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剖宫产术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董亚宁 张兴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剖宫产术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4例剖宫产术产妇根据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收缩压≥100 mmHg,观察组收缩压<100 mmHg。观察2组产妇的血气指标,包括碱剩余(BE)、动脉... 目的探讨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剖宫产术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4例剖宫产术产妇根据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收缩压≥100 mmHg,观察组收缩压<100 mmHg。观察2组产妇的血气指标,包括碱剩余(BE)、动脉氢离子浓度指数(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2组产妇分娩中血压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2组新生儿的脐动脉及脐静脉血的血气指标变化,以及新生儿脐动脉pH异常率。结果2组产妇的血气指标BE、pH、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胎儿娩出时的收缩压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胎儿娩出前的最低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脐静脉血和脐动脉血的血气指标BE、pH、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动脉pH≥7.20的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H为7.10~<7.20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可能会导致新生儿高碳酸血症与缺氧,应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处理,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剖宫产 碱剩余 动脉血氧分压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外倒转术与胸膝卧位矫正臀先露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彩菊 张翠荣 孟红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9期143-144,147,共3页
目的评价外倒转术与胸膝卧位在矫正臀先露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孕周为32~35周臀先露的孕妇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外倒转术矫正胎位;对照组患者给予膝胸卧位矫正臀先露。比较两组患... 目的评价外倒转术与胸膝卧位在矫正臀先露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孕周为32~35周臀先露的孕妇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外倒转术矫正胎位;对照组患者给予膝胸卧位矫正臀先露。比较两组患者臀先露矫正效果、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臀先露矫正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0%(P<0.05);试验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试验组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两组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倒转术矫正臀先露疗效显著优于膝胸卧位,且二者不良反应相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先露 外倒转术 膝胸卧位
下载PDF
口服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翠荣 李彩菊 孟红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4期129-130,共2页
目的评价口服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口服黄体酮,对照组患者给予肌肉注射黄体酮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 目的评价口服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口服黄体酮,对照组患者给予肌肉注射黄体酮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腰酸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保胎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腰酸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保胎成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和肌肉注射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似,但口服黄体酮对于患者更为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黄体酮 黄体功能不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