12、24及48小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躁动-镇静评分(RASS),麻药用量、麻醉苏醒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各时点两组患者VAS及RA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时间分别为(15.16±6.72)min和(16.08±6.11)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痛满意度均达到85%以上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前线与肋下缘两种入路TAPB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麻醉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前线入路 肋下缘入路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股沟疝修补术 镇痛
下载PDF
CD5^(+)MYC^(+)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不良的影响
9
作者 陈晓冬 雷治平 +2 位作者 刘伟 李妮 孙国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4期3400-3403,共4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学亚型。在成人中,DLBCL患者5年的总体生存率约为60%[1]。最新研究表明,DLBCL由不同的分子亚群组成,这些亚群基于不同的疾病生物学机制,这些生物标志物对DLBCL患者的预...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学亚型。在成人中,DLBCL患者5年的总体生存率约为60%[1]。最新研究表明,DLBCL由不同的分子亚群组成,这些亚群基于不同的疾病生物学机制,这些生物标志物对DLBCL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而准确的判断作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不良 总体生存率 DLBCL 生物学机制 组织学亚型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MAF缺失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兵兵 王倩如 李妮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7期2553-2556,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学恶性肿瘤中单克隆浆细胞发育不良的一种,常导致肾功能不全、骨损伤、贫血等终末期脏器损伤[1]。MM通常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良性病变前状态,每年大约有1%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患者进展为MM...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学恶性肿瘤中单克隆浆细胞发育不良的一种,常导致肾功能不全、骨损伤、贫血等终末期脏器损伤[1]。MM通常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良性病变前状态,每年大约有1%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患者进展为MM,存在显著的异质性[2]。然而,恶性浆细胞中有许多细胞表面分子、细胞内分子标志物异常表达,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3]。近年来,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染色体畸变的识别成为热点,即位于14q32上的13q、17p、1q21和免疫球蛋白(Ig),以及重链基因(IgH)的易位,包括t(4;14)、t(14;16)、t(11;14)等[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分子 多发性骨髓瘤 骨损伤 脏器损伤 肾功能不全 染色体畸变 异常表达 发育不良
下载PDF
地塞米松诱导的Ras相关蛋白1转录水平对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11
作者 李妮 陈晓冬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456-1458,共3页
尽管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治疗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成人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最佳病例长期生存率在30%~40%[1]。目前,BALL的预后模型包括年龄、性别、初始诊断时的白细胞计数(WBC)、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突变情况、诱导治疗... 尽管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治疗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成人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最佳病例长期生存率在30%~40%[1]。目前,BALL的预后模型包括年龄、性别、初始诊断时的白细胞计数(WBC)、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突变情况、诱导治疗的反应以及诱导或强化治疗后对微小残留病(MRD)的治疗[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患者 诱导治疗 长期生存率 突变情况 预后模型 免疫表型 强化治疗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负电性低密度脂蛋白与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华 张素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40-44,共5页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负电性增强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更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但其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尚不完全明确。目的探讨负电性LDL与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榆林市第一医院肾病风湿...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负电性增强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更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但其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尚不完全明确。目的探讨负电性LDL与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榆林市第一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收治的尿毒症MHD患者150例,剔除6例失访患者后,根据随访期间下肢动脉病变发生情况分为对照组(未发生下肢动脉病变,n=108)和观察组(发生下肢动脉病变,n=3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LDL的L5异质区百分比(L5%)与尿毒症MHD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评价L5%对尿毒症MHD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评价不同L5%尿毒症MHD患者生存状况。结果(1)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血液透析时间、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钙、磷酸盐、血肌酐、尿素氮(BUN)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年龄大于对照组,男性比例、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缺血性心脏病(IHD)发生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C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5%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于对照组,FMD低于对照组(P<0.0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5%与尿毒症MHD患者FMD呈负相关(r=-0.385,P<0.01)。(3)ROC曲线显示,L5%预测尿毒症MHD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0.895,0.985)],最佳截断值为2.24%,灵敏度为0.909,特异度为0.853。(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L5%<2.24%患者4年生存率为97.7%,高于L5%≥2.24%患者的55.2%(P<0.01)。结论负电性LDL与尿毒症MH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关,其对尿毒症MHD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L5%≥2.24%的尿毒症MHD患者4年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负电性低密度脂蛋白 下肢动脉病变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刘湲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95-301,共7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于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治疗的145例NDMM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NDMM组(n=145),其中,国际分期体系(ISS)分期系ISS—Ⅰ期患者为3... 目的探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于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治疗的145例NDMM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NDMM组(n=145),其中,国际分期体系(ISS)分期系ISS—Ⅰ期患者为33例,ISS-Ⅱ期患者为45例,ISS-Ⅲ期患者为67例。选择61例无症状/冒烟型骨髓瘤(SMM)患者与47例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US)患者作为对照,将其分别纳入SMM组(n=61)和MGUS组(n=47)。观察NDMM组、SMM组及MGUS组患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P-、L-、E-选择素等黏附分子水平,以及NDMM组患者的疾病特征(β2-微球蛋白、肌酐、尿素和白蛋白水平)。统计学比较3组患者黏附分子水平,NDMM组不同ISS分期患者的黏附分子水平,以及分析NDMM组患者黏附分子水平与MM疾病特征的相关性。