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积力久,学道无形——评史念海先生主编《西安历史地图集》
1
作者 邢永民 《华夏文化》 2013年第1期62-64,共3页
在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倍受学人称道的“历史地理三杰”,即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三位先生,因其分别以《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地图出版社,1982-1987年)、《北京历史地图集》(北京出版社,1985年)和《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地... 在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倍受学人称道的“历史地理三杰”,即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三位先生,因其分别以《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地图出版社,1982-1987年)、《北京历史地图集》(北京出版社,1985年)和《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三部大型历史地图集的编纂与出版而声名远播,传为学术佳话。它们又被誉之为“历史地理三图”,是我国当代历史地图集编纂的开山与巅峰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地图集 史念海 西安 地图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主编 中国历史
下载PDF
历史沧桑话紫荆 被引量:1
2
作者 武士靖 《华夏文化》 2009年第3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香港特别行政区 历史 华北平原 紫荆花
下载PDF
明清西安城街巷命名的一些特点
3
作者 吴冰 《华夏文化》 2007年第3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西安 街巷 长安城 不作为 外郭城 节度使 皇城
下载PDF
悟石德而养性 通石理而修身
4
作者 陈跃 《华夏文化》 2008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奇石 养性 修身 文化发展史 历史文化 文化现象 文化内涵 毛泽东
下载PDF
关于“缠回”正式更名“维吾尔”的时间问题
5
作者 赵海霞 《华夏文化》 2010年第4期37-38,共2页
维吾尔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关于该民族的汉译族称,历代有不同的译写形式,但都源于“Uigur”一词。它在公元前3世纪时属于丁零的一支,后者在汉晋时期又被称丁令、狄历、敕勒或高车。至北周、隋代,它又被称作韦纥、乌护、乌... 维吾尔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关于该民族的汉译族称,历代有不同的译写形式,但都源于“Uigur”一词。它在公元前3世纪时属于丁零的一支,后者在汉晋时期又被称丁令、狄历、敕勒或高车。至北周、隋代,它又被称作韦纥、乌护、乌纥,属铁勒之一部。隋末唐初,原为高车部落之一的“袁纥”在铁勒诸部中又以“韦纥”的称谓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时间问题 汉晋时期 公元前 民族 族称 北周 隋代
下载PDF
军事地理视野下的散关
6
作者 雷小虎 《华夏文化》 2014年第3期46-48,共3页
在历史上,我们将连接川陕两省的道路称之为蜀道。在蜀道北线诸多道路中,故道是开辟时间较早,使用时间较长,利用率较高的一条道路。与其他道路相比,故道具有路况较平坦、补给便利的特点,战略价值十分重要,因此故道也被称为川陕战... 在历史上,我们将连接川陕两省的道路称之为蜀道。在蜀道北线诸多道路中,故道是开辟时间较早,使用时间较长,利用率较高的一条道路。与其他道路相比,故道具有路况较平坦、补给便利的特点,战略价值十分重要,因此故道也被称为川陕战场的“生命线”。为了控制这条战争的“生命线”,人们利用故道独特的地理形势,在其沿线修建了大量的关隘,例如散关、和尚原、仙人关、古阳平关等。而在诸多关隘中,散关距离关中最近,地位也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理 “生命线” 地理形势 利用率 道路 蜀道 时间 关隘
下载PDF
十六国时期关中的僧侣移民
7
作者 蒋莉 《华夏文化》 2012年第4期21-22,共2页
僧侣移民是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他们的特殊身份,使其与世俗的普通移民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关中(长安),是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地处中国与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是西来东往的僧人的重要中转站和目的地,十六国时期关中是全国佛教中心... 僧侣移民是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他们的特殊身份,使其与世俗的普通移民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关中(长安),是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地处中国与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是西来东往的僧人的重要中转站和目的地,十六国时期关中是全国佛教中心之一,其本身佛教的发展和向其他地区佛教的传播,与这一时期的僧侣移民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国时期 移民群体 僧侣 关中 丝绸之路 目的地 中转站 佛教
下载PDF
安戎城小考
8
作者 张济容 《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 2003年第3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安戎城 中国 历史地理 古地名 考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