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兴全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1-3,共3页
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正确认识陕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认真分析发展环境,查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推进陕西高等职业院校,特别是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使陕西的高职教育真正步入"以服务... 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正确认识陕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认真分析发展环境,查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推进陕西高等职业院校,特别是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使陕西的高职教育真正步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高职教育 科学发展 教育环境 竞争力
下载PDF
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功能再探
2
作者 胡义成 付明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6,共6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包括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创新动力论”,以及由此导出的当代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而且尤其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包括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创新动力论”,以及由此导出的当代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而且尤其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题,亟待创新解决。胡锦涛同志提出十四个“如何”的问题,也代表着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创新功能的深情呼唤。继江泽民和胡锦涛多次讲话后,中共中央2004年3号文件的下发进一步表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解决这些新问题中的创新功能,绝对是不可替代的;它构成了中国创新体系的难以或缺的主导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 江泽民 哲学社会科学
下载PDF
以国家创新体系的名义告别轻视社会科学之风——再论哲学社会科学无可替代性
3
作者 胡义成 付明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10,共6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包括江泽民同志所提"创新动力论",以及由此导出的当代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而且面对着一系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包括江泽民同志所提"创新动力论",以及由此导出的当代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而且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题,亟待创新解决。胡锦涛同志提出十四个"如何"的问题,也代表着国家创新体系对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创新功能的深情呼唤。继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多次讲话后,中共中央2004年3号文件的下发进一步表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解决这些新问题中的创新功能,的确是不可替代的,它构成了中国创新体系的难以或缺的主导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
下载PDF
当代国外大学创造学教学研究状况及其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义成 郭兴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1-84,共4页
人的创新能力是发展当代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催生了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开发的创造学 ,它实际是横跨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电脑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个复杂的学科群。我们应借鉴国外大学开展创造学教学与研究经验 ,... 人的创新能力是发展当代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催生了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开发的创造学 ,它实际是横跨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电脑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个复杂的学科群。我们应借鉴国外大学开展创造学教学与研究经验 ,把创造学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外国 高等学校 创造学教学 研究状况 创造性思维 创造心理学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实践”即社会生产-生活(上)——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兼论马克思哲学即唯物史观 被引量:2
5
