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治疗成人部分性发作癫痫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敏 王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5期35-37,41,共4页
目的比较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治疗成人部分性发作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42例成人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成2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奥卡西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 目的比较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治疗成人部分性发作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42例成人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成2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奥卡西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9%,对照组为69.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θ频段相对功率为(30.76±6.84)%,高于对照组的(22.03±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癫痫样放电(IEA)减少大于50%者比率为60.56%,对照组为54.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6%,对照组为1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治疗成人部分性发作癫痫均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可明显抑制IEA,其中奥卡西平对脑电图活动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奥卡西平 癫痫 癫痫样放电 安全性 脑电图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白雪 吴利娜 王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1期3182-3184,共3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西北大学附属医院和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即将出院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西北大学附属医院和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即将出院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的肢体康复效果、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肌力、SAS与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肌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吉兰-巴雷综合征出院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康复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吉兰-巴雷综合征 肢体康复 负性心理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殷艳玲 王雁飞 +1 位作者 马娟 李仕林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906-1910,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ACI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ACI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加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量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评分、相关神经肽[神经肽Y(NPY)、P物质(SP)]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94.55%VS 74.55%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SAS和SDS评分及血清SP含量较对照组同期均显著更低(P<0.05),BI评分和血清NPY浓度均显著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1.42%VS 36.36%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ACI合并焦虑抑郁障碍能有效调整患者心理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艾司西酞普兰 奥扎格雷钠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脑苷肌肽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段淑娟 王雁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0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脑苷肌肽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rt-PA... 目的 探讨脑苷肌肽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比较2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血清hs-CRP、IGF-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1.67% (P <0.05).2组疗程结束后NIHS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DL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2组IGF-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hs-CRP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与对照组11.67%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rt-PA静脉溶栓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可调节血清hs-CRP、IGF-1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苷肌肽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超敏C反应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再发血肿与血小板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喜松 张秀娟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4期644-645,648,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再发血肿与血小板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175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血肿将患者分为再发血肿组(n=58)、非血肿组(n=117)。分析血小板、血肿量与再发血肿的关系。结果血肿组昏迷、...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再发血肿与血小板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175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血肿将患者分为再发血肿组(n=58)、非血肿组(n=117)。分析血小板、血肿量与再发血肿的关系。结果血肿组昏迷、颅骨骨折占比高于非血肿组,手术时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水平低于非血肿组,收缩压、舒张压、凝血酶时间、血肿量高于非血肿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骨骨折(OR=1.520)、手术时机(OR=1.455)、血肿量(OR=1.357)、血小板计数(OR=1.363)、血浆凝血酶时间(OR=1.144)为影响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再发血肿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血肿量较多、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发生颅骨骨折的患者应给予密切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再发血肿的危险因素,防止术后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颅内血肿 再发血肿 血小板 血肿量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PC12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齐倩倩 常明则 +4 位作者 张格娟 李斌 史文珍 李仕林 田晔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PC12细胞氧糖剥夺损伤(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的作用。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OGD组、溶剂组和1 nmol、10 nmol、100 nmol、500 nmol雷帕霉素组,OGD同时给予雷帕霉素处理,8 h...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PC12细胞氧糖剥夺损伤(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的作用。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OGD组、溶剂组和1 nmol、10 nmol、100 nmol、500 nmol雷帕霉素组,OGD同时给予雷帕霉素处理,8 h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的变化以及LDH活性检测细胞受损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单纯OGD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组相比,1、10、100、500 nmol雷帕霉素组细胞存活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10、100、500 nmol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帕霉素对PC12细胞OGD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OGD 雷帕霉素
下载PDF
SCI、SIRI、SII及β2-MG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陈志 葛晗明 +1 位作者 张格娟 常明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4期3626-3630,3636,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炎症指数(SCI)、全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IRI)、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β2-微球蛋白(β2-MG)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iPSCI)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509例... 目的探讨凝血-炎症指数(SCI)、全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IRI)、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β2-微球蛋白(β2-MG)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iPSCI)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5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对IS患者认知功能的评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SCI、SIRI、SII、β2-MG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CI、SII、SIRI、β2-MG水平预测iPSCI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PSCI的影响因素。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iPSCI患者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认知正常组331例,认知障碍组178例。认知障碍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有吸烟史比例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淋巴细胞计数(LYM)低于认知正常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小板计数(PLT)、单核细胞计数(MONO)、白细胞计数(WBC)、纤维蛋白原(Fib)、SCI、SIRI、SII高于认知正常组,血清β2-MG水平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I、SIRI、SII及血清β2-MG联合检测预测iPSCI的AUC为0.946,明显大于单项检测的AUC(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有吸烟史、SCI升高、SIRI升高、SII升高均是iPSCI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β2-MG水平升高是iPSCI的保护影响因素(P<0.05)。iPSCI患者SCI、SIRI、SII、血清β2-MG与末次MMSE评分、末次MoCA评分存在相关性(P<0.05);SCI、SIRI与SII呈正相关(r=0.228、0.752,P<0.05),SCI、SIRI、SII与血清β2-MG呈负相关(r=-0.072、-0.296、-0.290,P<0.05)。结论SCI、SIRI、SII、β2-MG联合检测预测iPSCI的价值优于单项指标检测。另外,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有吸烟史、SCI升高、SIRI升高、SII升高均是iPSCI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β2-MG水平升高是iPSCI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障碍 凝血-炎症指数 全系统炎症反应指数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振动排痰法联合呼吸机集束化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白雪 郭琦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10期1278-1280,共3页
目的振动排痰法联合呼吸机集束化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5例肺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振动排痰法联合呼吸机集束化干预,对照组患... 目的振动排痰法联合呼吸机集束化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5例肺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振动排痰法联合呼吸机集束化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气道机械通气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肺功能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TNF-α、IL-6和IL-8水平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aO2和PaCO2水平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有3例(9.1%)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照组患者有9例(28.1%)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法联合呼吸机集束化干预应用于肺癌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和肺功能指标,降低VAP发生概率,提升整体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排痰法 集束化干预 肺肿瘤 炎症因子 肺功能 VAP
原文传递
家属联动干预模式对颅内肿瘤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媛 朱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家属联动干预模式对颅内肿瘤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0例颅内肿瘤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家属联动干预模式对颅内肿瘤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0例颅内肿瘤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家属联动干预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心理波动及症状评分等。结果护理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属联动干预模式能提高颅内肿瘤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心理波动,缓解偏瘫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联动干预模式 颅内肿瘤 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 心理波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