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中地区天麻萌发菌遗传多样性和促萌效果分析
1
作者 彭浩 曹丹 +3 位作者 司豆豆 张升明 张怀荣 李娜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以汉中地区9株天麻萌发菌及天麻花粉种子为试材,采用拮抗试验、ITS序列测定、酯酶同工酶技术和种子拌播等方法,研究了9株天麻萌发菌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促萌效果,以期为天麻萌发菌的种质资源管理与评价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9... 以汉中地区9株天麻萌发菌及天麻花粉种子为试材,采用拮抗试验、ITS序列测定、酯酶同工酶技术和种子拌播等方法,研究了9株天麻萌发菌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促萌效果,以期为天麻萌发菌的种质资源管理与评价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9株萌发菌根据两两拮抗试验的程度不同分为不显著、显著和极显著3类;根据ITS序列的差异分为Mycena sp.和Heydenia sp.2类;根据酯酶同工酶酶谱条带在80%的相似水平上可分为5类;9株萌发菌与天麻种子共生萌发,其中C3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最高为(0.30±0.01)cm·d^(-1),C2菌株的萌发率最高为64.66%±2.89%,C2和C3菌株的综合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萌发菌 拮抗 ITS 酯酶同工酶
下载PDF
红乌杂交天麻栽培及其不同海拔的质量比较
2
作者 张泽志 陈盛虎 +6 位作者 周才华 马兆成 赵晓武 罗湘胤 张升明 张勇洪 封海东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14-118,共5页
在海拔1800 m处栽培红乌杂交天麻(Gastrodia elata Blvme.)商品麻、麻种,分析红乌杂交天麻箭麻农艺性状相关性。在海拔1800、500 m处栽培红乌杂交天麻商品麻并进行产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拔1800 m处栽培红乌杂交天麻商品麻,箭... 在海拔1800 m处栽培红乌杂交天麻(Gastrodia elata Blvme.)商品麻、麻种,分析红乌杂交天麻箭麻农艺性状相关性。在海拔1800、500 m处栽培红乌杂交天麻商品麻并进行产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拔1800 m处栽培红乌杂交天麻商品麻,箭麻的数量少、单个重、产量高,箭麻单个重量与块茎长、块茎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海拔500 m相比,在海拔1800 m处栽培的红乌杂交天麻,箭麻的单个块茎鲜重、干重、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天麻素与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均显著较高。在栽培红乌杂交天麻麻种时,麻种数量、产量、市场价格及栽培效益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乌杂交天麻(Gastrodia elata Blvme.) 不同海拔 农艺性状 质量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桑树桑黄液体发酵及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3
作者 李德毓 司豆豆 +3 位作者 彭浩 曹伟刚 郑晓芹 张升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64-70,共7页
桑树桑黄是一种具有良好药效的药用多孔菌,其多糖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和其他药理作用。为提高桑树桑黄菌丝体干重及桑黄多糖得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桑黄菌丝体干重的培养基配方及液体发酵培养条... 桑树桑黄是一种具有良好药效的药用多孔菌,其多糖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和其他药理作用。为提高桑树桑黄菌丝体干重及桑黄多糖得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桑黄菌丝体干重的培养基配方及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桑黄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桑树桑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去皮)200 g·L^(-1)、乳糖32 g·L^(-1),胰蛋白胨10 g·L^(-1),NaCl 2.00 g·L^(-1),MgSO 4·7H 2 O 1 g·L^(-1),VB 110.0 mg·L^(-1),获得菌丝体干重为2.82 g·L^(-1)。在温度28℃,接种量9%,转速180 r·min-1,pH6.0条件下,最大菌丝量为3.12 g·L^(-1)。桑黄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200 W,料液比1∶60 g·mL^(-1),提取时间40 min,温度50℃,此时桑黄多糖得率为5.54%。说明本研究优化的桑树桑黄培养基配方、发酵条件及多糖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桑黄 液体发酵 多糖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下载PDF
天麻蜜环菌和萌发菌的发现应用现状概述
4
作者 张升明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5期1-3,9,共4页
介绍天麻“两菌”(蜜环菌、萌发菌)分离纯化的历史、重要作用及意义;介绍蜜环菌菌种、萌发菌菌种制备与应用现状,并针对目前“两菌”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天麻 蜜环菌 萌发菌
下载PDF
从市场需求角度谈天麻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升明 王绍柏 《食药用菌》 2022年第1期7-10,共4页
从繁殖技术角度总结提出我国天麻栽培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和杂交育种,这三个阶段的变革,深刻地改变了天麻的栽培方式、区域和面积分布,影响了天麻产量、质量、价格及消费市场的形成。为推进天麻产业可持续和高质量... 从繁殖技术角度总结提出我国天麻栽培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和杂交育种,这三个阶段的变革,深刻地改变了天麻的栽培方式、区域和面积分布,影响了天麻产量、质量、价格及消费市场的形成。为推进天麻产业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提出发展天麻的四个举措,即品种分区和菌材分级,差异发展与优势互补,植树造林与生态保障和制定行业标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产量与质量 价格与市场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