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尚民 刘强 +2 位作者 张丽 梁玉平 付栋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3期134-135,共2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0例ASAⅠ~Ⅱ级、心功能Ⅰ~Ⅱ级的妇科患者,麻醉诱导:咪达唑仑2mg、芬太尼0.1mg、丙泊酚1.0~1.5mg/kg、琥珀胆碱注射液100mg静注,1min后显露声门插入...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0例ASAⅠ~Ⅱ级、心功能Ⅰ~Ⅱ级的妇科患者,麻醉诱导:咪达唑仑2mg、芬太尼0.1mg、丙泊酚1.0~1.5mg/kg、琥珀胆碱注射液100mg静注,1min后显露声门插入气管导管;麻醉维持: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丙泊酚400mg+瑞芬太尼1mg,静脉点滴,使用顺式阿曲库铵4~6mg,维持术中肌肉松弛。结果所有患者术中麻醉平稳,Bp、HR、ECG、SPO2、PETCO2监测均正常。停止静滴麻醉复合液,减浅麻醉,拔除气管导管,患者迅速清醒。结论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可控性强,且术后苏醒迅速,降低了因麻醉过深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妇科腹腔镜手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复合麻醉 妇科腹腔镜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石钰 付栋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756-1758,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106例,以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B组,各53例。A组以丙泊酚维持麻醉,B组以七氟烷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和...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106例,以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B组,各53例。A组以丙泊酚维持麻醉,B组以七氟烷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结果两组麻醉前(T0)、切皮时(T1)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后10 min(T2)、气腹后30 min(T3)、缝合时(T4)B组更低(P<0.05);患者T0、T1时间段NE、Cor水平经对比无差异(P>0.05),T2、T3、T4水平B组更低(P<0.05);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经对比,术前无差异(P>0.05),麻醉后6、12、24、72 h时B组更高(P<0.05)。结论七氟烷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能有效保持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以及对认知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七氟烷 丙泊酚 认知功能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瑞芬太尼在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付栋 石钰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768-1770,共3页
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联合瑞芬太尼对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FOB)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行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全身麻醉FOB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研究组(给予艾司氯胺酮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诱... 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联合瑞芬太尼对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FOB)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行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全身麻醉FOB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研究组(给予艾司氯胺酮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各49例。比较不同患者间的血流动学指标、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T_(1)、T_(2)时间段比较,研究组MAP、HR低于对照组,Sp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全身麻醉FOB患者联合应用艾司氯胺酮与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艾司氯胺酮 瑞芬太尼 纤维支气管镜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的麻醉效果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文涛 王芳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2期1984-1987,1992,共5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对疼痛程度、疼痛介质及应激介质分泌、应激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右美托咪定+芬太尼+咪达唑仑...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对疼痛程度、疼痛介质及应激介质分泌、应激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右美托咪定+芬太尼+咪达唑仑麻醉的Dex组以及接受芬太尼+咪达唑仑麻醉的对照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3d时,评估疼痛程度;手术前及手术后3天时,测定血清中疼痛介质、应激介质的分泌量及外周血中应激信号分子的表达量。结果: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时,Dex组患者的NR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时,两组患者血清中SP、BK、5-HT、IL-6、IL-8、NE、COR、ACTH、MDA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NF-κB、p38MAPK、NOX4、Nrf2的表达量高于手术前,血清中SOD、HO-1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Keap1的表达量低于手术前且Dex组患者术后第3天时血清中SP、BK、5-HT、IL-6、IL-8、NE、COR、ACTH、MDA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NF-κB、p38MAPK、NOX4、Nrf2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SOD、HO-1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Keap1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右美托咪定 疼痛介质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类药物在清醒气管插管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永宏 丁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类药物对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的麻醉诱导效果。方法:以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120例择期经鼻清醒气管插管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60例,A组患者行右美托咪定麻醉,B组...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类药物对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的麻醉诱导效果。方法:以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120例择期经鼻清醒气管插管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60例,A组患者行右美托咪定麻醉,B组行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插管反应及插管知晓情况。结果:A组患者插管成功即刻的心率为(73.0±15.2)次/min,收缩压为(121.0±11.6)mm Hg(1 mm Hg=0.133 k Pa);B组为(85.6±9.2)次/min、(131.6±8.0)mm Hg,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现恶心2例(3.3%)、呛咳3例(5.0%);B组恶心12例(20.0%)、呛咳15例(25.0%)、躁动9例(15.0%),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插管知晓率为3.3%,B组为25.0%比较,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患者清醒气管插管麻醉中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插管反应少、插管知晓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 清醒气管插管 麻醉诱导
