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陕西省某偏远地区儿童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研究
1
作者 李鹂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分析2017年陕西省某偏远地区儿童(0~12岁)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陕西省阎良区、临潼区、高陵区、长安区、邑区等偏远地区由区疾病预防中心开展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的血清学流行病。调查对象的抽样采用... 目的分析2017年陕西省某偏远地区儿童(0~12岁)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陕西省阎良区、临潼区、高陵区、长安区、邑区等偏远地区由区疾病预防中心开展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的血清学流行病。调查对象的抽样采用随机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陕西省5个区0~12岁儿童,共计获得1800例。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检测血样中抗体水平。结果不同年龄组PVⅠ型和PVⅢ型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χ^(2)=21.93;P均<0.05)。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87;F=78.96;P均<0.05)。男童和女童间,PVⅠ型和PVⅢ型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T水平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8;χ^(2)=0.70;t=0.42;P均>0.05)。不同地区之间PVⅠ型和PVⅢ型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0;χ^(2)=10.04;P均<0.05),其中长安区PVⅠ型和PVⅢ型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地区之间抗体GM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9.17;F=81.12;P均<0.05)。不同免疫次数之间PVⅠ型和PVⅢ型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4.14;χ^(2)=109.20;P均<0.05),其中3~4次免疫儿童PVⅠ型和PVⅢ型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免疫次数之间抗体GM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6.78;F=77.82;P均<0.05)。结论陕西省偏远地区儿童脊髓灰质炎中2种类型抗体阳性率以及抗体GMT水平较高,可能与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普及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儿童 广泛中和抗体
下载PDF
陕西省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徐艺 张少白 +3 位作者 夏雪琴 刘西珍 刘毅 张峰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06-1507,共2页
目的评价陕西省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2002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671名1~4岁儿童HepB接种情况,进行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2006年进行全国人群乙肝等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 目的评价陕西省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2002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671名1~4岁儿童HepB接种情况,进行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2006年进行全国人群乙肝等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60名1~4岁儿童,进行HepB接种率及乙肝病毒感染率调查。结果2006年调查1~4岁儿童的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均比2002年有大幅度的提高,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从2002年的48.84%提高到84.77%,全程接种率从53.37%提高到91.25%,全程及时接种率从48.24%提高到8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在家出生儿童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只有57.45%。2006年调查≤4岁儿童的HBsAg阳性率为1.39%,比2002年有所下降;抗-HBs阳性率为70.56%,同比上升了213.32%。结论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后已取得显著成效,今后在保持较高接种率的基础上,应加强住院分娩率低地区HepB接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计划免疫 免疫效果
下载PDF
陕西省麻疹病毒基因分型及疫苗免疫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平 司源 关蓉晖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22-1124,共3页
目的确定引起陕西省麻疹流行的病原毒株,探讨相关的疫苗免疫因素。方法采集麻疹病人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病毒悬液中的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基因碳末端的核苷酸450个(bp)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 目的确定引起陕西省麻疹流行的病原毒株,探讨相关的疫苗免疫因素。方法采集麻疹病人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病毒悬液中的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基因碳末端的核苷酸450个(bp)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用微量中和试验测定健康人群麻疹病人急性期血清中和麻疹疫苗株和野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从82份咽拭子中分离出19株H1基因型麻疹病毒。麻疹疫苗免疫血清和有免疫史麻疹急性期病人血清对麻疹野毒株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26.36和26.90,明显低于疫苗株,GMT分别为49.30和56.18。结论陕西省近年麻疹流行是由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引起,不排除疫苗对目前流行株保护性不足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基因分型 中和抗体
