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靖边县丘陵沟壑区荒山造林主要抗干旱技术措施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华建龙 安宇 《现代园艺》 2011年第12X期95-96,98,共3页
靖边县属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造林成活率低,特别是荒山造林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浇水困难,造林成果不宜保存。为此,对靖边县丘陵沟壑区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在造林整地、树种选择、造林方式、树种配置... 靖边县属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造林成活率低,特别是荒山造林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浇水困难,造林成果不宜保存。为此,对靖边县丘陵沟壑区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在造林整地、树种选择、造林方式、树种配置、地表水利用、抚育管护等都必须遵照半干旱地区造林规律,以便提高靖边县丘陵沟壑区造林成活率,有力地推进"生态名县"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县 丘陵沟壑区 荒山造林 抗干旱技术
下载PDF
靖边县樟子松大树移栽和养护管理
2
作者 高鹏飞 刘忠宏 《新农村(黑龙江)》 2018年第8期172-172,共1页
引言为了促进林业发展,构建生态文明,陕西省靖边县积极开展移栽樟子松大树的工作,并对移栽的樟子松大树进行了有效的养护管理。樟子松大树移植的时候不容易生根,成活率偏低,需要做到移栽的各个环节,并加强养护管理,以提高移栽樟... 引言为了促进林业发展,构建生态文明,陕西省靖边县积极开展移栽樟子松大树的工作,并对移栽的樟子松大树进行了有效的养护管理。樟子松大树移植的时候不容易生根,成活率偏低,需要做到移栽的各个环节,并加强养护管理,以提高移栽樟子松大树的成功率。本文主要介绍了樟子松大树的特点,并介绍移栽和养护管理樟子松大树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树移栽 养护管理 樟子松 靖边县 林业发展 生态文明 大树移植 陕西省
下载PDF
陕西省靖边县文冠果栽培报告
3
作者 张宝 徐德廷 焕崔萍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2年第A05期63-64,共2页
于2006年立项承建文冠果园,现就陕西省靖边县文冠果发展展开谈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 文冠果 栽培 参考
原文传递
经济林木在陕北“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吕月娥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4期129-130,共2页
"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绿化指的是在原有的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通过人工种植各种林木,以美化和绿化农村的整体环境。将经济林木应用于农村之中,既可以提高农村的居住环境的水平,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可以更好的建设&qu... "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绿化指的是在原有的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通过人工种植各种林木,以美化和绿化农村的整体环境。将经济林木应用于农村之中,既可以提高农村的居住环境的水平,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可以更好的建设"美丽乡村",对于农村人民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就经济林木在陕北"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绿化中的选择配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建设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木 美丽乡村 环境绿化
下载PDF
浅析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琳 张爽娜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10期59-60,共2页
本文根据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实践和试验研究情况,提出了加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则与采取的相应措施,对恢复和建造黄土高原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条件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生态经济型 防护林体系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6
作者 刘忠宏 高鹏飞 《新农村(黑龙江)》 2018年第11期166-166,共1页
我国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不断的积极创新,提升森林资源的实用价值,通过有效的管理弥补自身产业结构的不足,为工业制造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做... 我国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不断的积极创新,提升森林资源的实用价值,通过有效的管理弥补自身产业结构的不足,为工业制造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国有林场 利用 保护 实用价值 产业结构 工业制造 林业产业
下载PDF
退耕还林对陕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烨 陈军 赵耀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1年第9期48-51,共4页
退耕还林项目引起了土地植被与土地利用景观方面的快速变化,并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1998—2005年,我们通过野外调查方式研究该项目对陕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脆弱景观生态系统修复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研究结果表明,研究... 退耕还林项目引起了土地植被与土地利用景观方面的快速变化,并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1998—2005年,我们通过野外调查方式研究该项目对陕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脆弱景观生态系统修复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总植被盖度从1998年的29.7%上升到2005年的42.2%。但是,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可能正在加剧了半干旱生态脆弱区水资源短缺风险,导致人工林地植被覆盖度和植物种类减少。退耕、禁牧对植被覆盖恢复的贡献最大,而人工造林对半干旱生态脆弱区植被修复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土壤侵蚀、保护植物多样性,人工造林时必须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与人工造林相比,降低耕作和放牧强度是半干旱地区恢复退化植被景观系统的首要手段。在半干旱生态脆弱区,人工造林应该限制在种植乡土树种或其他一些低耗水植物种类,减少土壤水分消耗、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比如利用半干旱草原自然植物群落,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小灌木,以及苔藓等低耗水物种进行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造林 半干旱地区 环境恢复 退耕还林项目 土壤湿度 植被覆盖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