观察NDMM组患者总体生存(OS)期,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分析NDMM患者OS期的影响因素。根据已有研究结果、临床经验及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NDMM患者OS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NDMM组VCAM1水平,显著高于SMM组与MGUS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33、2.71,P=0.001、0.009)。SMM组与MGUS组VCAM=1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1.79,P=0.047)。NDMM组与SMM组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MGUS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0、2.97,P=0.009、0.007)。NDMM组和SMM组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8,P=0.870)。NDMM组L-、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低于SMM组和MGUS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选择素水平:Z=3.77、9.86,P=0.002、0.001;P=选择素水平:Z=6.71、8.48,P=0.001、0.001)。SMM组与MGUS组的L-、P-选择素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01、0.31,P=0.640、0.780)。3组E-选择素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DMM组ISS-Ⅰ期患者的VCAM—1水平,显著低于ISS-Ⅱ、-Ⅲ期患者,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1、8.72,P=0.007、0.001)。NDMM组ISS-Ⅰ期患者的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ISS—Ⅱ、-Ⅲ期,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2.66、3.47,P=0.013、0.002)。NDMM组不同ISS分期患者的ICAM一1及L-、E-选择素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NDMM组患者ICAM-1水平与VCAM-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66,P=0.001),与P-选择素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216,P=0.011)。NDMM组患者VCAM-1水平与β2-微球蛋白、尿素和肌酐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60、0.430、0.436,P=0.002、0.001、0.001),与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167,P=0.018)。P-、L-选择素水平与β2-微球蛋白、肌酐和尿素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P-选择素水平:r=-0.430、-0.215、-0.339,P=0.006、0.021、0.017;L-选择素水平:r=-0.284、-0.321、-0.251,P=0.033、0.002、0.001),与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54、0.381,P=0.001、0.001)。④NDMM患者OS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CAM-1水平(HR=0.546,95%CI:0.376~0.981,P=0.003),P-选择素水平(HR=0.490,95%CI:0.277~0.998,P=0.017),ISS分期(HR=0.476,95%CI:0.341~0.965,P=0.026)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HR=0.466,95%CI:0.272~0.873,P=0.001),均为NDMM患者OS期的影响因素。NDMM患者OS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CAM-1水平≥799ng/mL(HR=0.444,95%CI:0.246~0.801,P=0.007),LDH水平〈300U/L(HR=0.350,95%CI:0.133~0.919,P=0.033)和ISS分期(HR=0.392,95%CI:0.225~0.681,P=0.001),均为NDMM组患者OS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CAM-1水平是NDMM患者OS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VCAM-1是否可以作为抗NDMM治疗的潜在靶点,则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细胞粘附分子 选择素类
原文传递
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管后并发相关性静脉血栓与凝血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媛 胡利娜 王茂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11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并发静脉血栓与凝血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间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146例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静脉血栓进行分组,48例发...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并发静脉血栓与凝血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间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146例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静脉血栓进行分组,48例发生静脉血栓者为观察组,98例未发生静脉血栓者为对照组。对发生静脉血栓者发生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进行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Pearson相关分析中,对凝血指标与静脉血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前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指标均高于发生静脉血栓后,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均低于发生静脉血栓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PT和APTT指标低于对照组,TT、FIB和DD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相关性分析显示,静脉血栓与PT和APTT指标呈现正相关,与TT、FIB和DD指标呈现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凝血指标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相关性静脉血栓有显著相关性,临床需对患者凝血指标严格观察,尽量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PICC 置管 静脉血栓 凝血指标
原文传递
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和CD138对不同免疫表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素芳 苏虎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年第4期446-450,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D138对不同免疫表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预后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3例DLBCL患者,根据免疫表型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型(GCB型)28例和非GCB型(NO...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D138对不同免疫表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预后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3例DLBCL患者,根据免疫表型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型(GCB型)28例和非GCB型(NONGCB型)55例。采血检测患者初诊时淋巴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计算LMR值,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患者组织标本CD138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LMR界限值,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LMR水平和CD138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确定LMR界限值为3.33,AUC值为0.624,P值为0.06,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75.4%。GCB组中LMR≤3.33共25例,LMR>3.33共3例;NON-GCB组中LMR≤3.33共34例,LMR>3.33共21例。GCB组患者总生存时间(OS)为(30.09±5.59)个月,3年生存率为89.3%,高于NON-GCB组的(27.51±4.60)个月和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138阳性、LMR≤3.33的两组患者的OS小于CD138阴性、LMR>3.33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同水平CD138表达情况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免疫分型、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合作组(ECOG)评分、LMR水平和CD138表达情况,均与DLBCL患者预后有关(均P<0.05);年龄、性别和合并B症状与DLBCL患者预后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2分为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LMR>3.33和CD138阴性为DLBCL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初诊时LMR≤3.33和CD138阳性的不同免疫表型DLBCL患者预后较差,LMR>3.33和CD138阴性是不同免疫表型DLBCL患者预后较好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CD138 免疫表型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