下载PDF
改良腰-硬联合麻醉在超高龄患者前列腺电汽化术中的应用(附160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文涛 常静 《微创医学》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超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LVP)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60例80岁以上老年人,ASAⅡ~Ⅲ级,通过交感神经兴奋性和容量渗透压预处理,调节高龄患者术中生理内环境的失衡,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等... 目的探讨改良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超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LVP)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60例80岁以上老年人,ASAⅡ~Ⅲ级,通过交感神经兴奋性和容量渗透压预处理,调节高龄患者术中生理内环境的失衡,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等,记录麻醉前、后及手术开始、手术结束四个时点的SBP(收缩压)、DBP(舒张压)、HR(心率)、RR(呼吸)、SpO2(血氧饱和度)。结果麻醉优良率为100%。达最高组织平面时间为(5.26±3.2)min,四个时点的血压变化无差异(P>0.05),HR无明显变化(P>0.05),SpO2均在96%以上。结论改良CSEA对高龄TLVP患者的呼吸循环影响小,术中清醒,便于观察,可提高高龄患者的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前列腺电汽化术
下载PDF
疝气修补术中七氟醚与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永宏 王芳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0期96-97,共2页
目的研究疝气修补术中七氟醚与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疝气修补术患儿,按照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选用氯胺酮与异丙酚联合麻醉,研究组选用氯胺酮与七氟醚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SpO_2、H... 目的研究疝气修补术中七氟醚与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疝气修补术患儿,按照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选用氯胺酮与异丙酚联合麻醉,研究组选用氯胺酮与七氟醚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SpO_2、HR及MAP变化,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中血氧饱和度及氯胺酮追用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麻醉前后的SpO_2、HR及MA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血氧饱和度<95%的占比、氯胺酮追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与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方式应用于疝气修补术麻醉中均具有显著效果,但氯胺酮与七氟醚联合麻醉效果更优,可使氯胺酮追用率下降,维持术中血氧饱和度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氯胺酮 异丙酚 七氟醚 疝气修补术
下载PDF
吸入、静脉麻醉方式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芳茹 李永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3期67-68,共2页
目的分析吸入、静脉麻醉方式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丙泊酚单纯静脉麻醉)和研究组(47例,5%七氟醚单纯吸入麻醉)... 目的分析吸入、静脉麻醉方式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丙泊酚单纯静脉麻醉)和研究组(47例,5%七氟醚单纯吸入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各项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意识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优于丙泊酚静脉麻醉方式,可提升麻醉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吸入麻醉 静脉麻醉
下载PDF
麻醉喉罩对老年高血压腹腔镜手术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常静 周文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15期83-83,共1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使用麻醉喉罩对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老年高血压行Lc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喉罩)A组和(导管)B组,通气设置:潮气量(VT)6~8ml/kg,频率18次/分钟,保持PETCO2在18~22mmHg...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使用麻醉喉罩对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老年高血压行Lc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喉罩)A组和(导管)B组,通气设置:潮气量(VT)6~8ml/kg,频率18次/分钟,保持PETCO2在18~22mmHg,间歇正压通气(IPPV)、呼吸末正压3cmH20,CO2气腹(压力<1.2mmHg)。记录两组在麻醉诱导前、插管后5分钟、气腹后、拔管前、拔管后5分钟(5个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结果:气腹对两组循环有明显增强作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拔管前:A组SBP、DBP、RPP、HR与诱导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诱导前比较升高明显(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喉罩,在一定CO2气腹压力(<12mmHg)下,血液动力学稳定,术毕对喉罩反应轻,耐受时间延长有利于辅助通气,拔管后通气改善更好。但应注意尽量减少其气腹压力。气腹后、间歇正压通气(IPPV)期间,可适当增加呼吸频率、设置适量呼吸末正压,可有效避免发生高CO2血症,防止心脑血管意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老年高血压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丁辉 张尚民 周文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17期60-60,共1页
目的:比较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阻滞效果、母婴安全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妊娠产妇分为两组,Ⅰ组采用... 目的:比较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阻滞效果、母婴安全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妊娠产妇分为两组,Ⅰ组采用CSEA,Ⅱ组(对照组)采用EA。结果:Ⅰ组手术开始时收缩压、心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胎儿娩出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Ⅰ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出现时间显著快于Ⅱ组(P<0.05),运动阻滞效果优于Ⅱ组(P<0.05)。Ⅰ组麻醉效果满意率(96.42%)明显高于Ⅱ组(72.67%),Ⅰ组麻醉过程中辅助用药(4%)明显低于Ⅱ组(24%)(P<0.05)。Ⅰ组胎儿娩出时间显著短于Ⅱ组(P<0.05)。Ⅰ组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8分者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CSEA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可获得快速完善的麻醉镇痛和良好的肌松效果,血流动力学平稳,胎儿娩出时间缩短,母婴安全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剖宫产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的2种麻醉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澎波 乔晓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6期53-56,共4页
