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中子活化分析研究秦始皇陵一号坑兵马俑的原料产地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维娟 李融武 +9 位作者 高正耀 李国霞 谢建忠 韩国河 冯松林 范东宇 张颖 柴之芳 张仲立 朱君孝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8-594,共7页
选取秦始皇陵一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20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附近粘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1个。用中子活化分析 (NAA) 方法测量了样品中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这些兵马俑的... 选取秦始皇陵一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20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附近粘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1个。用中子活化分析 (NAA) 方法测量了样品中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这些兵马俑的原料来源可能为骊山地区的粘土,由此推断烧制兵马俑的窑址也可能在秦始皇陵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产地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中子活化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下载PDF
秦始皇陵2,3号坑兵马俑原料来源和研制工程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融武 赵维娟 +10 位作者 高正耀 李国霞 谢建忠 郭敏 韩国河 冯松林 范东宇 张颖 柴芝芳 张仲立 朱君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2-337,共6页
为探究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原料来源和烧制技术 ,选取 6 3个秦始皇陵 2 ,3号坑的兵马俑样品和 2 0个秦陵附近的黏土样品 ,2个耀州瓷胎样品 ,进行中子活化分析 (NAA) ,测定每个样品中 32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 为探究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原料来源和烧制技术 ,选取 6 3个秦始皇陵 2 ,3号坑的兵马俑样品和 2 0个秦陵附近的黏土样品 ,2个耀州瓷胎样品 ,进行中子活化分析 (NAA) ,测定每个样品中 32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得到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 .结果表明 ,2号坑和 3号坑兵马俑原料来源不完全相同 ,但多数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的垆土样品关系密切 ,其原料来源可能在秦陵附近 ,由此推断烧制 2 ,3号坑兵马俑的窑址也可能在秦陵附近 .还初步分析了 2 ,3号坑兵马俑研制工程的历史背景和秦陵封土 ,2号坑夯土、回填土与附近黏土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陵兵马俑 微量元素 原料来源 模糊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中子活化分析在秦始皇陵1,3号坑兵马俑原料产地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融武 谢建忠 +9 位作者 赵维娟 高正耀 李国霞 韩国河 冯松林 范东宇 张颖 柴芝芳 张仲立 朱君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8-654,共7页
选取秦始皇陵 1号坑兵马俑样品 2 0个 ,3号坑兵马俑样品 4 4个 ,秦陵附近黏土样品 2 0个 ,耀州瓷胎样品 2个 ,进行中子活化分析 (NAA) ,测定每个样品中 32种元素的质量含量 .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得到动态聚类图 .结果表明 ,... 选取秦始皇陵 1号坑兵马俑样品 2 0个 ,3号坑兵马俑样品 4 4个 ,秦陵附近黏土样品 2 0个 ,耀州瓷胎样品 2个 ,进行中子活化分析 (NAA) ,测定每个样品中 32种元素的质量含量 .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得到动态聚类图 .结果表明 ,1号坑和 3号坑兵马俑原料来源不完全相同 ,但它们都与秦陵附近垆土关系密切 ,与秦陵附近黄土关系比较疏远 ,与耀州瓷胎的关系甚远 .由此推断秦陵 1号坑和 3号坑兵马俑的原料可能取自秦陵附近的某些垆土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活化分析 秦始皇陵 兵马俑 原料产地 模糊聚类分析 微量元素质量 陶俑 含量
下载PDF
秦始皇陵二号坑兵马俑原料产地的中子活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国霞 赵维娟 +9 位作者 李融武 高正耀 谢建忠 韩国河 冯松林 范东宇 张颖 柴芝芳 张仲立 朱君孝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6-420,共5页
选取19个秦始皇陵二号坑兵马俑样品和20个秦陵附近粘土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并将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二号坑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粘土样品关系密切,二号坑兵马... 选取19个秦始皇陵二号坑兵马俑样品和20个秦陵附近粘土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并将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二号坑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粘土样品关系密切,二号坑兵马俑的原料产地及烧制窑址可能在秦陵附近.另外,还初步研究了秦陵封土、二号坑的夯土、回填土与秦陵附近粘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陵二号坑 兵马俑 中子活化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原料产地 考古学 粘土
下载PDF
基于GIS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文物保护数据库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明 王勇 +1 位作者 容波 王婷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为了实现秦始皇陵区兵马俑文物的动态监测、管理、保护、研究,建立"秦始皇陵兵马俑文物保护数据库"。方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ArcGIS为基础,结合兵马俑博物馆大量的文物考古保护数据,以ArcSDE数据引擎为接口,用大型关系... 目的为了实现秦始皇陵区兵马俑文物的动态监测、管理、保护、研究,建立"秦始皇陵兵马俑文物保护数据库"。方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ArcGIS为基础,结合兵马俑博物馆大量的文物考古保护数据,以ArcSDE数据引擎为接口,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结果建立了以C/S和B/S结合的方式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结论实现了兵马俑及秦陵周围文物保护相关数据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为陵区文物的考古和保护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文物保护 数据库