作者 胡义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33-40,共8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这么一句关键的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表明,马克思所讲"实践"即社会生产-生活;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客体价值目标是"生产力标准",主体价值目标是"人的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这么一句关键的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表明,马克思所讲"实践"即社会生产-生活;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客体价值目标是"生产力标准",主体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当主客体矛盾产生"异化"时,社会生产-生活发展只能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价值选择;对"实践产出认识",要在社会存在产出社会意识的框架内理解。把"实践"视作个人行为,在个人行为框架中理解人的认识,并不符合马克思原意,理论后遗症较大;邓小平提倡"生产力标准",实际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恢复。党中央倡言"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坚持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唯物史观 以人为本
下载PDF
选准当代风水研究的突破口 被引量:2
6
作者 胡义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3-107,共5页
风水实际是中国古代建筑哲学和建筑学的主要载体。吴良镛院士认为,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体系在今日值得肯定者,首先是其设计哲学和原理。从总思路看,他实是中国人居环境科学院士中对风水深究推力最大者。钱学森院士重申"量子认识论&qu... 风水实际是中国古代建筑哲学和建筑学的主要载体。吴良镛院士认为,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体系在今日值得肯定者,首先是其设计哲学和原理。从总思路看,他实是中国人居环境科学院士中对风水深究推力最大者。钱学森院士重申"量子认识论"可再破"风水即迷信说",其中医研究开拓对风水研究现代化启示尤多。目前,亟宜准确理解钱、吴思路,确立风水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范式",力求早日形成人居环境科学"中国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 建筑 吴良镛 钱学森
下载PDF
中国地缘文化学一种分类框架初探——再论有关研究中的“东西”、“南北”模式 被引量:1
7
作者 胡义成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3-36,共4页
各地文化产业的突现,要求把地缘文化学作为战略认识基础之一。唯物史观明确承认地缘因素在地域社会及文化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陕西歧周与古希腊爱琴海岸地缘条件十分不同,堪为一例。中国地缘文化学... 各地文化产业的突现,要求把地缘文化学作为战略认识基础之一。唯物史观明确承认地缘因素在地域社会及文化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陕西歧周与古希腊爱琴海岸地缘条件十分不同,堪为一例。中国地缘文化学研究中的"东西"、"南北"模式,也根源于中国特有的地学条件,它是中国任何地域文化研究都不能不注目的模式;在价值观念上,各地域文化各有优长短缺,无绝对劣理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文化学 地域文化 方法论 唯物史观
下载PDF
“实践”即社会生产-生活(下)——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兼论马克思哲学即唯物史观
8
作者 胡义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5-28,共4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这么一句关键的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表明,马克思所讲"实践"即社会生产-生活;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客体价值目标是"生产力标准",主体价值目标是"人的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这么一句关键的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表明,马克思所讲"实践"即社会生产-生活;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客体价值目标是"生产力标准",主体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当主客体矛盾产生"异化"时,社会生产-生活发展只能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价值选择;对"实践产出认识",要在社会存在产出社会意识的框架内理解。把"实践"视作个人行为,在个人行为框架中理解人的认识,并不符合马克思原意,理论后遗症较大;邓小平提倡"生产力标准",实际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恢复。党中央倡言"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坚持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唯物史观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打开《西游记》研究的一个死角——再论道教文字“秘诀隐文”的特征和关于《西游记》最终定稿人阎希言之隐喻的破解
9
作者 胡义成 《唐都学刊》 2011年第4期70-77,共8页
现在看,要破解《西游记》的最后定稿人,首先就要理解《西游记》中有关隐喻、隐语、暗示和口诀等修辞手法。在厘清有关隐喻、隐语、暗示和口诀等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前提下,从对历史上若干主要丹学家有关论述的扫描中,特别是从对"茅山... 现在看,要破解《西游记》的最后定稿人,首先就要理解《西游记》中有关隐喻、隐语、暗示和口诀等修辞手法。在厘清有关隐喻、隐语、暗示和口诀等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前提下,从对历史上若干主要丹学家有关论述的扫描中,特别是从对"茅山宗"高道陶弘景的梳理中,说明道教特别是茅山道派文字最主要的艺术特征之一,就是在说明丹理和叙事时,喜用"秘诀隐文"修辞手法,因之,在寻找作为"华阳洞天主人"而与陶弘景存在地域道门精神关联的《西游记》最终定稿人时,首先注目其采用的"秘诀隐文"手法对其最终定稿人身份姓名的隐形显示,特别是在开头和结尾处的显示,就是符合其艺术特征的办法。"五四"以来,《西游记》最终定稿人研究搜寻之所以被导入歧路,也与包括胡适、鲁迅在内的一些研究者对道教文字"隐文秘诀"特征熟视无睹有关,其教训值得记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定稿人 隐喻 隐语 暗示 口诀
