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PAM对城市绿地换填介质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晨光 郝珊 +4 位作者 陆思旭 张阿凤 王旭东 马笑 马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6-361,共6页
以土+砂+腐熟秸秆(SSJ)以及土+砂+生物质炭(SSS)为城市绿地换填介质,研究其在添加PAM质量浓度为0~1.5%时的理化性质变化,探寻PAM的适宜用量,以期为城市绿地土壤换填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添加PAM能够降低换填介质的容重,... 以土+砂+腐熟秸秆(SSJ)以及土+砂+生物质炭(SSS)为城市绿地换填介质,研究其在添加PAM质量浓度为0~1.5%时的理化性质变化,探寻PAM的适宜用量,以期为城市绿地土壤换填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添加PAM能够降低换填介质的容重,提高其饱和导水率和饱和含水量,且容重和饱和导水率随PAM用量的变化可以用二次曲线来描述。当PAM用量为1.5%时,换填介质的饱和导水率较PAM用量为1.0%时有下降的趋势,而容重则有上升的趋势。添加PAM可降低介质的COD解吸量。SSJ换填介质随PAM用量的增加,其氮、磷解吸量表现出增加趋势,而SSS换填介质随PAM用量的增加其氮、磷解吸量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综合来看,在PAM添加浓度为0~1.5%时,SSS介质优于SSJ介质。PAM在用量为1.0%时可以最大程度提高介质的保水和导水能力,降低COD解吸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PAM 换填介质 腐熟秸秆 生物质炭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和椰糠配合对绿地土壤换填介质渗、蓄、净的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马笑 王晨光 +3 位作者 郝珊 甘旭 张阿凤 王旭东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绿地土壤换填介质性能对海绵城市雨水径流源头削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解决西咸新区海绵城市绿地土壤换填介质(土∶沙∶椰糠=4∶4∶2,体积比)去污性能不佳和椰糠遇水漂浮的问题,通过设置不同质量浓度(0.00%、0.50%、0.75%、1.00%、1.... 绿地土壤换填介质性能对海绵城市雨水径流源头削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解决西咸新区海绵城市绿地土壤换填介质(土∶沙∶椰糠=4∶4∶2,体积比)去污性能不佳和椰糠遇水漂浮的问题,通过设置不同质量浓度(0.00%、0.50%、0.75%、1.00%、1.50%)的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溶液与换填介质进行混合,测定其饱和导水率、饱和含水量、全氮(TN)、全磷(TP)、化学需氧量(COD)以及重金属铜(Cu)、锌(Zn)和镉(Cd)静态吸附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添加PAM处理相比,用量为0.75%、1.00%、1.50%(质量分数)的PAM处理,介质的容重分别显著降低了9.1%、10.8%、12.2%;用量为1.00%、1.50%的PAM处理,介质的饱和含水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4.3%、30.0%;用量为1.50%的PAM处理,介质的饱和导水率显著提高了52.6%;不同处理对TN和COD的吸附效果没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用量为0.75%、1.00%、1.50%的PAM处理,滤液中磷的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0.1%、31.3%、51.1%;PAM的添加增加了介质对Cu、Zn和Cd的吸附。总之,用量为1.50%的PAM处理对于介质容重、饱和含水量、饱和导水率及对污染物(TN、COD、Cu、Zn、Cd)的静态吸附效果方面表现最优,因此推荐1.50%的PAM与土∶沙∶椰糠(4∶4∶2)配合可作为西咸新区绿地土壤换填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椰糠 换填介质 物理性状 污染物去除率
下载PDF
污水胁迫下7种草本地被植物耐污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媛 韩迎儒 +2 位作者 赵冰 马笑 张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92-1399,共8页
本研究选取7种草本地被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套盆法,研究7种植物在污水胁迫下的耐污性。通过观测植株胁迫期间形态表现,并测定植物叶片中的细胞膜透性变化、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对7种草本地... 本研究选取7种草本地被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套盆法,研究7种植物在污水胁迫下的耐污性。通过观测植株胁迫期间形态表现,并测定植物叶片中的细胞膜透性变化、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对7种草本地被植物的耐污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7种植物的外部形态存在明显差异性,马蔺(Iris lactea)胁迫前后形态变化最大,基本整株褐化,耐污性最弱。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和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形态变化很小,其耐污性较强。根据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马蔺的耐污性最弱,并得出7种草本地被植物耐污性顺序为: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萱草(Hemerocallisfulva)>玉簪(Hosta plantaginea)>马蔺(Iris lactea),与形态观测记录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可为园林绿地设计和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地被 污水胁迫 耐污性 形态观测 隶属函数
下载PDF
不同物料配比对城市绿地土壤渗透性及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郝珊 王晨光 +3 位作者 张阿凤 王旭东 马笑 马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49-1356,共8页
绿地土壤是城市的重要载体。为探讨不同物料配比对西咸新区土壤渗透性改良及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将生物质炭、蛭石、珍珠岩、堆肥、聚丙烯酰胺(PAM)、椰糠等6种物料分别与体积比为4∶4的土沙混匀,室内培养30 d,分析了介质容重... 绿地土壤是城市的重要载体。为探讨不同物料配比对西咸新区土壤渗透性改良及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将生物质炭、蛭石、珍珠岩、堆肥、聚丙烯酰胺(PAM)、椰糠等6种物料分别与体积比为4∶4的土沙混匀,室内培养30 d,分析了介质容重、饱和导水率、饱和含水量及污染物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铜(Cu)、锌(Zn)、镉(Cd)浓度。结果表明:体积比分别为0.5∶1.5(Ⅰ)和1∶1(Ⅱ)的生物质炭∶堆肥添加1%PAM配比对介质渗透性(包括容重、饱和导水率、饱和含水量)的改良效果最好;I添加0.5%PAM配比对TN、COD的净化效果优于添加1%PAM处理,但后者对Zn、Cd、Cu的吸附率分别达99.9%、99.7%、97.2%。综合考虑,体积比为0.5∶1.5的生物质炭∶堆肥添加1%PAM可作为西咸新区城市绿地土壤换填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土壤 堆肥 生物质炭 聚丙烯酰胺(PAM) 污染削减 土壤渗透改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