下载PDF
陕西省2005年病毒性脑炎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少白 李艺星 +6 位作者 杨俊峰 刘西珍 夏雪琴 尹遵栋 梁国栋 武继守 Chutima Suraratdecha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14-1116,共3页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安康、宝鸡、渭南3个地区病毒性脑炎的监测,了解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乙脑IgM;由监测医院报告病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个案调查。结果398例病例中,乙脑...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安康、宝鸡、渭南3个地区病毒性脑炎的监测,了解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乙脑IgM;由监测医院报告病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个案调查。结果398例病例中,乙脑IgM阳性病例76例,占19.10%。在发病7 d内、7 d后采集的血标本、脑脊液标本阳性率分别为26.24%,18.18%和20.59%,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7 d内与7 d后采集的血标本与脑脊液检测结果一致率分别为86.67%和80.00%。病毒性脑炎发病6~9月较高,与乙脑IgM阳性病例时间分布基本一致,11月病毒性脑炎病例出现一个小高峰;病毒性脑炎病例中15岁以下占73.62%,乙脑IgM阳性病例中0~5岁最高占36.84%,其他病毒性脑炎5~10岁组最高占40.68%;乙脑IgM阳性病例中散居儿童和农民占比例较高为71.05%,其他病毒性脑炎学生占比例较高为56.83%;未接种及接种史不详在乙脑IgM阳性病例中占76.31%;出院时转归,乙脑IgM阳性病例和其他病脑治愈比例分别为67.11%,83.23%,病死率分别为9.21%,3.11%。结论乙脑病例在发病7 d内和7 d后采血进行IgM检测对乙脑诊断均有意义。应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在作好儿童乙脑防治的同时,加强对成人乙脑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乙脑 监测
下载PDF
陕西省城市居民膳食结构及肥胖率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颖 徐增康 +3 位作者 郁会莲 郭晓荣 常锋 刘岭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7年第5期471-472,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解陕西省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与体重的变化,笔者于2002年8—10月对陕西省大中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 体重 饮食习惯 城市 居民
下载PDF
陕西省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郭晓荣 刘西珍 郁惠莲 《疾病控制杂志》 2006年第4期421-422,共2页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04-2006年陕西省流行性脑脊水膜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小奇 左利容 田鄂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1期56-58,共3页
目的为陕西省流脑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陕西省2004-2006年流脑疫情,3年流脑病原菌群监测、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和抗体水平调节等资料进行综合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陕西省2004-2006年平均发病率为0.1391/10万;3年中2004年流脑发病... 目的为陕西省流脑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陕西省2004-2006年流脑疫情,3年流脑病原菌群监测、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和抗体水平调节等资料进行综合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陕西省2004-2006年平均发病率为0.1391/10万;3年中2004年流脑发病率最高0.216/10万;后逐年下降。2006年、2005年比2004年下降了38.82%、17.11%;2060年比2005年下降了21.71%,疫情呈现散发状态,偶有积聚性。流脑发病地区、季节、职业和年龄分布:西安(25.02%)、榆林(22.37%)、商洛(11.84%);1~6月份(82.24%);学生儿童及农民(78.63%);0~20岁组(69.75%)。收集到15份患者血样中,7份培养出流脑病菌。包括5株A群和2株B群。健康人群流脑带菌检测:有A群3株、B群5株、1468型1株。总带菌率2.83%。健康人群流脑抗体免疫水平:A群抗体阳性率,最低0岁组15.56%,最高0~岁组,为95.24%病菌平均为71.94%。结论我省流脑发病率较低,病死率较高,且有B群,1468型流行,因此在作好A群流脑多糖疫苗注射的同时,应加强其他菌群流脑防治工作,积极推行A+C群流脑多糖疫苗,提高接种率,以增强人群对A群和C群流脑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脑脊髓膜炎 带菌率 抗体水平
下载PDF
西安市麻疹流行病原毒株和疫苗免疫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平 司源 +3 位作者 武继守 张青华 关蓉晖 刘毅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44-946,共3页
目的确定引起西安市麻疹流行的病原毒株,探讨相关的疫苗免疫因素。方法采集麻疹病人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病毒悬液中的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基因碳末端的450个核苷酸(bp)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 目的确定引起西安市麻疹流行的病原毒株,探讨相关的疫苗免疫因素。方法采集麻疹病人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病毒悬液中的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基因碳末端的450个核苷酸(bp)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用微量中和试验测定麻疹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和麻疹疫苗株和野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采集咽拭子标本13份,分离出麻疹病毒8株,分离率61.54%;8株麻疹病毒均为H1基因型H1a亚型。结论H1基因型H1a亚型是引起西安市本次麻疹流行的病原病毒。此次麻疹流行不排除疫苗保护性下降因素和麻疹疫苗免疫工作中存在无效接种而造成的免疫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基因分型 中和抗体