下载PDF
“以人为本”论纲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义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的唯物史观以及其后的推进,是以"以人为本"的"主客体互补"的模式为轴线的。列宁和斯大林的哲学存在的问题是偏离了"以人为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毛泽东一方面是有中国特色...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的唯物史观以及其后的推进,是以"以人为本"的"主客体互补"的模式为轴线的。列宁和斯大林的哲学存在的问题是偏离了"以人为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毛泽东一方面是有中国特色的人道主义即仁道主义的奉行者,另一方面在理论上公然批判人道主义。"四人帮"恶意批判人道主义,从理论本质上表现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道主义的彻底背叛。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道主义 主客体互补 人的发展
下载PDF
长安“诗意”赋——对“西安城市精神”的一种地域文化学考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义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6-83,共8页
周公“制礼作乐”,以文艺作治国宝具,为关中文化的“诗意”提供了“基因”。《诗》泰半为陕诗,雄豪、昂扬为其风骨。关中人秦始皇焚《诗》,从反面催生了唐诗。后者是中国南北文化长期融混后,在唐代政治体制改革实施、知识分子积极性空... 周公“制礼作乐”,以文艺作治国宝具,为关中文化的“诗意”提供了“基因”。《诗》泰半为陕诗,雄豪、昂扬为其风骨。关中人秦始皇焚《诗》,从反面催生了唐诗。后者是中国南北文化长期融混后,在唐代政治体制改革实施、知识分子积极性空前抬升的条件下,产生的青春中国之歌。其结构为“李杜互补”和“朝野互补”。它“定格”为长安及中国文化的“诗意”殿堂。海德格尔“诗意栖居”论,迫使我们重申长安“诗意”,以应对市场异化和科技霸局,挺建新世纪的西安城市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诗意 西安 地域文化 城市文化
下载PDF
邵雍易学被《西游记》用以隐示其最终定稿人姓名——《西游记》前两回再解读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义成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15,共15页
今本《西游记》开头大讲邵雍先天易学及其"元会运世"历史观,目的在于借以隐示《西游记》最终定稿人阎希言的"名"和"字",其中包括《西游记》前两回及其分卷诗就以"易诗"的形式,亮出了三个"... 今本《西游记》开头大讲邵雍先天易学及其"元会运世"历史观,目的在于借以隐示《西游记》最终定稿人阎希言的"名"和"字",其中包括《西游记》前两回及其分卷诗就以"易诗"的形式,亮出了三个"复卦"卦象,不仅一再隐示阎希言之"名"中有"复"字("希言"实系其"字"),而且实际也是对阎希言所创"阎祖派"阵势的罗列,表达了对全真道复兴的祈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雍 易学 《西游记》 阎希言
下载PDF
《西游记》的作者肯定不是吴承恩——近年国外关于《西游记》定稿者讨论的述评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义成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矶部彰和中野美代子等,在探求《西游记》定稿人与全真教教义及其道士的关系方面,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虽然,其中的一些论者限于一般道教知识而不太了解中国全真教地域性秘史,不太了解明代道教内部正一、全真两派... 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矶部彰和中野美代子等,在探求《西游记》定稿人与全真教教义及其道士的关系方面,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虽然,其中的一些论者限于一般道教知识而不太了解中国全真教地域性秘史,不太了解明代道教内部正一、全真两派的分歧斗争,但他们的开拓毕竟早于中国现当代论界数十年,应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定稿人 全真教
下载PDF
只有走出“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才能“善待”西方经济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义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9,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而是“效用/劳动价值论”,或曰“生产力(率)价值论”,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正宗”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其实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而是“效用/劳动价值论”,或曰“生产力(率)价值论”,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正宗”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其实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应予否定。对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层面上开拓出的效用价值论,我们均应批判地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价值论 唯物史现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效用价值论 市场经济
下载PDF
一概否定中国“风水”?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义成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7年第3期6-9,共4页
