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例卵巢囊肿的CT导引介入治疗分析
1
作者 卢翔 杨维英 +1 位作者 权建军 朱宏财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7期55-56,共2页
探讨CT导引下卵巢囊肿穿刺抽吸、硬化术的诊断的治疗意义。方法对32例囊肿在CT导引下行穿刺抽吸,以囊液生化、涂片做出病理诊断,同时在囊腔内注入无水酒精。随访3~12个月。结果穿刺抽吸术可以明确诊断。经硬化治疗后,患者近期症状缓解... 探讨CT导引下卵巢囊肿穿刺抽吸、硬化术的诊断的治疗意义。方法对32例囊肿在CT导引下行穿刺抽吸,以囊液生化、涂片做出病理诊断,同时在囊腔内注入无水酒精。随访3~12个月。结果穿刺抽吸术可以明确诊断。经硬化治疗后,患者近期症状缓解率达100%,囊肿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卵巢囊肿CT导引介入抽吸、硬化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性诊断和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导引 介入治疗 卵巢囊肿 酒精 穿刺抽吸 硬化治疗
下载PDF
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权建军 卢翔 王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6期2444-2446,共3页
目的探究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 目的探究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静脉输液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周径缩小值(患者治疗前、后髌骨上15cm处大腿周径减少值与髌骨下10cm处小腿周径减少值总和的平均值)、周径缩小时间、静脉畅通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径缩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周径缩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畅通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栓溶解Ⅰ、Ⅲ级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局部皮肤淤斑、牙龈出血、肢体再肿胀,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好,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置管溶栓治疗 全身输液治疗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CT导引经皮穿刺椎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卢翔 张龙欣 +2 位作者 司毅 权建军 朱宏才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11X期814-815,共2页
目的:探讨CT导引下脊柱椎体病变穿刺活检的取材成功率,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总计37例椎体活检,其中颈椎3例,胸椎13例,腰椎16例,骶椎5例。完善DR、CT及MRI等活检前检查,尽量避开硬化性病灶。患者无论是单发病灶或是多发... 目的:探讨CT导引下脊柱椎体病变穿刺活检的取材成功率,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总计37例椎体活检,其中颈椎3例,胸椎13例,腰椎16例,骶椎5例。完善DR、CT及MRI等活检前检查,尽量避开硬化性病灶。患者无论是单发病灶或是多发病灶均只取一椎体(以减少损伤,降低费用,减少检查时间)。以切割组织条为主,部分抽取病变区血液、骨髓组织送检,疑有感染则另送涂片。对穿刺标本进行正确分析。结果:CT证实穿刺针均位于病灶内,其中34例为阳性结果,3例为无法诊断,取材成功率为100%,椎体活检阳性率为91.8%。结论:CT导引穿刺病变椎体活检定位精确,并发症极少,阳性率高,是取得椎体病理诊断较为可靠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导引 穿刺活检 椎体病变
下载PDF
肝灌注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对肝细胞癌及相关血清标记物的影响
4
作者 权建军 李兰兰 卢翔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3期2942-2945,共4页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已逐渐成为多结节性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因其可与化疗相结合,改善动脉栓塞引起的缺血性坏死,从而减缓肿瘤进展并提高存活率[1]。射频热消融术(RFA)是一种新兴技术,已被提议作为传统经皮乙醇注射的替代方案,并...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已逐渐成为多结节性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因其可与化疗相结合,改善动脉栓塞引起的缺血性坏死,从而减缓肿瘤进展并提高存活率[1]。射频热消融术(RFA)是一种新兴技术,已被提议作为传统经皮乙醇注射的替代方案,并作为肝移植辅助治疗。此外,RFA也是一种适用于非结节性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坏死 动脉栓塞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进展 血清标记物 射频消融 替代方案
下载PDF
ERCP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对胰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吴佩宏 王霞 范志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190-1191,共2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对胰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进行ERCP检查基础上,同时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测定,选取明确诊断胰胆管疾病患者400例,并将其分为良性病变组(200例)和恶性病变组(200例...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对胰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进行ERCP检查基础上,同时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测定,选取明确诊断胰胆管疾病患者400例,并将其分为良性病变组(200例)和恶性病变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清癌胚抗原(CEA)、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两种肿瘤标志物的差异,同时也比较B超、MRCP、ERCP以及ERCP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四种诊断方法对可疑胰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CEA在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但恶性组患者的血清CA19-9平均值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另外,B超、MRCP、ERCP以及ERCP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四种诊断方法对可疑胰胆管疾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良性:5.0%;恶性:11.0%)、38.0%(良性:30.0%;恶性:46.0%)、42.0%(良性:39.0%;恶性:50.0%)和76.0%(良性:75.0%;恶性:77.0%)。ERCP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结论:ERCP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可疑胰胆管疾病具有更准确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诊断 胆管疾病/诊断 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逆行 癌胚抗原/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