下载PDF
乙肝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信号灰区与血清免疫逃逸变异HBsAg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薛方 李鹂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28-1529,共2页
目的研究乙肝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信号灰区与血清免疫逃逸变异HBsAg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收集并整理其完整信息,分别实施乙肝HBsAg ELISA,分析其中信号灰区与血清免疫逃逸... 目的研究乙肝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信号灰区与血清免疫逃逸变异HBsAg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收集并整理其完整信息,分别实施乙肝HBsAg ELISA,分析其中信号灰区与血清免疫逃逸变异HBsAg的关系。结果市售ELISA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G6-ELISA组(P<0.05)。市售ELISA组的超临界、亚临界、临界、总P/C水平均低于G6-ELISA组(P<0.05)。结论乙肝HBsAg ELISA检测信号灰区与血清免疫逃逸变异HBsAg存在密切相关性,临床应加强血清免疫逃逸变异HBsAg的检查,为后续准确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提供更为有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免疫逃逸变异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2009-2013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9
10
作者 郑媛 周步宇 +8 位作者 关路媛 魏菁 马萍 余鹏博 徐艺 李红蕾 朱妮 李鹂 王敬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体型别。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2009-2013年陕西省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陕西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29903例,重症3071...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体型别。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2009-2013年陕西省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陕西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29903例,重症3071例,死亡108例。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1.44%,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68.87%。发病高峰在4~7月,西安、渭南、咸阳是最主要的高发地区。全省累计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6603例,其中普通病例4872例,重症1673例,死亡5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病原构成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44.81%,18.87%和36.31%。普通病例与重症病例病原学构成不同(χ2=622.46,P〈0.001)。结论 5岁以下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病原学构成以EV7l、CoxA16为主,普通病例与重症病例病原学构成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型 柯萨奇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陕西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8
11
作者 徐艺 夏雪琴 +4 位作者 张少白 刘西珍 张峰 关蓉晖 李平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860-862,共3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接种乙肝疫苗(HepB)15年后人群血清流行病学变动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9岁人群2 224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结果调查... 目的了解陕西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接种乙肝疫苗(HepB)15年后人群血清流行病学变动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9岁人群2 224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结果调查人群HBsAg、抗-HBs、抗-HBc标化阳性率分别为3.50%、48.51%、24.45%,HBV标化感染率为37.58%。HepB接种率为50.09%,接种人群HBsAg阳性率(1.62%)及HBV感染率(8.80%)低于未接种人群(4.05%、50.00%)。15岁以下儿童HBsAg、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低于15岁以上人群,而抗-HBs阳性率、HepB接种率高于15岁以上人群。HBsAg阳性率、HBV感染率较1992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别下降54.78%、31.86%,抗-HBs阳性率上升60.79%。HBV感染率农村(33.33%)高于城市(24.17%),HepB接种率城市(88.61%)高于农村(75.96%)。结论陕西省实施HepB接种15年后,HBsAg阳性率、HBV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5岁以下儿童下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接种
原文传递