“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文脉”的载体是十分明显的。中国“风水”的延续应以转型为前提。所谓“转型,”一方面指“风水”在延续中要尽力剔除其中的迷信因素;另一方面,“风水”的延续也要借鉴借助于当代科学,提升自己的科学品位。目前,... “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文脉”的载体是十分明显的。中国“风水”的延续应以转型为前提。所谓“转型,”一方面指“风水”在延续中要尽力剔除其中的迷信因素;另一方面,“风水”的延续也要借鉴借助于当代科学,提升自己的科学品位。目前,要谋划建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风水哲学”、“风水美学”、“风水诗学”、“风水景观学”、“风水地理学”、“风水建筑学”、“风水规划学”、“室内风水学”、“风水心理学”、“风水微气候学”、“人体风水学”等学科。陈志华教授和李申教授发文对“风水”全盘否定。我理解两位教授对以“风水之名大贩迷信者的愤怨之情,但是,我又不同意二位教授一概否定“风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 转型 陈志华 李申
下载PDF
元代全真教《西游记》形成的文化背景——《西游记》创作史论纲之一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义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1-76,共6页
曾“西游”会见成吉思汗的元代全真教“掌教”丘处机去世后,由继任“掌教”主持,在北京彩绘《西游记》壁画,传播“老子化胡”论,导致“掌教”副手被捕。这是全真教小说《西游记》的“结胎”。在元代后来的佛道角力中,全真道士史志经在... 曾“西游”会见成吉思汗的元代全真教“掌教”丘处机去世后,由继任“掌教”主持,在北京彩绘《西游记》壁画,传播“老子化胡”论,导致“掌教”副手被捕。这是全真教小说《西游记》的“结胎”。在元代后来的佛道角力中,全真道士史志经在《玄风庆会图文》名下,形成全真教《西游记》初稿。它传入南方,获得文化沃土。在元代南方市井中,全真诗词汇编《鸣鹤余音》的流传;著名文人虞集为《西游记》另一种全真教草稿写序;道化剧和江南“书会”艺人对唐僧取经故事的改造;南北宗内丹理论的会流等,均展示了《西游记》形成与全真教关联甚密的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史志经 全真道
下载PDF
计划经济模式来自“劳动价值一源论”——对“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再反思
17
作者 胡义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14,共6页
《资本论》的价值理论体系是生产力价值论,不是"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当时阶级斗争的态势和工人阶级主要任务的要求,《资本论》只是提出但未能全面展开生产力价值论,并使作为叙述抽象出发点的劳动价值论及... 《资本论》的价值理论体系是生产力价值论,不是"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当时阶级斗争的态势和工人阶级主要任务的要求,《资本论》只是提出但未能全面展开生产力价值论,并使作为叙述抽象出发点的劳动价值论及由此引出的剩余价值论过分突现;在第3卷向生产力价值论靠近时,又出现了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者都源于劳动的"劳动价值一源论",并由此导出计划经济模式。这是《资本论》的一个理论失误。今天,对作为"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典型表现形式的"劳动价值一源论",不仅不能再坚持,且应予扬弃。我们应当继承且与时俱进地推进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生产力价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计划经济 中共十六大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
下载PDF
价值理论:从革命到建设的根本转轨——论中共十六大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继承和发挥
18
作者 胡义成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4年第5期35-38,共4页
“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对马恩价值理论的片面误解。马恩的唯物史观只能指向“生产力价值论”。中共十六 大报告中的价值理论是对马恩“生产力价值论”的继承和与时俱进的发挥。
关键词 生产力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 邓小平 中共十六大
下载PDF
用能源买“被子”:陕北开发方略——关于陕北退耕还林巨额资金缺口解决方案的若干建议
19
作者 胡义成 《榆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2-34,共3页
在目前的陕北,一方面存在着因中央政策调整形成的退耕还林巨额资金缺口,涉及千家万户,急待解决;另一方 面,能源开发中资源浪费等问题较为严重,也须强力纠校。本建议提出了一些对策,包括捆绑解决这两个问题。
关键词 陕北地区 陕西 退耕还林工程 能源开发 对策 资源配置 生态环保建设
下载PDF
西安古都史当在5000年以上——西安作为黄帝“铸铜(鼎)地”和“都邑”新探
20
作者 胡义成 《商洛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6-40,共15页
《史记》中的"黄帝史观",在血缘、文化、"治统"和"关中文明一元论"四层含义上,把黄帝视为中华民族的唯一共同祖先,对维护中国统一和民族凝聚力曾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科学上也有偏误。它关于"黄帝铸铜... 《史记》中的"黄帝史观",在血缘、文化、"治统"和"关中文明一元论"四层含义上,把黄帝视为中华民族的唯一共同祖先,对维护中国统一和民族凝聚力曾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科学上也有偏误。它关于"黄帝铸铜鼎于荆山"的记载,虽被镶嵌在黄帝史观背景上,未可全信,但荆山作为黄帝"铸铜地",却被考古所证实。《史记》在汉武帝"为鼎而狂"时,根据民间传说写下的这一笔,也是记录黄帝在西安荆山铸铜事件的信史。从《史记》其它记载看,作为黄帝"铸铜地"的西安,其实就是黄帝"都邑",西安的古都城史应被提前至黄帝时期,当在5000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黄帝 荆山 铸鼎 铸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