下载PDF
秦始皇陵三号坑兵马俑的指纹元素散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柳 赵维娟 +9 位作者 李国霞 谢建忠 高正耀 韩国河 冯松林 范东宇 张颖 柴之芳 张仲立 朱君孝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1-424,共4页
为研究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原料产地,选取秦始皇三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42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附近粘土样品20个,用中子活化分析测量样品中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这32个元素中挑选出8种指纹元素的含量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三号坑兵马... 为研究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原料产地,选取秦始皇三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42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附近粘土样品20个,用中子活化分析测量样品中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这32个元素中挑选出8种指纹元素的含量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三号坑兵马俑样品与秦始皇陵附近的垆土关系密切,与黄土关系稍远.由此推断,三号坑兵马俑的原料来源可能是骊山地区的粘土,烧制兵马俑的窑址也可能在秦始皇陵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陵 兵马俑 原料产地 指纹元素 散布分析 粘土 中子活化分析
下载PDF
秦始皇陵一号坑兵马俑的指纹元素散布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维娟 胥爱军 +8 位作者 李融武 高正耀 李国霞 谢建忠 韩国河 张仲立 朱君孝 冯松林 柴之芳 《华夏考古》 CSSCI 2003年第4期92-96,共5页
秦始皇陵兵马俑举世闻名,但其原料产地至今还是一个谜。本文选取秦始皇陵一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20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附近黏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1个。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样品中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这32个元素中挑选出8... 秦始皇陵兵马俑举世闻名,但其原料产地至今还是一个谜。本文选取秦始皇陵一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20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附近黏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1个。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样品中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这32个元素中挑选出8种指纹元素的含量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一号坑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的垆土关系密切,与黄土关系稍远,与耀州瓷胎关系甚远。由此推断,一号坑兵马俑的原料来源可能是骊山地区的黏土,烧制兵马俑的窑址也可能在秦始皇陵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陵 兵马俑 指纹元素 中子活化分析 骊山地区
原文传递
无定河流域全新世中期人类聚落选址的空间分析及地貌环境意义 被引量:28
8
作者 胡珂 莫多闻 +4 位作者 毛龙江 李水城 王辉 曹炜 张翼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5-420,共6页
以无定河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陕西北部无定河流域龙山时期遗址的分布位置叠置和聚类分析,讨论聚落选址与地貌类型、距河流水平距离、河网等级等6个地形地貌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以无定河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陕西北部无定河流域龙山时期遗址的分布位置叠置和聚类分析,讨论聚落选址与地貌类型、距河流水平距离、河网等级等6个地形地貌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全新世中期无定河流域人类在聚落选址时,对水文条件、地貌和地面坡度条件有较强的倾向性,而对地面朝向无明显倾向性。选址时选择地形地貌影响因子的优先顺序为:地貌类型、遗址距河流距离、遗址处地面坡度、遗址处河流等级、遗址处地面朝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河流域 全新世中期 聚落 地貌环境选择 空间分析
下载PDF
榆林地区全新世聚落时空变化与人地关系 被引量:18
9
作者 胡珂 莫多闻 +2 位作者 毛龙江 曹玮 王炜林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4-355,共12页
在对榆林地区仰韶时期至西周聚落遗址时空分布及考古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内聚落分布同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本区全新世气候具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历史,与其相应的人类活动同样具有强烈的兴衰变化特点,表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产... 在对榆林地区仰韶时期至西周聚落遗址时空分布及考古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内聚落分布同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本区全新世气候具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历史,与其相应的人类活动同样具有强烈的兴衰变化特点,表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5~4kaB.P.前后,在气温和降水有所降低的背景下,人类文化却得到进一步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说明除了当时的环境仍较为适宜外,社会发展自身规律对人类文化发展也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本区全新世人类文化发展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自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开始,榆林地区的气候处于全新世鼎盛期,吸引南来移民在此定居,6.5~4.5kaB.P.的约2000年间形成的遗址有127处;龙山前期气候较为适宜,4kaB.P.后气候转向干凉,但由于环境条件仍然较为适宜和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在4.5~3.7kaB.P.仅800年的时间形成的遗址多达740处,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商代和西周时期,由于气候的进一步干凉化,对人类文化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该时期遗址数量大幅减少至77处,表明当时人口的显著减少和社会繁荣程度的明显退步,且畜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地区 全新世环境 遗址时空分布 人类活动历史 人地关系