目的比较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左旋布比卡因组,每组52例。罗哌卡因组采用0.5%... 目的比较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左旋布比卡因组,每组52例。罗哌卡因组采用0.5%罗哌卡因麻醉,左旋布比卡因组采用0.3%左旋布比卡因麻醉。比较2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罗哌卡因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左旋布比卡因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短于左旋布比卡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罗哌卡因组呼气高峰流量(PEFR)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 1)高于左旋布比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左旋布比卡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运动恢复较快,呼吸系统受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麻醉效果 呼吸功能
下载PDF
靶控输注低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效果
12
作者 李世多 张澎波 乔晓利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5期1030-1035,共6页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低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择期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低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择期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麻醉诱导后采用舒芬太尼TCI复合吸入七氟烷(2%~3%)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为0.15 ng/ml,对照组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为0.30 ng/ml。比较两组入室后静卧5 min(T_(0))、停止输注舒芬太尼即刻(T_(1))、开始缝合切口时(T_(2))、气管拔管即刻(T_(3))、拔管后5 min(T_(4))、拔管后10 min(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脑电双频指数(BIS),手术时间、TCI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术后不同时间警觉/镇静观察(OA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MAP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_(2)时观察组心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T_(2)时心率明显慢于T_(0)(P<0.05),对照组T_(3)时心率明显快于T_(0)(P<0.05);BIS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内各时点间BIS均小于T_(0)(P<0.05)。观察组TCI时间长于对照组[(129±14)min比(102±11)min](P<0.01),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16±4)min比(22±6)min,(5.5±1.6)min比(6.4±1.8)min](P<0.05或P<0.01)。OAA/S评分和VAS评分的组间、时间点、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0 min,观察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0、60 min,观察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I低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不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造成明显波动,镇静、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舒芬太尼 七氟烷 靶控输注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麻醉诱导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乙状窦后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3
作者 乔晓利 张澎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2423-2425,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乙状窦后微血管减压术(MVD)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脑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78例拟行MVD患者随机分为Dex低剂量组EA组,0.3og/(kg·h)]、高剂量组[B组,0.6μg/(kg·...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乙状窦后微血管减压术(MVD)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脑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78例拟行MVD患者随机分为Dex低剂量组EA组,0.3og/(kg·h)]、高剂量组[B组,0.6μg/(kg·h)]与对照组(C组,等容量生理盐水输注),比较各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麻醉情况。【结果】三组麻醉诱导后(T1)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比麻醉诱导前(T0)均显著下降(P〈0.05);B组、C组气管插管后即刻(T2)时HR、MAP均显著低于C组(P〈0.50);B组T1、T2时HR均明显低于A组(P〈0.05);A组、B组术毕即刻(T3)、术后24h(T4)时血清S100β、NSE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且B组均低于A组(P〈0.05);B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药均显著少于A组、C组(P〈0.05)。【结论】0.6μg/(kg·h)Dex持续输注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显著减少MVD术中麻醉用药,脑保护作用明显,且能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药理学 麻醉 血管外科手术 减压术 外科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经皮穿刺气管置管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文涛 常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02-803,共2页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简单、迅速的床边气管切开方法,广泛适用于上呼吸道阻塞、急救、昏迷、呼吸衰竭及不适宜气管插管的特殊病例。但操作不当常引发严重并发症,现将我...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简单、迅速的床边气管切开方法,广泛适用于上呼吸道阻塞、急救、昏迷、呼吸衰竭及不适宜气管插管的特殊病例。但操作不当常引发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麻醉科61例操作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气管置管术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上呼吸道阻塞 操作不当 严重并发症 切开方法 气管插管 呼吸衰竭
下载PDF
保温护理在全麻苏醒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雯 张秀芹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991-992,共2页
目的探究保温护理在全麻苏醒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苏醒期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保温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90例。探讨实施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手术开始后30 min、1 h、术毕时观察组... 目的探究保温护理在全麻苏醒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苏醒期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保温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90例。探讨实施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手术开始后30 min、1 h、术毕时观察组的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NE、A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时间、完全苏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麻患者采取保温护理后可显著改善患者苏醒期应激状况,能够有效稳定患者体温,促进术后复苏情况,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苏醒期 保温护理 应激状况
