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儿童与成人干眼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06/2019-02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具有干眼主观症状的儿童患者52例52眼(儿童组)和成人患者55例55眼(成人组),进行主观症状问诊,并采用Keratograph 5M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目的:探讨儿童与成人干眼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06/2019-02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具有干眼主观症状的儿童患者52例52眼(儿童组)和成人患者55例55眼(成人组),进行主观症状问诊,并采用Keratograph 5M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下睑泪河高度(TMH)、首次泪膜破裂时间(BUTf)、平均泪膜破裂时间(BUTave)、泪膜脂质层厚度(LLT)、睑板腺缺失率测量。结果:儿童组患者TMH(0.15±0.04mm)、BUTf(3.22±1.24s)、BUTave(4.27±1.67s)、睑板腺缺失率[0.00%(0.00%,5.03%)]均明显低于成人组[0.20±0.05mm、4.36±1.93s、5.15±1.49s、9.90%(5.30%,18.40%),均P<0.01],但两组患者LLT无差异(72.31±22.20nm vs 68.58±21.05nm,P>0.05)。两组患者BUTf与BUTave均呈正相关,儿童组患者LLT和睑板腺缺失率无相关性(r_s=-0.23,P=0.10),而成人组患者LLT和睑板腺缺失率呈负相关(r_s=-0.28,P<0.05)。结论:儿童与成人干眼在症状、临床表现、检查方面均不同,症状主要为瞬目次数增加,检查主要表现为短BUT,伴随TMH降低,而睑板腺缺失率相对不明显。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通过泪道激光成型并置管术及术后联合睑板腺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21-03/2022-12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128例,均行泪道激光成型联合置管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A组64例(无睑...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通过泪道激光成型并置管术及术后联合睑板腺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21-03/2022-12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128例,均行泪道激光成型联合置管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A组64例(无睑板腺治疗)、B组64例(睑板腺治疗),术后3 mo取出泪道置管后评价两组泪道冲洗通畅率;并对比两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非侵袭性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眼红分析、睑板腺分析、泪液脂质层厚度、泪液蕨类试验、结膜印记细胞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与B组泪道冲洗通畅率分别为78.1%、81.2%,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与A组比较,术后3 mo B组患者非侵袭性泪膜破裂时间延长,OSDI评分、眼红分析、泪液蕨类试验及结膜印记细胞学分级降低(均P<0.05),而泪河高度、泪液脂质层厚度、睑板腺缺失评分两者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综合治疗后其舒适度、泪膜稳定性、局部炎症反应有所好转,这类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应同步重视眼表微环境异常的改善,以期达到满意的疗效。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儿童与成人干眼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06/2019-02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具有干眼主观症状的儿童患者52例52眼(儿童组)和成人患者55例55眼(成人组),进行主观症状问诊,并采用Keratograph 5M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下睑泪河高度(TMH)、首次泪膜破裂时间(BUTf)、平均泪膜破裂时间(BUTave)、泪膜脂质层厚度(LLT)、睑板腺缺失率测量。结果:儿童组患者TMH(0.15±0.04mm)、BUTf(3.22±1.24s)、BUTave(4.27±1.67s)、睑板腺缺失率[0.00%(0.00%,5.03%)]均明显低于成人组[0.20±0.05mm、4.36±1.93s、5.15±1.49s、9.90%(5.30%,18.40%),均P<0.01],但两组患者LLT无差异(72.31±22.20nm vs 68.58±21.05nm,P>0.05)。两组患者BUTf与BUTave均呈正相关,儿童组患者LLT和睑板腺缺失率无相关性(r_s=-0.23,P=0.10),而成人组患者LLT和睑板腺缺失率呈负相关(r_s=-0.28,P<0.05)。结论:儿童与成人干眼在症状、临床表现、检查方面均不同,症状主要为瞬目次数增加,检查主要表现为短BUT,伴随TMH降低,而睑板腺缺失率相对不明显。
文摘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通过泪道激光成型并置管术及术后联合睑板腺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21-03/2022-12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128例,均行泪道激光成型联合置管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A组64例(无睑板腺治疗)、B组64例(睑板腺治疗),术后3 mo取出泪道置管后评价两组泪道冲洗通畅率;并对比两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非侵袭性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眼红分析、睑板腺分析、泪液脂质层厚度、泪液蕨类试验、结膜印记细胞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与B组泪道冲洗通畅率分别为78.1%、81.2%,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与A组比较,术后3 mo B组患者非侵袭性泪膜破裂时间延长,OSDI评分、眼红分析、泪液蕨类试验及结膜印记细胞学分级降低(均P<0.05),而泪河高度、泪液脂质层厚度、睑板腺缺失评分两者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综合治疗后其舒适度、泪膜稳定性、局部炎症反应有所好转,这类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应同步重视眼表微环境异常的改善,以期达到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