下载PDF
用模糊聚类分析研究秦陵1和2号坑兵马俑的原料产地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维娟 胥爱军 +10 位作者 高正耀 李国霞 谢建忠 韩国河 李融武 冯松林 范东宇 张颖 柴之芳 张仲立 朱君孝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78-880,共3页
为了寻找秦兵马俑原料来源,我们选取秦陵1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20个,2号坑的陶俑和砖头样品19个,秦陵附近黏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2个.将这些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每个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为了寻找秦兵马俑原料来源,我们选取秦陵1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20个,2号坑的陶俑和砖头样品19个,秦陵附近黏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2个.将这些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每个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1,2号坑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的垆土关系极为密切,与秦陵附近的黄土关系不太密切,与耀州瓷胎关系甚远.由此推断兵马俑的原料可能取自骊山地区的某些垆土层,烧制兵马俑的窑址可能也在秦陵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分析 秦陵兵马俑 原料产地 中子活化分析 古陶瓷
原文传递
陶质文物科技保护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容波 周铁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年第2期79-86,共8页
为了提升陶质文物科技保护水平,本研究从陶质文物病害认知、制陶工艺研究、保护机理研究、保护修复案例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陶质文物科技保护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目前陶质文物科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陶质文物本体形成的物理... 为了提升陶质文物科技保护水平,本研究从陶质文物病害认知、制陶工艺研究、保护机理研究、保护修复案例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陶质文物科技保护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目前陶质文物科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陶质文物本体形成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尚不深入,预防性保护缺乏预测陶质文物病害方面的研究,缺乏科学规范的保护修复效果评价体系,未来应深入地研究陶质文物保护技术基础理论,开发出考古发掘现场成熟的系统的综合保护应用技术,并将陶质文物保护修复材料研究、保护修复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方面深入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质文物 保护修复 回顾 研究
下载PDF
咸阳地区出土汉代彩绘陶器表面颜料的科学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容波 兰德省 +3 位作者 王亮 朱振宇 李斌 王春燕 《文博》 2009年第6期266-268,共3页
为了掌握陕西省内陶质彩绘文物的基本情况、受损现状及保护现状等基础数据,我们开展了"陕西省陶质彩绘文物调查研究项目"。通过对成阳地区汉景帝阳陵、杨家湾汉墓、汉武帝茂陵、窑店三义村等大型汉代墓葬出土彩绘陶器表面颜... 为了掌握陕西省内陶质彩绘文物的基本情况、受损现状及保护现状等基础数据,我们开展了"陕西省陶质彩绘文物调查研究项目"。通过对成阳地区汉景帝阳陵、杨家湾汉墓、汉武帝茂陵、窑店三义村等大型汉代墓葬出土彩绘陶器表面颜料进行研究,从颜料物质成分、彩绘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科学检测和分析,为彩绘陶器的保护修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彩绘陶器 研究
下载PDF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用加固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铁 容波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年第S1期68-72,共5页
彩绘加固是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的国际性难题,其加固剂的稳定性需要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研究,以克服选择材料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本工作对目前国内陶质彩绘文物常用加固剂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分析了我国陶质彩绘文物加固剂使用现状,介绍了... 彩绘加固是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的国际性难题,其加固剂的稳定性需要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研究,以克服选择材料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本工作对目前国内陶质彩绘文物常用加固剂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分析了我国陶质彩绘文物加固剂使用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在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用加固剂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 彩绘层 研究
下载PDF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材料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容波 周铁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6-21,56,共7页