下载PDF
高氧液对家兔急性脑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新京 张义长 +3 位作者 姜辉 刘春然 徐礼鲜 叶平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6,82,共3页
目的 探索高氧液对兔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钳闭双侧颈总动脉并降压建立家兔全脑缺血模型,18只模型随机分3组:对照组(CG) 用平衡盐液再灌注,治疗组(TG) 用高氧液再灌注,均 20 mL/kg静注;预处理组(PG)实验前3 d,高氧... 目的 探索高氧液对兔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钳闭双侧颈总动脉并降压建立家兔全脑缺血模型,18只模型随机分3组:对照组(CG) 用平衡盐液再灌注,治疗组(TG) 用高氧液再灌注,均 20 mL/kg静注;预处理组(PG)实验前3 d,高氧液 20 mL/kg静注,每天 1 次。每组在缺血前、缺血 20 min和再灌注 45 min各抽取颈内动脉血测定动脉氧分压(PaO2)和丙二醛(MDA)含量。72 h后处死动物,行海马 CA1 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再灌注后TG组和PG组MDA含量与海马神经元坏死数量明显低于CG组,PaO2明显高于CG组。结论 高氧液对急性脑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液 脑缺血 动脉氧分压
下载PDF
快速序贯诱导前预注右美托咪定对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永宏 丁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11期1442-1444,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序贯诱导(rapid-sequence induction,RSI)前预注右美托咪定对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7例择期妇科手术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快速序贯诱导(rapid-sequence induction,RSI)前预注右美托咪定对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7例择期妇科手术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的麻醉操作与应用药物相同,观察组64例患者实施RSI前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对照组63例患者泵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比较2组患者喉镜暴露分级与RSI期间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 CO2)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Cormach^LehaneⅠ级为60.94%(3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05%(1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给药结束即刻、插管完成即刻的Pa CO2为(36.43±4.11)、(46.90±4.30)mm Hg,均高于对照组的(32.50±2.52)、(40.73±3.8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序贯诱导前预注右美托咪定可在不引起呼吸抑制情况下发挥镇静作用,降低插管难度,使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序贯诱导 右美托咪定 插管条件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异丙酚与七氟醚对腹主动脉瘤修复术患者术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文涛 常静 赵宁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年第7期502-506,共5页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七氟醚对腹主动脉瘤修复术患者术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行择期肾下型腹主动脉瘤修复术患者108例为本研究试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54例。A组患者...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七氟醚对腹主动脉瘤修复术患者术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行择期肾下型腹主动脉瘤修复术患者108例为本研究试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54例。A组患者接受丙泊酚麻醉,B组患者接受七氟醚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开始5min内(T0)、手术末(T1)、手术后8h(T2)、手术后16h(T3)及手术后24h(T4)的肾特异性尿蛋白含量(NGAL、α1-M、GST-pi及GST-α)和血浆促炎细胞因子含量(TNF-α和IL-1β)。记录两组患者于基线期、手术后1d、3d和6d时的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和24h尿量。结果在T1期,A、B组患者的NGAL、α1-M、GST-pi及GST-α含量均达到最高值,随后呈下降趋势。但A组的尿蛋白含量始终显著低于B组,如T1时NGAL含量分别为(1.01±0.38)vs(1.24±0.34)ng/mL(P=0.03)。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和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趋势同尿蛋白,即手术后A组患者的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和24h尿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A、B两组患者手术后血浆促炎细胞因子水平随时间显著升高,但即使在不同时间点A组的TNF-α和IL-1β均显著低于B组,如T4期TNF-α水平(213±49)vs(366±40)ng/L(P=0.04)。结论丙泊酚可显著减低腹主动脉瘤修复术患者术后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七氟醚 腹主动脉瘤修复术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经皮穿刺气管置管术并发症预防体会
19
作者 周文涛 常静 《微创医学》 2007年第6期589-590,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穿刺气管置管术 并发症预防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上呼吸道阻塞 操作不当 严重并发症 院外急救 切开方法
下载PDF
第三代喉罩对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凝血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乔晓利 张澎波 闫云飞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2期274-276,279,共4页
目的观察第三代喉罩对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7)。均采取全凭静脉... 目的观察第三代喉罩对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7)。均采取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使用合适型号的第三代喉罩,对照组使用ID7.0气管导管。记录两组麻醉开始前(T0)、诱导插管或喉罩放置即时(T1)时刻的心率、血压与血氧饱和度,分别于术前24 h及术后24 h检测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指标,记录两组拔管时有无体动、呛咳,术后24 h进行随访明确有无咽痛、声嘶、恶心呕吐等麻醉后并发症。结果两组T0时刻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T0、T1时刻的血氧饱和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时刻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24 h的PT、aPTT、Fbg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PT、aPTT长于对照组,Fbg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侧壁有血迹、声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动或呛咳、咽痛发生率分别为10.6%、6.4%,低于对照组的37.8%、26.7%,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三代喉罩在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利于维持术中心率、血压的稳定,同时减轻由于创伤所致的凝血活性变化,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凝血活性 第三代喉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