2011年陕西省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株基因型别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司源 马钰 +3 位作者 李平 张少白 刘毅 崔爱利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6-177,共2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株(mumps virus,MuV)的基因型别。方法采集腮腺炎病人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对分离到的MuV小疏水蛋白(small hydrophobic protein,SH)基因316个核苷酸片段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 目的了解陕西省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株(mumps virus,MuV)的基因型别。方法采集腮腺炎病人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对分离到的MuV小疏水蛋白(small hydrophobic protein,SH)基因316个核苷酸片段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结果从47份腮腺炎病人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10株,分离率为21.3%,其中5株为F基因型,5株为G基因型。结论 F基因型、G基因型两种腮腺炎病毒在陕西省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基因型 碱基序列
原文传递
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鄂 左利容 李丽苹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9期124-126,共3页
目的了解对病毒性肝炎3年发病、死亡、三间分布情况及预防接种对该病的影响。方法对三年法定传染病的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6年病毒性肝炎共发病了173007例,占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一位。年平均发病率158.32/10万,2004年、2005年、2... 目的了解对病毒性肝炎3年发病、死亡、三间分布情况及预防接种对该病的影响。方法对三年法定传染病的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6年病毒性肝炎共发病了173007例,占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一位。年平均发病率158.32/10万,2004年、2005年、2006年依次发病为204.51/10万、143.52/10万、121.52/10万,发病率逐期下降。累计死亡136人,年平均病死率1.28%。全省均有发病。主要发病季节、职业、性别、年龄、地区分布是:3、4、8月(28.75%),学生、农民、工人(70.92%),青壮年(60.41%),男性(62.66%),西安及其周边地区(57.31%)。结论病毒性肝炎流行强度在使用疫苗和其他综合防治措施后较使用前削减。多种途径传播是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流行趋势
下载PDF
TD-PCR技术用于肠道病毒71型检测的效能
14
作者 李鹂 秦维宁 曾云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6期68-71,共4页
目的探究降落聚合酶链反应(TD-PCR)技术用于肠道病毒71型检测的效能。方法抽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所收治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儿人口学信息资料及生物标本。90例手足口... 目的探究降落聚合酶链反应(TD-PCR)技术用于肠道病毒71型检测的效能。方法抽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所收治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儿人口学信息资料及生物标本。90例手足口病患儿粪便标本均经TD-PCR技术检测,分析TD-PCR技术对肠道病毒71型的阳性检出率及定量检测效能。结果9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肠道病毒71型阳性检出率为100.00%(90/90),cDNA最低检测浓度为1.023μg/mL。结论TD-PCR技术可用于快速检测肠道病毒71型,为手足口病病原体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降落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效能
原文传递
流行季节前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中和抗体及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比值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少白 李平 +2 位作者 刘西珍 申家运 刘新利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通过对流行季节前后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水平检测,分析影响人群抗体水平及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比值(简称比值)的因素。方法根据既往乙脑发病率选取发病高、低两个地区,在每个地区采取整群抽样;用微量中和... 目的通过对流行季节前后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水平检测,分析影响人群抗体水平及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比值(简称比值)的因素。方法根据既往乙脑发病率选取发病高、低两个地区,在每个地区采取整群抽样;用微量中和试验进行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检测。结果在流行季节前乙脑发病高、低两个地区(安康、铜川)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81.32%(1∶27.84)、24.07%(1∶3.04),流行季节后分别为82.78%(1∶36.82)、27.31%(1∶3.28)。在乙脑高流行地区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但在低流行区无此趋势,经过一个流行季节两个地区人群抗体的阳性率均无明显升高,但在乙脑高流行区抗体滴度升高;抗体阳性率为98.20%的安康地区的人群中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比值为115 111,抗体阳性率为23.40%的铜川地区的人群比值为5 944,随着抗体水平的提高比值迅速提高。结论自然感染是影响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的重要因素,在乙脑高发地区是主要因素。人群抗体水平是影响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比值的重要因素,比值随人群抗体水平增高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抗体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尘肺X线诊断标准演变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和俊礼 李卓敏 徐艺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诊断分期 尘肺 X线诊断标准 稳定性
原文传递
煤工尘肺的大块纤维化空洞再充填一例
17
作者 和俊礼 徐艺 李铁民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141,共1页
关键词 病例报告 煤工 尘肺 纤维化空洞再充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