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山县养羊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余刚 罗军 +1 位作者 权松安 薛瑞 《畜牧兽医杂志》 2006年第2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养羊业 横山 现状 “山川秀美”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 农业产业结构 自然环境 牧草生长 封山禁牧 恢复植被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H-FABP基因SNPs及其与生长、胴体性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余刚 罗军 +5 位作者 韩雪峰 权松安 薛瑞 王伟 绳贺军 周占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54-1159,共6页
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262头周岁陕北白绒山羊H-FABP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座位存在1个突变位点(G→C),且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H-FABP基因的AB与AA和BB基因型个体背膘厚差异显著,A... 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262头周岁陕北白绒山羊H-FABP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座位存在1个突变位点(G→C),且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H-FABP基因的AB与AA和BB基因型个体背膘厚差异显著,AA和BB型个体间的差异极显著;AB和BB型个体的胸围和管围差异显著(P<0.05),AA和BB型个体的眼肌面积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此外,在初生重、眼肌面积、背膘厚等6项指标上,均表现为AA>AB>BB,而在体高、胸围、管围3项指标上,均表现为AB>AA>BB。可以推断H-FABP基因可作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和绒山羊肉用性能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PCR-SSCP H-FABP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部分生产性能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余刚 罗军 +5 位作者 薛瑞 权松安 王伟 周占琴 绳贺军 王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8880-8881,8883,共3页
[目的]探讨陕北白绒山羊群体的遗传特性,为陕北白绒山羊的选育提高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253只陕北白绒山羊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该座位存在两... [目的]探讨陕北白绒山羊群体的遗传特性,为陕北白绒山羊的选育提高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253只陕北白绒山羊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该座位存在两个突变位点(G→A和T→C),且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H-FABP基因的AA型和CC型个体的周岁重差异在0.05水平显著,AA型和BB型个体的体斜长差异达0.05显著水平,其AA型与BB型、CC型个体的眼肌面积差异均在0.05水平显著,其他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均不存在差异;此外,断奶重、周岁重、胸围和眼肌面积4项指标均表现为AA>BB>CC,出生重表现为AA>CC>BB。[结论]H-FABP基因可作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和绒山羊肉用性能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PCR-SSCP H-FABP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多绒型变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刚 薛瑞 +2 位作者 权松安 罗军 张宁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5期10-11,共2页
陕北白绒山羊多绒型变异个体的遗传性能稳定,外观特征如绒球状,在不同群体间出现的比例平均为5.6%。它是今后陕北白绒山羊选育提高的极好基础,其绒长、毛长、产绒量与产毛量等大多比所在群体的有显著提高,可被迅速组群以开展陕北白绒山... 陕北白绒山羊多绒型变异个体的遗传性能稳定,外观特征如绒球状,在不同群体间出现的比例平均为5.6%。它是今后陕北白绒山羊选育提高的极好基础,其绒长、毛长、产绒量与产毛量等大多比所在群体的有显著提高,可被迅速组群以开展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系的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多绒型 变异
下载PDF
补饲复合营养舔块对幼龄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平祥 张明海 +2 位作者 雷祥前 朱海舰 薛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3期10-11,共2页
随着我国畜牧生产结构的调整,牛羊等草食动物饲养量不断增加。由于广大农区及城市近郊牛羊的精料饲喂量很少,农作物秸秆是牛羊的主要饲料来源,营养失调问题十分严重,其中矿物元素缺乏尤为突出(艾方林、蒋诚绩,2000)。
关键词 补饲 复合营养舔块 幼龄绒山羊 生产性能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多绒型变异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余刚 权松安 +1 位作者 罗军 薛瑞 《榆林科技》 2007年第3期69-70,共2页
陕北白绒山羊多绒型变异个体的遗传性能稳定,外观特征如绒球状,在不同群体间出现的比例平均为5.6%。它是今后陕北白绒山羊选育提高的极好基础,其绒长、毛长、产绒量与产毛量等大多比所在群体的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多绒性 变异 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