陶质彩绘文物是指用硅酸盐制作的表面有彩绘颜料的文化遗产,在我国数量多,分布广,但目前整体保存的现状堪忧。由于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材料研究工作的缺乏,使大多数陶质彩绘文物出现表面彩绘起翘、脱落等现象。系统回顾了国内外陶质彩绘文... 陶质彩绘文物是指用硅酸盐制作的表面有彩绘颜料的文化遗产,在我国数量多,分布广,但目前整体保存的现状堪忧。由于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材料研究工作的缺乏,使大多数陶质彩绘文物出现表面彩绘起翘、脱落等现象。系统回顾了国内外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材料研究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材料基础研究较为薄弱,有机类文物加固材料在文物保护领域中的盲用非常普遍,而对其使用的界定与利弊未进行综合评估,尤其是针对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脆弱性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材料研究还未深入持续开展,导致现有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材料未能满足考古发掘现场保护工程的需要,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材料评估研究仍需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深入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质彩绘文物 保护材料 文物加固
下载PDF
试论紫色硅酸铜钡颜料产生的历史条件 被引量:3
15
作者 容波 党小娟 王冬梅 《文博》 2008年第5期41-44,共4页
神秘的紫色颜料——硅酸铜钡,自其鉴定初始就引起人们的关注:既然这种颜料在自然界中目前尚未发现,人工合成又需要很强的技术手段。那么这种神秘的秦俑紫色来源在哪里?本文通过对汉紫。使用的论述及相关文献记载的梳理,认为两千多年前... 神秘的紫色颜料——硅酸铜钡,自其鉴定初始就引起人们的关注:既然这种颜料在自然界中目前尚未发现,人工合成又需要很强的技术手段。那么这种神秘的秦俑紫色来源在哪里?本文通过对汉紫。使用的论述及相关文献记载的梳理,认为两千多年前秦人已经掌握其人工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俑彩绘 紫色 硅酸铜钡
下载PDF
榆林横山大古界遗址出土仰韶晚期陶器的科学分析
16
作者 容波 杨利平 +2 位作者 马明志 赵静 王春燕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87,共6页
为揭示陕北地区仰韶时期陶器的产源、烧造工艺、技术传播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应用能最色散X荧光光谱仪、热膨胀分析仪对陕北榆林横山大古界遗址考占发掘现场出土的古陶残片主次量化学组成、烧成温度进行了测试,并用万能材料试验... 为揭示陕北地区仰韶时期陶器的产源、烧造工艺、技术传播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应用能最色散X荧光光谱仪、热膨胀分析仪对陕北榆林横山大古界遗址考占发掘现场出土的古陶残片主次量化学组成、烧成温度进行了测试,并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部分样品的抗压强度。分析结果显示:这批陶器原料取自当地,主要是“自烧自用”,陶片中Al2O3含量偏高,外观红色主要是Fe2O3含量偏高导致,烧制温度约为950~1050℃,此项研究为进一步保护修复提供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山 陶器 科学分析 研究
下载PDF
山东青州香山汉墓出土西汉彩绘陶器腐蚀病害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党小娟 容波 +2 位作者 段萍 李华 周麟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保护山东青州香山汉墓出土大量精美的西汉彩绘陶器,针对出土器物的腐蚀病害现状,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偏光显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出土彩绘陶器表面的白色盐分产物和陶片本体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表面盐分产物成分为碳酸钙和硫酸... 为保护山东青州香山汉墓出土大量精美的西汉彩绘陶器,针对出土器物的腐蚀病害现状,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偏光显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出土彩绘陶器表面的白色盐分产物和陶片本体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表面盐分产物成分为碳酸钙和硫酸钙;该批陶器烧制材料主要由砂屑及粘土构成,所用粘土为岩土矿长期风化的积聚产物;制作工艺以模为主,模、塑结合;并结合以上的几种分析结果对其腐蚀病害及产生机理进行了论述,发现陶器表面风化是云母类矿物内部化学键断裂以及保存环境中的可溶盐的破坏应力所致。本研究结果为彩绘陶器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绘陶器 盐分 X-射线衍射分析 偏光显微分析
下载PDF
司马迁、班固民族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春华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16,共9页
由于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经历不同,司马迁与班固的民族思想是有区别的。本文比较了两人民族思想的异同,并简要评述了其社会价值和历史地位。
关键词 司马迁 班固 民族思想 比较
下载PDF
秦亡与汉初的黄老政治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静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8-82,共5页
秦亡与汉初的黄老政治田静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秦王朝的迅速灭亡,宣告了统治者单纯依靠法治思想实行统治的彻底失败。继之而起的汉王朝,及时总结秦亡的原因,调整统治策略,确立以“黄老思想”为主的统治思想,实行约法省... 秦亡与汉初的黄老政治田静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秦王朝的迅速灭亡,宣告了统治者单纯依靠法治思想实行统治的彻底失败。继之而起的汉王朝,及时总结秦亡的原因,调整统治策略,确立以“黄老思想”为主的统治思想,实行约法省禁、休养生息的政治。这一做法,在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思想 黄老政治 汉初 秦王朝 约法省禁 清静无为 秦亡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统治者 司马迁
下载PDF
秦俑陶片的偏光显微分析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容波 兰德省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5年第3期35-39,i0003-i0004,共7页
为了预防性保护和修复秦俑,必须掌握秦俑残片显微结构及其烧制环境、破损方式,从而为改善秦俑修复工艺、筛选修复材料提供基础,运用偏光显微镜对秦兵马俑残片中的一些矿物质(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的分布形态和含量来分析陶土的成分... 为了预防性保护和修复秦俑,必须掌握秦俑残片显微结构及其烧制环境、破损方式,从而为改善秦俑修复工艺、筛选修复材料提供基础,运用偏光显微镜对秦兵马俑残片中的一些矿物质(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的分布形态和含量来分析陶土的成分结构、制作工艺、烧成气氛及原料来源等信息。结果表明,秦俑陶片主要成分为少量砂屑及大量粘土,而粘土为岩土矿风化的产物,秦俑残片裂痕较多的部位风化、酥粉痕迹明显。秦俑制作工艺以模为主,模、塑结合,并在粘土中添加了细砂,多于还原气氛中烧制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俑 陶片 偏光显微 分析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